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水稻生态旱育秧与常规旱育秧栽培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文信  杨超  冉茂芳 《农技服务》2010,27(2):185-185,188
开展了水稻生态旱育秧与常规旱育秧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生态旱育秧平均单产达11592kg/hm2,比常规旱育秧(平均单产10183.5kg/hm2)增产1408.5kg/hm2,增长13.83%,经方差分析增产效果达0.01极显著水平。生态旱育秧适宜在沿河县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十年水稻栽培面积迅速增加,1990年67.3万hm^2,1995年上升到83.5万hm^2,2001年达167.2万hm^2,是1990年的2.48倍,是建国初期的15倍多。2001年黑龙江省水稻面积占全国北方14省水稻种植面积的40%以上,总产超过100亿kg,商品量60%以上,2002年黑龙江省水稻栽培面积157万hm^2,虽然部分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总产仍有87亿kg。  相似文献   

3.
沼液旱育秧/常规旱育秧与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处理①产量最高,为8 854.5 kg/hm~2,比对照增产1 401 kg/hm~2,增幅18.8%;处理②居第2位,单产8 353.5 kg/hm~2,比对照增产900 kg/hm~2,增幅12.1%;处理③居第3位,单产为8 004 kg/hm~2,比对照增产550.5 kg/hm~2,增幅7.4%。说明用沼液浸种,沼渣作基肥培肥苗床,大田期施肥用沼肥作追肥的效果较好,产量最高。采用沼液进行旱育秧,秧苗的素质最好。  相似文献   

4.
旱育秧是旱地或稻田进行旱整地、湿播种、早管理的一种节本型、集约化的育秧新技术,深受农民欢迎。安岳县2010年旱育秧推广面积达45.83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的70.1%。在近年来旱育秧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发现一些常易出现的问题,已影响到该技术的增产增收效果,应引起技术干部和农户的高度重视。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我县于1995年引进水稻旱育秧技术推广项目,几年来已累计推广面积1.93万hm2,增产稻谷1.25万吨,目前推广应用面积占全县水稻播种面积的53%以上,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从旱育秧推广实践看,农户在选用苗床覆盖物上品种多样,效果不一,不同苗床覆盖物,其秧苗素质不一样.为选择最适苗床覆盖物,培育多蘖矮壮秧,根据山区特点特设立单季稻旱育秧苗床采用不同覆盖物对秧苗素质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6.
我县是云南一季中稻主产高产区.自1995年引进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获得成功后,为我县的水稻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水稻旱育秧从1996年的518亩,逐步推广到2000年的8413亩,旱育浅插面积达到12.1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的93%,基本实现了水稻生产旱育化.肥床旱育秧具有节省秧田、节约种子、减少用工、秧苗素质好、移栽成活快、分蘖节位低、分蘖成穗率高等特点,比常规湿润薄膜育秧增产5%~10%,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多年生产实践表明,水稻旱育秧应抓好以下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稻是平罗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06年播种面积8333.3hm^2,其中,水稻旱育稀植面积3800hm^2,占水稻播种面积的45.6茗,平均单产665kg/667m^2,总产3790.5万公斤,占水稻总产的54.2名,但在水稻旱育稀植栽培过程中还存在着施肥种类和数量不合理的问题。为了使施肥更加经济合理,我们设计了高产稻田施肥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得出适合平罗县高产稻田相应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8.
汤原县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原县自1922年开始种植水稻,到现在已有80余年的历史了。80多年来,水稻面积、单产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面积由1949年的0.40万hm^2,发展到2008年的3.3万hm^2,增加到原来的8倍多;单产由1949年2205kg·hm^-2,增加到2008年的8250kg·hm^-2,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水稻的沼液浸种及生态旱育秧沼肥不同用量培肥苗床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沼液浸种时间以36h为宜,沼肥培肥育秧以1300kg/667m^2为宜,平均单产497.25kg/667m^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旱育秧是旱地或稻田进行旱整地、湿播种、早管理的一种节本型、集约化的育秧新技术,深受农民欢迎.安岳县2010年旱育秧推广面积达45.83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的70.1%.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平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06年种植面积7880hm2,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15.9%,其中播后上水3193.33hm2,旱育稀植4133.33hm2,旱播幼苗旱长220hm2,机械化育秧插秧333.33hm2。播后上水单产503.5kg/667m2,旱育稀植单产665kg/667m2,旱播幼苗旱长单产632.5kg/667m2,机械化育秧插秧单产672.5kg/667m2,全县平均单产591.9kg/667m2,水稻总产为6995.8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的26.1%。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使用了化肥,引进了技术,尤其是新品种的更新使水稻单产和总产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水稻生产的发展,对于增加平罗县农民收入,提…  相似文献   

12.
腾冲县是云南省粮油生产大县,面积5845.75km^2。辖18个乡镇.乡村户数16万多户,人口为65万人。腾冲县境内山多坝少.山坝相间.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84%,河谷、坝子占16%。全县有耕地8万hm^2,有水田4.28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3.5%。水稻是腾冲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51.43%,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年全县平均单产只有404kg/667m^2,  相似文献   

13.
开展了杂交水稻旱育秧不同栽培技术下的高产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旱育秧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产量居第一位(11 584.5kg/hm2),比旱育秧常规栽培(CK)9 394.05 kg/hm2增产2 190.45 kg/hm2,增产率为23.3%。比旱育秧宽窄行(稀植)栽培技术下产量10 285.2 kg/hm2,增产1 299.3 kg/hm2,增产率为12.63%。旱育秧宽窄行(稀植)比常规栽培增产891.15 kg/hm2,增产率为9.5%,旱育秧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其生育期缩短,株高、分蘖率、结实率、有效穗都优于其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旱育秧与合理栽插密度相结合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及增产效果显著的特点。隆阳区于1992年引进试验,并进行示范、推广,至2000年面积达到0.97万hm^2,占水稻总播种面积1.47万hm^2的66%,单产和总产均得到大幅度提高,为隆阳区水稻生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稀植方面,各稻区栽插密度比推广旱育秧前平均下降了近50%,大田用种量下降了近70%,是隆阳区水稻栽培史上的又一次技术革新。  相似文献   

15.
<正>宣汉县位于四川省盆地东北边缘,大巴山南麓,幅园面积4 271km,耕地面积76.52万亩,海拔275~2 458m。全年平均气温16.70℃,≥10℃有效积温5 250℃,无霜期296天,相对湿度80%,年日照小时1 596.8小时,年降水量达1 312.5mm。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0万亩左右,适宜种植地区375~1 450m。自1997年起引进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通过近15年生产实践研究,至2013年全县水稻轻简高效旱育秧技术推广占水稻育秧面积95%以上,为我县水稻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腾冲县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腾冲县是云南省粮油生产大县,面积5845.75km2,辖18个乡镇,乡村户数16万多户,人口为65万人。腾冲县境内山多坝少,山坝相间,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84%,河谷、坝子占16%。全县有耕地8万hm2,有水田4.28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3.5%。水稻是腾冲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的51.43%,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年全县平均单产只有404kg/667m2,而腾冲县水稻高产创建单产654.8kg/667m2,水稻增产潜力还很大。通过分析和研究水稻生产的历史、现状和存在问题,理清水稻的发展思路,对今后制定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方案,提高水稻单产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推广水稻旱育技术引领农民增产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育抛秧技术是农村水稻种植的一项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育秧模式。2008年,江苏省灌云县伊山镇推广面积3892.61万m^2,实现了穗大粒多,稳产高产,每667m^2平均产稻谷630kg左右,其栽培技术及增产效果,给适合推广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的地区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开展水稻旱育秧田增肥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旱育秧田用尿素225.0 kg/hm2、磷酸二铵112.5 kg/hm2、氯化钾112.5 kg/hm2、敌克松30 kg/hm2混合作底肥,省工、省事、成本低,秧苗素质与使用壮秧剂相同,增产增效显著,便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平昌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2.33万hm~2以上,生产上以旱育秧为主要育秧方式,旱育秧面积超过1333.33hm~2。近年来,全县水稻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增多,旱育秧规模成片、面积较大,一旦育秧失败,将会造成巨大损失。为有效提升全县旱育秧水平,切实保护水稻种植户的利益不受损失,推动全县水稻生产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平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多年推广旱育秧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水稻旱育秧规范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20.
水稻育苗基质在寒地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苗床土的取用量也逐年增加,2010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近300万hm2,如按旱育秧田与移栽田面积1∶100,每平方米旱育秧田需土24kg计算,相当于要取走3600hm2耕地20cm的耕层土壤,育秧准备苗床土日益困难。新型水稻育秧基质的出现能够缓解苗床土取用紧张的局面,不用取土,不用筛土,与机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