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微波辅助加热、高温高压蒸煮法,以氢氧化钠为脱胶剂,对剑麻叶片进行脱胶,将所得的纤维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纤维结构。结果表明,微波辅助加热脱胶所得的剑麻纤维较为坚韧,强力较大;高温高压蒸煮法所得的纤维较硬而脆。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微波辅助加热脱胶的纤维表面较为光滑;高温高压蒸煮法所得的较为粗糙。 相似文献
2.
3.
4.
从剑麻的麻渣、纤维中提取果胶,测定果胶的含量、纯度和酯化度。将湿麻渣在密封与敞开空气中自然发酵后提取果胶,探讨湿麻渣在发酵后对果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得率最高的是湿麻渣(13.342%),最低的是直纤维(0.450%),干麻渣的果胶得率(1.662%)略高于湿纤维(1.326%)与乱纤维(1.264%)的;果胶纯度最高的是直纤维(73.360%),最低的是干麻渣(32.567%)。直纤维果胶的酯化度(45.452%)略大于麻渣和乱纤维的(32%~35%);湿麻渣经过自然发酵后,果胶得率与纯度均降低,但湿麻渣完全发酵后的果胶酯化度(33.432%)接近于干麻渣的(33.156%)。 相似文献
5.
对剑麻叶片中所含的蛋白酶(agav-ainsh)及其开发利用,已有一些报道。虽然剑麻蛋白酶的提取和加工生产还刚刚开始,由于这项资源十分丰富而且集中,以及植物蛋白酶制剂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这项工作不但引起了科研单位的重视,也引起了酶制剂生产和使用单位的注目. 相似文献
6.
一、大麻脱胶纺织的研究情况为了开辟大麻的新用途,国内外不少人进行过尝试。据悉,匈牙利利用不脱胶的干纺法,能纺制粗支大麻纱,但不能用于服装加工,此外尚未见到过大麻脱胶纺织的报道。 1982年云南省曾对大麻脱胶纺织进行过研究,由于采取的是天然生物脱胶法,持续数年无突破性进展。我国南方有苎麻 相似文献
7.
新鲜椰衣纤维表面粘附有一定量结构疏松的椰糠,椰糠的主要成分为半纤维素和木聚糖类,既不利于椰衣纤维的改性,也不利于用做固定化酶的载体材料,必须将其除去。采用稀硫酸加热水解,使新鲜椰衣纤维表面粘附的半纤维素转化为可溶的木糖和低聚木糖,以木糖为标准,3,5-二硝基水杨酸(DNS)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新鲜椰衣纤维中半纤维的含量,以考察椰衣纤维表面半纤维去除的效果。结果表明,当硫酸溶液浓度1.3 mol/L、水解温度102℃、水解时间2 h,固液比为1∶50时,半纤维素的去除效果最佳,新鲜椰衣纤维表面粘附的半纤维素量为14.58%,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可观察椰衣纤维表面的变化,重现性试验及标准回收试验证明该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龙舌兰麻不同叶轮的纤维含量(纤维率)规律如何?过去国内外对此都有过报导,1936、1937年,Nutman F·J·证明剑麻每个叶片中纤维的长度,纤维率,拉力强度和总重量,从中轴展开后就没有什么变化(即嫩叶→成熟叶→老叶的纤维 相似文献
9.
微波辅助萃取测定苎麻果胶含量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微波辅助萃取测定苎麻果胶含量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其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红外光谱法对所萃取果胶进行了定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以草酸铵(5g/L)为萃取剂,苎麻纤维的长度为1.0 cm,液料比为20 mL/g,苎麻浸泡20 min后在450 W微波功率下辐照6 min,连续萃取两次后可达到GB5889—86国标法苎麻中果胶的测定效果。微波辅助萃取不仅大大缩短了果胶的萃取时间,而且其萃取物的红外光谱亦与标准果胶结构相符。 相似文献
10.
11.
香蕉纤维化学脱胶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化学脱胶处理香蕉纤维,对一煮和二煮工艺中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以残胶率和残余木质素含量为指标对化学脱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一煮工艺中,NaOH浓度、煮炼时间、Na2SO3及Na5P3O10浓度是影响脱胶效果的主要因素,优化后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NaOH浓度为14 g/L、煮炼时间150 min、Na2SO3浓度3%﹑Na5P3O10浓度2.75%,残胶率为9.19%,残余木质素率为7.87%。二煮工艺中确定了NaOH浓度、H2O2浓度、处理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14 g/L、H2O2浓度为8%、处理时间120 min,残胶率达8.85%,残余木质素达4.68%。 相似文献
12.
13.
蒸汽爆破处理对剑麻纤维组分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高温、高压水蒸汽瞬间爆破处理剑麻纤维。通过处理前后剑麻纤维的水溶物、碱溶物、木质素含量、纤维素含量的比较,分析研究了蒸汽爆破处理条件对剑麻纤维组分分离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爆破前预处理、处理温度(压力)、维压时间是影响组分分离的重要因素: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大,纤维中木质素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增大;爆破前的不同试剂预浸泡处理中,质量分数为17.5%的NaOH和质量分数为0.1%的H2SO4预浸泡处理效果较优,水和质量分数为1%的NaOH浸泡处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巴西剑麻的柔软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先将剑麻纤维经过碱液煮炼预处理后,再利用柔软剂JY-AK(按原料比重的5%,浴比为1∶20)在70℃的温度下闷放6小时进行湿态处理后,剑麻纤维的柔软度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脱胶方法加工罗布麻精干麻品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生物化学联合脱胶与纯化学脱胶两种脱胶方法对罗布麻进行了脱胶试验,并利用数学的方法对两种脱胶方法得到的精干麻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综合评比,结果表明,使用生物化学联合脱胶得到的精干麻的综合指标为K1=0.62609,使用纯化学脱胶所得到的精干麻的综合指标为K2=0.42164,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用生物化学联合脱胶与纯化学脱胶两种脱胶方法对罗布麻进行了脱胶试验,并利用数学的方法对两种脱胶方法得到的精干麻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综合评比,结果表明,使用生物化学联合脱胶得到的精干麻的综合指标为K1=0.62609,使用纯化学脱胶所得到的精干麻的综合指标为K2=0.42164,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18.
桑皮纤维脱胶工艺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从桑树韧皮中提取出桑皮工艺纤维,对桑树韧皮采用化学脱胶法和生物-化学联合脱胶法分别进行了脱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物化学联合脱胶法能降低桑皮工艺纤维的残胶率,且对纤维损伤小。制得的工艺纤维长度为52.7mm,细度为1.33tex。经与大麻工艺纤维对比,认为桑皮纤维物理指标接近大麻纤维,其脱胶、制纤工艺可参考大麻纤维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