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水产科学》2014,21(6):1154-1164

选用初始体质量(15.30?.03) g的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幼鱼, 在其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小肽(鱼水解肽), 添加水平分别为0 (对照组)0.25%0.50%0.75%1.0%1.5%, 每组设3个重复, 每个重复30尾鱼, 实验周期为56 d。结果表明: 1) 除肝胰脏淀粉酶外, 星斑川鲽幼鱼胃、肠和肝胰脏中消化酶活性在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且随着小肽添加水平的上升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 饲料中添加小肽显著降低了肝胰脏和血清中的丙二醛含量(P<0.05), 并显著提高了1.0%1.5%小肽添加组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 而对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均无显著影响(P>0.05), 同时, 1.0%1.5%小肽添加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氧化物酶活性以及0.75%1.0%小肽添加组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小肽添加组苯丙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0.50%~1.5%小肽添加组亮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而其他氨基酸在不同小肽添加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0.75%1.0%小肽添加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0.5%~1.0 %小肽添加组DHAEP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ARA在不同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 饲料中添加适量小肽可有效提高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 促进机体生长,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鱼肉品质。

  相似文献   

2.

 黑素皮质素受体(melanocortin receptor, MCR)家族属于最小的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之一, 具有7个跨膜的α螺旋, 在脊索动物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哺乳类及四肢类动物的MCR研究中共发现有5种不同功能的同源基因(MC1RMC2RMC3RMC4RMC5R), 它们在机体色素沉积、摄食行为、能量平衡、类固醇合成和性行为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近年来, 鱼类MCRs的研究逐渐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 一些鱼类的MCRs亚型相继被克隆, 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分析。鱼类作为脊椎动物进化中较为原始的类群, 具有与哺乳动物MCRs相似的保守特征, 同时也具有其特殊性。对鱼类MCRs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揭示MCRs在脊椎动物中的进化规律, 掌握MCRs对鱼类生理功能的调控特征, 为促进渔业生产提供科学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对近年来鱼类MCRs的克隆、分子特征、药理学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采用RT-PCR RACE技术, 克隆了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雄激素受体(AR)基因cDNA全长序列, 应用real-time qPCR法对雌、雄个体不同组织中AR mRNA 的表达进行检测。序列分析表明, AR基因cDNA全长为2 953 bp, 包括5′68 bp的非编码区(untranslation region, UTR), 2 528 bp的开放阅读框ORF(open reading frame)3′327 bp的非编码区(不包括ploy A 的尾巴)AR前体蛋白由843个氨基酸组成, 理论分子质量为94.24 kD。同源比较结果表明, 小体鲟AR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的AR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 与杂交鲟(A. ruthenus × Huso huso)、西伯利亚鲟(A. baerii)、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的雄激素受体同源性分别为99%98%83%83%real-time qPCR分析小体鲟雌雄个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 AR基因在雌雄个体中相对表达基本相同, 都是在性腺、肌肉和肾中高量表达, 而在其他组织中少量表达。AR基因在小体鲟体内广泛表达, 表明该基因可能对其生长和繁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东海原甲藻在氮、磷限制胁迫下的补偿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最重要的甲藻赤潮生物种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为研究材料, 观察其对氮、磷营养限制胁迫的耐受程度以及恢复营养条件下补偿生长的情况。研究实验分营养限制和恢复营养两个阶段进行, 每个阶段均设置对照组、贫营养组、限氮组、限磷组和限氮限磷组。研究结果显示, 在氮、磷营养限制胁迫下, 东海原甲藻生长受到抑制, 其中磷限制对藻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小, 氮磷共同限制的抑制作用最大。限磷组最大细胞密度为78×104 cell·mL–1,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细胞各项生长参数和叶绿素a的含量, 与细胞密度类似, 其中限磷组的最大细胞日生长速率、最大平均相对生产率、最小细胞代时、最大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0.61 d–10.44 d–11.58 d694.2 μg·μL1,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而与其他处理组则有显著差异(P< 0.05)。藻细胞所受到抑制作用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而加强。后期, 限磷组和其他处理组的细胞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处理组各细胞参数均显著劣于对照组(P<0.05)。在恢复营养的培养前期, 4个经过营养限制处理组的生长情况均显著优于持续营养正常条件下培养的对照组(P<0.05)。表明东海原甲藻细胞表现出较强的超补偿生长能力, 其中磷限制后表现出的超补偿能力最强。由此可知, 东海原甲藻补偿生长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在恢复营养培养后, 各处理组比对照组细胞数增多, 叶绿素a含量增高, 细胞日生长速率和平均相对生长率提高, 细胞数净增率高达10.30%~80.95%, 细胞代时缩短。根据研究结果认为, 东海原甲藻具有较强的耐受低磷能力, 而在营养条件恢复情况下, 经历低磷胁迫的东海原甲藻又具有最强超补偿生长能力, 使得其在与硅藻竞争中居于优势, 这是东海原甲藻赤潮在中国沿海海域频繁暴发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为揭示长江口及其邻近的东海海域甲藻赤潮逐年大规模暴发机理以及硅藻与甲藻赤潮种的演替现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州湾5种主要鱼类种群参数估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20113月、5月、7月、9月和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底拖网调查资料, 5种主要鱼类[包括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短鳍 (Callionymus kitaharae)长吻红舌鳎(Cynoglossus lighti)、方氏云鳚(Enedrias fangi)和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的种群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 在这5种鱼类中, 生长系数(k)最高的是方氏云鳚(0.76), 其次是六丝钝尾虾虎鱼(0.70), 其他3种鱼类的生长系数均小于0.60; 总死亡系数(Z)最高的鱼种是方氏云鳚(4.62), 其次是长吻红舌鳎(3.55)、六丝钝尾虾虎鱼(2.99)和棘头梅童鱼(2.99), 短鳍 的总死亡率最低(1.60); 长吻红舌鳎、方氏云鳚和棘头梅童鱼的开发率(E)最高, 分别为0.740.740.73, 此外, 六丝钝尾虾虎鱼的开发率也较高(E=0.60), 而仅有短鳍 的开发率较低(E=0.43); 长吻红舌鳎、方氏云鳚和棘头梅童鱼的平均选择体长(L50)较大, 分别为145.2107.198.7 mm, 而六丝钝尾虾虎鱼和短鳍 的平均选择体长较小, 分别为60.0 mm48.4 mm; 通过计算方氏云鳚和棘头梅童鱼2种鱼类的生长表现指数(f), 并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比较, 发现同一鱼种的生长表现指数随着栖息海域纬度的降低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经过连续多代抗寒选育获得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耐寒品系为实验材料, 克隆了尼罗罗非鱼水通道蛋白基因(AQP1)cDNA序列, 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方法探讨了低温胁迫对罗非鱼AQP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尼罗罗非鱼AQP1 cDNA长度为1 098 bp, 包含36 bp5′端非翻译区序列、783 bp开放阅读框(ORF)279 bp3′非翻译区序列, 编码261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 各物种间AQP1序列的同源性较高(96%~59%)。聚类分析表明, 尼罗罗非鱼首先与同属鲈形目丽鱼科的斑马拟丽鱼(Maylandia zebra)聚在一起, 再与其他硬骨鱼类聚为一类。实时荧光定量PCR 结果表明: 水温从30℃逐渐降到10℃过程中, 肌肉和肝组织AQP1基因的表达量从20℃开始均逐渐下调。其中肌肉组织中, 30℃时的表达量相比, 耐寒品系在20℃时表达量大幅度下调, 当水温为15℃, 其表达量下调幅度为22.16倍。当水温降到10℃, 其表达量下调了107.73倍。而对照组AQP1基因的表达量在15℃, 下调幅度为5.38倍。当水温达到10℃, 其表达量下调幅度为11.30倍。结果分析显示, 耐寒品系与对照组AQP1基因在低温条件下的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肝组织中, 当水温降到15℃, 耐寒品系和对照组的表达量下调幅度分别为3.38倍、1.42倍。水温降到10℃, 其表达量上调幅度分别为18.85倍、9.01倍。结果分析表明, 温条件下耐寒品系与对照组AQP1基因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 AQP1表达对温度敏感, 耐寒品系较高的耐寒能力与其在低温条件下的肌肉组织大幅上调表达有关。由此可见, AQP1基因在罗非鱼低温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是潜在的研究罗非鱼耐寒机制的候选基因之一, 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罗非鱼的耐寒分子机制和开展鱼类抗逆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um)两种谷氧还蛋白VpGrx1VpGrx2 mRNA在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和重金属镉(Cd)作用下的表达调控规律。结果表明, 正常菲律宾蛤仔VpGrx1VpGrx2在所检测组织中均有表达, 其中VpGrx1在鳃中的表达量最高, VpGrx2在蛤仔血淋巴细胞、鳃和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均较高。鳗弧菌和藤黄微球菌侵染在某些时段可显著诱导VpGrx1VpGrx2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另外, 0.8 μg/L8 μg/L80 μg/L Cd处理30 d, 菲律宾蛤仔肝胰腺中VpGrx1VpGrx2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 血淋巴细胞中VpGrx1基因表达被显著抑制(P<0.05)VpGrx2基因表达被显著诱导(P<0.05)。以上结果表明, VpGrx1VpGrx2在菲律宾蛤仔的固有免疫反应和抗氧化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15月在胶州湾进行的底拖网调查,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胶州湾方氏云(Enedrias fangi) 的食物组成、营养级和摄食习性的体长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胶州湾方氏云δ15N值范围是10.14‰~15.50‰, 跨度为5.36‰, 平均值为(12.83±1.10)‰; δ13C值范围是–21.52‰ ~–18.14‰, 跨度为3.38‰, 平均值为(–20.42±0.73)‰。方氏云的饵料生物主要包括鲜明鼓虾(Alpheus distinguendus)、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海蜇虾(Latreutes anoplonyx)、疣背宽额虾(Latreutes planirostris)、沙蚕、粒径大于900 μm的浮游动物, 其中以海蜇虾和粒径大于900 μm的浮游动物为主, 贡献率分别为47%~66%35%~40%; 其他饵料生物的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沙蚕、疣背宽额虾、鹰爪虾和鲜明鼓虾, 其贡献率分别为0%~15%0%~5%0%~5%0%~2%。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 δ15N与方氏云的体长无显著相关(P>0.05), δ13C与方氏云体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以δ15N计算方氏云各体长组的营养级范围为3.33~3.79, 平均营养级为3.65±0.14, 并不随着鱼体长的增加而升高。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方氏云鳚的食物组成和营养级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基础饵料生物的波动和分析方法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另外,基线生物、富集度以及样品数量和体长范围的不同也是导致方氏云鳚营养级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方氏云鳚在胶州湾生态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为今后深入研究胶州湾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以及食物网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建鲤生长性状QTL区间及其与镜鲤同源性比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F1群体的94尾个体为材料, 利用254个微卫星标记构建了建鲤的遗传图谱, 并对体长、体高和体厚性状进行了QTL定位, 共检测到17个生长相关性状QTL, 分布在10个连锁群上, 解释表型变异为10.8%~35.2%。以相同的分子标记, 构建建鲤与镜鲤(Cyprinus carpio L.)的比较图谱, 分析了建鲤和镜鲤群体生长性状QTL的同源性关系。结果表明, 建鲤与镜鲤图谱具有广泛的共线性或同线性关系, 建鲤每个连锁群在镜鲤图谱中均找到了对应的同源连锁群, 其中建鲤10个生长性状QTL与镜鲤13个相同性状QTL具有同源性, 同源比例高达58.8%。同时发现, 建鲤QTL置信区间相对较大, 与之同源的镜鲤QTL置信区间较小, 通常位于建鲤QTL子区间内, 定位结果更精细。此外, 建鲤与镜鲤连锁群上都存在QTL的富集区域, 而这些富集区域常常存在于同源连锁群的共线性区域, 可作为标记辅助选择的重点区域。鲤通用QTL的发掘, 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更进一步的精细定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台湾海峡中部近海虾类数量和优势种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091120104月和8月台湾海峡中部近海海域3个航次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 结合该海域水文情况, 研究台湾海峡中部近海虾类在春、夏和秋季的资源密度、平面分布和优势种。结果表明: 虾类资源重量密度表现为秋季(135.45 kg/km2)>春季(96.77 kg/km2)>夏季(88.02 kg/km2), 尾数密度表现为夏季(34.55×103 ind/km2)>秋季(33.65×103 ind/km2)>春季(18.95×103 ind/km2)。依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 该海域虾类春秋季的优势种均为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和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 哈氏仿对虾的IRI值分别为6 733.0510 552.82, 周氏新对虾IRI值分别为10 536.115 981.94, 夏季优势种为须赤虾(Metapenaeopsis barbata) (IRI= 6 242.29)、哈氏仿对虾(IRI=4 236.10)和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 (IRI =1 999.67)。通过贡献率β, 调查海域虾类总密度变化与主要优势种虾类密度变化密切相关, 春季优势种周氏新对虾对总重量和尾数的贡献率β值分别为1.110.84, 秋季哈氏仿对虾的贡献率β值分别为0.740.78, 各季节虾类总密度主要与优势种密度的平面分布规律一致。这是因为该海域虾类以广温广盐性种类为主, 水团对总密度分布的影响不明显。调查海域夏秋季资源密度高于附近瓯江口海域资源密度。主要的经济种类为哈氏仿对虾、鹰爪虾和中华管鞭虾, 因此台湾海峡中部虾类渔场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提取表达于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细胞膜表面的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通过Western Blotting证实重组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约为35.7 kD,其免疫原性与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相似.以Quil-A作为佐剂,采用离心、超声波和透析等方法制备小瓜虫抑动抗原免疫刺激复合物(Iag-ISCOMs).电镜观察可见Iag-ISCOMs经磷钨酸负染后呈直径30~40 nm的笼格状结构.免疫和攻毒试验证实Iag-ISCOMs对鳗鲡具有一定保护能力,攻毒后存活率达71.4%,对照组存活率为43.9%,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具有一定免疫原性的Iag-ISCOMs.  相似文献   

12.
在室内条件下,人工诱导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产卵并在显微镜下对其胚胎和浮游期幼虫的形态进行连续观察和拍照,并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温度对其浮游期幼虫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偏顶蛤亲贝人工催产时,以流水刺激4 h,阴干12 h为宜。偏顶蛤卵呈圆形或卵圆形,沉性卵,卵径为(82.6±3.2)μm,精子鞭毛型,全长约50μm。在水温19~21℃下,偏顶蛤受精卵发育至D形幼虫(壳长104.0μm±4.3μm)、匍匐幼虫(壳长255.8μm±15.0μm)和早期稚贝(壳长329.1μm±5.8μm)分别历时20.5 h、20 d和36 d。水温是影响偏顶蛤幼虫生长和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幼虫适宜水温为15~20℃,15℃组幼虫畸形率显著低于20℃组,生长率20℃组最高达5.4μm/d;水温25℃和30℃下,幼虫畸形率均显著高于15℃组和20℃组,并分别在第6天和第4天全部死亡。相对于高温而言,偏顶蛤幼虫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更强。本文旨在为偏顶蛤繁殖生物学和苗种繁育技术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沿海日本蟳4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以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分别采自中国大连(DL)、莱州湾(LZ)、海州湾(HZ)和象山湾(XS)海区的4个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地理群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蟳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大,雌、雄间的差异显著(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小,象山群体(XS)与莱州湾群体(LZ)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大。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前5个主成分差异贡献主要集中在大螯相关指标和甲长,累积贡献率为74.021%,群体间的差异受大螯和甲长的相关参数影响最大,而雄蟹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73.212%,群体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侧齿和第一步足方面,主成分散点图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综合判别率为84%,其中以大连群体(DL)最低(64%),象山湾群体(XS)最高(100%);4个群体雄蟹的综合判别率为70%,其中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的判别率最低(56%),象山湾群体(XS)的最高(100%)。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日本蟳群体间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但这些差异尚未达到亚种水平。本研究旨在为日本蟳不同地理种群的识别、亲缘关系的比较、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摄食水平对食蚊鱼生长、卵巢发育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27.5±0.5)℃水温下设高、中和低3个摄食水平,研究雌性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幼鱼至初次性成熟期间的生长发育和能量收支,为探讨食蚊鱼的环境适应性和生态入侵机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初次性成熟雌性食蚊鱼的体长、体质量、丰满度、特定生长率、肝指数、性腺系数、成熟卵子数量和鱼体能量密度均随摄食水平增加显著增加;低水平摄食组雌性食蚊鱼初次性成熟的个体最小,体长为(17.98±0.98) mm,体质量为(104.41±3.31)mg,但成熟卵子干重和卵径均不受摄食水平显著影响.实验期间,干、湿物质饵料转换效率均随摄食水平增加呈下降趋势,低水平摄食组饵料转换效率著高于高水平摄食组.随摄食水平减,食蚊鱼摄食能量分配在生长和卵巢发育的比例显著增加,在低水平摄食组其分配比例分别达到56.22%和10.42%.以上结果表明:在食物不足的条件下,食蚊鱼初次性成熟个体呈小型化,但卵子大小稳定,饵料转换率较高,摄食能量分配在生长和繁殖上的比例增大,这些特点有利于其适应不同入侵生境.  相似文献   

15.
从山东及河北沿海分离到一株产絮凝剂细菌(编号200903091102,简称1102),分别用细菌全脂肪酸气相色谱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法对该菌进行鉴定,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均显示细菌1102为一种芽孢杆菌(Bacillus sp.)。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细菌1102与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特基拉芽孢杆菌(B.tequilensis)等亲缘关系最近。应用高氏1号培养基培养细菌1102,提取其絮凝剂进行絮凝力测定,结果显示,该菌所产絮凝剂的絮凝率达到80.19%。发酵72 h时,絮凝剂得率最高达19.5 g/L;分别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苯酚-硫酸法及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所得絮凝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多糖含量及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絮凝剂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 063 D,多糖质量分数占58.58%,氨基酸质量分数占2.49%。提示该菌在海水养殖中将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本研究旨在为海水养殖废水的生物净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STI)对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类胰蛋白酶的抑制动力学,采用邹氏不可逆抑制动力学法,测定了STI对该酶的微观速度常数。结果表明:南极磷虾类胰蛋白酶的Km和Vmax分别为0.155 mmol/L,8.44μmol/(L.min)。酶活力随着STI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其IC50约为2.8μg/mL;低浓度的STI溶液对酶的抑制作用为竞争性慢可逆抑制。正向微观速度常数k+0为0.184 mmol/(L.min),逆向微观速度常数k-0为0.039 4 min-1,随着STI溶液浓度的逐渐增大,该酶最终将完全失活。本研究旨为该酶的抑制技术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7.
细鳞鲑早期发育过程中免疫器官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连续切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法,对胚胎末期至仔鱼期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免疫器官(头肾、胸腺及脾组织)早期发育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验水温为10.0~16.2℃时,细鳞鲑的免疫器官原基发生及其淋巴化的先后顺序均为胸腺、头肾和脾。仔鱼出膜前5 d胸腺原基形成,出膜前1 d胸腺即出现少量淋巴细胞,仔鱼19日龄后,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渗入胸腺实质而形成小梁,仔鱼35日龄左右,胸腺己经分化出模糊的内区和外区;仔鱼出膜前2 d,出现头肾原基,由未分化的造血干细胞组成,仔鱼3日龄后,头肾由肾小管构成,10日龄后,组织开始淋巴化,仔鱼35~45日龄,肾小管上皮细胞开始退化,头肾内出现血窦,并进一步淋巴化,50日龄后,肾小管退化完毕,头肾主要由淋巴组织和大量血窦构成;5日龄细鳞鲑仔鱼,脾原基出现,16日龄后,脾开始淋巴化,35~50日龄,脾内建立起发达的微血管系统以及血窦结构。细鳞鲑的免疫器官分化较早,其发育速度较其他淡水硬骨鱼类相对滞后,但组织淋巴化速度较快。本研究旨在揭示细鳞鲑早期死亡率高的根本原因,为实现细鳞鲑的规模化养殖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水温(26±1)℃、盐度(30±1)的条件下,对清洁虾(Lysmata amboinensis)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和发育时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清洁虾的胚胎发育过程可以分为9个主要阶段: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无节幼体发生期、复眼色素形成前期、复眼色素形成后期、孵化前期和孵化期。胚胎大小在发育早期无显著变化,约为0.6 mm,进入孵化期时,胚径开始显著增大,可达0.9 mm;发育过程中胚胎的颜色逐渐加深,呈现出浅绿色、深绿色、深黄色、黄褐色的变化趋势;在26℃水温条件下,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13 d左右。本研究旨在为清洁虾人工育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0年9月及2011年5月东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测定了火枪乌贼(Loligo beka)的胴长、角质颚形态指标等参数,阐述了火枪乌贼角质颚的形态特征及其长度的相对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火枪乌贼角质颚的喙长(RL)、头盖长(HL)、脊突长(CL)、翼长(WL)、翼宽(WW)等长度上、下颚差异较大,其中,上、下颚HL相对于RL均存在着等速生长现象(P>0.05);CL相对于RL均存在着显著的异速生长现象(P<0.05);而WL、WW相对于RL则呈现极显著的异速生长现象(P<0.001)。上、下颚各长度指标均受生长的影响,均随胴长的增长呈极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RL/HL、RL/CL、HL/CL的比值非常稳定,不随胴长、体质量的变化而显著变化,可作为火枪乌贼角质颚形态特征的稳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应用SSU rDNA和线粒体cox 1序列研究甲藻(Dinoflagellate)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关系。通过PCR扩增和测序获取4株甲藻SSU rDNA及其线粒体cox 1部分片段,结合GenBank中24株甲藻的相关序列,以Plasmodium falciparum为外群,构建ML树和NJ树,并采用自展支持度评估进化树分支结构,通过计算后验概率评估进化树整体结构,应用1sKH、SH、ELW和2sKH等方法评估两株ML树间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在由上述两序列构建的进化树上,底栖原甲藻均未与浮游原甲藻聚类,且前沟藻具有独特演化地位。表明联合选择SSU rDNA和线粒体cox 1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甲藻的演化规律。这为从基因层面深入探索甲藻中不同生态类群的演化关系初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