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囊虫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 6(IL - 6)、白细胞介素 - 8(IL - 8)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 IL - 2 R)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囊虫病 9例治疗前后的血清 TNFα、IL - 6、IL - 8和 s IL - 2 R的含量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 5个疗程治疗 ,9例治疗后的血清 TNFα(0 .2 3± 0 .35) μg· L- 1、IL- 6(0 .0 7± 0 .0 9) μg· L- 1、IL- 8(0 .1 0± 0 .0 1 ) μg· L- 1和 s IL- 2R(1 52 .62± 56.34) U/ m L的水平与治疗前比呈显著下降 (P<0 .0 5)。结论 :囊虫病患者血清 TNFα、IL- 6、IL - 8和 s IL- 2 R水平的变化与囊虫病患者体内囊虫的多少存在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支原体肺炎患儿32例,测定其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TNF-α、IL-2、IL-6、IL-8的水平,并与正常儿童相比较。结果:急性期TNF-α、IL-6、IL-8增高,而IL-2则下降(P<0.01)。疾病恢复期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支原体肺炎在急性期伴有免疫功能紊乱,炎性细胞因子在疾病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亲-8(IL-8)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支原体肺炎患儿32例.测定其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TNF—α、IL-2、IL-6、IL-8的水平.并与正常儿童相比较。结果:急性期TNF-α、IL-6、IL8增高.而IL-2则下降(P〈0.01)。疾病恢复期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支原体肺炎在急性期伴有免疫功能紊乱.炎性细胞因子在疾病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 IL- 2 R)、白细胞介素 - 8(IL- 8)含量对良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测定 64例肺炎性胸腔积液及 5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 s IL - 2 R和 IL - 8水平 ,并与 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中s IL- 2 R含量显著高于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 (P<0 .0 1 ) ;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中 IL- 8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 (P<0 .0 1 )。结论 :血清 s IL- 2 R和 IL- 8检测对肺炎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免疫后攻毒的方法研究了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E/SA)免疫后对不同免疫组仔猪机体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后各免疫组仔猪的IL-2、IL-4、IFN-γ含量均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E/SA组IL-2、IL-4和IFN-γ的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含量分别由免疫前的105.05、105.33、67.50pg.mL-1升高到免疫后的194.03、342.50、296.50pg.mL-1;TNF-α水平变化不显著.试验证实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疫苗能够促进仔猪IL-2、IL-4、IFN-γ的分泌,并引起宿主抗弓形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中药复方宫炎净提取物中生物碱对子宫内膜炎家兔的抗炎作用机理,通过制备子宫内膜炎家兔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生物碱治疗后采血,分别对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宫炎净中生物碱能显著增强血清中SOD活性,并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血清中MDA、NO、IL-2、IL-6及TNF-α含量(P0.05或P0.01)。以上结果表明,生物碱能降低子宫内膜炎家兔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机体炎性细胞因子含量,降低机体损伤。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浮床栽培鱼腥草(0、5%、10%和15%种植面积)对吉富罗非鱼胆汁液中免疫因子的影响,测定了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M,Ig M)、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鱼腥草种植面积能造成吉富罗非鱼胆汁液中Ig M、TRF、TNF-α、EGF含量的升高,且5%鱼腥草处理组还能造成吉富罗非鱼胆汁液中MT、IFN-γ、IL-8和IL-10含量的升高。5%鱼腥草处理组能显著增强吉富罗非鱼胆汁液中所测八种免疫因子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探讨腹腔镜手术中不同CO2气腹压力对猫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随机挑选60只本地杂种猫,体重2.0~4.0 kg,试验分为6组,设置气腹压力分别为0、4、6、8、10和12 mmHg。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90 min、气腹后l、2、3、5 d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猫血清中IL-6、CRP、TNF-α的浓度。结果表明,随着CO2气腹通入,IL-6、CRP和TNF-α浓度降低,且气腹压力越大,IL-6、CRP和TNF-α浓度越低;虽然IL-6、CRP和TNF-α浓度在气腹后仍会受其残留气体影响而降低,但相继在术后2~3 d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表明CO2气腹对机体有一定的影响,进行猫腹腔镜手术时,在保证足够的手术空间下,6 mmHg为最佳气腹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患者炎性因子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术前常规禁食禁饮,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入负荷量Dex 0.5μg·kg~(-1)泵注10 min,再以Dex 0.5μg·(kg·h)~(-1)维持至术毕前10 min;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同等剂量、同等速度泵注。2组患者于麻醉前、麻醉后1 h、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观察组麻醉后1 h、术后24 h血清TNF-α、IL-1β、IL-6、IL-17、MDA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Dex能够更好地抑制围术期患者应激反应,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21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和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IL-15、IL-18和TNF-α的含量,分析它们之间含量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血清SAP组和对照组的IL-15、IL-18和TNF-α的含量分别为(57.13±5.03)(、68.41±6.14)、(36.13±3.87)ng/L和(53.05±5.12)、(64.71±6.01)、(35.5±3.02)ng/L,均明显高于MAP组[(5.69±1.61)、(27.91±3.13)、(7.71±1.7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IL-15、IL-18在MAP和SAP组中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5、0.91,均P<0.01。结论血清IL-15、IL-18和TNF-α等细胞因子均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显示这3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对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及治疗均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的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55例慢性肝炎、35例肝硬化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L-6、TGF-β及TNF-α的水平。结果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6、TGF-β及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且随着肝病病情的加重,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递增,三项指标均以肝硬化患者组升高最为显著(P〈0.01)。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多种细胞因子存在分泌调节紊乱,其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在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慢性肝病的治疗和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减知柏地黄汤对合并不育症的Ⅳ型前列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合并不育症的Ⅳ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减知柏地黄汤组)及对照组(前列康片组)各100例,另选30例正常健康男性作为细胞因子基础参考值。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后前列腺液(EPS)中白细胞(WBC)计数及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EPS-WBC计数及IL-1β、TNF-α、IL-8、IL-10水平均偏离正常(P<0.05),治疗后两组均能降低EPS-WBC计数及IL-1β、TNF-α、IL-8水平(P<0.05),提高IL-10水平(P<0.05),且治疗组能恢复IL-1β、TNF-α至正常水平,而对照组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Ⅳ型前列腺炎发病与细胞因子失调有关,加减知柏地黄汤能有效降低EPS-WBC计数及调整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免疫增强剂对猪瘟疫苗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5,(7):881-884
为了查明免疫增强剂是否能够提高猪瘟疫苗的细胞免疫效果,采用猪用转移因子、黄芪多糖注射液和猪瘟疫苗专用稀释液直接稀释猪瘟兔化高效细胞弱毒苗的方法进行了猪瘟疫苗免疫试验,并比较免疫后不同时间段内猪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综合评价3种不同猪瘟疫苗稀释液对猪瘟疫苗细胞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用转移因子和黄芪多糖能不同程度地提高IFN-γ和TNF-α细胞因子的含量,降低IL-4细胞因子的含量,且猪用转移因子作用较强。因此,转移因子和黄芪多糖均可以提高猪瘟疫苗的细胞免疫效果,且猪用转移因子有较强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雏鸡经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后IL-2及IL-2R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雏鸡经马立克氏病(MD)三价疫苗免疫后,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导活性比未免疫健康对照雏鸡和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雏鸡显著升高(P < 0.01,P < 0.01和P < 0.01,P < 0.05),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诱导表达显著增加(P < 0.01,P < 0.01和P < 0.01,P < 0.01);雏鸡经HVT疫苗免疫后,脾脏T淋巴细胞IL-2R诱导表达比未免疫健康对照雏鸡显著增加(P < 0.05),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IL-2诱导活性和胸腺T淋巴细胞IL-2R诱导表达虽见升高和增加,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05)。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单增李斯特菌感染Be Wo细胞建立实验模型,利用MTT方法检测漆黄素细胞毒性,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试验分别验证了漆黄素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结果发现:漆黄素显著减弱了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抑制了NF-κB的激活,这说明漆黄素对单增李斯特菌致Be Wo细胞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A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高危AC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序贯组及常规组各40例,序贯组采用PTGD序贯LC治疗,常规组行常规LC治疗。对比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集患者术后晨起空腹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序贯组患者胆囊壁厚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序贯组术后TNF-α、IL-2及CR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高危AC患者行PTGD序贯LC治疗,可降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率,促进康复,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优先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冠心Ⅱ号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冠心Ⅱ号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3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使用冠心Ⅱ号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变化.结果 冠心Ⅱ号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清CRP、TNF-α、IL-6水平下降得更多,而IL-1β两组治疗后均有下降,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冠心Ⅱ号通过可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蛇附子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50只7日龄三黄肉鸡,随机分为5组(Ⅰ—Ⅴ组),每组30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Ⅴ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mg/kg的盐酸左旋咪唑;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2%的蛇附子。分别在给药5 d、10 d、20 d后测定肉鸡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γ( TNF-γ)含量及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蛇附子可以提高肉鸡血清IL-1、IL-4、TNF-α、TNF-γ的含量和免疫器官指数。其中, IL-1、IL-4以添加1%的蛇附子在给药20 d后提高幅度最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56.99%( P<0.05)和74.60%( P<0.05)。 TNF-α、TNF-γ以添加2%的蛇附子组提高幅度最大, TNF-γ在给药10 d后较对照组提高了99.50%(P<0.05),TNF-α在给药5 d后提高了60.02%(P<0.05)。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以添加1%的蛇附子组提高幅度最大,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在给药20 d 后提高116.67%( P <0.05)、27.27%(P<0.05);法氏囊指数在给药10 d后较对照组提高了60.00%(P<0.05)。可见,蛇附子具有提高肉鸡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日粮添加精氨酸对肥育猪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大×长)三元杂种猪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1%精氨酸日粮.测定试验猪血液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水平、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以及脾脏IL-2、TNF-α和IFN-γ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日粮添加精氨酸对肥育猪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精氨酸可显著增加单核细胞数和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和增殖活性及血清IgG和IL-2水平,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数和百分比及血清TNF-α水平;明显增加脾脏IL-2和IFN-γ表达水平,降低TNF-α表达水平.结果提示,精氨酸可通过调节肥育猪的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种蜂胶小分子纳米水凝胶,评价其对口腔溃疡家兔的治疗效果,观察其对口腔溃疡家兔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探明其作用机制。采用40%冰醋酸灼烧法制备家兔口腔溃疡模型,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不给予治疗,蜂胶小分子纳米水凝胶低剂量组(GEL低剂量组)、中剂量组(GEL中剂量组)、高剂量组(GEL高剂量组)按1支/2次/d麻醉后给药,西瓜霜组按2 mg/2次/d麻醉后给药。在治疗过程中测量家兔口腔溃疡直径,观察空白组、GEL高剂量组、西瓜霜组在治疗前和治疗4 d、8 d后口腔黏膜病理组织变化,检测血清IL-6和TNF-α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GEL低剂量组(P0.01)、GEL中剂量组(P0.001)、GEL高剂量组(P0.001)和西瓜霜组(P0.001)家兔口腔溃疡直径明显缩小。GEL高剂量组平均愈合时间为(9.50±1.29)d,与西瓜霜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溃疡部位组织病变明显减轻,治疗效果与西瓜霜组相当。免疫功能失衡是口腔溃疡最重要的发病机制,而IL-6和TNF-α与口腔溃疡免疫失衡有密切关系,GEL高剂量组与西瓜霜组都能使IL-6及TNF-α显著下降,因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中IL-6及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来促进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