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盐碱地种植果树的概况 ,不同果树种质资源的耐盐性 ,盐胁迫对果树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果树耐盐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果树对盐胁迫的反应及耐盐性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盐碱地种植果树的概况,不同果树种质资源的耐盐性,盐胁迫对果树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果树耐盐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种植果树比一般的大田作物和绿化植物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要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必须作到适树适栽,充分了解各种果树的耐盐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增加和耕地的不断减少,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迫在眉睫,如果能够利用果树来开发盐碱地,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盐碱地农业发展方向,但是现有果树还很难直接用于盐碱地,必须要培育更加耐盐的新品种,体细胞耐盐突变体筛选研究是抗盐植物育种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对部分已有的果树耐盐性评价及耐盐突变体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生产上合理利用果树资源和开发盐碱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等优良特性。了解甘薯在盐胁迫条件下的耐盐机制,筛选耐盐种质资源,培育耐盐品种,对提高盐碱地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甘薯耐盐种质资源筛选与鉴定、耐盐性评价指标、耐盐性相关基因挖掘以及提高耐盐性的途径等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甘薯耐盐相关的研究进展。在甘薯耐盐种质资源筛选与鉴定方面,总结了目前已报道的强耐盐、中度耐盐、弱耐盐及盐敏感甘薯种质资源。在耐盐性评价上,将众多指标归结为形态学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两大类。在耐盐性相关基因挖掘上,总结了参与盐胁迫响应的基因,如C2结构域脱落酸相关基因IbCAR1、磷脂酰丝氨酸合成酶基因IbPSS1、蔗糖非发酵-1-相关蛋白激酶-1基因IbSnRK1、甘薯R2R3-MYB基因IbMYB308、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PS)基因IbTPS等。在提高耐盐性的途径上,总结了现阶段常采用的2种方法,即施用外源物质及培育耐盐品种。目前甘薯的耐盐性在生理代谢、耐盐基因挖掘等研究中取得诸多成果,但在提高甘薯耐盐性途径上研究较少。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为今后开展甘薯耐盐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土壤盐碱化是影响果树生产的环境因子之一。分析了不同果树的耐盐性,从细胞膜透性、保护酶系统、渗透调节(有机溶质和无机离子)、光合作用、内源激素等5个方面探讨了果树对盐胁迫的响应,从渗透调节、离子的选择吸收和离子区域化等角度阐述了果树的耐盐机制。  相似文献   

6.
果树倍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果树多倍体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及其在果树育种研究中的意义,并对果树多倍体的育种方法、多倍体的鉴定以及果树倍性育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是影响绿豆生长和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本文从绿豆不同生长阶段耐盐性、耐盐生理及分子机制方面概述绿豆响应盐胁迫的研究进展,并进行总结与展望,为深入开展绿豆耐盐性研究、筛选培育耐盐绿豆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粱耐盐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盐胁迫对高粱生长的影响、高粱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高粱耐盐性筛选鉴定方法、高粱耐盐性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提高高粱抗盐性的策略5个方面对高粱耐盐性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高粱耐盐性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是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植物在盐胁迫下会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创制改良耐盐种质、培育耐盐品种是提高农作物耐盐性的有效手段。十字花科作物是重要的蔬菜和经济作物。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十字花科作物耐盐性研究的相关进展,主要包括耐盐种质鉴定方法及技术、耐盐种质筛选、耐盐分子机理等,以期为十字花科作物耐盐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遗传选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藜麦耐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藜麦是一种兼性盐生植物,多数品种具有较高耐盐性,有些品种甚至可以耐受海水一样高的盐胁迫。藜麦的耐盐性及耐盐机理已得到广泛研究。综述了藜麦耐盐机制相关研究进展,藜麦耐盐关键特点包括:Na+的木质部装载和液泡区隔化、耐受高活性氧、较好的K+保持,气孔发育的有效控制等,并讨论了藜麦在盐渍土壤上的利用潜力,以期为藜麦的推广应用、盐碱地改良及植物耐盐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植被类型对土壤剖面盐分离子迁移与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盐分累积与离子分异特征,对于挖掘、利用盐渍土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肃省秦安县次生盐渍化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种植大麦、玉米、果树和裸露地块(CK)对土壤剖面盐分离子迁移的影响。【结果】在半干旱盐渍化地区,裸露地块土壤剖面盐分始终处于累积状态,随着时间的推进,盐分累积的强度和深度逐渐增大;种植大麦、玉米,在生育后期具有明显的抑盐、脱盐的功效;而种植果树,土壤盐分累积有两个峰值,第一个峰值出现在5—6月,土壤盐分主要累积在大约10—30 cm土层;第二个峰值在8月中旬,土壤盐分主要累积在30—50 cm土层。【结论】在半干旱地区的农林植被条件下,植被类型影响土壤剖面盐分离子迁移累积的时期、强度和部位。种植大麦、玉米、果树对土壤剖面盐分、Cl-、水溶性Ca2+含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盐碱地改良利用与造林技术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目前: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95亿hm^2。土壤盐碱化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其原因主要是不适当灌溉、植被破坏和海水内侵。盐碱化的土壤,其物理与化学性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情况下,孔隙度减小,土壤易于板结,透水透气性变差;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C,N矿质化程度降低,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中过量的盐分离子对植物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都有抑制作用,一些离子还可以对植物进行直接毒害,引起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盐分胁迫也有了一定的应对措施,如拒盐,稀盐,排盐等,以减少盐分对自身的危害。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改良利用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采取的方法包括工程措施、耕地措施和综合措施。植树造林是改良盐碱地的生物措施之一,不但可以改善环境,抑制土壤盐碱化,而且可以直接利用盐碱地生产林木果品,提高盐碱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在盐碱地造林过程中,要注意选择耐盐树种,把握造林时机,采用先进技术,加强抚育管理,以确保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3.
林木多倍体诱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林木多倍体形成的机制、诱导的途径,以及林木多倍体育种的意义,对林木多倍体育种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橡胶树多倍体诱导机制和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倍体育种作为橡胶树育种的重要手段,曾引起育种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从获得橡胶树多倍体的机制和途径方面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讨论橡胶树多倍体育种面临的问题;提出橡胶树多倍体育种的研究方向,为橡胶树多倍体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5.
林木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5,他引:23  
该文综述了林木多倍体育种的途径、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指出多倍体育种在速生、优质、高抗逆性等林木新品种选育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目前在林业生产中应用的多倍体新品种数量之所以相对较少 ,主要与树木细胞遗传等基础研究滞后、一些多倍体育种相关理论和技术难题未能得以攻克有关 .而随着人类对其应用价值认识的提高以及有关新技术方法的注入 ,建立在现代遗传学以及细胞染色体工程技术基础之上的林木多倍体育种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相似文献   

16.
在土地的利用中,人们对土壤盐渍化的治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为土壤盐渍化治理困难、没有特效措施、治理工程量大,因此土壤盐渍化也被称为土地的“癌症”。近年来由于气候的改变、不合理耕作,次生盐碱化问题也在日益加重,大多数治理手段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研究金合欢-檀香树联种模式能有效防治次生盐碱化、改良土壤的同时为农民带来较理想的经济效益。该模式利用金合欢的发达根系从深层土壤汲取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有效控制地下水位,达到防治土壤返盐的作用;檀香树作为半寄生树种,扎根浅,必须要依附于金合欢树根系,二者的配合能够带来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冗余分析的宁夏平罗耕地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平罗县101个耕地土壤样点的进行统计分析和冗余分析,得到各层土壤盐分数据的基本特征,以及各要素的相关性和影响盐渍化指标的主要离子。结果表明:1)该区各层土壤都呈盐渍化状态,有明显的盐分表聚现象。2)RDA结果显示前2个排序轴反映了该区80%以上的土壤盐渍化信息,排序轴与环境因子的线性结合程度较好的反映了盐渍化指标与盐分离子之间的关系。3)与常规统计方法相比,RDA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而且能够更直观地表达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特征以及影响盐渍化指标的主要因素,是分析盐渍化信息的有效方法,能够为区域盐渍化评价和治理以及土地利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塔河下游典型绿洲灌区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典型绿洲灌区不同深度土壤的盐渍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状况。【方法】 运用GPS定位技术进行调查与采样,并结合室内样品测定结果,对塔里木河下游31团灌区土壤盐分含量和各盐分离子含量进行地统计分析和Kriging空间插值。【结果】 研究区内土壤总体呈碱性,盐分组成以氯化物-硫酸盐为主,受季节及灌溉影响,秋季蒸发强烈处于积盐阶段,根域层(0~60 cm)土壤盐分均大于深层(60~100 cm)土壤盐分。根域层盐分、Cl-、Mg2+、SO2-4的半方差函数拟合模型符合指数模型,深层盐分、K++Na+符合高斯模型,HCO-3、Ca2+符合球状模型。根域层盐分大多处于轻、中度盐渍化,重度盐渍化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荒漠化程度高、地形复杂的区域,深层土壤盐分受秋季潜水蒸发影响,绝大部分处于轻度盐渍化,变化范围小,分布较为均匀。各土层中阴离子均以SO2-4为主,阳离子均以K+和Na+为主,SO2-4、Cl-、K++Na+与根域层土壤盐分有着相同的分布特征。【结论】 31团灌区土壤含盐量较高,各层土壤均处于不同程度的盐渍化状态,47.12%的根域层(0~60 cm)土壤盐分处于中度盐渍化状态,90.01%的深层(60~100 cm)土壤盐分处于轻度盐渍化状态。  相似文献   

19.
膜下滴灌农田盐分运移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详细分析新疆次生盐渍化棉田膜下滴灌盐分的运移规律,从不同生育期、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土壤质地四个角度对膜下滴灌盐分的运移进行了分析比对,初步得出:随着生育期的推后,各土层含盐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垂直方向盐分的积累在0~60 cm土层逐渐增加,60~100 cm土层盐分积累受膜下滴灌影响较小;水平方向背行中央土层处盐分积累最多,滴头处盐分积累最少;对于不同土壤质地,壤土中的盐分分布较粘土中的呈更规律的变化;分析认为定期大水漫灌洗盐、做好春复水工作是土壤脱盐的必要手段.研究将为新疆棉田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