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2.
为解决中高海拔烟区白肋烟在晾制环节存在的烂烟等突出问题,通过在白肋烟晾房内安装排风扇进行排湿,研究其对晾房内温湿度和白肋烟晾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晾制过程中设施调控使烟叶晾制时间缩短4~6 d,晾房内温湿度处于较适宜的范围,烂烟率分别比CK降低了7.25和11.36个百分点,烟叶上中等烟比例提高了10.44个百分点,产值增加了5888.39元/hm2。  相似文献   

3.
成果简介:以火龙增温排湿为核心的新的配套晾制技术,并在产区进行了21000亩的大规模晾制示范。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提高了烟叶等级质量,增加产值150~200元/亩,化学成分更加协调.评吸质量和工业可用性明显提高,提高了白肋烟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白肋烟的晾制过程中设置不同的湿度环境,探究调制环境对白肋烟有机酸含量的影响,为提高白肋烟的内在品质提供基础。试验设置4个不同的湿度条件,结果表明:在低湿条件下20种有机酸总含量最高,除去柠檬酸,其余19种有机酸的总量在中湿条件下为最大。半挥发性有机酸以及高级脂肪酸的含量,随着晾制湿度从低湿—中湿—高湿—对照(比高湿湿度还大)的变化逐渐降低;某些挥发性有机酸随着湿度的升高难以测定出来;非挥发性有机酸除苹果酸和柠檬酸以外,以中湿晾制条件下最高。柠檬酸以中湿处理最低,苹果酸以低湿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5.
白肋烟晾制中亚硝胺及前体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白肋烟KY907在22℃和70%相对湿度下晾制表明,晾制后2-6周的叶肉和4-6周的主脉水分均迅速下降,晾制后1-4周电导率迅速提高,晾制后5天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至0,体外硝酸还原酶活性很低,晾制3周后增加,这可能与微生物的作用有关,亚硝酸盐的变化与体外硝酸还原酶活性相似,硝酸盐在晾制中没有变化。成熟和晾制初期,烟草生物碱呈增加趋势,晾制后3周,主脉和叶肉中的4-(N-甲基-亚硝氨)-1-(3-吡啶)-1-丁酮(NNK)、N-亚硝基去甲基烟碱(NNN)都为0,晾制后1周,主脉和叶肉亚硝胺和N-亚硝基新烟草碱(NAT)均为0,其后逐渐增加。在全晾制过程中,主脉亚硝胺增高于叶肉。  相似文献   

6.
不同湿度条件下白肋烟晾制期间烟叶水分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自然条件和人工调控条件下,不同湿度处理的晾房中白肋烟叶片晾制期间总水含量和自由水含量的变化趋势,以探讨人工调控的条件下白肋烟晾制的合适湿度。结果表明:人工调控条件下,3个不同湿度处理的晾房中叶片总水含量在晾制开始的前2周有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然后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并维持到晾制结束。晾制前期的湿度对总水含量变化的影响显著,高湿对叶片失水有缓冲作用,在第1周内含水量下降不明显,低湿则加速叶片脱水。晾制开始时,烟株上部叶片含水量最高,中部叶片次之,下部叶片最低,但晾制结束时各部位叶片含水量相近。与人工调控的晾房相比,自然条件下各湿度处理叶片总水含量的变化相对缓慢。对于白肋烟叶片自由水含量,不同条件下晾制期间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低湿处理的晾房中下降速度最快,中湿处理次之,高湿处理的晾房中下降速度最慢。中湿晾制条件有利于优质白肋烟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马里兰烟对晾制温湿度环境条件和晾制技术要求较高,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和不适当的晾制方法均易造成含青烟或霉烂烟,使烟叶质量降低。通过改进马里兰烟晾制设施和晾制技术初步探究表明,采用保温式晾房并结合两段式晾制技术,有利于调控马里兰烟叶的凋萎、变黄、定色与干筋过程,有效减少烟叶含青和霉烂现象,提高烟叶晾制质量。晾制设施与晾制技术方法是影响马里兰烟晾制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在白肋烟变黄末期,用频率为2450MHz的微波处理,可降低白肋烟在晾制过程中总氮和烟碱的含量,加速淀粉分解,提高总糖含量,但不利于色素的充分降解,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对照稍高.晾制后各微波处理相比较,主要化学成分均优于对照.以微波处理60s的各项化学指标比较适宜,符合优质白肋烟的质量要求,其次为微波处理30s和90s.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有利于改善白肋烟内在品质且易于美拉德类香气前体物质形成的调制技术,以鄂烟1号为材料,在白肋烟晾制过程中设置4个不同的湿度环境,研究了不同湿度下晾制后白肋烟的化学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中湿处理(凋萎期湿度70%~80%、变黄期湿度65%~75%、变褐期湿度65%~75%、干筋期湿度40%~50%)下,白肋烟的总糖、还原糖、总氮、钾的含量最高,氮碱比、钾氯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香气质、香气量、劲头、余味均优,质量档次高;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较CK(整个晾制过程湿度为80%~85%)增加21.02%,且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最高,其中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含量分别较CK增加7.09%、253.92%、86.15%、388.46%。中湿环境下晾制能够促进白肋烟的常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烟叶评吸结果档次,增加烟叶中氨基酸含量,利于增加美拉德类香气前体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收晾方法对白肋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肋烟中上部叶的晾制质量受收晾方法影响很大。中部叶以摘叶不划筋处理较好,烟叶的外观质量、吸食品质较为协调,且具有明显的颗粒状物质。半整株采收的烟叶次之,叶片完熟,身份稍薄。摘叶划筋的烟叶质量最差,叶片尚熟或完熟,有青干或急干现象;上部叶则以半整株采收的烟叶质量较好,颜色红棕,结构稍疏松,香气量尚足,劲头适中。摘叶不划筋的次之,摘叶划筋最差。  相似文献   

11.
谭军  任晓红  向德恩  秦兴成  吴文昊  左梅 《农技服务》2010,27(11):1445-1446
进行了不同采晾方式对白肋烟产量与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半整株不划筋采晾是白肋烟的最佳采晾方式。其烟叶在调制过程中叶片失水干燥缓慢,晾制后叶片色深均匀,结构疏松,光泽度强,均价、上中等烟比例和产值较其他采晾方式高,化学成分含量协调,香型显著,香气量足,香气质好,杂气少,味舒适,燃烧性好,灰色白。  相似文献   

12.
白肋烟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云南宾川种植并优质、高产、抗性好的品种,对6个白肋烟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①TN90、KY908、K26株高均高于对照,KY8959、KY907低于对照。各品种单株留叶数除KY907低于对照外,其他都高于对照。各品种大田生育期相差1-3d,属于中晚熟品种。②6个品种在田间均发生角斑病与空胫病,发病率均低于对照,KY8959最低。黑胫病除KY907外,其他均未发病。③供试品种的产量KY907最高,其次是TN90;产值以KY8959最高,其次是KY907。上等烟比例为TN90最高,其次是KY908,其他品品种也高于对照。④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综合比较,TN90、KY8959较适宜在云南宾川与对照TN86同时进行小规模种植示范.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半晾半烤法对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晾半烤法条件下,上部叶香吃味评吸总分较常规烘烤提高幅度为1.0~3.7分,中部叶为0.8~1.9分;且随着装烟密度的增大,烟叶评吸质量逐渐下降;此试验条件下,半晾半烤法的装烟密度以165竿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IAA缓释处理对白肋烟烟株中上部烟叶烟碱含量的影响,在白肋烟烟株打顶后,采用不同缓释介质的IAA对白肋烟烟株进行缓释处理.结果表明,用IAA的凝胶帽处理和脱脂棉帽处理对白肋烟成熟期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促进中上部烟叶的开片,显著提高白肋烟烟叶的产量、质量;使白肋烟的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和总氮含量下降、钾含量上升,内在化学成分更趋协调,评吸质量得以提高;从缓释介质考虑,采用凝胶介质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白肋烟(Nicotiana tabacum L.)是混合型卷烟的重要原料之一,国产白肋烟种植品种单一以及产量下降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混合型卷烟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选用8个国内主栽白肋烟品种在湖北省恩施市进行大田试验,比较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光合作用能力、烟叶品质及经济产量等差异,旨在评价筛选出在恩施烟区适宜栽种的白肋烟品种。综合比较后认为,鄂烟209表现优于对照品种鄂烟1号,产量、产值相比对照分别高出5.14%、2.80%,可作为当地备选推广品种;鄂烟211、云白1号、云白2号、川白1号与对照的综合表现相当;达白1号与达白2号综合表现差,不适宜在当地栽种。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利用达州地区光热资源,降低早花损失,增加有效叶数,促进农民增收,该研究以当地烟农白肋烟生产中传统的留杈烟方式为基础,结合生态、栽培、晾制等条件改进设计了3种不同的留杈烟方式,分别为半斩株采收烟株基部留杈烟,打顶后直接留顶芽一个作杈烟,打顶后第二次抹芽时选留顶芽一个作杈烟。结果表明:半斩株采收烟株基部留杈烟的方式下,头烟与杈烟的重叠生育期、重叠晾制期最短,杈烟单独生育期最长,烟叶总产量、总产值明显高于另2种留杈烟方式,达到5 345.03 kg/hm2和57 744.60元/hm2,均价、上中等烟比例均较高,同时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抗坏血酸在白肋烟晾制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白肋烟晾制过程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晾制前期,当烟叶从第84h开始大量失水时,烟叶颜色逐渐变褐,丙二醛含量急剧增加,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达到最高,抗坏血酸含量下降;水分与抗坏血酸氧化酶呈显著负相关(r=-0.747*),抗坏血酸与色素呈显著正相关(r叶绿素=0.808*, r类胡萝卜素=0.914**),说明在晾制前期水分减少时,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相对增加,导致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并且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与烟叶颜色变化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18.
汪安云  雷丽萍  夏振远  柴家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56-15157,15182
[目的]为了探明白肋烟调制期间对照与处理的细菌菌株动态变化.[方法],在采收前1d,对白肋烟品种TN86进行WB5菌株喷洒处理,并设清水作对照,调制期间,每隔5d采集其烟叶样品,分析其不同调制时期的细菌菌株总量,探明其动态变化.[结果]晾制期间烟叶中细菌总量在105 ~ 109 CFU/g,晾制初期(0~15d)菌量较高,晾制末期(30~45 d)菌量较低.[结论]该研究可为白肋烟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