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2018年山东省花生主产区土壤及收获后花生荚果黄曲霉菌及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情况,在烟台、青岛、临沂、泰安、枣庄及菏泽等花生主要产区进行土壤、花生荚果的采样,对土壤、荚果果壳、花生籽仁的黄曲霉菌检出率进行统计并对籽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区土壤中黄曲霉菌的检出率为3.33%~33.33%;花生果壳中黄曲霉菌的检出率为10.89%~27.78%;花生籽仁中黄曲霉菌的检出率为3.11%~11.56%;花生籽仁中黄曲霉毒素的浓度为5.01~26.80 μg/kg。数据分析得出:花生籽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与土壤中黄曲霉菌的检出率呈极强的相关性;与花生果壳和籽仁中黄曲霉菌的检出率呈中等程度相关。本研究对解析花生种植区黄曲霉菌及黄曲霉毒素污染发生原因,精准预警与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ink ex Fr.)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侵染花生荚果,籽仁后,即可产生黄曲霉毒素(Aflatoxin)。这种毒素是极强的致癌物质。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黄曲霉菌侵染的经济有效途径。为此我们通过人工鉴定筛选抗黄曲霉菌的花生材料,为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侵染花生导致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污染是影响花生食用安全性和限制花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污染抗性分为抗侵染和抗产毒两种类型。抗性机制主要包括形态机制、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种皮中决定花生抗侵染的主要因素为蜡质层厚度、栅栏细胞排列密集程度及有无裂纹等特征。种子中单宁酸、胰蛋白酶抑制剂、白藜芦醇等与花生抵抗黄曲霉菌侵染及毒素合成有关。病程相关蛋白基因、转录因子基因、脂氧合酶基因等均参与了花生抵抗黄曲霉菌侵染的过程。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来可利用全基因关联分析和多组学结合的方法,从基因调控网络水平上开展花生黄曲霉抗性研究,在更深层次上阐明花生黄曲霉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4.
Wind  GL 王娇娟 《杂粮作物》2000,20(6):32-35
1995~1997年进行大田试验测定西南玉米螟(southwestern corn borer,Diatraea grandioella简称SWCB)对玉米杂交种黄曲霉菌(Aspergilluss flauu)籽粒侵染和黄曲霉毒素积累的影响。1995年把黄曲霉菌分生孢子喷到花丝上后,把玉米穗轴粗粉中的不满一个月的SWCB幼虫置于商用杂效种顶部果穗的叶腋。用黄曲霉菌、害虫共同处理过的植株黄曲霉素积累和黄曲霉菌籽粒侵染水平最高。1996年,使用相同的菌种和侵染方法,黄曲霉毒素积累和黄曲霉籽粒侵染水平均比1995年低得多。SWCB对黄曲梅毒素污染或籽粒侵染没有影响。在1996年有另一项研究中测定了SWCB对抗、感黄曲霉菌杂交种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和黄曲霉菌籽粒侵染的影响。SWCB与黄曲霉菌结合处理时,不管是抗黄曲霉菌杂交  相似文献   

5.
花生是广泛种植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国家的一种主要的油料作物。由于花生荚果发育至成熟是在地下进行的,因此荚果紧密地与土壤真菌接触,很多种土壤真菌能从正常的荚果及种子上分离出来,其中含有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ink.ex Fr.)这种真菌侵染在花生荚果、种子上遇到高温高湿等适宜条件,即可产生黄曲霉毒素(Aflatoxin)。这种毒素是一种极强的致癌物质,因此,筛选出抗黄曲霉菌及其毒素的花生品种是当今的主要课题。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很早以前就对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和抗黄曲霉菌及其毒素育种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将发展概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黄曲霉的生态特征及与花生的亲和性、受黄曲霉毒素(AF)污染的花生籽仁形态、花生贮藏流通过程中防止AF污染的途径以及污染花生的低毒化处理方法,为花生生产、商贸和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影响花生食用安全性和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荚壳是花生抵御黄曲霉菌侵染的第一道防线,为建立花生荚壳抗黄曲霉侵染的鉴定方法,本研究利用强侵染黄曲霉菌AF2202接种花生荚果,通过对不同接种菌浓度和培养时间的比较分析,发现接种浓度为2 ×106孢子/mL、培养7d的组合方案可以有效区分花生荚壳对黄曲霉菌侵染的抗性。利用所建立的鉴定方法对276份遗传变异丰富的花生核心种质材料进行接种鉴定,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方法鉴定花生荚壳抗性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初步发掘出2份具有荚壳抗性的特异花生种质。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菌及其毒素作为食品的一种生物污染因素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食品卫生工作中的一个世界性重要课题,特别是黄曲霉菌的双重致癌性在我国发现后,它与食品的关系更加为人关切。因此,和世界各国一样,我国政府对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历来十分重视,多次规定和颂布了各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限定标准(表1),有关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课题已被列为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对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食品污染情况,以及粮油食品的防霉去毒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的深入调查研究。本文仅就我国对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的研究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中国西南花生产区黄曲霉菌分布、产毒力及产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情况,从云南广南、西藏察隅、四川蓬安采集177份花生、土壤样品,共分离鉴定出黄曲霉菌206株,分析其分布及产毒特征,并调查71份产后花生样品黄曲霉毒素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四川蓬安花生产地黄曲霉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其检出率和菌落数分别为50.0%、212.0 CFU/g,西藏察隅黄曲霉菌分布最少(18.1%,52.8 CFU/g)。菌株产毒力研究结果表明,88.6%的菌 株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产毒类型以B族毒素为主,尤其是AFB1,其含量在0~8500μg/L,平均产毒能力排序为:云南广南(4393.4μg/L)>西藏察隅(1991.0μg/L)>四川蓬(1259.3μg/L);不产毒菌株占11.4%,均来自西藏察隅。对产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研究发现,西南地区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较轻,阳性样品检出率为7.0%,AFB1含量在0~7.2 μg/kg;四川蓬安花生样品AFB1检出率为4.2%,含量0~7.2 μg/kg,云南广南AFB1检出率为16.7%,含量0~2.1 μg/kg, 西藏察隅样品未检出AFB1。西南产区黄曲霉菌检出率越高、菌落数越多,产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菌接种和玉米收获期与黄曲霉侵染玉米籽粒及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关系GeneE.Scott等玉米收获前,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Link:Fr.)侵染玉米籽粒和黄曲霉毒素污染玉米籽粒是美国南部地区的一个长期的经济问题。黄曲霉侵染及其毒...  相似文献   

11.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极易侵染花生、玉米等多种农作物,并且在侵染后产生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黄曲霉的侵染和黄曲霉毒素污染不仅发生在作物生长环节,而且在收获、干燥、储运等过程也会发生,严重威胁农产品消费安全和人畜生命健康.因此,解析黄曲霉对粮油作物的侵染过程及侵染...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通过地膜覆盖和裸露种植的方法,对不同试验地块土壤样本菌相、花生生长期土层温度等生长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块土壤中含黄曲霉菌数量不同,且不同地块菌株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含产毒菌株的地块,覆膜种植对花生污染黄曲霉毒素的影响不显著;含产毒菌株的地块,覆膜种植对花生污染黄曲霉毒素的影响较大,且产毒菌株越多,受黄曲霉毒素污染越重。从果针下扎到收获期间,覆膜种植土层温度高于裸露种植是导致覆膜种植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加重的重要因素。实际生产中可采取综合防治技术以达到降低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建立防范出口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GMP设想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花生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适当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可以减轻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因此对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本文通过对出口花生全过程可能造成污染黄曲霉毒素的因素进行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监控措施和建议 ,提出建立GMP(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良好操作规范 ) ,以期最大限度从源头上预防花生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花生不同贮藏时间对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圣玉  雷永  李栋  肖达人  廖伯寿 《花生学报》2003,32(Z1):390-393
通过对在常温条件下分别贮藏1~4年的10个抗黄曲霉菌产毒的花生材料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研究,初步探讨了花生种子贮藏时间对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多年连续选择的抗产毒花生种质材料在人工接种条件下黄曲霉毒素含量普遍低于高产毒对照品种.随着种子贮藏时间的增加,黄曲霉菌对花生的侵染和产生分生孢子所需的时间缩短.贮藏2~4年花生种子的产毒量显著高于贮藏不足1年的种子,而且贮藏环境的湿度对种子活性和黄曲霉产毒量有很大影响.不同抗性种质在耐贮能力和抗性的持久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花生种子白藜露醇的诱导 与抗黄曲霉侵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比较抗—感花生品种受黄曲霉菌侵染后,种子诱导白藜露醇的差异,探讨白藜露醇诱导与花生种子 抗黄曲霉侵染关系。结果表明:受黄曲霉侵染后,花生种子白藜露醇诱导的速度与抗性有关。抗性品种在受侵染 后3d种子内的白藜露醇大量累积并达到峰值,含量提高30倍;而感病品种则在受侵染后4d才达到此峰值。放线 菌素酮和放线菌素D处理后接种试验表明,种子本身含有合成白藜露醇的mRNA,当受外源黄曲霉菌侵染时能激 活与合成白藜露醇相关酶的活性,合成大量白藜露醇。  相似文献   

16.
出口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预防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脂和食品原料,是我国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出口创汇经济作物.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等真菌感染后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黄曲霉毒素污染花生具有偶然性和不均匀性,黄曲霉毒素超标是目前我国花生出口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针对我国花生出口贸易实际,分析提出了我国出口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从生产、收购、贮藏、...  相似文献   

17.
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花生消费国和生产国,黄曲霉毒素是影响花生安全消费和出口贸易的主要风险因素。开展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预警技术研究,变事后污染脱毒为事前预警防控,不仅可以减少大量脱毒费用,而且还能显著减少因化学、生物脱毒造成的二次污染所带来的消费安全风险,是目前花生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对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收获前预警、收获后预警及全程预警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Win.  GL 王娇娟 《杂粮作物》1999,19(4):44-46
黄曲霉菌(Aspergilusflavus)侵染玉米籽粒以及继后黄曲霉毒素积累是美国东南部地区的一个长期经济和健康安全问题,可以说是玉米带的一个难题。实质上黄曲霉素素是自然界中最强的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是玉米中最常见的一种黄曲霉毒素,而且也是致癌力...  相似文献   

19.
花生种质资源对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种子成分的花生种质资源对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的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高含油量、高蛋白质含量和高油酸含量资源对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的抗性较差.通过对抗黄曲霉侵染和产毒能力不同的花生种质资源的种子成分的分析表明,高抗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资源的亚油酸含量较高.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花生品种对黄曲霉菌的侵染抗性与种子大小和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出仁率和亚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花生品种对黄曲霉菌产毒的抗性与含油量呈显著负相关.通过鉴定和筛选,发掘出2份优质抗病资源.  相似文献   

20.
培育和种植抗黄曲霉品种是防控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而黄曲霉抗性与高产的矛盾一直是花生抗黄曲霉育种的障碍.本研究以抗黄曲霉花生种质J11与高产品种中花16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ed inbreed lines,RILs)为材料,进行黄曲霉侵染和产毒抗性鉴定,探讨抗性与高产(大果)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