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沼气发展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促进我省沼气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沼气建设与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农村沼气服务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会制约农村沼气的健康发展,所以建立沼气服务管理体系的工作,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沼气作为一种优质的可再生能源,在农村有很强的推广应用条件,农村的生活环境为沼气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沼气的主要来源是发酵后的人畜粪便和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这些原材料在农村如果不被利用就会成为废弃,导致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利用这些生活垃圾来生产能源,是建设和谐生态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农村地区如果都能够将它们变废为宝,农村的发展又会迈出新的一步。本文作者详细讲述了发展农村沼气事业的意义、现状,并对进一步发展完善农村沼气事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大农村沼气推广力度,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是构建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一、我市农村沼气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1、认识有偏差. 在农村沼气建设中,有许多干部群众对农村沼气认识不足,因此,有少量农民不情愿出钱或出力;有的干部认为:上面搞不得不搞,钱多多建,钱少少建,没钱不建,认为建沼气池麻烦,这么麻烦也只能是点灯、做饭而已,他们根本不了解"三沼"综合利用效益所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4.
浅谈农村沼气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加大农村沼气推广力度,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是构建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要求。1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1)认识有偏差。在农村沼气建设中,有许多干部群众对农村沼气认识不足,因此,有少量农民不情愿出钱或出力;有的干部认为,上面搞不得不搞,钱多多建,钱少少建,没钱不建,认为建沼气池麻烦,这么麻烦也只能是点灯、做饭而已,他们根本不了解"三沼"综合利用效益所带来的好处。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村沼气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改善了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环境。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公关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切入点,其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在广大农村得到了迅速推广。而对于介于城市与农村的城郊,鉴于其独特的区位环境和经济条件,如何推动沼气建设工作,笔者通过对郑州市惠济区的调研,颇有心得。  相似文献   

6.
林守敬  林忠华  肖庆龙 《福建农业》2009,(6):F0002-F0002
近两年来.莆田市荔城区新度镇把发展沼气建设、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建管并重,健全服务体系.创新入户模式,促进沼气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截止去年底,全镇新建沼气池2200口,沼气入户3208户.分别占全区的61.1%和69.3%,其进度居全市乡镇之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镇有121个规模不等的养猪场(大户)为1008户没养猪户供气,占全镇沼气用户总数的31%.  相似文献   

7.
发展农村沼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农村的有效途径。沼气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发展农村沼气既可替代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也可替代煤炭等商品能源,建设1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均产气380立方米,相当于替代600公斤标准煤,可解决3—5口之家一年80%的生活燃料,从而增加优质可再生能源,有效缓解能源压力。  相似文献   

8.
舟曲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舟曲县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制约舟曲县农村沼气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力强 《吉林农业》2007,(12):13-13
农村沼气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大事。自2001年国家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来,全国农村掀起了大建沼气池、建设新家园的浪潮。沼气建设充分利用农村量大面广的人畜粪便等生活、生产有机废弃物制取沼气,并结合改厕、改厨、改圈等设施建设,既可以为农村提供清洁廉价的能源,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又可以发展沼气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因此,为了促进农村沼气建设步伐,笔者建议大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从2005年开始申报沼气项目至今,沼气建设成效显著,显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东胜区沼气建设现状及其带来的效益,为进一步开展沼气建设工作奠定基础,促使该地尽早实现全区农村沼气化,走上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村沼气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所接受,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充分显示了它的能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农村沼气的发展,对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很多农民朋友对沼气还很陌生,不知道如何建设沼气池及如何使用沼气为此,我刊特开辟农村沼气知识讲座专栏,为广大农民朋友详细介绍沼气的基本常识、沼气池的建设以及沼气的使用知识等,以推动这项事业在农村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目前盘县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指出盘县农村沼气建设已进入了规模化普及阶段,着取爷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同时针对农村沼气项目推广中出现的认识、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认真总结农村沼气建设的经验和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主要从农村沼气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农村沼气工程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推动力;我旗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农村沼气发展方向;农村沼气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这五个方面阐述了发展我旗农村沼气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提高人们对农村沼气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能源特别是农村沼气建设,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要求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农村沼气建设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场沼气工程的拥有量不断增加,普及率不断提高。随着沼气事业的快速发展,一  相似文献   

15.
一、内强素质,全体技术干部共过技术关。沼气建设属于农业技术工程项目边缘学科,技术含量要求高。针对九台市农村能源环境保护办公室的大多数技术人员,对沼气建设技术掌握不充分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充分利用省里对沼气生产工培训这一契机,全员35人,全部参加了培训,使技术人员在理论上对沼气建设有了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沼气 建设生态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贵州省农村沼气建设的回顾 1.1 成绩 2001年,省委、省政府确立了“生态立省”战略,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节约资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把大力发展农村沼气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2001年8月,朱镕基总理到贵州视察工作时,提出了加快贵州省农村沼气建设的指示,确定“十五”期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支持贵州省农村沼气建设,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艰巨长期浩大的工程,既有“硬件”的要求,如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农村沼气、草场围栏)等;又有“软件,,要求.即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其中培养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因为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根本谈不上是新农村,也谈不上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村沼气能源,在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的同时,带动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而且从各个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沈丘县把农村沼气能源建设作为发展循环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大项目争取,加强技术服务体系的健全,农村沼气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与农村经济、社会进步等要求相比,总体上差距仍然较大。一、影响沈丘县沼气能源发展的因素(一)农村对沼气工程认识尚未到位由于受沼气技术的影响,一部分农民对发展沼气信心不足,认为搞沼气只  相似文献   

19.
对加快我省农村沼气技术推广的思考与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本明 《甘肃农业》2004,(10):86-86
我国农村沼气技术的实用推广几经起伏,如今又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国家安排的10亿元农村沼气建设国债资金项目,于去年9月29日正式启动,为推动农村生态建设,从宏观一上起了导向作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巨大成果,提高了青年农民的文化水平,为沼气技术的在农村的使用奠定了知识基础。沼气池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也为沼气推广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20.
农村沼气物业服务体系主要模式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沼气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沼气总量快速增长,对服务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对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非常重视,有关领导同志也做了重要批示。本文着重介绍了全国农村沼气物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类型和全托式服务方式,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