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打造中国环保,需要全民参与”。这是一位环保专家说过的话。作为盆景工作者与爱好者更是义不容辞,因为他们是环境美的创造者。《中国花卉盆景》杂志2002年第七期编者按指出:“每一位盆景工作者,务必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杜绝采挖、砍伐野生树木的不良行为。”因此,自育盆景素材是盆景艺术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10月10~18日,山东省东营市首届盆景邀请展在明潭公园芥子园正式开展。本届盆景艺术展的主题为“诗画盆景、文化园林”,旨在弘扬中国盆景艺术,带动东营盆景事业的发展,丰富东营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3.
1984年8月14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一位中国人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来访者络绎不绝。他,就是农民出身的扬派盆景艺人王益三。王益三是江苏省扬州市盆景协会会员,原在江苏省江都县曹王林园场工作。别看他才到不惑之年,从事扳扎盆景的艺术生活却已有26年了。他扳扎的扬派盆景造型别致,意境深远。有的犹如漓江山水;有的好象溍蛟探壑;有的形若龙凤展翅;有的胜似闲云飞舞。喜看这些艺术珍品,不能不使人从内心钦佩王益三的高超技艺。前年五月,在江苏省盆景艺术展览会上,王益三制作的“闲云无意任西东”、“古枝新萼孕红霞”、“我欲乘风飞去”等独具匠心、妙趣横生的盆景,博得观众的一致好评。一位美国朋友参观展览后伸出大拇指称赞说:“杰作!杰作!”并把他的盆景作品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开发区,各行各业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盆事事业在“特区”也无例外。近年来,海南成立了省盆景艺术家协会、三亚市盆景艺术协会以及即将成立全省盆景根艺学术研究会。这些都为“特区”盆艺事业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三亚盆景在三亚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相似文献   

5.
多年以前,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贺淦荪教授说过:“刘传刚是块搞盆景的料。”其时,刘传附拜在教授门下不久,他便以一盆枫树组合《雪压冬林》,夺得海峡两岸盆景大奖赛金奖,一时名声大噪。此后,他更是连连获奖,以至同好戏称他是“捞奖专业户”。1993年3月,为了寻求盆景事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毅然走出他从  相似文献   

6.
2009年1月北京盆景艺术研究会主持召开了现代盆景艺术研讨会。 研讨会由北京盆景艺术研究会秘书长隋学芳主持,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石万钦以《现代盆景艺术概述》为题做了讲演。他谈到,自1997年首次公开提出“现代盆景”的概念,至今己10年有余。现代盆景实现的是盆景艺术同种不同类的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盆景与书法     
将书法艺术原理溶入盆景艺术领域,不失为一种新的探索。潘氏有意将书法艺术原理引入盆景造型。他作的圆柏盆景《垂云》、黑松盆景《草书》,正是用行草的意趣营造了盆景艺象。那毫无拘谨、活泼而洒脱、富有情感的动态造型带着浓浓的东方情调,让人咀嚼回味。这不仅佐证了书法艺术亦对盆景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表露了潘氏从盆景角度对书法艺术的见解。他曾给友人回信写道:“以木为笔盆为砚,任尔挥洒咫尺天。”那是主张用书画的意趣强化盆景创作。他在总结松柏类盆景造型时说:“它的变化法则乃是层出不穷,‘反反得正’,就像游鱼调头、蝙蝠在飞翔中倏忽转向,它的意趣与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盆景艺术的理论研究工作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盆景形式和创作技法的探讨上。有人还认为:盆景创新,不从形式开始,只会是空对空。最近,潘仲连同志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新的见解。他强调:“只有在视野上的开拓,思路上的革新,才是真正能够带动全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根本性创新。”他的用意就在于:引导人们高瞻远瞩,总揽全局,  相似文献   

9.
●姗姗来迟的贵宾 5月14日,在盆景展览即将结束之际,南朝鲜盆栽界元老、盆栽协会第一任会长田相淇先生匆匆赶到了。他本是因故不能出席的,可是,出于对盆栽艺术的厚爱,出于对世界盆栽发展的关注,他不忍放过这样一个交流的好机会,还是尽一切努力远道而来。这份热情和执着,实实令人钦佩,令人感动。●金盘寄友情这只金光灿灿的纪念盘(见第2页左图),是台北树石盆景艺术协会会长洪金宝先生赠送给这次大会的札物。盆径约1尺,其上祝贺大会“圆满成功”几个字赫然耀目,表达了海峡彼岸的盆景艺术家对振兴祖国盆景事业的信心和美好祝愿,寄  相似文献   

10.
近读《中国花卉盆景》(2005.6期)刊载“刘传刚盆景艺术展受宠椰城”的报导,一种不是意外的惊喜老是“扑闪扑闪”地在心口上跃动。刘传刚“下海”12年来举办了12次个人盆景展览,“全面展示了由他开创的海南博兰盆景为特色的树木盆景、树石盆景等系列作品”,为我国盆景事业的普及与发展确实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他的“盆景生涯”一路坎坷、艰辛。他的获奖作品博兰盆  相似文献   

11.
盆景旧时也称盆玩或盆栽,它包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遗弃“盆玩”一词,无疑是明智的。因为“盆玩”总有点玩物丧志之嫌。不用“盆栽”一词,也有其一定道理,因为盆景栽培手法与盆栽花卉的栽培手法大相径庭,用盆景一词加以区别也合乎情理。随着盆景艺术的日益普及以及对盆景理论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盆景”一词不能很好地概括树桩盆景和山石盆景的艺术本质。一般认为,盆景是“活的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12.
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沧浪亭,不久前举办了朱子安盆景艺术作品展览。在古色古香、三面有窗、典雅精致的“明道堂”、“清香馆”展出了朱老的一百五十多件盆景佳作。这是从他亲手栽培的数千盆盆景中挑选出来的艺术精品;也是他六十多年从事盆景艺术的真实写照。中外游客和广大盆景爱好者在观赏朱子安盆景作品后,无不称颂朱老的盆景“瑰丽多姿,秀美典雅”。朱子安今年八十四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他出身于盆景世家,自幼侍花养草,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使他在盆景栽培上有着较高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风格。他在技法上,坚持以剪为主,以  相似文献   

13.
这是曾经连获三届香港市政局举办的花卉盆栽比赛冠军的伍宜孙先生,在其所编著的盆景艺术著作《文农盆景》中的自况。诗词表达了在事业和艺术上均有成就的一位长者的情怀。伍宜孙先生为广东省顺德县人士,早年即已担任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他在繁忙的金融事业发展之余暇,特爱栽培花卉,研究盆景艺  相似文献   

14.
湖北盆景近年来在发展“动势盆景”的基础上,走“树石”、“丛林”、“组合多变”之路。今年6月在湖北荆州展出的“第五届盆景评比展览”盆景作品中展现了这一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这是介绍祖国宝岛台湾盆景艺术一组文章的最后一篇。作者在四篇短文里,就台湾“盆景热”的掀起、盆景的风格、发展趋势及其原因,作了简明扼要的分析。我们相信,对于大陆的盆景工作者是颇有启发的。在这里,我们愿借此机会,代表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向宝岛上的“中国树石艺术学会”、“雅风盆栽学会”以及各市、县的学会,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并祝愿海峡两岸的盆景艺术家们,都能尽力创造条件。为推动同胞之间的技艺交流、事业合作而携手并进!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推动云南盆景事业的发展,搭建盆景的文化和技术交流平台,由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盆景赏石协会、云南昆明世博园艺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云南省盆景艺术展暨首届“世博杯”盆景艺术精品展,于2014年5月1日至18日在云南昆明世博园盆景园举行。  相似文献   

17.
宋德钧同志提出统一盆景术语的意见,是非常及时的。在盆景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不及时统一盆景术语,将对盆景艺术制作和研究带来很多不便。笔者也想谈一点看法,供参考。Bonsai(盆栽)是日本的叫法,其本义是盆栽植物和盆景树木。它不符合我国的叫法,也不符合盆景的真正含义。就字面理解,盆栽只是将植物栽在盆中而已,没有人工艺术造型的含义;再者它只适应于“植物盆景”(或称“树木盆景”或“花木盆景”),而不适应于山水盆景。盆景既然起源于我国,就应该以中  相似文献   

18.
1985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盆景评比展览”已降下帷幕,它标志着中国盆景事业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可以预料,中国的盆景艺术创作,将会出现新的飞跃。这次盆展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成功。一、盆景艺术事业已由少数先行地区发展到全国各地;从黑龙江到云贵高原,从天山南北到鼓浪屿,都点缀着这朵奇异的鲜花。盆景艺术事业的发展已成  相似文献   

19.
盆景是我国传统的优秀园林艺术珍品。它运用“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达到“聚景于盆”的艺术效果,给人以“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艺术美感。盆景是活的艺术品,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巧妙结合,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欣赏优美的盆景,可使人逐步培养和提高审美的艺术修养,还能  相似文献   

20.
盆景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因材施艺、因形赋意的造型艺术。盆景就其词意而论,可理解为:盆中有树(或石料等),树(或石料等)能成景,景中有情,情中寓境,而且这些环节一脉相承,一气呵成。只有这样才合艺术法度,得自然真趣,才能算为名副其实的盆景。简言之,即是由景——情——境。一、盆景艺术中的“工”这是相对于“意”而言的。就象国画中的工笔画对于写意画一样。盆景中“工”的艺术特点是整齐划一,法度严明,姿态端庄,具有鲜明的具像美、装饰美和通俗之美(见右上图)。人们在盆景创作过程中常常有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