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农网线损管理江苏洪泽县供电局田富礼(223100)一、农网线损过高的原因:(一)网络及设备农网存在布局不尽合理,部分线路导线截面偏小,线路老化严重以及高能耗配变所占比例较大等现象。1.配电网络布局不尽合理。近年来,代管资产增加较多,由于这些线路初...  相似文献   

2.
1 农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1 ) 配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超大供电半径线路较多 ,线路的送电距离超长 ;迂回供电和“卡脖子”线路较多 ;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分散 ;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 ;主配电导线截面选择与载荷量不匹配等。( 2 ) 供电设备老化 ,损耗严重 :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大量使用 ,早期农村架设的1 0 k V线路的线号较小 ,导线截面小 ,载流量大 ,超过截面允许载流量 ,线路损耗较为严重 ,农村中小型电灌站和排涝站则表现的尤为突出。( 3) 配电变压器负荷不平衡 :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 ,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  相似文献   

3.
1 农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1) 配电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超供电半径线路较多,线路的空间距离超长,迂回和“卡脖子”供电线路多,配电线路上负荷点多分散,配变供电点离用电负荷中心较远,导线截面选择与载荷不匹配等。(2) 供电设备陈旧老化,损耗严重:高能耗配电变压器和用电设备仍在使用中,早期农村架设的10kV线路的线径较细,导线截面小,载流量大,线路损耗较为严重,农村中小型电灌站和排涝站则表现的尤为突出。(3) 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不平衡: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配电变压器的固定损耗大。农闲季节时,白天用电负荷小,经常轻载或空…  相似文献   

4.
1我省农网存在的问题 电力系统在初建时缺乏统一和长远的规划,变电所布点较少,供电半径较大,高能耗设备较多;变电设备运行年代已久,设备陈旧,绝缘老化,供电能力低;网架基础薄弱,没有形成110 kV主网架,也未能构成35 kV环网,多数是辐射状供电的单电源,运行方式单一;线路分支多,走径不合理,两线一地线路、迂回线、卡脖线较多;导线截面小,线损率高,电能质量差.  相似文献   

5.
东湖变电站(小水电网开关站)地处南岳后山,水资源丰富。网内联结东湖区及南岳区的小水电站11处,装机23台,共2 050kW;拥有35kV线路11km,10kV发、供电线路27km,0.4kV/0.22kV低压用电线路150km;拥有35kV主变2台共3 200kVA;安装升、降变压器18台共计3 250kVA;年发电量500万kW·h左右。  相似文献   

6.
张守信 《农村电工》2006,14(3):40-41
1 影响线损的主耍因素 1.1 配电网络布局不合理,部分低压网络迂回供电,供电半径过大等,未能实现合理的供电方式;有的主干线导线截面积过小,偏远地区存在导线老化严重、线路运行时间过长、导线接头较多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1 我国农网普遍存在的问题(1) 初建时缺乏统一和长远的规划,变电站布点较少,供电半径较大,高能耗设备较多。(2) 变电设备运行年代已久,设备陈旧,绝缘老化,供电能力低。(3) 网架基础薄弱,没有形成110kV主网架,也未构成35kV环网,多数是辐射状供电的单电源,运行方式单一。(4) 线路分支多,走径不合理,两线一地线路、迂回线、卡脖线较多。(5) 导线截面小,线损率高,电能质量差。针对农网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农网改造中为使农网向“高、大、密”方向发展,即:提高电压等级,增大线路导线截面,加大变…  相似文献   

8.
<正>石朝乡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贫困发生率28.7%,是省委常委、遵义市委龙长春书记挂帮的乡镇。其主要产业为烤烟、香榧、畜牧,正在形成果蔬、中药材、旅游产业。该乡最大供电负荷1300 kW,年供电量4070 MWh,有35 kV变电站1座,主变1台,变电容量5000 kVA。10 kV公用线路3回,总长度91.805 km,10 kV公用配变52台,总配变容量3145 kVA,  相似文献   

9.
配网改造工程在设计线路路径时,应充分考虑到整个现场周边的环境布局和发展规划,避开街道绿化带,以防止树木摩擦导致放电和不必要的剪枝工作。为此,介绍了10kV配电网工程的路径选择、勘测定位、导线截面选择、配变布量、容量选择以及有关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0.
1临湘电网6~10kV无功分析临湘农网目前共有6~10kV配电线路31条,1016km,配电变压器956台,103490kVA。除6条用户专屏专线外,其余25条均属公用线路。该25条线路广泛采用树干多分支单向辐射供电方式。绝大部分公用线路的特点是:负荷率低,季节性波动大,供电半径长,功率因数偏低,导线主干分支线径偏小,线路损耗高,末端电压质量差。长期以来,由于配网无功补偿只限于大用户及周okw以上力率考核户,对大多数用户、农业负荷没有严格执行力率考核及无功补偿的要求,同时农网在自身发展中没有无功容量投入,致使目前农网的力率较低。为…  相似文献   

11.
1农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农村电网是从60、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受当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农网多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配电线路线径较细,10kV导线截面一般为35~70mm2,一部分支线截面为25mm2。线路经长期运行,普遍存在老化严重的问题。二是线路迂回供电多。由于用电村受资金限制,上电时间不一致,线路难以按规划实施.造成迂回供电。三是同一乡镇供电线路布局不合理,交叉跨越多。由于前些年电力紧张,为确保乡镇驻地用电,不少乡镇专设乡镇供电线路。与周围农村供电线路重复架设,形成交叉跨越多的现状。四是配变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较为…  相似文献   

12.
农村10kV配电网系统在多年运行和使用后,老化、破损现象严重,降低了农村10kV配电网运行的功能性、安全性,因此近些年农村10kV配电网线路改造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这就要保障配电网线路改造的施工安全性,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10kV农村配网线路改造要求,分析施工中的风险因素,最后探究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阳 《农村电气化》2016,(12):31-32
咸阳电网共有6~20kV配变5937台(其中公变3091台,专变2846台),容量2346604kVA;线路625条,长度3756.955km。12015年配电线路典型重复跳闸、重复接地等异常情况分析下面这些典型故障,可总结出造成故障的原因有:用户原因、设备原因、外力因素、运行维护不当、自然因素、安装不当等。  相似文献   

14.
<正>1运行方式35 kV横梁变电站为单母线不分断运行方式,有35 kV出线2回,#1主变容量630 kVA,#2主变容量2000 kVA,两台主变不能并列运行,通过10 kV母线带出线4条。当时#2主变10 kV侧电流为52 A。一次接线如图1所示。2事故经过横杆3512线是西部完善工程建设,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35 kV横梁变电站与35 kV干城变电站通过3512线路横杆线连接。2012年5月23日35 kV横杆间隔JLSZ–35电流电压组合互感器C相电压互感器炸裂,电  相似文献   

15.
<正>1 运行方式110 kV南关变电站是梁山县城南部主供电源,共有2台两卷主变,容量均为31500 kVA×2。事故发生时#1、#2主变分段运行,发生事故的10 kV西环路线在10 kV I段母线上运行,线路负荷电流约160 A。  相似文献   

16.
1 农电企业技术降损的潜力(1) 高耗能设备带来了严重的电力浪费。在 70年代我县有 18座变电所 ,共有 30台主变 ,都是高耗能的。配电变压器大多是高能耗 ,用户大量使用 J(JD)系列高耗能电动机 ,占设备总容量的 75%。(2 ) 电网结构不合理。变电所布局当时受资金限制不尽完善 ,其中有一条 35k V送电线路超 50 km,低压 0 .5km线路占 36 .8%。(3) 导线截面小 ,L J-2 5mm2 .35mm2 导线少数采用LGJ- 16 mm2 .2 5mm2导线。低压线路中 8# 铁线和 LJ-16 mm2 导线占 50 % ,线径达到经济运行要求的占 55%。(4 ) 用电计量装置有待改造。电能表…  相似文献   

17.
<正>隶属国网青铜峡供电公司的陈袁滩供电所,现有职工16人,党员4名。按照建设"全能型"供电所标准化,设置所长、副所长、安全员各一名,外勤班2个,综合柜员2个,担负着7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的10 kV及以下线路的运行维护和3688户居民的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电。辖区内共有配变179台,总容量24443 kVA。其中公变64台、专变115台。拥有10 kV线路4条、  相似文献   

18.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 ,而配网线损不管在损失电量的绝对数量上 ,还是在电网的损失比例上 ,都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因此 ,配网的降损显得尤为重要 ,配网现存的问题归纳如下 :(1) 布局和结构不合理 :在配电网中 ,超供电半径范围供电 ,或线路迂回供电 ;配网线路没有随着负荷的发展 ,伸入到用电负荷中心。以上这些问题 ,在国家大规模的电网改造后 ,有些问题已逐渐消除 ,但并没有全部解决。(2 ) 一些配电变压器的负荷轻、不平衡 :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 ,配电变压器的固定损耗大。尤其在农闲季节 ,白天用电负荷小 ,经常轻…  相似文献   

19.
《农村电气化》2006,(10):11-12
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历来是线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相关统计资料表明,在供电环节中,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损失电量,占到了地区损失电量的60%~70%,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开展了配电设备的配置分析,结果表明配电设备的配置状况与国外相比差异十分明显,如:我国配电变压器平均容量为284kVA,日本为34.8kVA;我国每台配变的平均供电户数为200户以上,日本为8.5户;低压供电线路我国平均在1200m以上,日本为98m。我国配变单台容量大,低压供电半径长,是制约配网线损降低的主要因素,引进国外配电技术,实现配网降损目标,成为了苏州供电公司的降损重点,并围绕这一…  相似文献   

20.
措施之一:全面进行线路、设备改造升级,提高线路、设备质量,降低损耗用电。自1982年起,我们先后筹集资金50余万元,将全镇的136km低压线路全部改造达到一类线路。同时将全镇128km接户线更换成防老化线。低压网损由整改前的18.9%降为现在的12%。同时,加快高能耗配电变压器的改造步伐。1992年全镇筹集资金29万余元,将56台高能耗配变一次性更新完。配变损失率由原来的13.6%,降为更改后的7.9%,仅此一项就为老百姓节省资金23万元。措施之二:严格制度管理,强化激励机制。对内加强营业抄、核、收手续,严密相互制约关系,对外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