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以满足当代人发展需要的同时,为后代留下一个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其实质就是一种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发展,既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有机协调,也是人的素质提高与社会进步的融合。生态科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生态环境、资源合理利用、人口数量和人的素质及理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和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必须树……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是人类进行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特别是耕地资源,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首要物质条件,它关系到人们的吃住问题,耕地整理工作是土地整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当前,耕地资源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自然要素,已成为约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文章首先探讨了目前吉林省耕地整理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对吉林省耕地资源整理利用的措施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1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重在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能满足人们对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又不能损害后代人对物质和文化需求的能力。换言之,就是指社会与经济、环境与资源的协调统一,要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但又不能破坏环境与资源,从而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土地、海洋、矿山和森林等自然资源更好地、长久地服务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环境保护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必然以保护环境为前提。1.2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指林业为  相似文献   

4.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坚持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原则,妇女即是环境问题的主要的受害者,也是环境的重要管理者与维护者,她们与资源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聚集:我国土壤肥料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祥 《吉林农业》2010,(9):61-61
土壤和肥料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基础。关系到农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若干重大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经验,谈谈对发展我国土壤肥料行业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水安全问题事关重大,不仅是资源环境安全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水安全问题事关重大,不仅是资源环境安全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1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以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为前提,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国要在各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尤其是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生态与环境的发展。但在当前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水土流失问题还是十分严重,尽管相关人员一直在采取各种水土流失保持措施,但实际的水土流失范围仍较广,其危害也十分严重,不仅对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严重影响了地区的水环境。那么本文就对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此,主要介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对农业机械化的研究来证明其对淡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所起的保护作用。在现代社会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结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何能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如何能够对农业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是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与该国的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经济体制急剧变化的过程中,一方面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相当严竣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不足,经济技术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粗放性经济增长会给我国的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计划中,要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好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发展体系。资源开发中,要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要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路子”。甘肃的资源状况也和全国一样,资源短缺和不合理的开发现象普遍存在,过去经济发展是靠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利用而增长的,由于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俱增,与此同时,由于技术问题和开发利用不当,管理不善,致使各类自然资源遭到严重浪费和破坏,自然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相似文献   

12.
简述以色列持续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农业资源环境与生产现实之间的矛盾通常难以妥善解决,在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形势比较严峻的国家,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以色列正是这样一个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并不优越的国家,但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以色列农业已经独树一帜,真正开始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大豆种质遗传多样性的拓展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多年来对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但随着新品种的培育推广、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环境恶化、病虫害传入以及经济建设等方面原因,种质遗传资源多样性在大量减少,一致性迅速增强.  相似文献   

14.
农业院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院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初探张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94)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为世界绝大...  相似文献   

15.
影响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建立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基础上的,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同样强调社会公平、农业人口、资源、环境、生产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1991年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会议上,把农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不损害后代人使用自然资源和享有良好环境的权益下,争取和保持当代较高的生产率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趋势。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资源进度开发、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对自然资源实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资源的束型省份.因此,以全新角度认识甘肃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确保和实现甘肃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也是甘肃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是重要的物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而又无法替代的物质资源。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培育节约风尚、增强全民的忧患意识,应是我们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和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和环境四大问题都与水资源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大,水问题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依法治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耕地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耕地资源是我们生产和生活中的最基本资料。科学的对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可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实施。主要对水土保持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一番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所有的资源中土地资源是最宝贵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土地作为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载体,一旦被破坏情况严重的话就没有办法恢复,为此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有更长的寿命,必须要节约用地、保护土地,这也成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也是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途径.所以本文也重点的描述了节约集约用地的一些措施,为以后工作开展打好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