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3.
4.
不同晾黄时间对烘烤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半晾半烤法能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基本上消除烟叶青筋现象,提高上等烟比例5.4个百分点;提高烟叶内在质量,缩短烘烤时间,使烟叶的化学成分趋于协调,综合分析烟叶合适的晾黄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笆晒和棚晒两种调制方法对晒黄烟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优化晒黄烟调制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供试烟叶分成2组,分别进行笆晒和棚晒处理,再对处理后的烟叶相关指标进行测定,以评价两种调制方法对晒黄烟品质的影响。[结果]两种调制方法晒制的烟叶均以红黄、正黄色为主,总体外观质量差异较小;三部位烟叶平均总糖、还原糖笆晒高于棚晒,而烟碱、总氮棚晒高于笆晒烟叶,综合化学成分以棚晒烟叶氮/碱更适合、钾含量高,较优于笆晒;中部、下部叶感官质量评吸棚晒比笆晒较好,而上部叶笆晒比棚晒较好,综合感官质量棚晒略优于笆晒烟叶;笆晒设备成本投入是棚晒的2.82倍,晒制场地面积是棚晒的3.27倍,晒制管理用工是棚晒的1.77倍,表明采用棚晒调制方法不仅设备成本投入低、晒制管理省工,且对烟叶晒制质量也能保障。[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利用晒烟资源、优化晒制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采收成熟度研究结果表明,柳叶烟采收变黄7~8成、羊角烟采收8~9成的烟叶质量最佳,捂晒调制法较有利于改善烟叶香吃味。 相似文献
7.
不同调制技术参数对烤烟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调制参数对烤烟品质及效益的影响,开展普洱景谷烟区不同部位最佳采收成熟度烟叶调制技术研究,分析了不同调制参数与烤烟品质及可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下部叶尚熟采收:干球(36±0.5)℃、湿球(35±0.5)℃稳温16 h,干球(42±0.5)℃、湿球(36±0.5)℃稳温10 h,干球(54±0.5)℃、湿球(38±0.5)℃稳温16 h;中部叶成熟采收:干球(36±0.5)℃、湿球(35±0.5)℃稳温18 h,干球(42±0.5)℃、湿球(36±0.5)℃稳温12 h,干球(54±0.5)℃、湿球(38±0.5)℃稳温8 h;上部叶成熟采收:干球(36±0.5)℃、湿球(35±0.5)℃稳温24 h,干球(42±0.5)℃、湿球(36±0.5)℃稳温18 h,干球(54±0.5)℃、湿球(38±0.5)℃稳温16 h,能获得较高比例的高等级烟叶,并能明显增加烟气的香气量,改善香气质,吃味醇和,刺激性和劲头较小,余味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晒制方法晒制过程中烟叶内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以吉林晒红烟品种大叶黄为试验材料,研究晒红烟露天晒制、薄膜覆盖变黄后露天晒制、大棚晒制3种晒制方法晒制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不同晒制方法烟叶在晒制过程中失水速度呈现前期慢后期快的趋势,大棚晒制烟叶水分含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大分子物质的充分转化降解;总氮和烟碱变化幅度不大,各处理间总氮差异不明显,大棚晒制烟碱含量相对较高,总氮含量较小,符合优质晒烟要求;总糖、还原糖及糖碱比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呈"N"形,大棚晒制烟叶中总糖、还原糖及糖碱比均比其他2个处理低;钾、氯含量整体波动不大,各处理间钾含量差异不明显,氯含量差异明显,露天晒制烟叶的钾氯比较高,大棚晒制较低,但是大棚晒制烟叶的总氮、烟碱、总糖及还原糖均符合优质晒烟的要求,更适合推广应用。[结论]研究可为该烤烟产区选择适宜的调制方法,制定晒红烟调制规程,提高烟叶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同海拔高度云烟97(Nicotiana tabacum L.)初烤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进行分析。[方法]供试品种为巧家主栽品种云烟97,设置6个海拔处理,分别为处理A:海拔1 450 m,处理B:海拔1 540 m,处理C:海拔1 600 m,处理D:海拔1 700 m,处理E:海拔1 830 m,处理F:海拔1 910 m,处理G:海拔2 020 m。[结果]海拔在1 450~2 020 m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烟叶的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总体评分表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以海拔1 600~1 830 m表现较好;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逐渐增加;在海拔1 830 m以下,烟叶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烟叶评吸质量随海拔高度上升先提升后降低,海拔1 700m感官评吸质量最好。[结论]综合来看,海拔1 600~1 830 m内云烟97各项指标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0.
11.
为探究适宜凉山地区烤烟最佳钾肥种类,采用对比分析法,对2011年施用复合肥、黄腐酸钾、高效钾、硝酸钾、硫酸钾的烤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黄腐酸钾、高效钾烟叶整体外观质量较好,施用硫酸钾烟叶质量较差;施用硝酸钾总氮含量最高,施用硫酸钾上、下部烟叶烟碱含量最高,施用黄腐酸钾中上部烟叶钾含量最高,施用高效钾下部叶钾含量高;施用黄腐酸钾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最高,施用硝酸钾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和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较高,施用硫酸钾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新植二烯、中性致香成分总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新鲜茭白壳为原料,通过新鲜茭白壳直接青贮(对照)、茭白壳晾晒至水分70%左右青贮(Ⅰ)、茭白壳+花生藤青贮(水分调至约70%)(Ⅱ)3个处理组,研究晾晒、添加花生藤等不同水分调制方法对茭白壳包膜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颜色为黄褐色,有淡酸香味,质地较硬不粘连,有水分渗出和霉变。试验组颜色为黄褐色,有酸香味,质地松软不粘连,均无液体渗出和霉变;试验组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粗蛋白含量提高,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试验组pH、氨氮/总氮等显著降低;乳酸含量、乳酸/乙酸显著提高。试验II组各指标优于试验I组,但差异不显著。综上可知,水分含量影响茭白壳青贮品质,晾晒、添加花生藤调制茭白壳水分至70%,可提高茭白壳包膜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3.
皖南山区地理条件优越,具备生产优质香料的生态条件.该文根据歙县种植香料烟生产历程和实际情况,结合烟草生产多年的工作经验,简述香料烟适时成熟采收和香料烟的调制加工技术,以供烟农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香料烟叶片主要外观性状与化学成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景林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27(4):332-335
研究Samsun品种颜色、光泽、叶面积和叶质重等4个外观性状与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颜色和叶面积与化学成分的关系较为密切,控制颜色深化和减小叶面积能明显提高糖含量,并可降低总氮和蛋白质含量 ,利用改善烟叶质量;叶面积减小也会使烟碱含量降低。在皖南生态条件下,Samsun载植密度以18万株/hm^2比较合适,成熟采收时,除顶部叶可晾1~2d后再行晒制外,其他部位烟叶都可采后就晒。 相似文献
16.
不同晾制湿度对白肋烟常规化学成分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有利于改善白肋烟内在品质且易于美拉德类香气前体物质形成的调制技术,以鄂烟1号为材料,在白肋烟晾制过程中设置4个不同的湿度环境,研究了不同湿度下晾制后白肋烟的化学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中湿处理(凋萎期湿度70%~80%、变黄期湿度65%~75%、变褐期湿度65%~75%、干筋期湿度40%~50%)下,白肋烟的总糖、还原糖、总氮、钾的含量最高,氮碱比、钾氯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香气质、香气量、劲头、余味均优,质量档次高;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较CK(整个晾制过程湿度为80%~85%)增加21.02%,且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的含量最高,其中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含量分别较CK增加7.09%、253.92%、86.15%、388.46%。中湿环境下晾制能够促进白肋烟的常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烟叶评吸结果档次,增加烟叶中氨基酸含量,利于增加美拉德类香气前体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17.
香料烟不同晾制处理调制过程中生理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料烟不同晾制时间处理调制过程叶片呼吸强度、相对含水量、色素含量以及淀粉含量的变化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调制过程叶片呼吸强度、含水量呈降低趋势,不同的处理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说明随着调制过程的进行,叶片生理活性逐渐减弱,调制第6天以前,呼吸强度和含水量均降低较快,随晾制时间的缩短,调制过程叶片有较高的呼吸强度和含水量,叶片含水量与其生理活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叶片内淀粉主要被呼吸作用所消耗而导致其含量降低;调制过程叶片内色素发生降解,总叶绿素降解较快,到调制结束时仅为0.196 mg/g DW,晾制时间越短,总叶绿素降解越慢;类胡萝卜素含量也为降低趋势,但是变化的范围不大,在调制过程中发生了波动。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雪茄烟叶适宜的田间成熟度和晾制方式,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成熟度雪茄烟叶在不同晾房内晾制后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中性香气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增加,叶质重、厚度、平衡含水量、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新植二烯等减少;拉力、淀粉、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等增加。新式晾房相较于传统晾房,烟叶叶质重、厚度、总糖、淀粉、烟碱、新植二烯等较低;拉力、钾、氯、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美拉德反应产物等较高。本研究表明,适当提高田间成熟度,以及采用密闭式晾房进行晾制,可以使雪茄烟叶物理特性改善、化学成分协调、香气物质丰富。 相似文献
19.
半晾半烤对上部烟叶淀粉降解和相关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8(2):131-134
以烤烟品种中烟100和云烟87的上部叶为材料,研究不同晾黄时间(48、60、72 h)对烟叶烘烤过程中淀粉降解及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常规烘烤)相比,晾制处理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淀粉酶活性提前12 h达到第1次高峰,适当延长了淀粉酶的有效活性时间;与对照相比,烘烤前期淀粉磷酸化酶活性有所降低,在烘烤后期下降不明显,其中,晾黄60 h后烘烤烟叶的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淀粉降解量均较高,烤后烟叶淀粉含量较低,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较高,各种化学成分较为协调,上部烟叶的可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盘州市两个乡镇海拔较高烟区开展不同调制工艺对比试验,研究了变黄中后期和定色前期不同调制工艺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以及烤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盘州高海拔烟区,烟叶调制的变黄中后期,适当提高烟叶变黄程度和烟叶脱水干燥程度,能减少烤后青杂烟比例1.06~2.65个百分点,提高上等烟比例14.12~14.93个百分点,均价提高1.96~2.22元/kg,产值提高2 526.48~3 934.70元/h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