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提高贵州省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结合国家林业局首批省级试点的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提出林业经营管理资料保存方式、县级林业部门、林地变更调查工作流程、实施细则和林地变更软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浅谈林地变更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剖析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分析影响林地变更调查的关键因素,最后针对目前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2012年和2013年江苏省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工作实际,在分析叠加分析法和直接勾绘法2种林地数据库更新主要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省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林地数据库更新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是在全国林地“一张图”的基础上,按年度开展的林地范围和林地保护利用等变化情况的调查分析,是提高林地监管能力,加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深化国家和地方政府宏观决策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支撑。黑龙江省地方林业自2011年完成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作以来,已于2012年(试点)、2013年两次完成黑龙江省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上报数据满足成果要求。文章总结了地方林地变更数据处理的工作方法,对黑龙江省林地年度变更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林地变更调查试点单位本溪县为例,通过分析辽宁省县级林地变更关键点,梳理林地变更试点工作流程,总结出一整套适用于辽宁省县级单位林地变更调查的工作方法,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推进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提升林地动态监测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回顾了江苏林地落界成果情况,阐明了在此基础上开展林地年度变更调查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明确了全省林地年度变更调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内容,并提出了不断提升林地动态监测水平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林地变更调查已成为常态化工作,实现林地"一张图"数据库年度更新,是旗县林业主管部门职责内的一项日常经营管理工作。通过对旗县在第一轮林地变更调查工作的总结,文章针对旗县在林地变更调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能力建设对策,旨在促进旗县经营管理能力提升,适应林地变更调查工作需要,做到林地变更调查数据翔实、信息准确、管理精准、变更持续。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林地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降低林地年度变更及森林图斑复位调查数据配发工作量,在2016年度林地变更调查成果和贵州省第四次森林资源普查成果基础上,利用ArcGIS建模技术和Python语言完成小班图形边界衔接、数据结构和代码之间的转换工作,实现了全省林地变更调查期初数据配发以及森林资源图斑复位调查数据配发,较常规数据处理方法效率有一定地提高,为其它数据之间的转换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林地年度变更工作是一项基础的林业资源调查工作,林业管理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做好林地年度变更工作意义重大。文章结合近年来辽宁省林地年度变更工作实际,梳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情况,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更加准确、高效做好林地年度变更工作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当前林地变更调查技术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林地变更调查成果质量,及时更新全区林地"一张图",结合首批试点旗、县的林地变更调查工作,运用遥感判读技术、全国林地年度更新信息平台等,对地类、林地范围、管理属性等变化图斑进行变更,形成内蒙古自治区本期林地数据库和林地变化数据库。文章分析了林地变更调查的关键技术方法,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开展的营造林综合核查和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探讨利用遥感技术、抽样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对未成林造林地成林情况进行调查监测的方法,掌握未成林造林地质量、成效状况、成林面积及森林面积增长潜力,为加强营造林管理、科学培育森林资源提供依据,为森林面积增长年度评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是摸清森林资源家底、为各级政府制定林业和生态建设方针政策提供决策依据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013年,国家启动了林地年度变更暨森林资源补充调查工作,江西省是10个试点省份之一。笔者对江西省在林地变更暨森林资源补充调查的实施方案,技术路线和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依托,采用高清遥感卫星数据、森林经营档案资料以及现地调查核实等方式,开展林地资源数据变更工作是近年来林地资源监测的主要手段。文章阐述2009—2019年10年间云南省林地变更及其林地监测结果,分析云南省林地资源变化原因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林地面积增长空间已至极限,林地资源利用率逐年提高,森林质量稳步提高,人工林资源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卫星遥感影像与实地调查、查阅林地管理档案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17年林地变更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将结果与2016年林地变更调查结果比对,并分析了林地资源现状、森林覆盖率变化情况、林地动态变化和原因。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2017年林地面积总量净增227.58hm^2,同比增加0.02%,其中,有林地(乔木林)面积减少2072.29hm^2,疏林地面积净增145.23hm^2,灌木林地面积净增1112.25hm^2,未成林地面积减少1131.69hm^2,苗圃地面积净增3.66hm^2、无立木林地面积净增3154.78hm^2、宜林地面积减少1006.35hm^2,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净增21.99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取浙江省不同时期竹林分布信息,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揭示竹林面积变化与土地利用格局之间的关系,为国家及至全球尺度长时间序列的竹林时空动态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基于2000、2004和2008年Landsat5 TM及2014年Landast8 OLI时间序列影像数据,首先,对不同时期的Landsat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采用最大似然法提取土地利用和竹林时空分布信息;然后,利用变化幅度和动态度2个指标分析4个时期、3个时间段的竹林时空演变规律;最后,建立全省土地利用时空转移矩阵,揭示竹林时空动态与土地利用格局之间的关系。【结果】1)基于时序Landsat数据提取的浙江省竹林信息精度较高,分类精度达75%以上,使用者精度达91%以上,且分类统计面积与实际清查面积高度吻合,面积提取精度达96%以上; 2) 2000—2014年浙江省竹林面积变化幅度和年均变化率分别为16.55%和1.18%,在时空上呈逐渐增加趋势; 3)浙江省竹林面积由2000年占全省面积的7.33%增长到2014年的8.56%,其中针叶林、阔叶林和农田3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竹林面积增加的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28.62%、37.23%和16.15%。【结论】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数据能够高精度监测浙江省竹林资源动态变化,针叶林、阔叶林和农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减少对竹林面积时空演变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阐述烟台市林地“一张图”从初建到规范管理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林地“一张图”在建设、修正完善、林地年度变更各阶段的技术方法。烟台市林地“一张图”的建设,建立了适用于地方区划的监测系统,培养锻炼了一批复合型技术人员,其时效性和准确性逐年稳步提高,实用性逐年增强。将林地“一张图”与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进行融合构建自然资源“一张图”势在必行。藉此,提出统一自然资源区划界线,整合建立自然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完善自然资源监测机制和保障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九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信息数字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管理及其动态变化监测,是现代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对九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野外踏查和本底调查的基础上,利用GIS和RS技术,对园内土地利用及森林资源进行区划,并实现森林资源的数字化,构建九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信息数据库,为今后开展九峰森林资源管理决策方面的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8.
深丘区防护林体系营建前后生态效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深丘区环境背景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建设防护林体系的重要性,根据防护林体系的配置和观测体系的布置,以流域为单元,分层研究了防护林体系的综合效益,研究表明:营建后的防护林体系,可使坡面径流减少62%,径流含沙量减少69%,流域的年径流量和产沙量有显著变化,森林覆被率每增加1%,年径流深减少4.1mm,泥沙减少3.7%,但枯季径流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