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獭兔疾病发生的特点 1.传染病危害增大过去养兔规模小,饲养密度低,疾病传播受到一定限制,即使发生了传染病,只要能采取紧急有效的措施,即可很快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兔业的不断发展,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群体密度不断增高,一旦有疫病侵入,就会很快波及全群,引起暴发性流行,造成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现代养殖业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集约化饲养,越来越集中地扩大饲养规模,这样对家畜疫病预防,特别是对传染病的免疫防治就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一旦引起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将给饲养者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能否预防好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是家畜饲养成败的关键。为了使家畜防治工作与养殖业相适应,在养殖场,尤其在规模大的、饲养密度高的条件下,不断增强"防疫第一"的观念,建立一整套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是保护好家畜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现代养猪业由于生产规模和饲养密度的加大,致使猪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病因也越来越复杂。在国际上公认的危害现代养猪业的五大疾病中,呼吸系统传染病就占三种,即猪传染性胸膜炎、猪萎缩性鼻炎和猪支原体性肺炎(猪气喘病),这些病在我国均已普遍存在且已经造成严重危害,须引起重视。现结合生产实际,将猪主要呼吸系统  相似文献   

4.
曾文权 《新农村》2005,(2):16-16
规模化养猪场由于养猪数量较多,饲养密度较大;并常因猪场的生产需要,而引进部分种猪,导致一些接触性传染病的发生机率明显增加,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兽医防疫程序,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直接关系到规模化养猪场的兴衰与成败。生产实践证明,规模化养猪场,要想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必须做好以下兽医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奶牛养殖规模化发展,在饲养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饲养密度过大,奶牛失去充足的饮水、采食和活动空间,不能获取闲适的休息,使奶牛体质变差、抗病能力下降,受到各种各样疾病的困扰,如不有效防范将对生产和繁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养猪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猪的饲养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是,由于饲养密度的增加,人们只注意到一些烈性传染病的预防,而渐渐地忽略了一种能给养殖业带来很大损失的疾病——猪气喘病。  相似文献   

7.
张晶 《饲料博览》2004,(10):52-52
影响肉用仔鸡饲养密度的因素主要有品种、周龄与体重、饲养方式、房舍结构及地理位置等。一般来说,房舍的结构合理,通风良好,饲养密度可适当大些,笼养密度大于网上平养,而网上平养又大于地面厚垫料平养。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则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加,相对湿度也增大,厚垫料平养的垫料易潮湿,使肉用仔鸡生长发育受阻,鸡群生长不齐,残次品增多,增重受到影响,易发生胸囊肿、足垫炎、瘫痪等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偏高。若饲养密度过小,虽然肉用仔鸡的增重效果较好,但房舍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增加。饲养肉用仔鸡,适宜的饲养密度…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大,饲养密度的增加易引起鸡舍内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甲醛等有害气体,导致鸡结膜炎、角膜炎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甚至引起中毒。要加强鸡舍通风换气,保持适宜湿度,合理建造鸡舍,保持清洁干燥,搞好鸡舍周围绿化,控制鸡群密度,优化日粮结构等措施控制鸡舍内有害气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对鸡的常见疾病类型以及预防控制方法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鸡的饲养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鸡在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疾病进行简单介绍,其中主要包括禽流感、球虫病以及鸡白痢三种。并对疾病的预防控制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其中主要包括对饲养密度进行管理、提高疾病预防质量以及科学选择雏鸡品种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畜牧生产过程中由于养殖者饲养经验不足或饲养条件有限,舍饲的牛、羊经常有各种疾病发生,现将常见疾病的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鹌鹑在饲养过程中,容易发生疾病,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日常的卫生防疫和检疫工作,提高群体的抗病力,杜绝和减少发病机会。现将鹌鹑六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雏白痢雏白痢是常见危害大的细菌性传染病。病鹑精神萎靡。粪便呈白色浆糊状。在病鹑饲料中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大,饲养密度的增加,易引起鸡舍内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甲醛等有害气体,导致鸡结膜炎、角膜炎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甚至引起中毒。长期慢性刺激则使鸡体质下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因此,养鸡要加强鸡舍通风换气,保持适宜湿度,合理建造鸡舍,保持清洁干燥,搞好鸡舍周围绿化,控制鸡群密度,优化日粮结构等措施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一、肉鸭笼养优点 充分利用鸭舍空间,增加饲养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还可以采用机械化设备,减轻劳动强度。饲粮营养完善,采食均匀,出栏时间缩短到60天左右,节省10%左右的饲料成本。笼养完全在人工控制下,受外界应激小,可有效预防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肉鸭笼养缺点是饲养管理技术要求高。  相似文献   

14.
1传染病发生与发展的因素 1.1仓储载体密度高。传染快。疫源不清 活畜短期饲养圈留多,尤其是调运入场的生猪,由于长途运输,饲养环境和各种应激因素刺激等缘故引起。  相似文献   

15.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 ,如果饲养管理不当 ,犬会引发感冒 ,严重的会继发呼吸道疾病及某些传染病 ,降低养殖效益 ,因此 ,加强冬季肉犬的饲养管理极为重要。1 饲养冬季是母犬怀孕、产仔和出售商品成犬的大好季节 ,因天气寒冷、光照时间短 ,给肉犬生长带来许多不利因素 ,同时也增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新品种的引进,流通渠道的增多,饲养密度的增大,猪的疫病越来越复杂,某些传染病仍然是当前养猪业的大敌。猪群的安全愈来愈依赖于规范化的免疫,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家畜传染病的有效手段,猪场必须狠抓防疫工作,并把防疫制度贯串于每一个生产环节,严格操作规程.避免疫病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农村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大,饲养密度的增加,易引起鸡舍内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甲醛等有害气体,导致鸡结膜炎、角膜炎和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甚至引起中毒。这些有害气体的长期慢性刺激会使鸡体质下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因此,养鸡要采取加强鸡舍通风换气,保持适宜湿度,合理建造鸡舍,保持清洁干燥,搞好鸡舍周围绿化,控制鸡群密度,优化日粮结构等措施,控制鸡舍内有害气体的产生。同时,可采用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肉鸡饲养量不断增大,为追求更大的经济利润,通过改变饲养方式增大饲养密度,导致疾病越来越多,用药成本逐渐增高,如何降低饲养成本成为广大养殖户的需求。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肉鸡饲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养殖人员提供有效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庞海鹏 《新农业》2009,(12):23-23
1.饲养密度大 除少数规模化养殖场外,绝大部分养殖户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育雏期密度大,使用四层甚至更高的育雏笼,造成育成期饲养空间紧张,育成鸡(40~50日龄)提前上产蛋笼,每个产蛋笼养4只鸡,个别5只鸡。鸡群整齐度差,体重不达标,骨架发育较小,产蛋高峰不明显,高峰期短,总产蛋量低。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和啄癖,死淘率高。应根据房舍面积,预算育雏数量,及时扩群,疏散密度。  相似文献   

20.
小尾寒羊作为我国北方绵羊品种之一,具有优秀的繁殖能力和适应性.该品种还具备高生产性能,近年来,其饲养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但目前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水平较低,一些养殖人员由于不了解其生理特性,导致养殖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本文主要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小尾寒羊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工作进行阐述,以期提高该品种的养殖技术,减少疾病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