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水稻种植面积约220万hm~2,大部分水田耕整地质量较差,严重制约着水稻产量的提高。安徽省农机推广总站结合农业部下达的丰收计划农机化项目,连续2年在和县项目区进行了高速水田耕整地与畜力耕整地对水稻产量因素影响情况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速水田耕整地比畜力耕整地平均增产3%~4%。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联合整地机的开发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的耕整地机械由于工作性能单一、作业层次低等原因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农田耕整地要求。为此,介绍一种新型联合整地机系列,它根据幅宽以及工作部件配置方式不同可组成18种不同机型。该系列机具采用多种工作部件联合作业,进地一次可完成平整土地、松土、碎土和镇压4道工序。该系列机型具有通用性好、结构新颖、作业质量好等特点。至2010年新疆已累计推广应用该系列机型1万台,累计作业面积600万hm2多,市场占有率达到82%以上。  相似文献   

3.
旋耕机是建瓯市农村水田耕整地的主要作业机具,目前建瓯市小松镇有各类手扶拖拉机配套旋耕机113台,年平均机耕面积3.5万亩。旋  相似文献   

4.
耕整地机械是农业种植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增产增收的先决条件,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耕整地机械的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可采取科技创新,科研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大力发展耕整地机械,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密山市水稻收获机械化的现状 水稻是密山市的主栽作物,近年来,水稻面积每年增长都在2万亩以上,现已达到60万亩,占密山市总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总产占密山市粮食总产的三分之一.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水田耕整地机械化程度占100%,水稻机械插秧占60%,水稻收获机械化程度占70%.  相似文献   

6.
耕整地作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作,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机械化耕整地作业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人力和畜力作业方式,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介绍耕整地作业的常用机型,说明了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我国农业耕整地作业向更合理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7.
印尼农村人均耕地面积约1hm2。主要积植水稻,还有玉米、大豆、花生和木薯等。使用的耕整地机械有国产的,也有从国外进口部件国内组装而成的。耕整地机械分为牵引型(如犁、平地机、耙、拖车等)和驱动型(如旋机等)两大类,国产机多数为牵引型。动力采用4.85 ̄8.95kW发动机。全国耕整地机械拥有量由1986年的11219台增加到35129台,平均年增长率为32.3%。购买农业机械者中有50%属于个人拥有者,20%属共同拥有者,其机具多为国产型。印尼的粮食种植面积由1987年的2013.2万hm2增至1990年的2225.5万hm2,平均年增长率3.4%。而农业人口的增长远不如种植…  相似文献   

8.
深松与玉米高产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耕地面积17.2万hm^2。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每年玉米种植面积约10.6万hm^2,玉米总产量在12亿kg左右,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是黄金玉米带,每年的机械耕整地面积在14.3万hm^2,  相似文献   

9.
水田耕整地质量和经济效益是农机经营者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耕整地作业机组的合理选择是保证耕整地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此,通过调查确定黑龙江省水田耕整地机组的类型,选用水田耕整地的技术、经济指标作为水田耕整地机组优劣的评价指标集,分析了技术指标对机组耕整地质量和经济指标对机组经济效益的影响,运用统计方法确定出各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对技术、经济指标建立了模糊隶属函数。同时,建立了技术经济指标数据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根据综合评判结果,更加客观地确定出最优水田耕整地机组,为相应地区选择合适的水田耕整地机组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耕整地机具是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机械装备,为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奠定土壤性状的基础,随着耕整地机具技术的不断升级,耕整地的作业效率和作业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为实现耕整地质量的进一步优化,利用电气控制技术实现耕深的自动控制与实时测量十分必要。分析了耕整地机械特征与作业需求,设计了耕深自动控制的流程与关键技术体系,以及耕深实时测量的电子软硬件配置思路。  相似文献   

11.
耕整地机械化技术是最基本的农田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世界各国的耕整地机械在不断更新发展。结合我国实际.阐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的概念及技术内容,介绍国外耕整地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耕整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耕整地机械技术水平较低,推广程度也有待提升。针对当前我国耕整地机械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耕整地机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耕整地机械发展与推广的措施,以期为我国耕整地机械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机械化耕整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为适应不同的农业生产需求,耕整地的机型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现阶段耕整地机械应用情况出发,分析了农机化耕整地的常用形式及优缺点,并说明了机械化耕整地作业模式选择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玉米耕整地技术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耕整地是玉米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黑龙江省玉米种植特点,选择合适的农业机械进行机械化耕整地作业是保证作业质量的关键。为此,结合玉米生产的技术要求,确定了玉米耕整地机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计算对玉米耕整地机组进行评价分析,确定出合适的耕整地机组配备方案,为相应地区选择合适的玉米耕整地机组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机械化领域中,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属于当今现代农业发展中最常见的一类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当前农业发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目前各国均在农业耕整地机械化技术中不断投入科研资金,加大研究力度,目的就是为了使其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各国对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农业耕整地机械化技术方面。结合我国农业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拖拉机配套使用的耕整地机械进行功能分析和技术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耕整地机械化技术是最基本的农田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世界各国的耕整地机械在不断更新发展.结合我国实际,阐述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的概念及技术内容,介绍国外耕整地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耕整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耕地面积17.2万hm^2。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每年玉米种植面积约10.6万hm^2,玉米总产量在12亿kg左右,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是黄金玉米带,每年的机械耕整地面积在14.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83%。  相似文献   

18.
新疆吕吉州是一个农业大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水土光热等条件,使玉米种植得以迅猛发展。2008年,全州玉米种植面积达66万亩。玉米生产在耕整地、播种、中耕、植保等环节上机械化作业水平已达到95%以上,而2004年以前昌吉州的玉米机收还是空白状态。种植面积的扩大,需要机械化收获突破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谈玉米种植行距对机收机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钦 《农机科技推广》2011,(8):27-27,45
玉米是我国种植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全国31个省区市都有种植,年种植面积近3000万公顷,年产量1600多亿公斤,2010年全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种植面积的28%和粮食总产量的31%,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重要地位。近年来,玉米耕整地、种植和田间管理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机具问题基本解决,机播水平达到64%,但是玉米收获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较慢。2010年底,全国玉米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4.71万台,机收面积达4753万亩,机收水平仅为10.6%,是玉米生产机械化乃至粮食生产机械化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1农田机械化现状1.1农业的装备程度有所提高全县已有农用机械动j]15.5万kw;拖拉机2775台。其中:大型拖拉机572台,小型拖拉机2203台;大型机引农具1793台,其中:耕整地机械548台,播种、中耕、施肥机械2O7台;大型拖拉机与农具的配套比为工:3.13;小型机引农具921台,其中:耕整地机械138台,播种、中耕、施肥、铺膜机械734台;小型拖拉机与农具的配套比为1:0.41;全县万亩耕地占有机械动力1194kw,占有拖拉机21.3台。豆.2农田机械化作业水平有一定的提高1996年全县机耕地10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16.5%;机播面积5.8万公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