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枣庄黑盖猪生长和胴体品质性能测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掌握枣庄黑盖猪的性能特征,文章对其生长、胴体和肌肉品质性状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枣庄黑盖猪生长速度较慢(日增重471g),瘦肉率(50.17%)中等,但肉质好,肉色评分(3.50)、肌内脂肪(3.66%)和pH1(6.23)均较高,失水率(6.16%)和滴水损失(1.29%)较低。林下放养与舍饲饲养相比,林下放养的枣庄黑盖猪,其胴体性状方面有体长变长、背膘厚降低、后肢肌肉发达以及瘦肉率提高的趋势,而肌肉品质性状方面有肉色更鲜红、肉的保水性更好、肌内脂肪含量下降和剪切力上升的趋势,但2种饲养模式下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3.
对80 kg、90 kg和100 kg3个体重段可乐猪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胴体品质方面,可乐猪屠宰率以100 kg组最高,为69.70%并显著高于80 kg和90 kg组;瘦肉率以80 kg组最高,为53.34%,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90 kg体重段的胴体品质较好。体组分比率方面,除肺脏100 kg组显著高于80和90 kg组外(P〈0.05),其他脏器随体重增加变化不显著,头重率和板油率呈现增加趋势,且可乐猪100 kg组头重率为7.45%,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肉品质方面,除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外其他指标均随屠宰体重呈现趋势性变化,表现出100 kg组测定结果优于80 kg和90 kg组。可见,可乐猪的胴体品质及肉质受屠宰体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测定了24头合作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合作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30kg,35kg,40kg,45kg)的变化规律,确定其最佳屠宰体重。研究结果认为,合作猪瘦肉率在48.8%~55.0%之间,肌肉pH1值在6.35~6.50之间,肉色指标优良,大理石纹评分均在3.75~4.05之间,肌内脂肪含量在3.60%~3.85%之间;当40kg体重时屠宰的失水率和滴水损失均最低,分别为10.68%和1.84%,且剪切力值最低,为3.08kg。相同性状间的有较高的正相关,肌肉pH1值几乎与各项肉质指标呈负相关。通过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定结果认为,合作猪是在活重达到40kg时屠宰,其肉质最优。 相似文献
5.
6.
莱芜猪胴体品质肉质特性及其随体重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测定了25头莱芜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分析了莱芜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35、40、50、60、70、80、90kg)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营养水平和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莱芜猪自35~90kg瘦肉率在42.43%~55.29%之间,肌肉pH值稳定在6.19~6.52之间,肉色指标优良,大理石纹评分在2.50~4.38之间,肌内脂肪含量在4.51%~19.92%之间;当70kg体重屠宰时,肌肉失水率较低为13.47%,肉色、大理石纹评分较高分别为3.5、3.38,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为11.54%.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认为,莱芜猪以体重70kg作为上市屠宰体重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7.
合作猪胴体品质肉质特性及其随体重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测定了24头合作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合作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30、35、40、45kg)的变化规律,确定其最佳屠宰体重。研究结果认为,合作猪瘦肉率在48.8%~55.0%之间,肌肉pHl稳定维持在6.35~6.50之间,肉色指标优良,大理石纹评分均在3.75~4.05之间,且肌内脂肪含量在3.60%~3.85%之间;当40kg体重时屠宰的肌肉失水率最低,为10.68%,其滴水损失亦最小,为1.84%,肌肉剪切力值最低,为3.08kg。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的有较高的正相关,肌肉pHl值几乎与各项肉质指标呈负相关。通过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定结果认为,合作猪在活重达到40kg时屠宰,其肉质和胴体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8.
研究测定了25头莱芜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分析了莱芜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35、40、50、60、70、80、90kg)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营养水平和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莱芜猪自35~90kg瘦肉率在42.43%~55.29%之间,肌肉pH值稳定在6.19~6.52之间,肉色指标优良,大理石纹评分在2.50~4.38之间,肌内脂肪含量在4.51%~19.92%之间;当70kg体重屠宰时,肌肉失水率较低为13.47%,肉色、大理石纹评分较高分别为3.5、3.38,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为11.54%。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认为,莱芜猪以体重70kg作为上市屠宰体重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9.
选择体重97~112 kg体重阶段的莱芜猪14头屠宰(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研究不同屠宰体重试验猪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屠宰体重除对胴体重影响极显著外,对其它指标影响不显著。其中,眼肌面积、瘦肉率、肉色、大理石纹、剪切力、肌内脂肪、干物质、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比例、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都以97~105 kg阶段较高;棕榈油酸和油酸含量都以106~112 kg阶段较高,但不同屠宰体重阶段间差异都不显著。综合分析,在97~112 kg体重阶段,莱芜猪适宜的屠宰体重为97~105 kg体重阶段。 相似文献
10.
11.
12.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屠宰体重对苏山猪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苏山猪最佳屠宰体重。选用60头30 kg左右的苏山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A、B、C组,每组20头,平均体重分别达到90、100、110 kg时,每组选取3头公猪、3头母猪进行屠宰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随着苏山猪屠宰体重的增加,各组屠宰性能存在较大差异,A组瘦肉率为63.18%,显著高于B、C组(P<0.05);C组板油重、肩部最厚处背膘厚、倒数第3~4肋骨处背膘厚显著高于A组(P<0.05);3个处理组屠宰率、皮率、骨率以及脂肪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个处理组背最长肌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的粗灰分显著高于B、C组(P<0.05);B组肌肉L*值为43.50,显著高于C组(P<0.05),C组pH1 h和pH24 h分别为6.40和5.83,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A、B组。随屠宰体重增长肌肉内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呈上升趋势,多不饱和脂肪酸呈下降趋势,其中C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均高于B、C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综合考虑,苏山猪的最佳屠宰体重为90 kg左右。 相似文献
13.
合作猪胴体品质、肉质特性及随体重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国顺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3,20(8):46-48
本研究测定了24头合作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以分析合作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30kg,35kg,40kg,45kg)的变化规律,确定其最佳屠宰体重。研究结果认为,合作猪瘦肉率在48.8%~55.O%之间,肌肉pH1值在6.35~6.50之间,肉色指标优良,大理石纹评分均在3.75~4.05之间,肌内脂肪含量在3.60%~3.85%之间;当40kg体重时屠宰的失水率和滴水损失均最低,分别为10.68%和1.84%,且剪切力值最低,为3.08kg。相同性状间的有较高的正相关,肌肉pH1值几乎与各项肉质指标呈负相关。通过灰色关联度综合评定结果认为,合作猪是在活重达到40kg时屠宰,其肉质最优。 相似文献
14.
15.
选择体重90~110 kg的大约克猪16头(公猪6头、母猪10头)进行屠宰,研究性别对试验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母猪组相比,大约克公猪组6~7肋背膘厚和皮脂率显著提高52.31%(P<0.05)、29.35%(P<0.01),眼肌面积和瘦肉率显著降低21.35%(P<0.01)、8.53%(P<0.01);a、b、b24显著提高12.43%(P<0.05)、19.11%(P<0.01)、10.80%(P<0.05);肌纤维直径和肌糖原含量母猪组分别比公猪组提高14.63%(P<0.05)、62.82%(P<0.05)。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胱氨酸、棕榈酸和油酸公猪组比母猪组分别提高9.09%(P<0.05)、5.21%(P<0.05)、8.24%(P<0.05),亚油酸母猪组比公猪组提高45.38%(P<0.01)。 相似文献
16.
枣庄黑盖猪核心群种猪主要从不同农户搜集而来,个体之间亲缘信息不详。该研究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高密度的SNP标记,对枣庄黑盖猪核心群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和分子系谱构建。结果表明,枣庄黑盖猪个体对亲缘系数分布很不均匀,部分个体对的亲缘系数较大,选配时需要格外注意避开。基于系统发生树和公猪的分布情况,把枣庄黑盖猪划分成8个家系。家系内个体对亲缘系数(0.140 0~0.340 7)明显大于群体内个体对亲缘系数(0.103 2),特别是家系4(0.340 7)和家系1(0.323 6)的亲缘系数较高。制定配种计划时,应让不同家系间个体交配,避免同一家系内的个体交配。文章从基因组水平揭示了枣庄黑盖猪群体结构、构建了分子系谱,为枣庄黑盖猪种群保护及下一步选育利用提供了分子水平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贵州宗地花猪最佳屠宰体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36头宗地花猪进行集中饲养育肥,并在65~75kg、75~85kg、85~95kg、95~105kg阶段分别选择3头,共12头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测定,研究其胴体品质及肉质随体重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75~85kg体重阶段育肥猪的屠宰率较高(76.24%±1.87%),瘦肉率较高(40.07%±0.68%),脂肪率较低(33.45%±4.43%),背膘较薄(3.72cm±0.23cm),肉色、大理石纹评分分布正常,肌肉保水能力强、失水率最低(14.10%±1.16%),熟肉率高(62.81%±0.86%),肉嫩。综合分析认为,宗地花猪以75~85kg作为上市屠宰体重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选择87~128 kg体重阶段的莱芜黑猪20头屠宰(10头去势公猪,10头母猪),研究不同屠宰体重试验猪的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结果表明:平均背膘厚和脂肪率都以121~128 kg阶段最高,分别比87~103 kg、104~112 kg阶段提高24.03%(P<0.01)、8.86%(P>0.05)、14.42%(P<0.05)、1.45%(P>0.05);眼肌面积以121~128 kg阶段最高,比104~112 kg阶段提高15.05%(P<0.05);瘦肉率、剪切力都以87~103 kg阶段最高,分别比104~112 kg、121~128 kg阶段提高8.96%(P<0.05)、10.83%(P<0.05)、9.72%(P>0.05)、47.07%(P<0.05);丙氨酸和酪氨酸都以87~103 kg体重阶段最高,分别比121-128 kg阶段提高26.73%(P<0.05)、19.18% (P<0.05);缬氨酸和苯丙氨酸也都以87~103 kg体重阶段最高,分别比104~112 kg、121-128 kg阶段提高16.28%(P<0.01)、17.65%(P<0.01)、19.32%(P<0.01)、16.67%(P<0.01)。其它指标不同屠宰体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