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我国目前的人地矛盾就要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而要解放农村生产力,从农业的根本——土地制度开始无疑最为彻底。解决土地制度现存问题的方法就是建立起合乎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的土地流转模式和流转机制,也就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即在农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前提下,农民所享有的使用权可以遵循市场机制,在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中,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现存的问题入手,指出农村土地国有化是我国现实基础上的最佳选择。制度转换的路径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宣布所有土地为国家所有,取消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农民现在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归农民,使用年限为4 0年,到期后所有土地由国家无偿收回。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将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制度。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期届满可继续承包已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问题是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是农村稳定的基础。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最根本的是落实土地政策。理论与实践证明,解决好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当前农村中,重要的是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促进农业发展。一、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所谓土地使用权流转,就是指承包户依法对其所承包土地的使用权通过转让、租赁、入股等形式进行处置、获得收益的行为。虽然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都明确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但是在长期实…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应把农村土地所有权与城镇土地作统一化安排,对农村土地物权制度进行改革,设立专门的机构,统一行使农村土地所有者的权利;把农村土地使用权物权化,从法律上明确农民对于土地使用权的性质,赋予农民物权人的法律地位,行使物权人的权利。同时,国家也应该对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做出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传统体制下,重工业化发展战略及由它内生的种种制度约束,在农村积淀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约束主要表现为“流出地”的土地制度和“流入地”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核心问题是土地使用权归属和界定问题,促进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户籍制度的创新目标是逐步取消农民进城的户口管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同时也应该加强与户籍制度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建国以来土地制度发生了若干次变化,国家与农民在土地权利的分割比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国家权利的逐步退出以及有限的让渡,农民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从事除农业外的其他产业。因此,农村的经济结构也发生变化,向多元化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及《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农村土地①使用权流转市场日益活跃,土地流转形式也随之多样化,最近在浙江绍兴等地还兴起了一种新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土地信托制。本文拟就土地信托的含义、在我国实施的依据及应建立的配套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笔者个人的一些见解,以期土地信托制度在我国早日确立并迅速发展起来,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江苏淮安农民土地权利状况表明,农民土地使用权受限、收益权受损和处分权受控问题突出,原因是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经营权定限和流转制度残缺等制度缺陷。认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权利,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排除村委会处分集体土地的权力、扩大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和规范集体土地征收行为扩大农民收益权能,是构建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机制是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珍贵不言而喻,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也应运而生。流转制度一方面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民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存在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不完善,掠夺式经营模式普遍,土地资源保护的配套制度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导致农村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和污染的现象日益严重,威胁粮食安全,损害农民利益。严格管制农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土地用途,实现代际间土地使用权的可继承,增加配套的土地资源保护制度,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土地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的一项重要基本的权利,在保障农民生活权益的同时,也将农民束缚在既有土地上。在城镇化、农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进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基于其特殊的法律特征和影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应当科学合理有序的进行。本文对该权利流转的积极、消极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完善流转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所有权制度与使用权制度共同构成了土地产权制度的核心内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与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就是围绕这一产权理论展开的,即把土地所有权制度纳入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框架之内,健全提高农民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整个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从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研究进行归纳:土地所有制关系、土地权利体系、农地制度创新模式、农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确定合理的农地制度变迁的衡量标准、正确处理土地承包经营与农业规模经营的关系、转变认识和观念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依靠机制创新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国有化是在我国现实基础上的最佳选择,制度转换的路径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宣布所有土地为国家所有,取消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农民现在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归农民,使用年限为40年,到期后所有土地由国家无偿收回.  相似文献   

15.
土地权利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权利,农村土地流转便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一种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多种形式和途径,但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在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方面。该文分析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问题和农民权益流失的原因,提出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运用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土地征收与管制对农民土地权利适当和过度的限制。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可知,我国的土地征收、管制对农民土地权利的限制多是过度的。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土地征收和管制限制农民土地权利的具体体现,并借鉴国外的相关先进经验,对我国土地征收、管制制度的完善提出合理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我国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作为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农村土地问题的解决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当前,我国农地制度安排存在诸多弊端,基于此,从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土地使用权受限、土地产权残缺、农地征用制度不合理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土地权利是权利人依法直接对土地实施取得利益行为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土地权利制度是国家土地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整体踏上向市场经济的更高级阶段迈进的步伐,目前我国以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交易为基础构筑的土地权利制度,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权利人的多方面需求,必须从立法上予以更新.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一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必然要求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尤其是集体土地使用权,如果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在承包期内,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有偿转让其土地使用权,能够使土地使用权顺畅地流通,才能有效地优化配置农村的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20.
<正> 提倡土地使用权流转,一直是中央农村政策的主要内容。搞好土地使用权流转工作,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的稳定。积极探索、深化、实践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对于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农业部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以各种形式流转使用权的耕地约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5%~6%,其中发达地区的土地流转率达8%~10%,内地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率为1%~2%,且整个流转面正在扩大,发展势头强劲。笔者认为,在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