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除了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之外,油菜籽还是食用油的主要生产原料之一。油菜因在种植方法和产量上存在较大的优势,致使油菜种植成为大多数菜农的首选,湖北省当阳市是油菜种植保护区,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形势下,市场对油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给市场提供充足的供给,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油菜栽培技术和种植效益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作为主要的油料作物,油菜籽油在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油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提升油菜种植效益已经成为广大种植户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该文以旧屋基乡油菜种植为研究对象,对油菜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并就如何促进旧屋基乡油菜种植效益提升给出相应地对策,旨在为旧屋基乡油菜种植和栽培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3.
科林 《当代农业》2014,(13):16-16
据统计,江苏省常州市共有油菜种植面积约22万亩,而在10多年前,该市油菜种植面积达65万亩。种植油菜的越来越少,农户认为是油菜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成本高。业内人士认为,种油菜效益不高归根结底还是国产油菜籽品质欠佳,生产成本过高,与进口油菜籽和大豆油、花生油等竞争并无优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种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油菜种植过程中,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使油菜种植效益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在油菜种植过程中,对机械化种植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并且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就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正>安徽省是国内油菜籽主产区,油菜籽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湖北省和四川省,居全国第三位。近两年来,油菜籽种植的比较效益一直偏低,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不高。目前,在地油菜生长情况如何?新季菜籽市场又会呈现什么发展趋势呢?油菜种植面积继续缩减由于种植油菜籽比较效益低,单产  相似文献   

6.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而湖北省是油菜种植大省,油菜种植面积及油菜籽产量连续多年在全国领先,曾有"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的说法。湖北有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中双系列、华双系列双低油菜品种,鄂州市率先在湖北省实现油菜双低良种化,有效地提升了油菜籽的质量,增加了油菜的产量,提高了双低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有着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家中常用的菜籽油就是以油菜作为最初原料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油菜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因此如何高效地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就成了摆在油菜种植人员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以油菜栽培技术对种植效益的影响为主题,对之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油菜籽可榨油,经济效益较高.新时期,油菜种植业不断发展,种植技术不断更新,并且广泛应用于种植工作中,油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为种植人员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种植工作中,依然会面临种植技术应用不到位、病虫害防治不科学的情况,影响了油菜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油菜由于其富含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油菜籽的含油量位居世界第二的油料作物其经济价值也是可以预见的。其经济价值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因此,关于油菜种植技术受到了重视。本文主要结合当地的基本气候、地形等条件特征分析油菜种植技术,并进一步探讨油菜种植技术的应用于推广的手段及价值,以期为地区的油菜种植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推进当地的油菜种植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5年,油菜籽收储政策调整后,油菜籽价格出现较大下跌,油菜种植效益下降.本文结合2015年油菜籽收购新政策,通过深入乡村农户实地调研,分析对秋冬播农业生产影响并提出对策,为农业安全生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油菜是积石山县唯一的油料作物,最近几年,随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油菜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效益进一步提升。但是由于油菜种植技术不科学,油菜产量和品质一直难以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菜产量,改善油菜品质,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地区积极积极推广应用膜侧油菜栽培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示范效果,值得在全县油菜种植中推广应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膜侧油菜栽培技术,然后论述改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2.
受大量进口油料的冲击,加上国家开始对油菜籽收购政策作重大调整,不再临时收储国产油菜籽,这给国内油菜生产带来极大影响。针对我国油菜籽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成本较高以及机械化程度较低等现实问题,为了保护国内油菜籽的种植效益,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提出应采取有效的贸易保护措施,主要包括适时启动对进口油菜籽的"两反一保"贸易救济措施,建立油菜籽进口的预警机制,完善油菜籽贸易保护技术体系,以促进我国油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油菜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其油菜籽为一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用油的原材料,几乎任何适宜种植油菜的地方均有出现,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东北、西北、华南等地,由于种植方便且产量较高,获得大量的支持,随着人口的增多以及对于清洁食用油的大量需求,使得对油菜产业获得了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油菜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油菜主要作为油料的原材料,其中的油脂含量为37.5%-46.3%。根据油菜的类型不同其油脂含量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从油菜供给的微观主体——生产者的角度,并区分主产区和兼业区分析我国油菜供给的影响因素,发现油菜种植面积决策主要受上一期油菜价格以及以往的决策影响,主产区的农户对油菜价格的敏感度要高于兼业区农户,生产成本对油菜种植面积影响不显著。政府应该保护油菜籽的收购价格,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以增加油菜籽供应。  相似文献   

15.
去年油菜籽收购价高开高走.油菜种植效益凸现.加之政府对种植油料作物的补贴政策,农民油菜种植积极性提高,油菜播种面积增加。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测,2008年中国油菜籽播种面积为640万公顷.较上年560万公顷增长80万公顷.增幅为14.29%。虽然由于受雪灾影响.单产略有降低.但由于播种面积增加较多,总产仍然增加。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计油菜籽总产量将达到1150万吨,较上年增长112万吨,增幅为10.80%。  相似文献   

16.
正油菜不仅是黟县主要油料作物,更是黟县花海经济的重要组成元素。由于传统油菜种植效益偏低,油菜大面积连片种植有衰减迹象,有效解决的唯一措施,就是降低油菜生产成本,提升油菜生产效益,通过推广农业机械化,延伸油菜产业链,发展生态农业,创建菜籽油品牌,提升油菜产业效益,推动油菜生产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1皖南山区油菜种植概况随着全国乡村旅游的新起,彩色农业,特别是花海旅游已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之一。同时,还涌现出以田园风光为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套种不同蔬菜对油菜籽产量的影响,开展了油菜超稀植套种不同蔬菜的种植效益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油菜采用超稀移栽套种不同蔬菜都会增加相当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在蔬菜种类和品种选择上,一定要选株型直立、叶片挺直而较小、生育期较短(尤其是缩短油菜和蔬菜的共生期)等的蔬菜品种和种类,才能获得油菜、蔬菜双丰收,并提高相应的品质和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今年我国油菜籽生产和市场的基本现状,种植与加工效益,阐述了今年国内油菜籽价格猛涨的因素和发展态势,并指出我省油菜生产恢复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黄丙荣 《新农村》2014,(3):20-21
油菜是浙北主要的冬季作物之一,近年推广普及低芥酸和低硫代葡萄甙"双低"油菜后,人们在早春利用鲜嫩的主茎菜薹作为蔬菜食用,并以此作为加工脱水菜薹干的原料,提高了油菜的利用价值和种植效益。菜薹采收后,能促进油菜植株的分枝增加,可使油菜籽增产7.5%。"双低"  相似文献   

20.
<正>浙江省嘉兴市油菜种植历史悠久,曾是全省乃至全国油菜籽主产区之一,油菜历来是嘉兴市主要的冬种作物。菜籽油是江南水乡居民最主要的食用油,而油菜花素有“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的美名。由于气候条件、生产习惯、品种生育期特性等原因,本市过去油菜生产一直沿用晚稻—油菜轮作的传统方式。传统生产方式中采用育苗后移栽,存在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低等问题,近年来这些问题日益突出,大大降低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使本市油菜种植面积大幅减少,从2009年的79.5万亩下降到2020年不足7.5万亩。为恢复本市油菜生产,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和研究,从2015年开始试验晚稻茬口直播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并获得成功。之后经过示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21年全市共推广该技术2.16万亩,平均亩产油菜籽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