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鉴定茶树抗寒性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茶树品种迎霜在不同低温及处理时间下电解质外渗率的变化,探讨了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在鉴定茶树抗寒性上的应用。结果表明,电导法鉴定茶树抗寒性的低温处理时间2 h以上即可,梯度中心温度在-2 - -5℃。以此为基础,鉴定了10个供试茶树品种(系)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取其供试品种的一年生枝条为材料,经过不同等级低温处理后,应用电导法研究各品种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并配合Logistic方程求出半致死温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电解质渗出率明显上升,通过半致死温度的比较,对供试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5个品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山葡萄〉巨峰〉北醇〉1a〉香悦。  相似文献   

3.
8种葡萄砧木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与抗寒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评价8种引进葡萄砧木的抗寒性.【方法】以1年生‘5BB’‘山河1号’‘SO4’‘抗砧3号’‘贝达’‘双红’‘北冰红’‘BK-1’葡萄砧木枝条为试材,经-40~4℃不同低温胁迫处理12h后,测定不同葡萄砧木品种枝条的失水速率、电解质渗出率、萌芽率的变化,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各品种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各品种电解质渗出率明显增加;萌芽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以不同株系3项指标的平均值综合评价了8种葡萄的抗寒性,研究结果与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相一致.【结论】8个供试葡萄砧木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依次为:‘BK-1’‘双红’‘贝达’‘山河1号’‘5BB’‘北冰红’‘抗砧3号’‘SO4’.  相似文献   

4.
6个葡萄品种抗寒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赤霞珠、无核白鸡心、无核早红、克伦生、藤稔和京秀等6个葡萄品种为试材,通过设定梯度低温处理,测定其沙藏后的1年生枝条的电导率,从而对各供试葡萄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葡萄品种的电导率数值随温度变化均呈"S"型曲线分布;其抗寒性强弱排序为:赤霞珠无核白鸡心无核早红克伦生藤稔京秀。  相似文献   

5.
低温胁迫对几种无核葡萄品种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低温处理4个无核葡萄品种和中国野生葡萄山葡萄。结果表明,经过5℃、0℃、-20℃温度,波尔莱特电解质渗出率值从28.65%上升到42.68%,增加了48.97%,电解质渗出率最高,抗寒性最弱;其次是无核白电解质渗出率值从26.61%上升到31.65%,增加了18.94%,电解质渗出率高,抗寒性较弱。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低温处理基本都呈现上升趋势,而在-40℃低温下,各葡萄品种枝条组织的细胞膜遭受的损伤较大。4种无核葡萄品种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值均超过50%,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也达到了最高,不同品种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6.
选取河北省主栽的14个海棠品种(系)1a生休眠枝条为试材,测定其人工低温胁迫下的电解质渗出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测定不同低温处理下的枝条发芽率。结果表明,1a生海棠枝条休眠枝条在低温处理下电解质渗出率变化呈s型曲线,随着温度的降低,枝条萌芽率降低。半致死温度能准确反映海棠品种的抗寒性,河北省主栽海棠品种抗寒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八棱海棠>雪球>紫色经典>红珠宝>当娜>汤美林>印第安魔力>紫王子>高原之火>绚丽>皇家雨点>亚当>丰盛。  相似文献   

7.
以3个引进的勋章菊品种作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对其进行胁迫,通过观察各品种的生长情况与测定盛花期成熟叶片的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通过其含量的变化作为衡量各品种的抗寒性指标。结果表明:抗寒性强弱为白火焰鸽子舞黄火焰,与胁迫处理后植物生长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研究结果为勋章菊在苏州地区的引种与栽培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包头地区引种的6个观赏海棠品种一年生休眠枝为试材,采用电导率法研究低温胁迫下6种观赏海棠电解质外渗的变化,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变化曲线进行拟合,分别计算各海棠的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引进的6个观赏海棠品种的抗寒性有显著差异,相对电导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呈"S"形上升,拟合出Logistic方程拐点对应的温度即为半致死温度,各海棠品种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红宝石>珍珠>亚当>西府海棠>钻石>绚丽,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9.99、-26.59、-24.51、-22.26、-21.04、-17.71℃。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对3个暖季型草坪草品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园林绿化常见的3个暖季型草坪草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其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电解质渗出率呈增加趋势,MDA含量、CAT活性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得出3个暖季型草坪草品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野牛草结缕草狗牙根。  相似文献   

10.
以6个国外李子良种的1年生休眠枝为试材,采取人工模拟外界环境的方法对6个李子休眠枝条进行不同低温(-5℃~-35℃)的处理,测定其组织含水量和电解质渗透率,应用logistic方程对各品种李子休眠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国外普通李子品种红宝石、巨王李和杏李品种风味玫瑰、味厚的休眠枝自由水/束缚水含量的比值明显高于欧洲李红西梅和蓝蜜;随着温度的降低电解质渗出率符合"S"型变化曲线,确定半致死温度在-22.65℃~-25.61℃之间,6个国外李子品种枝条抗寒性大小依次为:蓝蜜红西梅巨王李风味玫瑰味厚红宝石。  相似文献   

11.
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辣木的抗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品种辣木嫩梢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电解质渗出率的变化规律,应用Logistic方程建立回归方程,确定其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以此来判断不同品种辣木抗寒性强弱。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随着辣木嫩梢处理温度的降低,电解质渗出率总体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8h和16h低温处理的辣木电解质渗出率曲线均呈"S"形,满足Logistic方程拟合要求,计算出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由低到高分别为‘狭瓣辣木'、‘PKM1'、‘多油辣木',由此可确定辣木抗寒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狭瓣辣木'‘PKM1'‘多油辣木'。  相似文献   

12.
以猴樟和芳樟叶片为试材,通过低温处理研究了两种树木叶片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及SOD活性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两种樟树的电解质外渗率呈"S"型上升;两种樟树的SO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MDA含量则均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采用Fuzzy数学隶属函数综合评判法对猴樟和芳樟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判猴樟的抗寒性大于芳樟,这与利用电解质外渗率结合Logistic方程得出猴樟和芳樟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12.43、-10.71℃结果相一致;以猴樟为例,对低温胁迫过程中各抗寒指标隶属函数值进行的综合评判结果显示其抗寒性分抗寒性减弱期、增强期及减弱期。  相似文献   

13.
电导法鉴定黄瓜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抗寒性不同的黄瓜品种,在子叶期和三片真叶期,研究了不同低温胁迫、低温胁迫不同时间以及不同渗透时间对叶片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期幼苗在-3℃低温下处理18h、渗透90min,是用电导法鉴定黄瓜品种抗寒性的适宜条件;三片真叶期与子叶期的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用抗寒性不同的黄瓜品种,在子叶期和三片真叶期,研究了不同低温胁迫、低温胁迫不同时间以及不同渗透时间对叶片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期幼苗在一3℃低温下处理 18 h、渗透 90 min,是用电导法鉴定黄瓜品种抗寒性的适宜条件,三片真叶期与子叶期的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新疆阿克苏地区6个杏李品种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杏李6个品种的休眠枝进行各抗寒因子,得出各品种抗寒性大小,为杏李在新疆安全越冬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杏李品种的休眠枝条为试材,设置-15、-20、-25、-30和-35℃五个低温梯度进行低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定低温处理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求得半致死温度(LT50),同时对其可溶性糖、MDA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各品种电解质渗出率呈典型的S型曲线,与低温呈显著负相关;恐龙蛋、味帝、风味玫瑰、风味皇后、味王、味厚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4.43、-32.37、-38.87、-37.41、-40.14和-31.14℃.[结论]杏李各品种抗寒力大小依次为味王>风味玫瑰>风味皇后>恐龙蛋>味帝>味厚,杏李实际生产中-25℃是需要防范的敏感温度.  相似文献   

16.
柿属植物3种及栽培柿17个品种的抗寒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电解质渗出率法和示差热分析法(DTA)测定了柿属植物(Diospyros)3个种及栽培柿(D.kaki)17个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柿属植物种间抗寒性存在着很大差异。而栽培柿品种间抗性差异不大,供试材料中,君迁子D.lotus最为抗寒,其中D.lotus♂的抗寒性为-29.1℃,D.lotus♀的为-28.6℃,其次为栽培柿D.kaki,供试17个品种的抗寒性范围在-21.0--27.0℃之间;原产于亚热带地区的台东豆柿D.taitoensis最不抗寒,仅耐-16.5℃低温。降温速度对于树体冻害影响极大,若气温降至某一低,则到达该温值所用时间越长,树体受低温伤害越重,低温驯化可在某种程度上提高柿品种的抗寒性,此外,供试材料抗寒性的强弱与其是否为甜或涩品种无关。  相似文献   

17.
温州蜜柑枳高砧的抗寒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枳高砧和枳低砧温州蜜柑宫川品种为试材,分析比较了越冬期间叶片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枝梢与叶片组织的电解质渗出率。结果表明枳高砧植株淀粉及可溶性糖的含量,脂肪酸的IUFA值,亚麻酸/值均与植株抗寒性加强相关;而枝,叶组织在-15℃低温处理下的电解质渗出率则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杏花及幼果人工模拟冻害及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实生大黄杏、沙金红杏、澄城1号为试材,观察花蕾、盛开花、幼果经低温处理后的褐变及花粉活力变化,测定各品种花期的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结果表明,澄城1号的抗寒性小于其它2个品种;不同时期的抗寒性为:蕾期〉盛开花期〉幼果期;花不同组成部分的抗寒性为:花瓣〉雄蕊〉雌蕊,新鲜花粉的活力随着低温的加剧而逐渐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19.
欧洲稠李休眠枝条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掌握欧洲稠李的抗寒性.[方法]以欧洲稠李一年生不同发育程度的越冬休眠枝条为试材,通过人工模拟低温胁迫处理后测定其电解质渗出率,将电解质渗出率和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分析求算半致死温度(LT50),测定各类型枝条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水培后的枝条萌芽率,最后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判各指标和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剧,枝条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丙二醛含量和水培后的枝条萌芽率降低.[结论]野生欧洲稠李休眠枝条半致死温度在-32.3~-35.6℃,不同发育程度枝条的抗寒顺序依次为中等枝>粗枝条>细枝.  相似文献   

20.
山西部分梨品种抗寒性测定及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鉴定山西部分梨品种的抗寒性以达到对抗寒育种中亲本的选择。以1 年生梨枝条为试材,在人工低温处理下研究7 个梨品种枝条中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束缚水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各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供试梨品种的抗寒性顺序为:‘苹果梨’>‘晋酥梨’>‘晋蜜梨’>‘玉露香梨’>‘雪花梨’>‘玉酥梨’>‘库尔勒香梨’。(2)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处理温度的下降而上升。(3)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呈显著正相关,而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寒性无明显相关性。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可溶性糖可单独作为抗寒性的鉴定指标。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