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昆山市千灯镇水系规划为例,提出了平原河网地区(特别是河网圩区)水系规划思路,并就水系规划中的防洪排涝标准的确定、排涝流量的计算、河网水系布局、水系整治方法、水面率控制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该文所提出的方法和措施可为同类地区水系规划的编制和水系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城市河流水系是影响和制约城市绿地空间结构的重要因素,同时,绿地对城市河流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滞涝等作用。文章在研究城市河流与城市绿地布局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与河流水系融合共生的城市绿地空间布局整合与优化的方法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以洛阳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在城市河流水系的导向下,整合和优化城市公园体系,旨在恢复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水文循环过程,保护性利用城市河流水系的复合生态功能,充分发掘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融入洛阳市"家家流水,户户园林"的城市特色历史风貌,构建完整的城市绿地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3.
水景是现代城市居住环境设计中重要的园林元素。从水的基本功能出发,分析了居住区自然水系的布局方式,从而提出了居住区自然水系设计整体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经济可行性、景观多样性、可持续性、意境美七项基本原则,以建设一个和谐自然的居住水系系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张家界市绿地景观系统现状的调查研究,从旅游城市绿地系统的风貌构建、文化构建和生态构建等三方面的特色进行分析,提出城市绿化应利用城市特有自然条件进行规划布局,寓历史文化于园林绿地规划之中,采用体现特色的植物配置方法来进行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以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依据盐城市物种多样,珍稀物种较多,生物多样性保护良好的特点,挖掘城市自然生态,建设沿海滩涂珍禽和大丰麋鹿等5个自然保护区.依据和挖掘盐城市历史人文资源,以水系为纽带,以文化为脉络,以绿化为载体,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绿地体系布局,实现"城在水中,水在绿中,绿水相依"的.百河百园,水绿盐城"景观格局.突出"水、绿、盐"交相呼应的城市风貌特色,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特色目标,将特色资源有序分配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营建富有特色魅力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一轴、一心、两环、二带、百园"的绿地规划格局.  相似文献   

6.
张家界市绿地系统规划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张家界市绿地景观系统现状的调查研究,从旅游城市绿地系统的风貌构建、文化构建和生态构建等三方面的特色进行分析,提出城市绿化应利用城市特有自然条件进行规划布局,寓历史文化于园林绿地规划之中,采用体现特色的植物配置方法来进行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才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32-1034
景观生态是当前城市建设的热点问题,在连云港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中,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理论框架,依托城市的山水自然条件,来分析景观生态结构布局。从地区特点和地域文化出发,保持和发展城市特色,将城市自然条件和文化资源融合于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之中,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特色目标,明确各类绿地中的特色体现,努力创造富有景观生态特色的绿色连云港。  相似文献   

8.
夏钟杰  王才良  钟宇  褚建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62-10664
水景工程是城市园林与水景相关的工程总称。它包括城市水系规划、小型水闸、驳岸、护坡、水池和相应的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及与之相配套的植物配置等几部分。以展现时代园林特色为主要内容的水景工程是现代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理论上对中国现代园林的水景工程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在实践中加以论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周建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18-11821
根据国内外众多已建成湿地公园的成功经验,探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对城市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和拓展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意义,从生态规划设计的角度,分析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目标、原则,从规划分区、地形改造、水系规划、道路系统、种植设计、建筑设施等方面论述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的内容和方法,形成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现代火车站在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和装饰特色等方面,与旅客心理需求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设计上所参考的城市元素、设计构思、布局合理性、建筑材料之间的完善搭配,能够对旅客产生强烈的精神感受和感官适应。通过分析车站设计中所参考的各类元素及其组合所构成的整体设计,从而对旅客的心理感受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1.
李宏旭  董雨欣  刘慧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97-10499
在城市特色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分析了城市绿地特色的构成要素,城市绿地系统特色的表现方法。以黑龙江省双城市为例,解析了城市特色绿地系统的规划目标、规划原则,并详细介绍了形成"百年古堡,百企百园"的城市特色框架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模式。提出适合于城市自身发展特色和生态特征的绿地系统规划应从区域大环境、历史文化积淀、城市发展模式和居民生活方式4个方面进行挖掘和开展,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铜陵市绿地规划充分利用城市自然山水的地理条件、江南沿江的地域特色和铜陵铜文化, 同时紧紧把握城市历史“文脉”, 从地区特点和地域文化出发, 保持与发展城市特色, 将铜文化融合于绿地系统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水系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城市水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水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小尺度的河流水系特征,缺乏多尺度、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鉴于此,以永川区城市水系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流域生态学的城市水系景观生态问题研究,首先以全流域为研究单元,分析城市小流域水系与流域上、下游河流生态系统过程的关系;其次以城市水系及其汇水区为研究单元,分析水源地产流对城市水系的影响;最后以城市水系为研究单元,分析城市水系结构性问题.通过上述3个尺度的分析,提出相应规划措施,进而解决城市水系生态问题,弥补现有水系生态问题研究的不足,为城市水系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阳谷县河流水系现状,结合自身水利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阳谷县现代水网"的思路。本次规划对防洪除涝体系、水资源体系、水系生态体系进行规划布局,最终形成阳谷县现代水网的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5.
山水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绿地系统与自然条件相协调是城市特色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山水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在这方面有它独特的代表性。文章对山水园林城市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为例介绍了佳木斯市如何对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等各类绿地进行精心规划和布局,使整个城市绿地系统与自然山水相契合,形成了佳木斯市独特的绿地系统构架,在城市特色形成中发挥了绿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是《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重要补充,是优化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对于形成大宗作物产业带、提高产业化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是发挥资源比较优  相似文献   

17.
刘勇  刘喜东  李国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64-7065
由于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主题公园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休闲娱乐、科普文化教育、特色功能展示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以规划中的陕西杨凌示范区水运公园为例,从规划理念、景点布局设计和民俗文化设计3个方面对以农业为主题的公园进行了深入探讨,较全面地分析了农业主题公园的园林景观、特色景点、生态农业、民俗文化和高科技农业新成果,较深入地研究了农业主题公园的规划与设计,对农业主题公园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规划石家庄市栾城县绿地系统的过程中,以布局上体现城市文化特色为主要切入点,从城市-区域-个体绿地的宏、中、微观分析出发,注重宏观上的合理分配,中观上的有机结合,微观上的个性体现,将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合理分配,创造了系统完整的,区域分明的,特色各异的文化型绿地,并在绿地系统规划的过程中辅助了绿地的有机布局与特色表达,赋予城市绿地更多文化定位和内涵,塑造了多功能,多样性的文化型绿地形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贵阳历史文化特色和地理条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从公园的规划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布局特色、总体规划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充分挖掘立地特点与文化脉络的同时,解决开发与保护,继承与发扬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使观山公园成为展示园林景观、地域文化和城市特征的媒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西安城市整体水环境的构建进行研究。[方法]从城市规划层面对"长安八水"整体恢复和构建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原则进行讨论,并对从长期规划策略和逐步建设实施 2 个层面来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结果]提出在恢复"长安八水"城市景观基底时,必须从构筑城市整体水环境角度进行统筹规划,改变线性代谢模式,建设城市水系循环网络;结合现有城市水环境的状况,尝试就地解决城市雨、污水的自循环净化;整体考虑城市集水、存水、引水等工程的联系和贯通,由点及面逐步恢复城市作为生态节点的基本"新陈代谢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结论]主动把握古城西安创建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机会,统筹规划设计、实施和保护城市水环境系统,将有助于重塑古城水系,重建宜居城市环境;更有助于彰显"长安八水"的城市生态和文脉特征,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无限机遇和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