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养殖业中,仔猪腹泻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疾病,发病机理复杂,影响发病的因素多变,对仔猪的生长、生产影响巨大。在养猪业生产中,仔猪腹泻发生率很高,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25%以上,死亡率达10~15%。发病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前,仔猪腹泻不仅是影响断奶仔猪的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实际生产中,仔猪由于受到疾病感染、饲粮、环境、饲养管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猪场和养猪户发生断奶仔猪腹泻现象,同时也是对仔猪危害最大的疾病。仔猪断奶后头7天腹泻发生率为0.6%,8~13天发生率为32%,14~17天腹泻发生率增至41.4%,到22~28天腹泻降至8.4%,死亡率高达20~30%,仔猪腹泻已成为仔猪死  相似文献   

3.
仔猪腹泻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常发疾病,影响仔猪生长,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是困扰和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目前集约化养猪生产实践中,仔猪断奶由过去的60日龄逐渐提前到35日龄或更早,由于断奶后饲养管理跟不上。导致仔猪断奶后腹泻综合症发病逐年增加,据统计,腹泻病死率约占10%~20%,甚至达40%。发病后仔猪的生长速度明显缓慢,免疫功能减退,很容易继发其他传染病。经过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对断奶仔猪腹泻原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通过加强分娩舍仔猪饲养管理、减少仔猪腹泻给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加强防治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4.
仔猪腹泻是仔猪的常发疾病,一般可由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引起,以出生后3~7天、断奶后10~18天为常见。发病仔猪多呈腹泻、水肿、厌食、消瘦等症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制约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罗宇 《湖南农业》2022,(7):18-19
<正>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和南方生猪养殖的特点,总结了规模化养殖条件下仔猪腹泻的原因、症状和防治方法,供读者参考。一、规模化养殖场仔猪腹泻的发病规律1.自繁自养模式自繁自养规模场仔猪腹泻的发病规律:仔猪0~5天内易发仔猪黄痢;8~15天因贫血易发仔猪白痢;15~21天,仔猪易因补料过食而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规模化养殖场多在21~28天断奶,仔猪断奶后1~2周内易发断奶应激性腹泻;28~60天,规模化养殖场仔猪进入保育舍后,若管理不当易发生腹泻。  相似文献   

6.
断奶仔猪腹泻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期,早期近期断奶仔猪的腹泻问题,一直困绕着我区的养猪户。据调查,断奶仔猪的腹泻腹泻现象很普遍,一般在10%~40%左右,死亡率在5%~8%左右,个别猪场,断奶后仔猪的腹泻率很高,有的圈(仓)腹泻率甚至能达到70%以上,死亡率高达20%,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原因分析断奶仔猪  相似文献   

7.
近期,早期近期断奶仔猪的腹泻问题,一直困绕着我区的养猪户.据调查,断奶仔猪的腹泻腹泻现象很普遍,一般在10%~40%左右,死亡率在5%~8%左右,个别猪场,断奶后仔猪的腹泻率很高,有的圈(仓)腹泻率甚至能达到70%以上,死亡率高达20%,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仔猪断奶3~7d后发生腹泻十分常见,断奶仔猪腹泻是影响断奶仔猪生长发育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体弱多病的仔猪发病率高,可导致仔猪成活率低,生长缓慢或停滞,饲料报酬低,同时还会引发因免疫力低而产生的其他疾病。本文作者分析了导致断奶仔猪腹泻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定期消毒等预防控制措施,为减少疾病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许多养猪场的仔猪都在4~5周龄断奶,即人们常说的早期断奶。仔猪早期断奶能显著提高母猪繁殖力及饲料利用率,但由于仔猪生理机能的不完善,抵抗疾病及不良环境能力差。因此,早期断奶也给仔猪生长发育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仔猪断奶后3~12d内发生腹泻,病猪精  相似文献   

10.
浅谈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腹泻是一种临床症状,很多因素都可引起仔猪腹泻。在养猪业生产中,仔猪腹泻发生率很高,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断奶后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30%,死亡率达10%~15%。发病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同时由于腹泻,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对疫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其它传染病.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大批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多年来,本人根据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实际养猪生产中,仔猪通常会在出生后的2~7日龄或者是断奶后约15 d表现腹泻的症状,一般发病之后会有50%~70%的发病率和20%~40%的死亡率。腹泻的仔猪在采食能力方面表现比较差,严重腹泻的仔猪丧失采食能力,同时在消化功能方面出现障碍,机体出现水肿和生长迟缓等患病表现,腹泻症状严重的仔猪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直接损害饲养场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2.
正仔猪出生之后最大的应激因素是断奶,仔猪断奶综合征主要是由于仔猪内外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应激反应,使其在断奶之后产生腹泻、水肿等疾病,这也是造成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受阻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1仔猪断奶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表现仔猪断奶综合征产生主要是由于营养、心理、环境3方面的变化应激因素而使得仔猪发病。由于仔猪断奶后日粮由母乳变成固体颗粒饲料,导致仔猪消化道酶系统与生理环境都会  相似文献   

13.
正大肠杆菌所致的胃肠炎是断奶仔猪的一种疾病,其特征是突然死亡或严重腹泻、脱水和毒血症。病猪死亡和存活猪生长缓慢是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3~10日的仔猪。最常于第4天或第5天首先观察到猪发病或死亡。在传统的于7~9周龄时断奶的猪中,本病易侵害同窝中较大的仔猪,  相似文献   

14.
断奶仔猪腹泻是由于消化机能紊乱引起的一种以腹泻为主的常见疾病。1发病特点本病发生于仔猪断奶后至60日龄的仔猪,多发于断奶后1~2周。一般断奶早的比断奶晚的发病率高,饲养管理条件差的比饲养管理条件好的发病率高,用无全价料饲养的比用优质的全价料饲养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一般实行仔猪4~5周龄断奶。仔猪断奶后腹泻(PWD)是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仔猪疾病之一。据报道仔猪断奶后17天内腹泻发生率高达41.1%,总增重下降33%,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 PWD的原发性因素 PWD的发生原因非常多,主要包括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其它致病菌、消化不良、免疫能力下降、电解质不平衡、断奶营养和环境应激等。仔猪腹泻的常见原发性因素不  相似文献   

16.
仔猪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缺乏先天免疫力、抵抗疾病能力差等原因造成。腹泻以出生后3—7天、断奶后10—20天的仔猪多发。发病后的仔猪常表现为厌食、腹泻、精神不振等。发病率为40%左右,死亡率达15%,冬季则更高一些,增加了牧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韩宝宏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2):112-113
<正>仔猪腹泻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据统计,断奶仔猪腹泻率一般为20%~30%,死亡率为2%~4%,甚至有些猪场断奶仔猪的腹泻率高达70%~80%,死亡率竟达15%~20%,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18.
在养猪业的生产过程中,断奶仔猪腹泻的现象相当普遍,不仅影响着断奶仔猪的成活率,而且直接或间接地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仔猪断奶后,失去了母体抗体原,出现短暂性免疫力低下,机体抗病能力差,此时消化系统一旦受到损害就易造成腹泻。据统计,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占仔猪腹泻率的30%以上,腹泻后死亡率高达70%以上,严重制约者养猪业的发展。为此,笔者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其综合防控对策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蓬伟 《新农业》2007,(4):40-41
断奶是仔猪一生最困难的时期,随着养殖观念的不断改善,仔猪断奶日龄不断提前,商品仔猪一般在28天断奶。这样虽然缩短了繁殖周期,提高了母猪利用率,但仔猪的腹泻率、死亡率也明显上升。在生产水平较差的猪场,断奶腹泻死亡率可达30%,且发病后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继发其他传染病,引起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0.
仔猪断奶后身体抗病力弱,容易发病,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养猪学者通过对断奶仔猪腹泻疾病的研究,基本找到了病因。本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总结提出加强饲养管理、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和合理地配制日粮,尤其要采取防止断奶仔猪腹泻病的综合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