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鳖,又名甲鱼,王八,是淡水名贵产品,它的养殖近来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苗种一直供不应求。因而提高稚幼鳖的越冬成活率,保证来年的苗种供应,是广大养殖者普遍关心又倍感头痛的事情(因其对温度要求高,适应性差)。现介绍有关知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椎鳖是刚孵化出壳到当年越冬前的小甲鱼,它的特点是:体擀娇嫩,适应能力差,对生态环境要求严格,怎样提高稚鳖的成活率?我场从饲养管理稚鳖实践中总结出如下五条关键性的措施措施。 相似文献
5.
温泉水养殖越冬稚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泉水养殖越冬稚鳖技术方国波,苏文信,林塔,彭定晓(广东省汕尾市动植物检疫局)1992年12月底,广东省陆河名特水产养殖场首次从泰国进口稚鳖苗二批共7438只,经检疫后在隔离场地利用天然温泉水经二个多月的越冬养殖获得成功。由进口时每只2—3克养到35... 相似文献
6.
7.
8.
10.
提高稚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一般把鳖苗孵出至越冬前统称为推鳖养殖阶段。由于稚鳖个体小、适应能力差、病害多.养殖技术要求高,所以这一时期是养鳖周期中最关键最困难的时期、1995年,笔者在福建省厦门宏辉养殖场负责技术工作,并调查了附近几家养鳖场,对提高稚鳖养... 相似文献
11.
12.
13.
稚鳖的孵化是甲鱼人工养殖生产中最重要的一个坏节。在生产中,无论是自然孵化,还是人工孵化,由于多种因素,稚鳖的出壳时闻常会先后不一,给稚鳖的饲养与管理带来不少麻烦。这里向读者介绍—项控制稚甲鱼整齐出壳的技术——浸水刺激稚甲出壳法。 相似文献
14.
我场自1993年起开始饲养稚鳖。刚开始养殖稚鳖时,由于没有很好掌握防病治病技术,头两年稚鳖的成活率只有50%左右。1995年和1996年,我场加强稚鳖养殖期间的疾病防治,并且改变了原有的养殖方式,使稚鳖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提高稚鳖成活率有以下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稚幼鳖温室越冬四要素稚鳖个体一般只有3~5克,体质娇弱,较难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九月份以后孵出的稚鳖,因外界环境变化大,水温又低,摄食时间短,体内营养积蓄少,稚鳖一般难以安全越冬,自然越冬成活率只有10~20%。温室加温,人为创造一个适合稚鳖生... 相似文献
16.
17.
18.
鳖属变温性动物,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适宜生长温度是20~32℃,15℃以下停止摄食,10~12℃进入冬眠。可根据它的这些特点进行科学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9.
养鳖业在我市城乡发展很快,全市现有养鳖面积52亩,共有25个养鳖户,年产商品鳖3000kg,年产值208万元。在发展养鳖过程中存在不少技术难题。其中稚鳖期死亡率高是制约养鳖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稚鳖的成活率,笔者结合生产实践,谈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稚鳖的成活率,几年来我们进行了不同养殖方法的对比试验,通过试验,使稚鳖的成活率由原来的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而在水槽、温室小池、室外小池等浅小水体精养,至稚鳖出壳后放入越冬池为止,成活率可达80%以上。 刚孵出的稚鳖放入水浅、面积小的水体精养,既提高了稚鳖的成活率,又便于管理。而以往稚鳖死亡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刚孵出的稚鳖由于体小体弱,一旦放入大水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