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生生长后期是指花生生育期间的结荚后期和饱果成熟期,约持续50天,此期是增加果重的主要时期。其管理的重点是保叶、防衰、促饱果。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从开花期管理、下针期管理、结荚期管理、饱果期管理、适期收获及贮藏等方面介绍了花生生长后期管理的措施,以期为花生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花生能否达到理想产量,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夏花生田间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前期促长,中期控旺,后期防衰"。结合邓州市夏花生高产创建的实际情况,我们总结出夏花生中后期管理14项高产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一、中耕结合培土迎针在7月中旬盛花期,大批果针入土前,于花生行间深中耕1次,达到拥土迎果针的目的,以促进花生稳健生长。二、精追肥未施基肥、种肥或施肥不足的地块,可在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进  相似文献   

4.
花生后期管理是决定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加强后期田间管理,确保花生优质、丰产、丰收。花生后期管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1、根外施肥花生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易出现脱肥早衰现象,如后期出现脱肥现象时可以进行根外喷肥,方法:用1%~2%的尿素水溶液或2%~4%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每隔5~7 d喷1次,连喷2~3次。以护根保  相似文献   

5.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花生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管理措施,严重影响花生产量,降低土壤肥力。通过多年在新疆建立花生高效生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本文作者总结了该地区花生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生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花生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春播花生控旺延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播花生管理不善,往往出现植株前期徒长,中后期早衰现象。花生徒长的主要表现是:第1对侧枝长度高于38cm,荚果膨大慢,秕果率高;生长后期若赶上雨水多的年份,常常出现烂果及芽果现象。花生植株徒长和早衰,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商品品质,推广花生控旺延衰技术,是确保春播花生安全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花生后期管理是决定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因此,一定要把好最后的一关,确保花生优质、丰产.  相似文献   

8.
<正> 花生后期的管理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时期。夏花生结荚期大批果针入土结实,对水肥的需要量达到高峰,由果针期到结荚期运转的氮、磷、钾数量分别占植株总量的48.1%、49.8%和53%左右,此期管理的中心控棵、增果;春花生饱果期促进荚果发育,防止烂果。因此,搞好同年花生不同时期的管理确保花生稳产,现将花生两期的管理措施汇总如下。 一、合理施用肥水夏花生结荚期  相似文献   

9.
花生控释肥的推广应用是提高花生产量的重要技术措施,能够有效解决花生后期脱肥问题,使高产花生田肥效后移,氮、磷、钾比例协调,使花生前期稳长,促进中后期生殖生长,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发挥花生品种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
正花生立枯病又称叶腐病、烂叶子病。主要分布在北方和长江流域花生产区。在花生的各个生育期都能发生,但主要以花生幼芽期和苗期受害最重,在花生中、后期常造成叶片枯萎、腐烂,严重影响花生产量。近年来,随着栽培措施的改进,特别是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肥水投入的增加,造成花生地上部生长过旺,花生生育中后期冠层群体过大,出现花生植株倒伏和郁闭现象。高温、高湿、通风透光条件差,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淮北地区花生产业的发展,从苗期、中期、后期和收获期等不同阶段,总结了花生超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花生开花下针期与结荚期是关键生长时期,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如遭受严重洪涝等自然灾害,更容易导致花生大幅度减产。花生田间中后期管理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利 《河北农业》2014,(9):11-12
目前花生生长已进入中后期。花生生长中期是指花生生育期间的花针期和结荚前期,也就是说花生进入开花期就可以称为花生生长中期;花生生长后期是指花生生育期间的结荚后期和饱果成熟期,主要标志是当50%植株出现饱果我们就称为花生进入花生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14.
淮北地区春播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省淮北地区,通过采用地膜覆盖,能创造出适宜花生提早播种和生长发育的气候、土壤条件,进而改变春播花生的生育进程,促进花生提早成熟。现从品种选择、整地起垄、播种覆膜、生长前期管理和中后期管理、适期收获等环节,对淮北地区春播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和介绍,以促进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花生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发展花生生产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我国花生平均产量较低,其增产潜力较大。施肥管理是花生增产的主导因素,根据花生需肥的特点进行科学施肥,将是提高花生产量的重要途径。1花生的需肥特点1.1花生对氮、磷、钾三种要素的吸收量是前期和后期多、中间少。在其全生  相似文献   

16.
李墨染 《现代农业》2013,(11):37-37
阜蒙县花生种植面积已达170万亩。为了提高花生单产水平。阜蒙县引进了花生地膜覆盖技术。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可使花生增产30%以上。覆膜后的花生品质好,但要求覆膜前底墒要足,切不可无底墒进行地膜覆盖。花生地面覆盖薄膜后,由于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促进了土壤养分的分解作用和作物植株代谢功能的增强,增加了对有机肥料和磷、钾营养元素的需要量。所以地膜覆盖花生与大田花生管理措施大不相同,其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花生生长中期是指花生生育期间的花针期和结荚前期,也就是说花生进入开花期就可以称为花生生长开始进入中期;花生生长后期是指花生生育期间的结荚后期和饱果成熟期,主要标志是当50%植株出现饱果我们就称为花生进入花生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18.
花生地面覆盖薄膜后,由于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促进了土壤养分的分解作用和作物植株代谢功能的增强,增加对有机肥料和磷、钾营养元素的需要量,所以地膜覆盖花生与大田花生管理措施大不相同。其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选种、整地施肥、播种、苗期、开花下针期以及中后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20.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容易遭受病虫害,对花生生长及经济效益造成了巨大影响,必须加强栽培种植管理,采取合理措施防治病虫害,实现优质高产。该文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简单研究花生栽培技术,并针对花生叶斑病、青枯病、茎腐病、根腐病等各种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