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三)根艺创作的基本原则根艺创作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根料自然色彩和形态的限制。这就使根艺在创作及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手段,从而形成情调各异的艺术风格。在根艺创作中,大致有这么两种方法:一种是纯粹的剪裁加工,即只采用“减法”的造型形式,不加任何雕琢、着色和光饰;另一种是  相似文献   

2.
在根艺创作中,人们往往利用根材的自然美,因材施艺制作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根艺实用品,如根几座、根书架、根凳,根桌、根屏及根文房用品等,这些根艺实用品之所以很受人们的喜爱,其原因一是实用,二是有定的艺术欣赏价值。我爱根艺、盆景,也喜欢书画艺术,自然就备有文房四宝,把文房用品用根艺的形式表现出来,就  相似文献   

3.
关于根艺的雕琢、拼接与否,《中国花卉盆景》已发表过多篇文章,争论了很久。我认为,我们应该把讨论转移到使雕、拼如何得体、自然这个问题上来,使根艺作者增加知识,提高技艺。在创作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不需雕、拼就能创作出好的形象来,  相似文献   

4.
我是个山区农民,业余酷爱根艺。平时常为寻觅理想根材翻山越岭,为构思创作通宵达旦。由于偏重“天成为贵”,以往创作总难以突破根艺传统形式和技法的局限。前年,有幸读到潘明德的《根艺形式的创新》(载《中国花卉盆景》91年第7期,P.22),使我的根艺创作思路得到了拓宽。我赞同融绒制的(或其他的)工艺品于根艺之中,融根艺于插花艺术之中的创作技法。那末,除了以形式组  相似文献   

5.
在各类造型艺术中,人体艺术是最美也是最难表现的。用树根去表现人体美,将会打破根艺界飞禽走兽猖獗的现状,可扩展根艺创作的空间,使作品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也将为人体艺术开创一个新领域。由于人体根艺创作有一定难度,所以又将是根艺创作的又一个新起点。我是1987年开始对根艺人体进行探索创作。当时正在学习绘画艺术,所以我对人体艺术及其结构  相似文献   

6.
当我一眼看到朱兴安同志制作的根艺“祖国在我心中”(1990年第三期)后,一种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忱油然而生。我甚至用放大镜从中搜寻这壮丽的山河,犹如星空俯瞰。这确是一首无声的诗,激情的画。是的,真诚的艺术是需要激情的,只有艺术家心灵的高度激动才有可能打动观众的心,从而产生共鸣。我深信,朱兴安同志是带着一颗赤诚的心才产生这浮想联翩的。我由此便联想到根艺创作的手法等问题。恰好就在发表这一根艺作品的同一页上的文章中提出的某些观点与该根艺的美学观念相冲突,不能不引起我们根艺爱好者的争鸣。根艺无疑应肩负起表现民族魂  相似文献   

7.
我作为一名根艺业余爱好者,在创作过程中,受到铁画和树皮画的启发,把根艺有机地同国画相结合,制作了一种形式别致的根画挂屏。这可说是在根艺创作上的新尝试。根画是建立在根艺品的基础之上。它的制作关键在于挑选根艺作品。它的正面与背面不宜太厚,最佳视线角度与背面的厚度在三厘米左右为好。作品凸出画面太多不但不美,反而有画蛇添足之感。内容选定  相似文献   

8.
五、基本技法根艺制作的基本技法可用下面十七个字概括起来,即:锯、剪、锤、削、刨、刮、铲、雕、凿、接、烙、烧、刷、锉、砂、矫、饰。 (一)锯这是经过相料并确定了创作主题之后,根据根料的具体情况,用各种锯子对必须裁去的粗大根枝进行粗略的锯截剪裁,勾画作品的大致轮廓的一种具体方法。裁除根料的外围根枝时,在  相似文献   

9.
根艺书法好     
贵刊88年第8期刊登的《略论根艺创作的艺术特点》一文中,关于否定根艺书法的观点笔者有不同见解,在此提出商榷。我认为,借鉴书法形体,利用根系组字,是根艺创作的一大赏试。根书作品的可贵之处,同样是以天  相似文献   

10.
我不是预言家,但我象每个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对于某种前景的判断。十余年来,我一直挚爱着树根艺术,我在挚爱中得到莫名的享受。我眼中的根艺前景如下: 一、“根艺热”将继续根艺本来就是崇尚自然的产物,它能够最大程度体现自然的意蕴。人类愈是走向文明,失去的自然就愈多,对自然的关注就愈强烈。根艺使当代国人找到惜念自然的调节物。“根艺热”也源于根艺的意象平和、主题宽泛和生活气息浓。  相似文献   

11.
在美学研究的范畴内,意象是一种审美心理现象,被解释为有一定意义的明白的形象。对于根艺来说,审美活动不仅突出地反映在欣赏的过程中,而且创作过程同时伴随着审美活动的存在;因此意象性也就贯穿于根艺创作和欣赏过程的始终。那么意象性在根艺中有哪些表现呢? 在根艺创作中,创作者综合自然中或生活中诸多零散的事物形象及其细节,按照可能有的逻辑结构,抓住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形态特征,抛开偶然的形象枝节或不注重对象的具体形态,创造一个朦胧含蓄的艺术形象。这一形象及其意蕴必须经过欣赏者的联想  相似文献   

12.
“打破传统造型桎梏,塑造鲜明个性形象”,是我根艺创作的指导思想。我之所以会有这一思想,主要是由根艺创作的任务和我的个性所决定。根艺创作的任务就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根材的自然属性和内涵意蕴升华为创作表现的独特艺术语言,并将这种语言与人的思想契合,从而起到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生活,给人以知识和启迪的作用。所以,作为一个根艺作者,理应按照这个任务去选择题材,选择造型对象,特别是后者更为重要。如果一件作品能引起人民大众的共鸣,能与作者具体所处的  相似文献   

13.
根艺作品《精采表演》参加首届全国根艺展览荣获一等奖,许多同行及国内外根艺爱好者对这个作品颇感兴趣,纷纷要求我谈谈创作经过。其实,我只不过是一个钢铁厂耐火车间的年轻女工,对根艺的痴迷探索只有两三个寒暑,《精采表演》是我三十件作品中比较满意的一个。艺术的道路是相通的,是互相联系的。我从小喜欢绘画,读诗,酷爱文学,几乎所有舞台艺术也都感兴趣,其中,也包括我国传统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避免在制作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而采取不应有的手段,以致影响根艺的独特个性,在介绍根艺的制作方法之前,首先谈谈根艺创作的特殊性。艺术创作都是在特定物质材料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手段,从而形成各种特色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根艺创作就是利用树木的根茎、根枝、根须以及形态奇特的树干、枝  相似文献   

15.
福建著名根艺家林祥梧,多年来致力于根艺研究,创作技巧不断提高。大自然的朽木枯根,一到他手,就变成了栩栩如生、动感性强的根艺品,具有了新的艺术生命力。他创作的《天姿态国色》87年获首届中国根艺展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事根艺创作五年多。还是一个新手。我愿将自己实践中的点滴经验写出来与同行交流。在创作中,我主要是把握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在作品的神似上下工夫。根艺创作要尊重和依靠自然根的原来形态,但决不是根的自然形象的重复和再现,而是通过创作赋予自然形态以新的生命。也就是说,要使作品具有神韵。我创作的《倾听》(见11期彩页),当时粗看根材觉得形体很好,但细看,狗的颈部和头部斧痕斑斑,最深处达3厘米。为完成此作我反复观察和琢磨了一个多星期,终于从中领悟和发现了根材的许多可以利用的潜质。它质地坚硬,洞穴奇特,根结交  相似文献   

17.
台州根艺     
根艺这门古老的艺术在台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清期间,作品就在民间广泛流传,为百姓所收藏或作为案头摆设。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出现了批量产品,畅销宁波、上海,远销南洋新加坡一带,颇受欢迎。这些作品容量大,构思巧,线条流畅,有着独特自然美和浪漫的抽象特征,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浙东地区传统的根艺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8.
判断一件根艺作品的艺术价值,最主要的是看其在多大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美。凡是能再现自然美的作品,就有艺术价值,自然美再现得越充分,其艺术价值就越高。如果创作中,不能更多的保留和顺应根的自然,那么根艺也就没有它独特的生命和艺术魅力了。为此,根艺作者应像罗丹指出的那样,遵循“以自然为唯一神明”的宗旨,“永勿矫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根艺作品必独体为多。很多作者刻意追求。但是,独件而完整又能具有“三味”(意味、根味、趣味)的作品,就比较难得。其实难就是难在树根素材不容易觅得。作者近年来就苦于这材料问题。而创作出根艺组合——根艺雾化盆景。这也是“三味”。不过这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目前根艺理论界存在着两种错误的审美取向,一是将根艺创作绝对自然化,认为只有纯天然的根,才符合根艺美的原则;另一种则将根艺创作指向相对人工化,即过分强调人在根艺本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两种取向若不及时地加以理析,扬弃,将会对根艺事业产生深刻的负影响。绝对自然化倾向,它以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为依据,强调作品的意趣、形趣和浑然天成的韵味,而排斥经过人工斧凿的作品。不言而喻,形神兼备、浑然天成应成为根艺作品的最高审美标准。但它决不是也不应该是绝对排斥人工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