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品种资源抗白背飞虱核心种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建立水稻抗白背飞虱的核心种质,通过田间农艺性状观察、抗性分组并聚类分析,评价了101份抗白背飞虱的水稻品种资源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水稻抗白背飞虱的核心种质由12个品种组成,12个核心种质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的最小值、最大值、极差、均值、标准差以及变异系数等6个特征值和多样性指数与总样品对应值非常接近。核心种质样品基本上代表了总样品的遗传变异范围。  相似文献   

2.
魏兴华  张丽华 《种子》1997,(1):43-45
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有效地保持了作物种及其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而另一方面,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规模愈大,反而成了其评价、利用的障碍。核心样品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并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兴趣。此文将介绍核心样品的主要特点,并就核心样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作一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浙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样品的构建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入编《中国稻种资源目录》的1567份浙江粳稻地方品种为材料,采用变种类型分层(丁颖分类法),聚类分组和直接随机取样3种方法,构建了浙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样品,并探讨了适宜的样品规模和利用编目性状进行核心样品构建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变种类型下聚类分组取样优于直接随机取样,编目性状可作为构建核心样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昆明犬遗传现状的分析,从活体保存、配子保存、DNA保存及数据库构建四个方面进行昆明犬遗传资源保存体系的研究。制定出昆明犬品种标准及核心群育种路线,同时采集系谱认证的昆明犬核心群和基础群个体,得到精液和血液样品,利用犬精液冷冻技术及DNA保存等技术手段构建样品信息库,并与全国警犬工作管理系统信息平台保持对接,初步建立昆明犬遗传资源保存体系,加快昆明犬种群的育种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工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形态多样,使用季节性较强,受当地气候、水资源分布、地理环境的影响约束,因而地域性比较强。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水利项目方案设计阶段中水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最大化、工程优化布局是始终贯穿的关注焦点。本文通过研究,从项目设计的角度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分析,准确找出项目初始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搭建一个合理的评估框架,能够为其他项目设计方案的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为加强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监管,山东省工商局于今年3月份开始对全省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开展了抽检。本次在全省17个市共随机检查了78个农药经营场所,抽取了167个农药样品(不含备份样品)。其中所检项目全部合格的样品127个,不合格的样品40个,合格率为76%。其中,杀虫剂54个样品,所检项目全部合格的样品37个,合格率为68.5%;杀菌剂33个样品,所检项目全部合格的样品30个,合格率为90.9%;除草剂76个样品,所检项目全部合格的  相似文献   

7.
《种业导刊》2012,(5):37-37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而种子产业的核心是优良种源。 上海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黄剑华等人用一种新的大麦育种技术,培育出优质多产大麦品种“花11”,这是国际上首例运用单倍体细胞工程技术育成的谷类新品种。该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比对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的发展,提高中国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的水平、促进国际及国内各部委间组织的能力验证互认,笔者概述了国际著名权威机构FAPAS、APLAC及国内CNCA、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中国检科院测试评价中心(ACAS)、农业部等对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能力的验证情况,比对分析了中国与国际权威机构在能力验证考核项目、样品制备方法、检测方法要求、结果反馈等方面的差异,并针对中国在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新参数项目研究、丰富样品制备考核手段、改进结果评定方法、加强技术交流等建议,以期为完善中国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纯度是玉米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杂交种自交株是影响田间产量的关键因素。KASP(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的优点,适用于种子纯度检测。本研究基于12套杂交种及其父母本的三联体样本及335份玉米杂交种国家审定标准样品SNP指纹,从384个SNP基础位点筛选获得60个候选位点,位点转化为KASP引物的成功率为95%。综合考虑引物双亲互补率、多态性、稳定性和分型效果等多项指标,最终确定20个引物作为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核心引物,能够有效鉴定99.7%供试样品纯度。对于待测样品京科968通过SNP-DNA指纹数据库查询,并选择双亲互补型引物进行纯度鉴定。在检测的110个个体中,共检出1个自交苗和2个异型株,纯度为97.3%。同时,基于纯度核心引物对批量样品检测建立高通量纯度检测方案,具有快捷、准确、高通量和低成本的特点,为政府监管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纯度鉴定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品种     
《种业导刊》2012,(5):37
"小孢子"培育高产大麦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而种子产业的核心是优良种源。上海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黄剑华等人用一种新的大麦育种技术,培育出优质多产大麦品种"花11",这是国际上首例运用单倍体细胞工程技术育成的谷类新品种。该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近日,上海市工商局公布对该市部分农资公司、供销合作社、农技服务站等销售的农膜、农药、化肥、种子进行检测,共抽检212个批次样品,其中57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样品标称商标涉及蓝火焰、星花、江燕、奥利拉等。共抽检农药60个批次,有27个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主要是pH值、水分和有效成分含量。标称品牌蓝火焰等7批次不  相似文献   

12.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教学应注重实践和与时俱进的原则,使学生真正掌握"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样品采集、检验程序、结果分析等。  相似文献   

13.
扦取有代表性的种子样品是所有检测项目的基础,试验应用检验规程中规定的方法对样品的异质性进行检测,所得的数据表明样品不存在异质性、有代表性,但在田间种植鉴定时幼苗实际纯度却与检测值差距较大,说明种子检验规程规定的异质性检测方法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4.
《种业导刊》2013,(7):41
"中麦60"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课题组培育而成,该品种既是一个新品系,也是一份难得的多花、多实、抗病新种质。该课题组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和国家小麦产业体系的长期支持下,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小麦的核心种质,以5%的样本(1160份)代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双向电泳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中处于核心地位。从样品制备、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及第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检测等关键环节方面对双向电泳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综述,并简要分析评价了以经典双向电泳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差异凝胶电泳;同时重点介绍了双向电泳技术在农业生物蛋白质组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最后对双向电泳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优良的种子应具备下述一些要点:成熟度好、纯度高、发芽率(势)高、幼苗抗异性强、具有该品种的丰产特性等。因此,种子检验工作必须规定一些具体的项目和标准,并要具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熟练的技术人员。对每一个项目,要做到具体而准确,并有代表性。兹分述如下: 1.取样送检样品要在取样时照规定扦样,不能够把成熟度不一致的,收获期不同的,多数肥瘠、旱、涝不同田块收的种子  相似文献   

17.
正7月5日,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主持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田杂草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1303022)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组织的项目验收。项目首席科学家张朝贤研究员从项目概况、任务分工、执行进展、取得成果等方面向验收专家组进行了全面、详实的汇报。通过5年的实施,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申请专利28项,获授权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4项;编写(参编)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128篇,其中SCI论文39篇,核心期刊89篇。项目  相似文献   

18.
微波法测定新鲜生姜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测定是食品分析的重要项目之一。采用微波法测定新鲜生姜中的水分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适宜的测定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648 W,样品质量约2.5 g,微波时间9 min,与干燥箱法测定结果没有明显差别,且所用时间仅为干燥箱法的1/70左右,并有较高的精确度,易于操作。微波法是一个快速、准确、方便、实用的测定新鲜食品水分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组学是在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对机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模式进行研究。由于蛋白质组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了我们研究的难度。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研究中的样品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豆核心种质和微核心种质的构建、验证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中保存大豆资源2.3万余份,数量居世界之首。然而,在大豆新品种培育中的利用率仅为1%左右,导致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趋于狭窄。主要原因是缺少对其重要经济性状的鉴定,尤其是缺少多年多点的评价,难以有目的选择有重要价值的育种亲本。为了加速大豆种质资源的评价并促进其利用,在国家基础研究项目(973)的连续资助下,开展了“大豆核心种质构建(1998-2003)”和“大豆微核心种质基因多样性(2004-2009)”研究,目的是浓缩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强化其表型和基因型鉴定,为发掘和利用大豆资源中的优异基因提供指导。本文在研究构建不同比例(占总体2%~5%)大豆核心种质和大豆微核心种质(占总体1%)的同时,介绍了核心种质补充和完善的研究进展。为了验证核心种质的代表性,在构建方法方面,从SSR位点、样本组成、取样比例、低频率等位变异4个方面对代表性进行了分析,并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核心种质代表性进行了检测和验证。文中还介绍了利用核心种质和微核心种质在新基因发掘、种质创新和育种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介绍了与育种单位密切合作,建立基于核心种质的种质创新与利用体系的研究成效。围绕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利用方式进行了讨论,指出大豆核心种质为性状鉴定、新基因发掘、新种质创造和新品种培育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材料基础,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实践证明,大豆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与利用,将促进我国大豆种质资源由数量保存型向研究应用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