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二次配饵经蒸汽热处理后养虾试验的效果。第一次,试验组对虾的比增长率较对照组降低23.6%,第二次,试验组对虾的比增长率较对照组降低35.6%。二次试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在于配饵成分不同。因热处理降低配饵养虾效果的部分原因是破坏了配饵中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方斑东风螺营养特征及促生长剂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配制了D1~D99种不同营养水平的基础饵料,用以研究方斑东风螺的营养特征,然后在D5饵料中分别添加了2种促生长剂,用以探讨促生长剂对其的影响。基础饵料营养水平对增重率、壳增长率、饵料系数、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成活率、含肉率、腹足/螺体、肌肉的粗灰分和水分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生长效果和品质各项指标,D8饵料效果最好,增重率和壳增长率与其它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含肉率和腹足肌肉营养成分与各试验组无显著差异(P>0.05)。促生长剂B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增重率和壳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D5)(P<0.05),与D8的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添加0.2%的促生长剂B能够降低10%的蛋白需求量,大幅度降低了鱼粉的用量,为研制方斑东风螺人工配合饵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发酵豆粕产品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梅  张家学 《饲料工业》2012,33(12):10-13
试验分别对比了2个不同厂家发酵豆粕产品(FSBⅠ与FSBⅡ)及去皮豆粕(SB)替代饲料中14.3%与28.6%的鱼粉(对照组为鱼粉35%+SB15%)时,饲喂初体重为0.55 g左右的凡纳滨对虾49 d后幼虾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用去皮豆粕替代鱼粉有明显的抑制凡纳滨对虾摄食与体重增加作用。在14.3%的鱼粉替代水平,FSBⅠ与FSBⅡ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摄食量、增重率及饵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在28.6%鱼粉替代水平,FSBⅠ与FSBⅡ组均表现出显著提高成活率的优势(P<0.05),FSBⅠ替代组虾的摄食量保持不变(P>0.05)、饵料利用率显著提高(P<0.05)、增重率显著增加(P<0.05),FSBⅡ的28.6%替代组对虾摄食量与饵料利用率降低(P>0.05)、体增重极显著下降(P<0.01)。因此,作为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部分鱼粉的替代物,2个不同厂家的发酵豆粕产品均优于去皮豆粕;高水平替代鱼粉(28.6%)时,FSBⅠ由于营养成分利用率高,鱼粉替代效果优于FSBⅡ。  相似文献   

4.
以对照饲料和分别添加50、100、200、300、400mg/kg鸟苷酸二钠盐(5′-GMP-Na2)的试验饲料,饲养平均体重为(0.61±0.01)g凡纳滨对虾42d,试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对虾的相对增重率、存活率、饲料系数和全虾的体成分组成,分析血清和肝胰脏总抗氧能力和超氧化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摄食添加50mg/kg鸟苷酸饲料组对虾的增重率最高,其次为100mg/kg组,但6组对虾的组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对虾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对虾血清及肝胰腺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中添加量为50和100mg/kg时,血清T-AOC分别比对照组升高11.2%和5.8%。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鸟苷酸钠盐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体蛋白及脂肪的含量以及血清及肝胰腺中T-AOC水平和SOD活性。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人工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对翘嘴鳜的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42.90 g的翘嘴鳜6 000尾,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 00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和鲜活饵料,进行200 d的养殖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人工配合饵料组与鲜活饵组翘嘴鳜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肝体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鱼体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鲜活饵组总氨基酸(∑TAA)含量极显著高于人工配合饵料组(P<0.01);两组肌肉必需氨基酸(EAA)/总氨基酸(TAA)分别为36.41%和37.20%,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NEAA)分别为66.85%和69.52%,均符合FAO/WHO标准要求。以氨基酸评分(AAS)评价时,两组鱼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Val);以化学评分(CS)评价时,两组鱼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人工配合饵料组与鲜活饵组分别测得10、11种脂肪酸,人工配合饵料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极显著高于鲜活饵组(P<0....  相似文献   

6.
选择6月龄小尾寒羊基础母羊27只,随机分成3个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分别饲喂复合草颗粒、自配精料与紫花苜蓿干草。结果表明,饲喂复合草颗粒组(试验1组)消耗草料成本低于自配精料组(试验2组)18.1%,高于紫花苜蓿干草组(对照组)35.2%;试验1组羊增重比试验2组低6.7%,差异不显著(P>0.05),比对照组高26%,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1组增重效益比试验2组低4.3%,差异不显著(P>0.05),比对照组高25%,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体外诱导法制备含有抗菌活性物质的柞蚕蛹粉(IPP),将其以不同比例(0、0.5%、1.0%)添加到凡纳滨对虾(体重约8.3 g/尾)基础饲料中,喂养5周后测定其增重率、肌肉组成成分、成活率和免疫力,喂养试验结束后进行10 d的水浴攻毒(哈维氏弧菌108/m L),研究饲喂IPP对凡纳滨对虾免疫保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IPP组对虾体增重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剂量组比对照组提高35.15%,达到显著水平(P0.05);0.5%和1.0%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73%和10.60%(P0.05);肌肉成分检测表明,1.0%试验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IPP组对虾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多酚氧化酶(PPO)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最多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65%、50.07%、66.55%和7.30%。饲喂IPP组致病菌的免疫保护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柞蚕免疫蛹粉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抗病力,并且其适宜添加量为1.0%。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芝麻粕替代豆粕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5日龄樱桃谷SM3肉鸭3 382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4个重复,试验1、2、3组各5个重复,每个重复单圈饲养,每个圈17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粮用发酵芝麻粕等营养替代对照组饲粮中的8%豆粕,试验2和3组分别用发酵芝麻粕等比例替代对照组饲粮中的4%和8%豆粕,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各组鸭的平均日增重、料增重比差异都不显著(P>0.05);试验1和3组屠宰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03%(P<0.01)和3.27%(P<0.01);试验1、2和3组半净膛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95%(P<0.01)、2.73%(P<0.05)、和3.98%(P<0.01);试验1、2和3组全净膛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81%(P<0.05)、3.09%(P>0.05)、和4.71%(P<0.01);试验1、2和3组胸肌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2.14%(P<0.01)、20.44%(P<0.01)和22.79%(P<0.01)。2)试验1、2和3组鸡胸肌蒸煮损失和失水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3)各组胸肌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多种氨基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4)各组鸭血清总蛋白、尿素氮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差异都不显著(P>0.05);试验1、2和3组鸭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5.29%(P<0.01)、21.19%(P>0.05)和30.33%(P>0.05)。由此可见,鸭饲粮中用4%~8%发酵芝麻粕替代豆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生产的对虾饵料,主要通过添加粘合剂来提高对虾饵料的耐水性。添加粘合剂,不仅增加饵料成本,而且,使用不当,还会造成饵料的消化率下降。本试验利用国内生产的KJ—25型环模式制粒机和饲料工业常用的原料加工饵料,不添加粘合剂,而通过改进加工工艺,采用喷水制粒,蒸汽热处理,烘干的方法生产颗粒原料。经试验测定,饵料在海水中的稳定性良好,可达72小时,用海水浸泡6小时,失重率在13.5~15.5%。这一方法为解决饵料的耐水性提供了新的途径,对于工厂化生产对虾饵料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纤维原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72头体重相近、健康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Ⅱ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1%YWS(可溶性膳食纤维为主原料)、1%饲用竹粉(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为主原料),试验期为14 d。结果发现: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1.43%、12.99%,料肉比分别降低16.77%、10.56%,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增重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21、3.87元/头。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断奶仔猪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7.2%(P> 0.05)、87.6%(P <0.05);血清尿素氮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5.24%、17.31%,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上述结果表明,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1%YWS或饲用竹粉可能通过促进脂类和蛋白质代谢对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发挥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小苏打对肉牛增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用12月龄左右西黄杂一代公牛24头,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 组、 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小苏打、0.8%小苏打,试验期为60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 组肉牛的增重最快,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试验 组提高了8.81%(P<0.05)和2.30%(P>0.05);单位增重饲料成本,以试验 组最低,分别比对照组、试验 组降低了6.25%和7.55%。经综合评定,以添加0.4%小苏打的试验 组效果最好,其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试验 组提高了22.51%和17.12%。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谷氨酰胺在不同蛋白水平日粮中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腹泻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20头28日龄的长×大二元杂交断奶仔猪,按体重、性别、窝别一致的原则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第Ⅰ、Ⅲ、Ⅴ组为对照组,日粮蛋白水平分别为18%(低)、20%(中)、22%(高),第Ⅱ、Ⅳ、Ⅵ组在Ⅰ、Ⅲ、Ⅴ组基础上添加1.25%的谷氨酰胺(Gln),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高、中、低三种蛋白日粮中添加Gln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可以提高断奶后0~2周日增重8.85%(P>0.05)、24.11%(P<0.05)、23.78%(P<0.05),全期来看,中蛋白组添加Gln与对照组相比可以有效提高日增重13.19%(P<0.05),降低料肉比3.73%(P>0.05);对腹泻率的影响,第Ⅱ、Ⅳ、Ⅵ组比对照组分别可以降低腹泻率35.12%(P<0.05)、60.47%(P<0.05)和60.76%(P<0.05),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蛋白、中蛋白和低蛋白的Gln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尿素氮的含量分别下降了23.32%(P<0.05)、34.52%(P<0.05)和37.79%(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5.89%(P<0.05)、24.58%(P<0.05)和7.26%(P>0.05),白球比值分别下降了17.73%(P<0.05)、12.59%(P<0.05)和1.49%(P>0.05)。本试验条件下,在20%蛋白水平日粮中添加Gln对提高断奶后仔猪的日增重,降低腹泻率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选择年龄1.5岁左右,体重接近,生长发育正常的西杂公牛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Ⅰ(舔砖十微贮麦秸),Ⅱ(舔砖十普通麦草),(Ⅲ微贮麦秸)组为试验组,Ⅳ(普通麦草)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高707、505 g和383 g,提高550%、450%、344%(P<0.01)。试验Ⅱ组比Ⅲ组增重167 g,提高30.9%(P>0.05),试验Ⅰ组较Ⅱ组增重157 g,提高22.2%(P>0.05),试验Ⅰ组较Ⅲ组增重324 g,提高60%(P<0.05)。试验Ⅰ、Ⅱ、Ⅲ组平均每头牛比对照组分别净增纯收入2.56、2.33、1.58元/d,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摄食促进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血清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6周的饲养试验,研究了饲料中分别添加3%蔗糖、0.46%香味剂、0.5%酵母膏、0.4%鱼溶浆等4种摄食促进物对初始体重约0.4g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0.5%酵母膏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最高,但与其它处理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0.4%鱼溶浆组最低(P>0.05),日摄食率在0.4%鱼溶浆组达到最高,与其它处理组(除0.46%香味剂组)差异显著(P<0.05);成活率对照组最高,但与其它处理组(除0.5%酵母膏)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全虾粗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粗脂肪含量以对照组最低,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3%蔗糖组、0.4%鱼溶浆组灰分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对照组最高,其次是0.5%酵母膏组,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胆固醇含量最低,低于0.46%香味剂组,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它3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甘油三酯和血糖含量对照组最低。本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摄食促进物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影响不显著,但添加0.4%鱼溶浆显著影响了对虾的日摄食率,促进对虾摄食。添加摄食促进物能提高脂肪的蓄积,明显降低虾体灰分含量,同时使对虾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中华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作为饲料添加剂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养殖效果.在南美白对虾饵料中添加5%中华被毛孢干燥菌体,经过30 d养殖,对虾的存活率、日增重率和日增长率分别提高了52%、30%和25%,饲料系数则降低了66%.同时,试验组对虾血清中溶菌酶和酚...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γ-氨基丁酸(GABA)对肉牛热应激期生长性能、血清激素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试验将年龄、体重差异不大的117头西杂牛随机分为3个组,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每组39头牛。对照组不添加GABA,试验A组和B组分别按照1 g/50 kg(BW)添加GABA和包被GABA,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爬跨打斗,与对照组比,试验A组增加了3.17%(P> 0.05),试验B组减少了38.89%(P <0.05);与试验前比,对照组基本没变化(P> 0.05),试验A组和试验B组分别减少了0.54%(P> 0.05)和47.62%(P <0.05)。采食量试验A组和试验B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25%(P> 0.05)和5.35%(P <0.05);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42%(P> 0.05)和5.65%(P> 0.05);料重比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0.13%(P> 0.05)和0.27%(P> 0.05)。血清内分泌激素T3和T4,试验B组分别提高了23.13%(P <0.05)和13.97%(P <...  相似文献   

17.
三周龄断奶仔猪日粮中应用血浆蛋白粉的饲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易永宏  樊哲炎 《饲料工业》2000,21(11):14-15
试验选择 21日龄迪卡 CD系断奶仔猪 216头,随机分为 3个处理组: 2.5%血浆蛋白、 5%血浆蛋白和对照组,每个处理设 6个重复,每个重复 12头,试验期为断奶后 0d~ 14d(21日龄~ 35日龄 )。试验结果表明: 5%的血浆蛋白组较对照组能显著改善仔猪的适口性、日增重、饲料增重比和腹泻现象,平均日采食量提高 25% (P<0.01);日增重提高 39.4% (P<0.01);饲料增重比降低 10.3% (P<0.05);断奶腹泻率降低 50% (P<0.01)。 2.5%血浆蛋白组与对照组的生产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 (P>0.05)。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究胆汁酸(BA)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免疫代谢相关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选择450尾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虾。对照组、0.5 g/kg组、1.0 g/kg组、2.0 g/kg组、4.0 g/kg组分别在基础饵料中添加0、0.5、1.0、2.0、4.0 g/kg的BA。试验期4周。结果显示,随着饵料中BA水平升高,对虾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成活率(SR)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 g/kg组、4.0 g/kg组对虾的WGR和SGR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4.0 g/kg组对虾的SR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2.0 g/kg组、4.0 g/kg组对虾胃、肝胰腺、肠的蛋白酶活性以及肝胰腺和肠道的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0.5 g/kg组、1.0 g/kg组对虾胃、肝胰腺、肠的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0.5 g/kg组及1.0 g/kg组对虾肝胰腺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线粒体ATP合酶亚单位α前体(ATPase)、糜蛋白酶(chymotrypsin)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BA可以提高对虾的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免疫力,在对虾饵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0 g/kg。  相似文献   

19.
选择平均体重为711.4±108.8 g美系力克斯断奶幼兔50只,根据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单笼饲养。5组日粮中分别含有25%生大豆、25%化学钝化大豆、25%热处理大豆、25%豆粕和13%生大豆+12%豆粕,试验期为6周。每2周称体重1次,并称饲料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试验末测定幼兔被毛长度、细度和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断奶幼兔日粮中添加25%生大豆(日粮TI=6.55 mg/g)可显著抑制幼兔生长,使饲料增重比提高(P<0.05),采食量略有增加(P>0.05);化学钝化处理大豆组和加热处理大豆组幼兔的生长、饲料增重比均显著优于生大豆组(P<0.05),同25%豆粕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幼兔日粮中添加13%生大豆(日粮TI=3.97 mg/g),对幼兔生长、采食和饲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5组间毛品质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采用1种对照饲料和添加不同水平Met-硒(Met-Se)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添加量分别为0.05+60、0.05+120、0.05+180、0.1+60、0.1+120、0.1+180、0.2+60、0.2+120和0.2+180mg/kg)的9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约为0.74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观察饲料中联合添加硒和GSH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饲料利用和体成分的影响。经8周饲养后发现,各试验组对虾增重率均高于对照组,在第6组时达到最大,其中第6、7、8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第5组(P<0.05)。添加硒和GSH各组虾的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组虾的摄食率和饲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降低,在第6组呈现显著差异(P<0.05)。第6、7、8组全虾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粗脂肪、灰分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水分含量以第6组最高,显著高于第2、3、4、5、7和10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添加0.1mg/kg硒和120mg/kgGSH时,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