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鱼类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精子的超低温冷冻保存对鱼类种质资源保护、低温生物学、遗传育种和水产养殖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鱼类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主要包括冷冻保存方法、抗冻保护液、降温、解冻速率、冷冻保存温度、抗冻剂去除等过程。本文就鱼类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是无脊椎动物中进化地位最高等的类群,其海参纲(Holothurioidea)和海胆纲(Echinoidea)的一些物种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多棘皮动物物种数量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了严重破坏,种质资源保存迫在眉睫.超低温冷冻保存是种质资源长期保存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2011-2013年,利用野生和经人工驯养的野生斑鳜( Siniperca scherzeri )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地欧酮( DOM)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LHRH -A3)组成的混合药物催产,在17.8-25.4℃水温条件下,斑鳜亲鱼群体的效应时间为24-46.5 h,存在产卵高峰期,产卵持续时间一般长达1-1.5 d。自然产卵高峰期的受精率较高,最高可达80%以上,早期和晚期的较低;而孵化率差异不大,最高可达86.7%。人工授精的受精率可达91.3%,孵化率可达89.3%。未经人工驯养的野生斑鳜亲鱼人工催产的受精率、孵化率都明显低于经人工驯养的。  相似文献   

4.
斑鳜是观察鱼类体色变化现象的典型材料;体色变化主要受光线照射调节,光线照射越强,黑色显现越多越深;黄色与较弱光线照射相关,弱光线照射时,黑色消褪,黄色显现;完全无光线照射,黑色、黄色会消失;体色变化在鱼体死亡后一般时间内仍能发生。  相似文献   

5.
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建立网箱面积104m^2的西江斑鳜驯养场,斑鳜经过510-570d养殖,成活率87.01%,平均尾重0.98kg,平均单产为32.73kg/m^2。试验结果表明,网箱驯化养殖斑鳜技术可行,效益良好,本研究对江河名贵野生鱼类的驯养及西江斑鳜的推广养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秀珠 《科学养鱼》2006,(11):10-11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又称岩鳜,我们利用天然的地热水控温条件进行人工繁殖斑鳜试验,并获成功。现将人繁斑鳜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了斑鳜的生物学、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殖技术。摸清了斑鳜的性成熟年龄和成熟最小型,性腺的发育状况,斑鳜的繁殖力、产卵时间和水温、雌雄鉴别;在人工繁殖方面摸清了斑鳜催产药物及催产效果。2013年6月21课题组在吉林省梅河口市共安水产良种场共催产亲鱼70组,孵化鱼苗27万尾,培育夏花21万尾,水花到夏花成活率77.8%。催产率92.9%、授精率93.8%和孵化率82.6%。  相似文献   

8.
鸭绿江斑鳜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辽宁省凤城市大堡渔场进行了规模化斑鳜人工繁殖试验。通过采取亲鱼强化培育、严格筛选、改进产卵条件等方法,使平均催产率从75.0%提高至95.3%,平均受精率从50.0%提高至92.3%,组出苗尾数从4066尾提高至10056尾,畸形率从5%降至1%。产卵条件改进后的斑鳜人工繁殖方法即简便又高效。  相似文献   

9.
从池塘条件、网箱设置、鱼种放养、投饵和驯化、日常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斑鳜网箱养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条纹锯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实验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分析了采用6种抗冻保护剂(GLY[甘油]、DMSO[二甲基亚砜]、PG[丙二醇]、EG[乙二醇]、METH[甲醇]、DMA[二甲基乙酰胺])在4种浓度(5%、10%、15%、20%,v/v)下对条纹锯精液的冷冻保存效果。结果发现,以HBSS为稀释液,采用程序降温仪分步降温冷冻保存条纹锯精液,37℃水浴解冻后的精子中,15% PG 作为抗冻保护剂的精子运动率最高,达到(93.1±0.9)%,与鲜精差异不显著(P>0.05),15% PG 作为抗冻保护剂的精子水浴解冻后精子的运动速度最高,平均直线速度、平均曲线速度、平均路径速度分别达到了(88.3±0.3)μm/s、(76.2±0.5) μm/s、(86.7±0.7) μm/s,与鲜精差异不显著(P>0.05)。在不同种类及不同浓度抗冻保护剂保护下,15% PG 作为抗冻保护剂的精子解冻后 1 min内运动率变化与鲜精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15% PG为条纹锯最佳抗冻保护剂,可用于条纹锯精液的超低温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11.
大眼鳜和斑鳜消化道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眼鳜(Siniperca kneri)和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的标本于2010年3-6月采集于嘉陵江合川段,用组织学方法和H.E染技术比较研究了大眼鳜和斑鳜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消化道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组织所构成,食道上皮主要为复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和少量杯状细胞组成。大眼鳜的消化道较斑鳜的发达,如食道的黏膜下层及杯状细胞、胃黏膜下层的厚度、幽门盲囊绒毛密集程度。两种鱼消化道变化的基本规律为从食道到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逐渐增厚,从胃到前肠厚度减少。大眼鳜肠前段、中段和后段的杯状细胞密度、肠绒毛上皮的杯状细胞的大小及形态的发达程度都大于斑鳜。同时由于大眼鳜的肠道形态结构较斑鳜发达,以至在物理消化上也较斑鳜强。该研究为大眼鳜和斑鳜的保护和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评价了4种稀释液(D15、D20、L1、D1), 3种抗冻保护剂[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甲醇(METH)]在3种体积浓度(7.5%、10%、12.5%, V/V)下对圆口铜鱼精液的冷冻保存效果,并比较了150 mOsm/kg NaCl与超纯水作为激活剂对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1组稀释液的精子活率(MOT)最高,为(74.64±13.17)%,与鲜精无显著差异(P0.05);以10%甲醇作为抗冻保护剂的圆口铜鱼精子经超纯水激活后,测得MOT最高,达到(78.11±14.74)%,与鲜精无显著差异(P0.05),精子运动速度达最大,平均曲线运动速度(VCL)、平均直线运动速度(VSL)、VAP(平均路径运动速度)分别达到(50.28±12.46)μm/s、(35.06±10.82)μm/s、(39.44±12.46)μm/s,精子快速运动时间和寿命分别为(8.67±1.15) s、(33.33±5.00) s,显著低于鲜精(P0.05); 7.5%甲醇组和7.5%二甲基甲酰胺组的MOT次之,分别为(77.71±17.74)%、(76.42±12.49)%,抗冻剂二甲基亚砜组的MOT显著低于甲醇组、二甲基甲酰胺组(P0.05)。12.5%的3种抗冻保护剂中,几乎无精子存活;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抗冻剂保护下,10%甲醇组,相较于使用超纯水激活,用150 mOsm/kg NaCl激活后的精子活率和寿命更高,说明Na~+有延长冻精寿命,提高精子活率的作用。研究表明, D1+10%METH (7.8 g/L NaCl+0.5 g/L KCl+15 g/L葡萄糖+10%METH)可用于圆口铜鱼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为圆口铜鱼的繁育工作和种质资源保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野生与人工养殖鸭绿江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野生及人工养殖鸭绿江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斑鳜肌肉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养殖斑鳜,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的含量与养殖斑鳜相近;野生和养殖斑鳜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野生斑鳜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0.89%和27.18%,养殖斑鳜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0.35%-32.35%,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8.68%-28.69%;野生斑鳜、杂鱼喂养以及人工饲料喂养斑鳜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2.04、77.03和70.04,其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按照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野生与养殖鸭绿江斑鳜的限制性氨基酸均为Val和Ile;野生斑鳜脂肪酸中EPA和DHA含量分别为4.18%和2.61%,明显高于养殖斑鳜同种脂肪酸的含量。综合分析认为,鸭绿江斑鳜是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4.
鸭绿江斑鳜开口饵料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团头鲂仔鱼、枝角类、丰年虫幼体、鱼苗宝A1和鱼苗宝C2作为开口饵料投喂斑鳜仔鱼,经7d培育,结果表明团头鲂组生长最快,平均体长达11.25mm,平均体重达14.85mg.其成活率达52%,和其它组有极显著差异;丰年虫幼体组成活率最高达54%,但生长缓慢.五种开口饵料中,以团头鲂仔鱼最好,丰年虫幼体次之,其均好于枝角类、鱼苗宝A1和鱼苗宝C2.丰年虫幼体可作短时间替代饵料.  相似文献   

15.
苯扎溴铵治疗斑鳜聚缩虫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网箱斑鳜聚缩虫病的主要症状、流行情况及用苯扎溴铵溶液(5%)室内外药浴治疗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在水温11℃~20℃条件下,用苯扎溴铵溶液药浴15~30min,浓度在100~800mg/1均无效,1500mg/1以上可有效杀死聚缩虫.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斑鳜配合饲料的制作工艺,驯饲方法、摄食行为及不同饲料对斑鳜生长影响做了详尽的阐释与分析。在网箱养殖中,对三种配合饵料蛋白源进行对照试验:Ⅰ冰鲜鱼糜、Ⅱ鱼粉、Ⅲ鱼粉+植物蛋白,三种组合的饵料都制成软颗粒配合饲料进行投喂,对照箱Ⅳ投喂冰鲜杂鱼。52d投喂结果表明,饵料系数、生长速度等经济性状Ⅲ最好(P〈0.05),斑鳜生长效果依次为Ⅲ〉Ⅱ〉Ⅳ〉Ⅰ,同时通过对斑鳜活动、摄食行为的观察,得出斑鳜摄食选择次序为:光度、形状、可得性、适口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网箱养殖的2、3龄鸭绿江斑鳜体长和体重进行了测量,并建立体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和体长、体重的生长速度方程及加速度方程.结果显示:(1)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0.0254L2.9798(82=0.975);(2)网箱养殖斑鳜体长生长拐点为二龄11月份,体重生长拐点为三龄12月份,比体长拐点滞后一整年;(3)网箱养殖的斑鳜极限体重为850.55g,极限体长为33cm,明显小于碧流河水库野生斑鳜的渐近体长和体重.此外,实验结果显示2龄斑鳜网箱养殖的最佳放养密度为28ind/m3.  相似文献   

18.
摘要:长江班鳜(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ner)的催产和受精卵的孵化受天气、温度、水温影响较大。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效应时间、受精率明显不同。当水温在20±2℃时,效应时间大约为32小时,受精率大于80%,水温低于18时,效应时间明显延长,受精率也较低;在水温20-24℃时孵化时间大约125小时,孵化率均超过90﹪。班鳜幼苗出膜后大约经过30-56小时候开始开口。幼苗全长(L,mm)与日龄(D,d)的线性关系为L=3.244+0.926D。  相似文献   

19.
白甲鱼、大鳍鳠和斑鳜肾的比较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甲鱼、大鳍鳠和斑鳜肾的比较组织学研究钟明超(中山大学,广州510275)关键词肾,组织学,白甲鱼,大鳍 ,斑鳜COMPARATIVEANDHISTOLOGICALSTUDIESONTHEKIDNEYSOFVARICORHINUSSINUS,MY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