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农民素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未来的20年内.要建战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我国约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农民作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农民索质成为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能够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大力推进科教兴村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培育农民生态伦理素质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民生态伦理素质教育需要了解农民的素质状况,掌握好着力点和切入点。从分析结果看,要基于农民的素质结构,通过提高农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水平、生态保护意识、主体角色意识等方面的素质,促进其生态保护主动性、对政策的支持度、对环境的关注度、参与生态保护意愿等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源动力和前提。本文阐述了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必要性,分析了农民生态意识淡薄的表现,并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提升农民生态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7.
<正>生态文明是继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形态,也是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并列的第五种文明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新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建设新农村的“新”,不仅要体现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上, 体现在农村管理制度的建设上,还应体现在保持山川秀美的生态特色上。建设生态文明新村的方法措施一是政策要到位。我国工业发展到中期  相似文献   

8.
刘智元  蒋菠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83-6984,6988
在江苏省开展了有关农民生态伦理教育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部分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较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重视并解决。分析结果显示,提高农民生态伦理意识有利于其关注生态环境、支持生态保护政策、积极投入生态保护活动。农民生态伦理教育需要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强化教育的针对性,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丁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5,(28):312-314
分析了我国农民生态道德的现状和发展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筑就美丽乡村的前提.农民作为乡村建设的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其满意度是衡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以山东省济南市农民为研究对象,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指标重要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对于家庭经济建设、农村...  相似文献   

11.
农村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村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众多的支持,农民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农民的整体素质与农村的稳定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当前我国的农民整体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农民素质的提高可以有助于农村的建设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安定。本文主要是针对当前农民素质的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稳定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主体是农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农民,是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现代农业机械的装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推进,农民所掌握的传统农艺已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组织农民进行生产技能、肥药技术、农业机械、经营管理等方面循序渐进的培训,是摆在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前面亟需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生态意识是把环境保护化为每个人自觉行动的前提。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都需农民作为生态主体参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生态意识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当前,农民总体生态主体意识淡薄,参与度不高,这既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也与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有关。要在发展生态经济的同时创新、完善相关制度,为农民生态意识培养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裘鑫荣 《新农村》2007,(6):36-36
不断提升新型农民素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当前,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不但需要实际实用的转移就业技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工作能力的技能。如何让农民的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相适应,使农民的素质提升与新农  相似文献   

15.
公民生态文明素质的结构体系是培养公民生态文明素质的目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对于公民生态文明素质结构体系因缺失合理的逻辑而呈现纷乱。从界定生态文明素质的内涵自然引出公民生态文明素质包括生态文明认知、情感意志(价值观)、行为能力的心理发展结构和生态知识、生态伦理、生态法律等的内容结构。两大结构交织形成了公民生态文明素质的系统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农民文化素质整体不高、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科技素质水平偏低、现代公民意识缺失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之一,文章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新时期对农民的新要求,并从农民教育体制、农民教育课程开发、农民"终身学习"理念三方面阐释了提升农民素质的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224-225
柔性管理是一种以管理对象为中心、以调动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手段的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柔性管理思维能将外在的价值理念、思想原则等内化为个体的思想认识、价值信仰、行为自觉等。所以应当以柔性管理思维指导农民生态意识培育,建立对话交流的生态意识培育模式,建构通俗易懂的生态意识培育内容,开展多元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葛立锋 《新农村》2006,(10):31-31
余杭瓶窑镇地处杭州市西北郊,全境129平方公里,人口5.33万,其中70%为农业人口。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失地人口和富余劳动力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如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进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我镇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农民生态权是农民的基本权利,是生态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我国农民生态权缺失造成了农村生态保护不得力,引起了严重的农村生态问题。赋予农民的生态权,是维护农村生态系统平衡、建设生态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杭州市农民素质状况调查及农民培训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依然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问题根本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又与农民自身素质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农民问题在本质上依然是农民素质问题。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站在战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深入调研,摸清现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