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2年11月从美国引进夏牙鲆(Paralichthys dentatus)鱼苗2000尾,平均体长8.3cm,平均体宽3.6cm,平均体重8.26g,在室内长方形育苗池内试养,水温9~32℃,盐度20‰~28‰,通过投喂自制的湿颗粒饵料,控制水质,防治病害等措施,经过一年试养,夏牙鲆平均体长36.80cm,体宽15.77cm,体重达750g。本试验为室内池养殖夏牙鲆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
将体长2.48-3.00cm,平均体长2.64cm;体重2.37~3.16g,平均体重2.68g的鞍带石斑鱼鱼苗在水温17.2~24.6℃、海水盐度31.2条件下进行室外水泥池培育。采取逐渐添加淡水降低盐度至18~19;以鱼体重4%-6%日投喂量投喂用鱼浆或鲜虾浆与幼鳗粉料混合制成的湿性饲料的方式。经过52d的培育,鱼苗体长增至4.7-6.8cm,平均体长增长3.12cm/尾,增长率121.44%;体重增至5.73-8.64g,平均体重增重4.84g/尾,增重率180.60%。培育存活率97.4%。  相似文献   

3.
针对南海休渔期间,广西鲜活海产鱼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利用南方冬春季节积温比北方高的有利条件,于2002年10月22日从山东青岛引进低温养殖品种——牙鲆,在北海市铁山港区北暮生态海水养殖场进行了工厂化养殖试验。在67.2m^3有效水体中投放平均体长13cm的牙鲆鱼种3620尾,采用投喂鲜杂小鱼、水质监控等综合技术方法,经196d饲养,于2003年5月6日起水收获商品鱼3421尾,总重1539kg,产值138500元,成本66482元,平均产量22、9kg/m^3。商品鱼平均体长32cm,平均体重450g。最大个体体长39cm,体重620g。养殖成活率94.5%,饵料系数为4.9,投入产出比为1:2.1,试验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牙鲆俗称牙片、偏口、比目鱼,我国产褐牙鲆,属冷温性底栖肉食性鱼类,其适盐范围广,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饵料来源容易,是北方地区优良的鱼类养殖品种。牙鲆养殖方式有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及土池养殖三种模式。土池养殖在山东、辽宁均有成功报道,以山东烟台市牟平区养殖面积最大。2004年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渤海资源增殖站进行了褐牙鲆土池养殖技术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投放鱼种4220尾,平均体长13.4cm,平均体重32.4g,经过5个月的养殖,出池1537尾,平均体长25.8cm,平均体重351g,其中最大个体长33.4cm,重735g,总产量538kg,共用…  相似文献   

5.
乌苏里拟鲿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经人工繁殖刚开口摄食的乌苏里拟鲿水花,在池塘和水族箱内同时进行培育。池塘每667m^2投放水花3万尾,水族箱内投放水花400尾。3个月培育结果表明,池塘养殖的乌苏里拟鲿体长由1.21cm增长至15.31cm,体重由0.023g/尾增重至28.25g/尾,成活率为96.8%;水族箱培育的乌苏里拟鲿体长增长至5.76cm,体重增长至1.92g/尾,成活率为33%。雌雄个体生长不均,池塘培育雌性个体平均体长为10.2cm,体重为16.5g/尾,雄性个体平均体长为21,8cm,体重为60Ag/尾;水族箱培育雌性个体平均体长为5.6cm,体重为1.49g/尾,雄性个体平均体长为6.6cm,体重为2.42g/尾。  相似文献   

6.
于2004年1月26日从北京引进太平洋鲑苗种5000尾,采用水泥池微流水方式进行苗种培育试验,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经过70d的培育,使原来放养规格为平均体长5.8cm,平均体重3.2g,增长到平均体长13.5cm,平均体重35.9g,成活率达98%,饲料效率达74.8%左右。  相似文献   

7.
从2001年11月25日至2002年8月12日,经过8个月多的养殖,牙鲆体质量从48.50 g增长到314.00 g,平均日增体质量1.02 g;体长从12.77 cm增长到26.02 cm,平均日增体长0.05 cm;整个养殖过程中,体质量与体长保持关系W=0.0431L27241,相关系数R2=0.9956.牙鲆生长率随水温变化明显,在15.7℃之前生长率小,之后随水温升高迅速变大,当水温达到24.7℃之后生长率迅速下降,两者存在关系k=-0.0248T2+0.0967T-7.8101,相关系数R2=0.8945.萧云朴等,2009.浙南海区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emminele at Schlegel)网箱养殖试验报告,<现代渔业信息>杂志,24(1):25-27.  相似文献   

8.
利用海水土池设置网箱驯养漠斑牙鲆,苗种规格平均体长7.9 cm,放养密度2 000尾/箱,体长15 cm以后放养密度350~400尾/箱,经9个月的养殖,平均体长32.2 cm,平均体重630 g,养殖成活率88.2%。直接放养于土池养殖的比网箱养殖的生长更快,养殖6个月可达500 g。漠斑牙鲆适宜生长水温18~28℃,耐高温可达34℃,适盐范围0~40‰,能适应闽南地区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9.
从2001年11月25日至2002年8月12日,经过8个月多的养殖,牙鲆体质量从48.50g增长到314.00g,平均日增体质量1.02g;体长从12.77cm增长到26.02cm,平均日增体长0.05cm;整个养殖过程中,体质量与体长保持关系W=0.0431L^2.7241,相关系数R^2=0.9956。牙鲆生长率随水温变化明显,在15.7℃之前生长率小,之后随水温升高迅速变大,当水温达到24.7℃之后生长率迅速下降,两者存在关系k=-0.0248T^2+0.0967T-7.8101,相关系数R^2=0.8945。  相似文献   

10.
在20m^2×1.6m圆形育苗池中,于7月底放养平均体高2,9cm、叉长5cm、体重3g的银鲳人工苗2000尾,经过12个月的精心饲养个体达到平均体高7,5cm,叉长13,5cm。体重55g,最大个体为体高7.8cm,叉长13.8cm、体重63.6g。试养中期,成活率达到63%;本试验探讨了银鲳很适宜于室外大棚土池养殖。银鲳生长缓慢,需跨年养殖才能收获,因此室外一般土池养殖银鲳必须做好越冬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巢湖沙塘鳢的生物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4尾沙塘鳢进行了测定,全长范围为8.4~19.9cm,体重范围为8.8g~134.2g,其体长和体重呈指数函数增长关系,相关关系式为:W=0.0327L2.9513。绝对怀卵量在822~5430粒之间,相对怀卵量为66~219粒/g。成熟系数5.89~35.56。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资源保护策略和人工繁殖技术,对人工养殖的图们江陆封型马苏大麻哈鱼繁殖力进行了研究。选取122尾不同养殖区域卵巢发育Ⅳ-Ⅴ期的马苏大麻哈鱼样本(其中延吉42尾、山东35尾、北京45尾)进行统计分析。试验马苏大麻哈鱼体重209~845 g,平均为(512±206)g;体长17.0~39.5 cm,平均为(26.81±6.53)cm。结果表明,大麻哈鱼的绝对繁殖力410~3 075粒,平均为(1 485±797)粒;体重相对繁殖力1.93~3.64粒/g,平均为(2.72±0.47)粒/g;体长相对繁殖力23.60~77.85粒/cm,平均为(51.35±17.60)粒/cm;Ⅴ期卵巢性腺指数14.85%~27.93%,平均为(20.97±3.57)%;繁殖力随着体重、体长、性腺指数增加而提高(P0.01)。通过人工驯养和移植培育,改变了马苏大麻哈鱼在自然环境下雌鱼卵巢发育不成熟的现象,而且繁殖力明显提高。移植到北京和山东后,其繁殖力极显著高于原产地(P0.01)。国产陆封型马苏大麻哈鱼具有规模化人工繁育的优势,能够为野生种群资源增殖提供苗种补充。  相似文献   

13.
娄忠玉  秦懿  王太  周蓉 《水产科学》2012,31(1):32-36
2001-2009年在黄河上游水系进行土著鱼类资源调查,对收集到的235尾厚唇裸重唇鱼开展繁殖生物学研究。研究发现,厚唇裸重唇鱼繁殖期为4-6月,盛期为5月,在繁殖季节可借第二性征辨别性别,雌鱼和雄鱼均于6龄达到性成熟,雌鱼最小性成熟体长30.8cm,体质量380.7g,成熟系数15.21%;雄鱼体长27.2cm,体质量335.7g,成熟系数10.18%。厚唇裸重唇鱼绝对怀卵量为3043~42 158粒,相对怀卵量为7.9~37.2粒/g。成熟卵径(2.1±0.1)mm,卵子数为134.9粒/g;测定了产卵场的理化因子,集群繁殖需要约8℃的水温及其他一些生态因子刺激(海拔、水流、饵料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es)幼鱼的生长特性,在水温9.0~22.5℃时,对圆斑星鲽幼鱼的体长和体质量进行了近1年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平均体长为(9.29±0.16)cm、平均体质量为(22.11±1.03)g的5月龄左右的圆斑星鲽幼鱼,经1年的人工饲养后平均体长为(36.15±0.36)cm、平均体质量为(647.97±12.54)g,体长与日龄之间呈线性关系L=1.492x+2.350,R2=0.966,其体长平均瞬时增长率为0.12,体长平均月增长量为2.44 cm;体质量与日龄之间呈指数关系Wgc=9.380 e0.264x,R2=0.960,其体质量平均瞬时增长率为0.31,体质量平均月增长量为56.92 g;体长与体质量的回归曲线Wwl=0.030x2.971,R2=0967,幂指数约等于3,表明体质量与体长的立方呈正相关系,为等比生长类型。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幼鱼的体质量增长量、体质量相对生长率、体质量瞬时生长率与水温变化大体一致,16~18℃时增重较快;反映幼鱼生长阶段的生长指标、生长系数波动较大,没有显示出规律性;体质量与体长呈显著相关,处于负异速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15.
王军  李玉伟  周应祺  曹道梅 《水产学报》2015,39(12):1817-1825
在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鱼群中,随着邻居鱼的靠拢,其影像在本鱼眼睛中占的视角越大。为了进一步探究其他的鱼群是否也存在相同的规律,本实验选用个体体长较小的喜成群的红鼻剪刀鱼(Hemigrammus rbodostomus)[由30尾组成,平均体长:(20.3±0.2)mm]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将其放置在水深5cm的水族缸(78.0cm×52.0cm×65.0cm)中,使用摄像机从正上方拍摄鱼群影像。逐幅提取鱼群影像中各个体的头部、质心(近头部1/3处)、尾部的二维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分析视角与NND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红鼻剪刀鱼与麦穗鱼的视角均集中在80o内,即本鱼观察邻居鱼的视角不大于80度。2)在体长差异较大的两种鱼群中,邻近个体占据本鱼的视野范围不会因为鱼体的增大而增加。3)邻近个体占据本鱼视野的最大视角与两者NND间满足以下关系:xy=A,y为视角(用弧度表示),x为NND(单位:BL),A为常数。该规律适用于麦穗鱼与红鼻鱼群体。4)该关系式表示,当邻居鱼靠近本鱼时,为了避免碰撞,鱼类个体用视角作为控制的主要参数,调整相互距离;此表明视觉在起主导作用,而侧线,嗅觉、电感觉、磁感觉等即使起作用,也处于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红枫湖鱼类资源及空间分布的水声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9月~12月和2011年3月~6月对贵阳市红枫湖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捕获鱼类28种,分属于4目6科;鱼类的体长为5.68~116.41 cm,优势体长组为11.00~30.00 cm,其中小型鱼体和中大型鱼体占多数。2011年6月运用BioSonics DT-X(200 kHz)鱼探仪对鱼类密度进行了水声学探测,平均密度为(51.64±36.49)×10-3尾.m-3,不同区域的鱼类密度分布有显著性差异,最大值出现在将军湾[(97.25±12.35)×10-3尾.m-3],最低值位于红枫湖大坝[(14.90±2.56)×10-3尾.m-3],从大坝到将军湾鱼类资源量总体上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红枫湖鱼类分布水层主要在6~15 m,不同水层的鱼类密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对高位海水对虾养殖池进行改造,利用低盐度水源进行罗氏沼虾养殖试验, 获得成功。经116天养殖,亩产罗氏沼虾50.1 kg,平均体长7.86cm,平均体重15.2 g,投入产出比1:2.4, 亩获纯利润1 205元。  相似文献   

18.
广东北江南方白甲鱼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炯华  郑文彪 《水产学报》1986,10(4):419-431
南方白甲鱼是珠江水系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本文中,作者对其形态、年龄和生长、繁殖、食性、分布和渔业等问题作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乌苏里白鲑的个体繁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和2014年的10–11月,在黑龙江抚远江段采集成熟度为IV期的雌性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urinsis)133尾,鉴定年龄(A),测量叉长(L)、体重(W)、净体重(Wn)和卵巢重(Wo)等生物学指标。计算了绝对繁殖力(F)、叉长相对繁殖力(FL)、体重相对繁殖力(FW)、性成熟系数(GSI)和肥满度(K),并运用6种数学模型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拟合了乌苏里白鲑个体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于统计繁殖力的样本由4+~8+龄5个年龄组组成,乌苏里白鲑F分布范围在1.161×104~5.921×104粒,平均为3.027×104粒;FL分布在307.13~1119.4 eggs/cm,平均为622.5 eggs/cm;FW分布在19.81~56.98 eggs/g,平均为34.62 eggs/g。F与叉长、体重和年龄拟合度最高的函数分别为幂函数、线性函数和抛物线,FL与叉长、体重和年龄分别为幂函数、幂函数和线性函数相关,而FW与叉长、体重和年龄无显著相关性,FW只与卵巢重和性成熟系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拟合度最高的方程均为幂函数。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乌苏里白鲑F与卵巢重、叉长和性成熟系数显著相关,而FL和FW均受卵巢重和性成熟系数的显著影响,从二者偏相关系数值来讲,卵巢重与个体繁殖力(F、FL、FW)之间的相关性均高于性成熟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