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区甘肃鼢鼠危害的主要特征及生态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笼养实验和田间试验研究,对甘肃鼢鼠取食特点、危害特征以及鼠口密度与林分郁闭度和林下草本植物组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用树根、杂草单独喂养时,鼢鼠对树根的取食量随时间延长迅速减小,但对杂草的取食量随时间变化甚微;用杂草喂养的甘肃鼢鼠可正常存活,而用树根喂养存活时间不超过10d。直根性杂草不仅是鼢鼠的主要食物,而且其根系生物量与鼢鼠密度直接相关,表明直根性杂草是鼢鼠数量分布的限定性因素。甘肃鼢鼠对树木根系的取食只是在食物不足情况下逼迫所致。甘肃鼢鼠对林分的危害程度及其鼠口密度与林分郁闭度成反相关。甘肃鼢鼠对幼树的危害集中在春、秋两季,但以春季为主。害状多在5月上旬出现,被害油松针叶发黄、似火烤状。以调控食物来源为基础的生态措施,对甘肃鼢鼠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翻耕抚育可使鼢鼠密度下降73.1%,人工或化学除草可使鼢鼠密度下降79.36%、树木被害率下降81.32%,林间套种荏子可使甘肃鼢鼠密度下降87.01%、被害率下降95.23%。  相似文献   

2.
甘肃鼢鼠的危害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茁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189-190,214
从甘肃鼢鼠的生物学特征、危害现状和防治措施等方面对甘肃鼢鼠防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甘肃鼢鼠的人工防治提供基础研究资料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彭阳县甘肃鼢鼠的危害情况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甘肃鼢鼠在彭阳县的危害特点及发生原因,从林业、物理、化学等方面提出了甘肃鼢鼠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甘肃鼢鼠防治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甘肃鼢鼠对不同树种危害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退耕幼林地进行了甘肃鼢鼠对山杏、山桃、杞柳、柠条、沙棘、白榆和油松危害的调查,结果表明:甘肃鼢鼠对不同树种危害程度不同,山杏、沙棘和油松被害程度严重,山桃、杞柳和白榆被害中等,柠条被害很轻。因此,在今后补植补造时应补栽甘肃鼢鼠不易啃食的柠条、山桃、白榆和杞柳,同时保护鼢鼠天敌,加大人工捕杀鼢鼠力度。  相似文献   

5.
宁南山区甘肃鼢鼠危害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宁南山区甘肃鼢鼠危害的原因,并依据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原理,提出了固原市原州区林区甘肃鼢鼠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退耕地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 Lyon的发生现状,是鼢鼠适应退耕地生境变化的结果,因此应从生态角度出发,充分利用自然因子的调控作用,达到降低鼢鼠危害的目的,逐步实现鼢鼠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宁夏南部山区鼢鼠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害是世界性一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农、林、牧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我国有鼠类近200多种,多数为有害动物,其中鼢鼠为一类终生营地下生活的害鼠,属啮齿目仓鼠科鼢鼠亚科,已知全世界有8种,其中5种为我国特有种。对宁夏南部山区造成巨大危害的鼢鼠品种为甘肃鼢鼠,由于它们终年在地下活动,当地老百姓俗称“瞎瞎”。一般栖息在黄土高原山地丘陵森林草原上,喜食落叶松、山杏、山桃、柠条等树根,对林木破坏很大.对草原和农作物的危害也很严重。  相似文献   

8.
宁南林区甘肃鼢鼠的危害及综合防治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贯彻落实,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与此同时也为甘肃鼢鼠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繁殖条件,鼢鼠大量繁殖,危害逐年加重。为此,我们从2001年起在宁夏南部山区85个林区乡镇、国有林场、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大面积森林内对鼢鼠进行了专项研究,基本探明了鼢鼠的生物生态学习性、危害程度,并初步总结整理出了一套鼢鼠的综合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鼢鼠属啮齿目仓鼠科鼢鼠亚科,目前全世界有记载的鼢鼠共有8种,其中5种为我国特有,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林区的鼢鼠主要以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 Lyon)为主。甘肃鼢鼠(以下简称“鼢鼠”)俗名“瞎瞎”,常年栖居地下,打洞潜土,以农作物、牧草和树木幼苗的地下部分为食,在林区主要危害幼龄油松、落叶松、云杉、榆树、刺槐、山杏、沙棘、柠条等造林树种,啃食树木幼根.  相似文献   

10.
甘肃鼢鼠危害情况调查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鼢鼠,俗名瞎瞎、瞎老鼠,属地下鼠类中形体较大,挖洞能力极强,食量大而杂,咬食多种树根、草根、农作物根及种子。在宁夏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带分布很广,危害严重。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面积的不断增加,退耕还林地不再耕作,于是,在退耕还林地中鼢鼠危害特别严重,有成灾之势,所以,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给今后补植补造提供依据,现就鼢鼠对不同树种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花(金针菜)对甘肃鼢鼠驱避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原市原州区林业局在甘肃鼢鼠防治调查中发现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金针菜)对鼢鼠有驱避作用,经进一步试验,结果表明黄花间作盖度在20%~39%时,对鼢鼠有驱避作用,盖度达到40%以上时,对鼢鼠的驱避作用表现明显,可保护林木免受鼢鼠危害,在营林措施防治鼢鼠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王茁  谢树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75-16778
[目的]寻找甘肃鼢鼠繁殖率偏低的原因。[方法]通过生殖后期甘肃鼢鼠对尿液气味的选择,探求雄性甘肃鼢鼠繁殖规律。[结果]繁殖后期甘肃鼢鼠对陌生同性和异性个体尿液气味的行为反应试验表明,雄性对其他同性和异性尿液气味反应明显,其他个体尿液气味对雄性甘肃鼢鼠有抑制效果;而雌性甘肃鼢鼠对其他个体尿液气味无明显反应。在繁殖期包括繁殖后期雌性甘肃鼢鼠对同性和异性气味忌避作用下降,攻击性减弱;而雄性仍对其他气味有敏锐反应。这可能与雄性是繁殖期社会关系的主要维持者和繁殖后期的主要扩散者有关。[结论]该研究为阐明甘肃鼢鼠繁殖率偏低的原因和社会行为适应策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依据2007年在互助县北山林区甘肃鼢鼠的危害现状调查,实施人工捕杀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防治可明显降低鼢鼠密度,提高幼林成活率,鼢鼠的平均密度由防治前的69只/hm2下降到27只/hm2,幼林保存率由防治前的65%提高到80%。  相似文献   

14.
宁夏草原害鼠及鼠害控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宁夏有啮齿动物38种,重要的草原害鼠20种,甘肃鼢鼠,长爪沙鼠和达乌里黄鼠是对草原危害最大的鼠类,文章概述了草原鼠害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控制我区草原鼠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史店乡退耕还林鼢鼠危害情况的调查,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草以来,鼢鼠危害最为严重,鼢鼠危害面积达到34598.6亩,由此采取了以下措施防治:一是预防措施,二是生物防治.三是物理防治。四是人工防治,五是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和代谢特征,为动物适应低氧环境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D大鼠为对照,应用mATP酶法测定常氧及急、慢性低氧条件下甘肃鼢鼠肌纤维类型及不同类型肌纤维横截面积,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甘肃鼢鼠腓肠肌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肌红蛋白(Mb)含量。【结果】与常氧组相比,急、慢性低氧对甘肃鼢鼠肌纤维组成及横截面积无显著影响;与SD大鼠相比,甘肃鼢鼠Ⅰ型肌纤维比例极显著降低(P0.01),Ⅱa型肌纤维比例极显著升高(P0.01);急、慢性低氧处理后,甘肃鼢鼠SDH、LDH活性较常氧组无显著性变化,但显著低于SD大鼠(P0.05);甘肃鼢鼠Mb含量与常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但显著高于SD大鼠(P0.05)。【结论】与SD大鼠相比,甘肃鼢鼠的肌纤维类型和代谢特征有明显的低氧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固原市原州区甘肃鼢鼠的生物学习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鼢鼠终生营地下生活,生物学习性比较复杂。在总结宁夏森防总站、固原市林木病虫害研究的基础上,在参与"宁南黄土丘陵区甘肃鼢鼠综合防控技术推广及示范"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对甘肃鼢鼠的生物学习性及洞道系统进行解剖研究,摸清了甘肃鼢鼠洞道结构主要由寻食洞、交通洞、朝天洞、盲洞、应急洞、储存室、临时储存室、健身室、卧室、育婴室、监视洞、哨卡、出窝洞等组成。  相似文献   

18.
甘肃鼢鼠对原州区林业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甘肃鼢鼠的生活习性与为害方式,阐述了固原市原州区林业生产的危害、防治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对策,以为原州区林业建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经1995~1998年在祁连山北坡人工造林地对中华鼢鼠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了不同生境中鼢鼠的数量分布和发生危害情况,基本掌握了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及危害规律,并根据气温、性比等因素,建立了祁连山林区中华鼢鼠短、中期数量测报模型:F=1.679p。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华鼢鼠在子午岭林区的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摸清了鼢鼠的形态特征、习性、发生规及危害程度,并总结出了有效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