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凯  曾继华 《贵州畜牧兽医》1994,18(2):33-34,28
我县是农业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之一,1991年以来采取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全县养 牛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牛存栏、出栏及经济效益持续稳步发展.创历史最好水平.1993年存栏牛110681头.出栏牛9174头,分别比1990年增长6.17%、100.74%,牛出栏率为8.64%.提高3.73个百分点.养牛年产值提高38.16%,改变了群众历来养牛只为耕地积肥的传统习惯,在养牛生产上.我县推广应用养牛七改技术:一改单纯役用为役肉兼用;二改自然放牧育肥为短期放牧补饲育肥;三改冬春季喂未加工的于玉米秸为青贮料和秸秆氨化饲料;四改冬季保膘为冬季增膘;五改野交乱配为人工授精与选种选配,提高牛群品质;六改有病找医治为以防为主和耕牛保险保健;七改喂长寿牛为商品牛生产,老龄牛比例下降,表壮年牛能繁母牛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2.
铜山县,是全国商品牛基地之一。商品牛基地的建设依靠抓改良,提高牛群质量。需要一心扑在事业上、奋斗在畜牧生产第一线的配种员。铜山县夹河乡畜牧兽医站牛人工援精配种员曹福民是个中专毕业生。他自1983年开始接任牛人工援精工作的时候,这个站早在1976年就搞牛的冷冻精液配种了,输精员换了三、四个,都认为这个工作脏、苦、累,地位低下。然而他挑重担不怕苦,刻苦钻研技术,热情周到服务,5年来,共配牛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云南高原特色牧业发展,云南省开展了30个牛羊基地建设,其中肉牛基地20个,肉羊基地10个。2015年云南省存栏肉牛1 186万头,肉羊1 481万只。在30个牛羊基地建设中,20个肉牛基地占云南省肉牛存栏、出栏及肉产量比例为32.61%、35.63%和38.89%,10个肉羊基地占云南省肉羊存栏、出栏及肉产量比例为19.78%、17.71%和18.35%。  相似文献   

4.
1 昌宁县奶水牛基地建设现状 1.1牛冻精改良工作为奶水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昌宁县牛冻精改良从1996年开始,到2007年全县13个乡(镇)建起了25个冻改站点.奶水牛良种补贴项目于2006年10月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登记奶水牛良种8 471头,完成配种4 770头,受胎2 146头,受胎率44.9%,已繁殖犊牛284头,其中母犊188头.  相似文献   

5.
湟源县黄牛改良效果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湟源县牛品种改良效果,掌握良种奶牛的饲养量,从2004年我们根据各牛改点的配种记录,深入农户,对牛受胎、产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良种母畜比例提高了35%,良种畜存栏达到22 389头.  相似文献   

6.
牛冻配受胎率是考查牛冻配改良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毕节地区2006年输配母牛12.53万头,输配产犊率达到65%,比2001年的37.7%提高了27.3个百分点,品改点和农户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毕节地区牛改示范点建设的实践,就提高母牛冻配受胎率的主要因素作初步的总结和探讨,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肉牛胚胎移植工业性试验基地了解到,经过5年多的试验性研究与开发.该基地已初具规模,正处于对牛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关键阶段。专家认为,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开发技术的成熟对尽快解决我国畜群质量低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呼伦贝尔市肉牛胚胎移植工业性实验基地总经理崔守良介绍说.在近5年的试验中,该基地用奶牛体外胚胎共移植了224头.受胎80  相似文献   

8.
张家川县地处陇山西麓,有30 000hm2天然草场和丰富的秸秆资源,发展养牛业有优越的条件.1994年以来,县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推广黄牛规模饲养综合配套技术,加快黄牛基地建设步伐,基本形成了以商品牛为主导产业,以牛肉和牛皮革制品为拳头产品的产加销体系及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局.养牛产业已成为全县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1998年底,全县牛饲养量9.98万头,当年出栏3.49万头,出栏率35.18%,分别比实施项目前的1993年增加19.69%、249%和19.6%;牛的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增加1.1倍和2.6倍,规模养牛户(场)和养牛数分别增加2.4倍和3.4倍.  相似文献   

9.
自1980年湟源县实施黄牛改良工程以来.先后利用荷斯坦、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当地黄牛.经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近30年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黄牛改良工作稳步发展。近两年又开展实施了胚胎移植、性控冻精和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全县牛良种比例明显提高。1980年。全县仅有改良能繁母牛360头,其中荷斯坦牛245头.西门塔尔牛115头,良种母畜比例2.5%。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西部分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副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情况,在广西两个养殖基地分别采取了154头、119头奶牛的血清,运用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和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结果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平均感染率为3.41%,其中养殖基地A、养殖基地B的感染率分别为4.35%、2.38%;副结核分枝杆菌平均感染率为3.11%,其中养殖基地A、养殖基地B的感染率分别为1.80%、4.88%。结果表明:广西部分地区存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需要加强防疫。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2006-2020年间杂交三河牛群体和纯三河牛群体探讨不同外血比例对三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德系西门塔尔牛对三河牛的体重、体尺、肉用和产奶性能均有很显著的改良效果。含外血1/2和1/4的三河牛公牛相比纯三河牛公牛,24月龄体重平均增加了11.3kg和5.2kg,屠宰率分别提高3.6%、2.5%,净肉率分别提高了3.8%、1.2%。含外血1/2、1/4和1/8的三河母牛比纯三河牛305d产奶量平均分别提高了125kg、118kg和105kg。很显然,随着外血比例的降低,肉用和乳用性能提升幅度均有所下降。本研究结果为三河牛遗传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大力发展以养殖小区、规模乳肉兼用牛繁育基地为主的规模化育肥基地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和需要。1乳肉兼用牛繁育基地建设1.1标准化设计建设乳肉兼用牛繁育基地首先就应该有一个标准化设计,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建场时要请建设牛场的专家,为繁育基地设计标准化牛场图纸,为繁育基地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会泽县商品牛养基地建设是1995年云南省下达的“商品基地”建设项目,其目的是针对我县牛养出栏率、商品率、饲料转化率、个体产品率、繁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和缺点,在全县实施了以肉牛冻精改良为重点的“种、料、管、防”等配套技术的推广,使牛养群体质量,个体产肉量和出栏率有了较大提高,增加了养殖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全县商品牛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BMY牛和婆罗门牛的毛色遗传,本文分析了BMY牛和婆罗门牛的生产资料,以期在BMY牛新品系的经济性状达到稳定遗传的同时,也达到毛色的相对固定。BMY牛和婆罗门牛的红色、黑色和灰色所占比例分别为31.55%、16.04%、14.98%和44.03%、0、11.19%。BMY牛3个毛色个体的比例占群体的62.57%,这暗示着还存在很大的选择潜力。基于毛色的遗传基础,推测BMY牛红毛和灰毛两个品系将快于黑毛品系育成。另外,我们也认为尽管毛色标志着品种的基本特征,但也不能一味强调对毛色的选种选配,而应更注重于经济性状的选择与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秦川牛数量和质量有个较大的发展,以适应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对养牛的要求,陕西省宝鸡市于1982年5月18日至20日在扶风县召开了秦川牛基地县建设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武功、扶风、岐山、凤翔等基地县、眉县、宝鸡等产区县主管局和业务干部,各基地县秦川牛繁育核心群所  相似文献   

16.
黄淑宽  韦继领 《兽医导刊》2016,(10):205-206
我县从2000年推广牛冷冻精液人工输配改良到今年全面开展种草养牛、建设肉牛基地大县,黄牛改良工作在我县已连续走过15个年头.我在从事黄牛改良工作的15年间,对提高黄牛改良受胎率方面颇有些心得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西门塔尔肉乳兼用牛是南涧县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南涧县自1977年引进西门塔尔牛至2006年,都只以肉牛发展,没有体现出西门塔尔牛肉乳兼用的双重特色.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牛生产性能,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自2006年开始,南涧县抓住开展国家肉牛良种补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优质肉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等项目的机遇,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肉乳兼用牛养殖挤奶示范区、示范户,将西门塔尔牛肉乳兼用的双重特色加以发挥.现就西门塔尔肉乳兼用牛挤奶建设进行了调研做出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不同细胞混合比例对牛原代肌肉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共培养体系细胞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采集新生秦川犊牛背最长肌和肾周脂肪,分离提取肌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采用DMEM/F12培养基,建立不同血清浓度(5%、10%、15%、20%的胎牛血清,FBS)的牛原代肌肉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的共培养体系,然后通过分别调整各共培养体系中肌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的混合比例(肌肉细胞∶脂肪细胞=10∶1、5∶1、2∶1),来研究细胞混合比例对各共培养体系的影响。共培养14d,每两天更换培养基,并采用MTT染色法测定细胞活性。统计分析后发现∶随着共培养体系中前体脂肪细胞比例增加,共培养细胞活性增加;共培养10d以后不同混合比例细胞活性有着显著差异(P<0.05);混合比例为2∶1时共培养细胞活性最高。综上,为了获得最好的牛肌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共培养效果,达到较高的细胞培养活性,建议牛肌卫星细胞和前体脂肪细胞按5∶1或2∶1的混合比例进行共培养。  相似文献   

19.
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工业废物排放增加,化肥、农药用量越来越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口和环境、生产和环境、经济和社会的不平衡发展,不仅影响到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延续和发展.如何提高食品营养水平和安全保障系数,已成为当代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广元是全国、全省的重要商品牛生产基地之一,如何建立绿色肉牛生产基地,加快优质安全的肉牛生产的发展,对于开发利用养牛资源,发展城乡经济,改善人民生活,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明确基地建设的意义,熟悉基地建设的内容,把握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强化基地建设的组织措施,事关广元养牛事业的兴衰与成败.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饲喂不同比例全株玉米青贮对肉牛犊牛肥育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选择36头体重和月龄相近的架子牛,分别饲喂全株玉米青贮添加比例(占粗饲料比例,以干物质计)为30%、50%、61%、70%、90%、100%的全价日粮,观察其对架子牛的肥育性能、健康情况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粗饲料中全株玉米青贮适宜添加比例为30%~70%;添加比例为70%时试验牛日增重最高,添加比例为30%时试验牛的料重比和增重成本最低,日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