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食用豆种植面积和出口量的不断增长,食用豆已成为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农民种植大豆以外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该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促进该产业更好地发展,结合黑河市芸豆生产调研情况,从食用豆种植面积、产量情况及变动原因分析、推广品种情况及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着手,分析总结该区食用豆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与指导。  相似文献   

2.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每年保持在较高的产量,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各种高产、超高产玉米品种相继问世,玉米高产种植不仅仅需要高产的种植,还需要整个过程的科学管理。高产玉米种植技术是采用空一垄种两垄,每垄种两行,这种种植方法比传统的种植技术效率要高,其产量比传统生产提高30%~50%。通常情况下,每年每公顷产量能达到1.2~1.8万Kg,增值3000~7000元。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产量,就要因地制宜的采用高产种植技术,再加上后期的科学管理,产量又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2008年以前,我县主要以不断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支撑总产的攀升,在当前现有耕地面积不可继续扩大的情况下,我县通过积极引进新的科研成果—新品种、配套集成各项高产栽培技术—良种良技配套、实施规模化合作生产的经营模式—节本增效,推进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区建设有序进行。一、基本思路制约我县玉米单产提高主要原因是:(一)生产上没有突出的主栽品种。种子市场多乱杂、套包和仿包造假现象严重、种子经营者脱离实际地夸大宣传和欺诈性的经销手段,  相似文献   

4.
5.
缩株增密指应用密植品种,缩小株距,增加密度的种植方法。该技术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松嫩平原北部)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比较适宜,机械化程度高,大豆面积大,每年种植面积达66.7余万hm2,占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的1/4左右,商品率高,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和商品豆基地,亦是国家高油大豆优势产业带。生产上急需明确该地区大豆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推进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入手,结合玉米生产现状阐述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以及玉米生产在黑龙江省的重要作用,提出发展以群体增产为核心的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种植是调优作物结构、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重点分析了黑龙江垦区"以群体增产为核心、以各农艺措施综合配套为内容、以全程机械化为手段的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剖析了黑龙江省发展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的潜能,提出了加快黑龙江省玉米密植全程机械化进程的行之有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发展建议。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玉米全程机械化的推进,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种植效益的不断提高,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玉米播种面积持续增加,到2010年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达到436.8万hm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3以上,玉米生产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增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赵连清 《河北农业》2011,(10):49-50
玉米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秋粮主打品种,2010年种植面积达到4457万亩。当前,小麦生产已经实现机械化,而玉米收获机械化都相对滞后。积极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对于稳定提高全省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在甘肃省万宝川农场试验推广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多年亲身经历,论述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客观必然性和战略意义,提出农业机械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阐述了加快玉米机械化生产发展的6个有利条件和7个主要制约因素,并结合甘肃省实际提出加快推进玉米机械化进程的4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玉米种植新区主栽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特性及产量潜力,以黑龙江省讷河市为玉米新区代表,对该地区推广的16个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特性及产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表现存在显著差异,病情指数变化范围为4.81~36.30。玉米抗大斑病表现好的品种(病指≤15)为众单1号、齐山2号、龙单39等;中等抗病表现的品种(15病指≤30)为德美亚2号和龙单29;抗性表现较差的品种(病指30)为绥玉19;不同玉米品种按产量大致可分三个等级,即高产品种为齐山2号、海玉11号和甘玉2号等;中产品种为克单14、众单1号和哈丰3号等;低产品种为德美亚2号和绥玉13。从抗大斑病和产量水平综合分析,供试的16个玉米品种中齐山2号、海玉11和甘玉2号3个品种表现最佳,德美亚2号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完善黑龙江省玉米区域生产试验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黑龙江省玉米区域、生产试验在近些年中特别是种子法出台后,玉米育种单位、个人大量出现而带来的诸多弊端,在玉米区域、生产试验的地块选择、保全苗、田间管理、调查、统计分析、承担者素质与培训、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主栽玉米品种对大斑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品种抗病性差异,利用田间接种法,对24个玉米品种田间接种大斑病,并进行品种抗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大斑病抗性存在一定的差异,24个品种中早熟品种14个,其中4个品种对大斑病表现为感病(S);中熟品种5个,全部表现为抗病(R)和中抗(MR);晚熟品种5个,其中2个品种对大斑病表现为感病(S)。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玉米生产波动的影响因素与稳产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玉米主产区,探讨其玉米生产波动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吉林省1990-2010年玉米生产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生产是在不稳定的波动中增长的,其波动周期频度较高,长度不规则,波动幅度剧烈.并从自然因素、农业政策、玉米市场、科学技术等角度,剖析了吉林省玉米生产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而从加强玉米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灾害防控体系和玉米市场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防御和平抑吉林省玉米生产超常波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高纬地区几个主栽玉米品种适宜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高纬地区的3个主栽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6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制定了3个主栽玉米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平展型品种克单11的最适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半紧凑型品种边单3号的最适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紧凑型品种德美亚1号的最适种植密度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黑龙江与新疆、甘肃等地玉米产量差异,分析了黑龙江省玉米产量主要限制因素,同时也列举了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有利因素。针对相应问题,结合玉米栽培技术和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寻黑龙江省早熟地区玉米最适深松时期及深度,探讨不同深松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2009~2010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进行了玉米不同深松时间及深度耕作试验。结果表明:深松处理的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深松处理产量好于常规耕作,秋季深松春季、夏季深松常规耕作,秋季深松40cm处理产量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半湿润区玉米高密度超高产综合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玉米高密度压力下的品种筛选、合理密度、田间种植方式、配方施肥方案.结果表明,玉米新品种江203、龙单26、吉单27、东农250、吉高2、龙单25适合该区种植,且江203、龙单25、龙单26分别在20 cm、25 cm、30 cm密度水平下产量最高;所选择的5种田间种植方式中以2比空模式产量最高,产量为827.08 kg/667m2;配方施肥也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3个综合性状突出的玉米品种在高产施肥水平下进行不同密度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适宜的高产栽培密度不同,郑单958为7.50万株/hm2,农大108为6.75万株/hm2,泰科235为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0.
选用黑龙江省常用的350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进行了大斑病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对玉米大斑病有抗性的材料只占供试材料的38.57%,感病材料占61.43%,说明黑龙江省现在常用的自交系对大斑病抗性较差,今后应加强抗病自交系的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