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徐伟平 《农业展望》2007,3(11):11-12
国内油料食用油市场长期偏紧,尤其是近两年国产主要油料减产,供给缺口扩大,需要大量进口油料食用油弥补,国内食用油市场对进口依存度增加。国际方面,原油价格连创历史新高,带动国际油料食用油价格上涨,加上近期国际海运费大幅上涨,导致国内油料进口成本增加,推动国内主要油料食用油价格不断刷新历史纪录,预计后市油料食用油价格仍存在上涨空间。  相似文献   

2.
孟丽 《农业展望》2006,2(5):21-23
2005/06年度国内新增油料压榨量6460万t左右,比上年度增加4.5%,食用油新增供给1855万t,比上年度增1.0%。食油消费继续增加,2005/06年度食油新增供给大于当年消费,库存增加,国内食油供给有余。一季度国内市场油菜籽价格呈季节性小幅上涨,花生价格季节性上涨;豆油价格较坚挺,菜油价格平稳,花生油价格平稳略降.棕榈油价格上升。2005/06年度全球油料产量为3.91亿t,比上年度增2.7%;全球油料产量大于压榨量,期末库存6302万t.达历史最高水平。全球食油产量1.15亿t,比上年度增3.6%。食油消费量1.15亿t,比上年度增5.2%。受全球大豆供给压力较大及禽流感影响,一季度国际大豆价格低位震荡。预计后期食用油价格将维持在当前的较低价位,国内油料和食用油仍将供给充裕。  相似文献   

3.
我国油料市场供求态势分析与短期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启现 《农业展望》2007,3(6):24-27
分析了近年来中国油料市场的供求态势,认为国内油料(不合大豆)产量不断增长,但仍难以满足产能需要:国产食用油供给量不能满足需求增长,产需缺口不断拉大;国际豆油价格低于国内,促进油料食用油大量进口,国内油料市场供给有余。2007年中中国油料种植趋好,油菜籽播面预计增长,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花生播种面积和产量趋于稳定.大豆播面和产量可能继续下滑。  相似文献   

4.
2022年,在极端天气导致巴西大豆大幅减产、俄乌冲突影响全球供应链安全性、印度尼西亚食用油出口禁令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国际油料油脂价格大幅上涨。受国际市场连带影响,国内油料油脂进口量减价高。同时,国内油料大幅减产,加工企业库存持续偏低,国内食用油供给收紧,价格持续上涨。2023年巴西大豆产量预计将创纪录,棕榈油库存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印度尼西亚保持增产潜力,全球油料油脂供需关系将有所改善,国内食用油价格有望回落。但全球供应链存在不稳定性,叠加主要农资化肥价格上涨,国际油料油脂价格波动风险仍较大。由于中国油料油脂进口依存度高、来源集中、受国际影响较大,且国内食用油消费需求有望回暖,油料扩种存在一定难度,预计价格回落空间有限。基于此,建议进一步完善油料油脂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油料油脂市场的监管力度,提高国产油料自给率。  相似文献   

5.
2014年,中国油料市场总体平稳运行,食用植物油市场需求延续弱势。油菜籽、花生价格稳中有涨,油料内外价差扩大,进口大幅增加;豆油、菜籽油价格震荡下行,低于上年同期,食用植物油进口规模缩减。2015年中国继续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将给市场带来一定支撑,预计国内油料市场以稳为主;受国内库存高企、需求低迷以及国际市场供给宽松的影响,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预计仍将继续承压,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以震荡为主。  相似文献   

6.
孟丽 《农业展望》2010,6(3):11-14
2009年中国油料种植面积和产量继续增加,进口大幅增加,出口减少。从全年价格变动特点来看,油菜籽价格总体较稳定,花生价格出现较大上涨行情,价格均处于仅低于2007年年底和2008年上半年的历史次高水平。中国油料价格主要受国内油料供需状况、国内外油脂油料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在全球油料增产、国际金融危机、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回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际油料价格一季度和三季度下跌.二季度和四季度反弹,3月创全年最低,6月达年内最高。最后,对2010年国内外油料市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油料进口国,植物油料的净进口量已占世界植物油料进口总量的36%。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2006年中国已经完全取消了对油料和植物油的进口配额限制,中国油料和食用油市场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进口压力的更大冲击。最近几年,中国大豆等油料进口量的急剧增加和国内油料生产的停滞局面导致国内油料自给率不断下降,与20世纪90年代初油料自给率为102%相比。  相似文献   

8.
李楠  董彦彬 《农业展望》2013,9(3):15-19
国内油料生产徘徊不前,而食用植物油需求继续增长,2012年中国油料、食用植物油进口同比大幅增加。受临储政策支撑,国产油菜籽价格在临储价格附近趋稳,豆油和棕榈油价格低于2011年同期,菜籽油和花生油高于2011年同期。2013年国内油料、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仍可能保持较高水平,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仍将跟随国际油脂价格震荡运行。随着南美大豆即将丰产上市,全球油料、食用植物油供求偏紧格局将略有缓解。在全球经济发展缓慢的背景下,预计2013年国际油料、食用油价格或将在高住继续弱势震荡。  相似文献   

9.
徐伟平 《农业展望》2007,3(5):11-13
分析了中国油料市场供应情况和国内、国际食油市场供求形势,以及国内、国际油料食油价格走势。指出.国内食油供给充足,并持续增长;食油消费逐步增加;食油价格总体保持上涨态势。并预计在新油料上市前,国内外市场价差缩小的可能性不大,中国油料和食油市场将随国际市场价格高位波动攀升。  相似文献   

10.
孟丽 《农业展望》2006,2(3):24-26
初步估计,2005年全国油料(不含大豆)种植面积2.18亿亩,比2004年增长0.9%;全年油料(不舍大豆)总产量3106万t,比2004年增长1.3%,创历史新高.2005年中国油料进口大幅增长,出口增加;食用植物油进 口减少,出口增加.2005/06年度国内食油消费总量1800万t左右,比2004/05年度增长5.9%,虽然2005/06年度食油新增供给1786万t,略低于当年消费,但由于期初库存较大,2005/06年度国内食油供给有余.2005年国内油料价格明显低于2004年,食用油价格持续低迷.2005年国际市场大豆供给和需求较为稳定,相对于2004年价格水平较低,波动幅度明显减小.预计2006年油料与食油的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的供给状况及价格水平;预计大豆进口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