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水产》2010,(7):70-70
日前,上海海洋大学张俊彬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蔡泽平研究员通力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金钱鱼生殖与发育生物学和人工诱导产卵生殖实验研究,经过一个生殖周期的探索性试验研究,掌握养殖条件下金钱鱼的生长特征、性腺发育过程、成熟规律和适宜的生态条件,生殖基本类型和亲鱼培育技术等,并成功突破了金钱鱼人工繁殖技术,获得大量人工孵化的鱼苗。课题组目前深入开展金钱鱼生殖调控和生产性繁育技术研究,并与养殖公司合作进行金钱鱼苗种的大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检查鱼类性别和性腺发育的活体取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鱼类人工繁殖工作中,经常需要在繁殖季节之前,鉴别出鱼的性别,以便有计划地配比放养。有些鱼能从外形区分性别,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等,但另一些鱼,如鲻鱼,梭鱼不能从外形上正确判别性别。国外已广泛应用导管活体取样法,检查鱼类性别和研究性腺发育情况。我们于1986年在启  相似文献   

3.
每天采样观察3~60日龄人工养殖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性腺分化和发育的组织学。结果表明:在水温(20±4)℃下,黄颡鱼卵巢的分化明显早于精巢,性腺的分化型为雌性异体型。孵出后14d卵巢开始分化,原始性腺在横切面出现组织突起,逐步形成卵巢腔;雄性分化始于孵出后54d,主要标志是形成输精管原基,进而形成输精管。本研究成果为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并最终成熟是突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养殖模式对促进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提前成熟以及实现雌雄同步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不同养殖模式(水温和营养调控)下对中华鲟性腺发育状况进行长期观测。结果显示,中华鲟在仿自然变温或恒温的养殖环境中,性腺均可发育至III期。采用配合饲料、饲料中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以及仅用鲜活鱼或冰鲜鱼饲喂,均能够使部分中华鲟性腺发育启动,但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组性腺发育启动的比例较高,其中,有3尾中华鲟性腺达IV期。成功对性腺发育至IV期的1尾雌鲟(12龄,体质量57 kg)和1尾雄鲟(14龄,体质量64 kg)实施了人工催产和授精,采获卵6.25万粒,精液2 850 mL,受精率为60.1%(36.3%~80.4%)。在(19.3±0.2)℃下经过约125 h,仔鱼大量孵出,获初孵仔鱼2.3万余尾。此次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的有效尝试可为今后养殖中华鲟的规模化繁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核受体(Pgr),隶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由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3基因编码.孕酮通过结合Pg r介导其在脊椎动物繁殖过程中的生理学功能,因此,研究金钱鱼核受体基因(pg r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性腺中的表达模式,有助于为金钱鱼的繁殖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克隆金钱鱼的pg r基因,用Megalign软件比较Pgr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水产与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振兴,创新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中国水产的发展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本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我国科技人员在养殖鱼类的繁殖生态、生理学和胚胎发育学以及人工繁殖技术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模拟鱼类繁殖的生态环境,注射激素催熟、催产,诱导性腺发育和亲鱼产卵,人工授精等方法,突破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大关,使四大家鱼的鱼种来…  相似文献   

7.
半刺厚唇鱼的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闽江中上游水域中捕获的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进行了人工驯养、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实验,并观察了亲鱼性腺发育情况。结果显示:野生半刺厚唇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能够生长,性腺发育至成熟。在繁殖季节(5—6月),对培育的亲鱼通过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方法获得受精卵,雌鱼催产率为54.0%,受精率为83.3%。在25~28℃的水温条件下,受精卵经过62 h发育,仔鱼脱膜孵出。仔鱼经过55~65 d的培育成全长25~35 mm的鱼苗,鱼苗成活率为43.8%。  相似文献   

8.
大西洋牙鲆繁殖生物学及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总结研究了国外有关大西洋牙鲆繁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对鲆鲽鱼类的研究,从大西洋牙鲆繁殖习性、性腺发育指数、繁殖力、卵仔鱼发育和变态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大西洋牙鲆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亲鱼选择、促熟培育、受精孵化和鱼苗培养的有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半滑舌鳎性腺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半滑舌鳎性腺的发育和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半滑舌鳎的性腺发育为雌雄异体的分化类型,可以分为3个阶段:性腺的原始阶段、性腺分化前期阶段和性腺分化完成阶段。在50日龄以前,原始性腺形成但未分化。62日龄,个体达到40.5mm时,一种性腺形成了成簇发育的原始细胞群,性腺迅速增大变宽,后来发育成为卵巢;另一种仍处于休止阶段,相对较小,后来发育为精巢。雌鱼在120日龄形成明显的卵巢腔,开始了细胞学的分化;精巢在100日龄精原细胞开始快速增殖,体细胞有丝分裂,形成输精管原基,在150日龄左右开始细胞学的分化,并形成精小叶,190日龄左右出现初级精母细胞,性腺分化基本完成。雌鱼性腺分化时期早于雄鱼。  相似文献   

10.
水产与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振兴 ,创新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中国水产的发展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本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 ,我国科技人员在养殖鱼类的繁殖生态、生理学和胚胎发育学以及人工繁殖技术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 ,采用模拟鱼类繁殖的生态环境 ,注射激素催熟、催产 ,诱导性腺发育和亲鱼产卵 ,人工受精等方法 ,突破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大关 ,使四大家…  相似文献   

11.
长江、珠江水系鲢、镛的性成熟速度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思发  王瑞霞 《水产学报》1990,14(3):189-197
在上海与广东两地的池塘中,对4种不同繁育群体鲢、鳙,即长江天然繁殖鲢、鳙,长江流域人工繁殖鲢、鳙,珠江天然繁殖鲢、鳙,以及珠江流域人工繁殖鲢、鳙,从二龄(1~+)起至四龄,逐年观察不同群体在各龄期的性腺发育状况及催产结果,发现在广东培育的比在上海培育的早一年成熟,这与天然环境里珠江鲢、鳙比长江鲢、鳙早成熟一年一致;而在同一饲养环境里,长江天然繁殖鲢、鳙与珠江天然繁殖鲢、鳙同时成熟,长江人工繁殖鲢、鳙与珠江人工繁殖鲢、鳙同时成熟,表明环境因子在不同繁育群体的性腺发育速度上起决定作用。人工繁殖鲢、鳙同天然繁殖鲢、鳙同时成熟则表明在无近交情况下,人工繁殖不会导致早熟。据推算,鲢发育成熟约需20000度日的总热量,鳙发育成熟约需26000度日的总热量。  相似文献   

12.
二、人工繁殖1.亲鱼来源目前,用于人工繁殖的史氏鲟亲鱼都是来源于黑龙江干流中下游的抚远江段,在其繁殖季节的5~6月份,从三层流刺网的渔获物中选购。选购时,视亲鱼性腺的发育程度、伤势情况、水温情况予以取舍,适合催产的亲鱼,立即在江边拴养催产或经短途运输,到达人工繁殖场所再进行催产,对于鱼体伤势严重、性腺发育不好等不能马上用于催产的亲鱼,一般不予选用。2.亲鱼的鉴选史氏鲟的雌雄个体,在外形上一般差别不大,但生殖季节接近产卵的雌鱼,一般鱼体消瘦、吻部尖突、尾部较细、骨板不锋利、体表粘液多、腹部柔软、腹壁较薄,雄鱼…  相似文献   

13.
一、放养全人工繁殖苗种,提前苗种放养时间自1997年起,我们进行了全人工繁殖的攻关,即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将野生暗纹东方繁殖的子一代(F1)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培育2年以上,使其达到性成熟,再进行人工繁殖。采用人工培育亲鱼繁殖苗种,时间可提前到每年的1~3月份。全人工繁殖技术的要点:①亲鱼的选择和培育。亲鱼年龄要在二龄以上,性腺发育有一定基础,提前5~7个月专池培育。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辅以鲜活的蟹、虾、小杂鱼等动物性饲料,同时注意调控水温。②催熟和催产方法。在催产前15~20天采用鱼用促黄体素释放…  相似文献   

14.
金钱鱼性腺发育及其组织结构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研究了金钱鱼性腺发育及组织结构特征.结果显示,2+龄的金钱鱼性腺发育成熟.金钱鱼精巢为管型,可分为:精原细胞增殖期、精母细胞生长期、精母细胞成熟期、精子细胞变态期、精子成熟期等5个时期.从Ⅱ期精巢起,金钱鱼精巢的成熟系数(GSI)为0.2%~1.5%,精巢成熟系数在发育到精子细胞成熟期(Ⅴ期)达到峰值,肝重指数(HSI)在精子细胞变态期(Ⅳ期)达到峰值.金钱鱼卵巢的卵母细胞发育过程可分为5个时相,相对应的卵巢发育亦分为5个时期.从Ⅱ期卵巢起,金钱鱼卵巢的成熟系数为1.2%~14.9%,在发育到Ⅴ期时达到峰值,HSI在Ⅳ期达到峰值.Ⅱ时相卵母细胞出现卵黄核和滤泡膜.Ⅲ时相卵母细胞中开始出现油滴,卵黄颗粒.Ⅳ时相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与油滴的数量迅速增多.Ⅴ时相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融合成片,在卵母细胞中卵黄颗粒与油球之间在数量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切片观察,Ⅴ期卵巢中,除了Ⅴ时相卵母细胞外,还有一定数量的Ⅱ、Ⅲ和Ⅳ时相卵母细胞,卵母细胞发育呈现非同步型.并且发现在多数产完卵后的卵巢中,除空的滤泡外亦存在一定数量的Ⅱ、Ⅲ和Ⅳ期卵母细胞,因此推测,金钱鱼的产卵类型为分批非同步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金钱鱼促性腺激素受体基因(GtHRs)在金钱鱼性腺发育中的作用,采用反转录PCR(Rt-PCR)与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首次克隆了金钱鱼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的cDNA序列全长。FSHR的cDNA全长2538 bp,编码702个氨基酸,LHR的cDNA全长3315 bp,编码722个氨基酸,它们都含有属于糖蛋白激素受体(GHR)家族的典型跨膜螺旋结构区域(TM helix)。同源性分析显示金钱鱼GtHRs与欧洲鲈的相似性最高,且GtHRs在进化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性腺不同时期表达分析表明,在卵巢Ⅰ期时,FSHR高水平表达,Ⅱ、Ⅲ、Ⅳ期时在较低水平表达。在精巢中,FSHR的表达水平在Ⅰ、Ⅱ、Ⅲ期逐渐升高并在Ⅲ期达到最高,Ⅳ期开始下降。LHR在金钱鱼卵巢和精巢的Ⅰ、Ⅱ、Ⅲ期低水平表达,在Ⅳ期表达水平达到最高。研究表明,FSHR在金钱鱼性腺发育早期扮演重要作用,LHR与卵子和精子的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16.
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家鱼人工繁殖已经有了二十来年的历史。但从我省来看,能孵化青鱼苗的单位不多。摸索青鱼性腺成熟的规律及其影响青亲鱼性腺成熟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搞好青鱼人工繁殖的关键一环。根据青亲鱼性腺发育对生态条件的要求,我们对青亲鱼的培育采取了相应措施。一、增加肉食性食料。青鱼以螺丝、蚌类为主要食物,在池塘饲养,由于水域狭小,螺丝,蚌类十分不足,这是影响性腺发育与怀卵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我场几年来的数据考  相似文献   

17.
暗纹东方豚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杰  于涛 《水利渔业》1999,19(3):13-14
对暗纹东方豚人工繁殖的各技术环节进行了论述。探讨了亲鱼性腺发育、效应时间、水温以及激素等对繁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池塘自然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有所突破,不少地方尝试规模化生产鱼苗鱼种。但由于黄颡鱼性腺结构的特殊性,人工繁殖受精率、苗种的成活率均较低,因此苗种价格较高。江苏常州郑陆农场从1999年开始,根据天然水体中黄颡鱼的繁殖习性,摸索黄颡鱼池塘自然繁殖技术并取得了成功,黄颡鱼的自然交配率、鱼卵受精率、得苗率均较高,苗种质量好,连年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鲟鱼养殖技术概述从技术角度讲,开发鲟鱼,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养殖软皈鱼、甲鱼等容易得多。如可用廉价饲料,饲料转化率高,养殖成本低,而且鲟鱼养殖的附加值很大。写鱼适应性强,抗病力强,是一个优良饲养种类。十队工繁殖据报道,目前世界各国已进行人工繁殖研究的种类主要有小体鲟、闪光鲟、高首势、中吻势、俄罗斯鳄、中华势、欧洲鲟、史氏鲟、达氏鳇及十多个杂交种。选择优良的亲鱼是人工繁殖的关键。不论在天然水域捕捞,还是人工培育,都要求亲鱼的性腺发育达到第w期。如亲鱼未完全成熟,可用网箱或池塘暂养,或结合注射催产剂…  相似文献   

20.
长吻鮠养殖技术讲座(二)第二讲人工繁殖1.亲鱼人工繁殖用的亲鱼来源有三:一是在繁殖季节从江河天然产卵场及其邻近江段选购渔民用网具或小滑钩捕获的,体重在3千克以上的鱼,根据其性腺发育情况、伤势轻重和当时的水温、气候条件,能催产的立即催产,不能催产的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