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及其儿茶素类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对人体健康有众多益处是因为它富含儿茶素类化合物。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有10种以上,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许多研究表明,以EGCG为代表的茶叶儿茶素类化合物对乳腺癌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包括:抑制致癌物诱导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升高及其引起的DNA损伤、降低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响应、阻碍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的结合、抑制DNA甲基化、保护线粒体免受氧化损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减少癌细胞的转移和增殖、改善代谢综合征以减少抗癌药物副作用、与抗癌药物产生协同效应等。本文综述了该研究领域的进展,并讨论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单体儿茶素和聚合态儿茶素,是茶树(Camellia sinensis)多酚主要组成部分,是绿茶"茶味"决定性成分.茶树儿茶素类化合物合成与积累具有显著的组织器官特异性,鲜叶中主要积累单体儿茶素,根中以积累聚合态儿茶素为主.类黄酮代谢途径下游的无色花青素还原酶(LAR)和花青素还原酶(ANR)是决...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又名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简称为TP(Teaupolyphe- nol)。其主要成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缩酚酸类及聚合酚类等。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醋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醋四种物质。其结构为:  相似文献   

4.
绿茶被认为具有多种生理功效,但临床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仍存有争议。绿茶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检测方法的建立是为了从代谢物水平研究绿茶及其提取物对人体的生理效用,有助于阐释绿茶生理功效的作用机理,并避免或减轻由于摄入样品化学组成差异和生物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儿茶素类化合物EGCG、EGC、EC和ECG及其派生物是常用的绿茶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主要检测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本文综述了绿茶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的种类、备样方法和检测手段,分析、讨论了基于绿茶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开展的绿茶生物利用率研究,以及临床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出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人体中儿茶素类生物标记物的备样和检测方法,并可尝试寻找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的、更能反映绿茶及其提取物摄入水平的新型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陆建良 《茶叶科学》1999,19(2):159-160
茶是一种纯天然的保健饮品,咖啡因和儿茶素是其特征性成分,也是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次生物质。但茶籽中仅含极少量的咖啡因且不含儿茶素。这些物质的产生是茶树的遗传特性所决定的,而且与其生长环境息息相关。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了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茶籽胚芽伸育过程中,咖啡因和儿茶素含量的变化。供试茶籽采自浙江大学茶学系茶树母本园的玉兰、鸠坑、黄叶早三品种的茶籽。将已萌发的茶籽置于已铺有海绵的白瓷盘中,用细沙覆盖约3~4cm,每个茶树品种两盘,于25℃LRH—250—G恒温光照培养箱中,以…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的生产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凡是茶叶中所含的具有多酚结构性质的化合物,统称为茶多酚。茶儿茶素类化合物,是茶多酚的主体成分。红茶中所含茶儿条素类物质经氧化生成的聚合物,也归纳在茶多酚内。这类物质均具有高灵敏度的抗氧化性能。根据近十多年来所发表的论文,抗细胞突变研究结果证明,其中有的组成成分,确有令人信服的成效。物尽其能而用之.不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必然会取得更进一步的提高。从茶多酚用于单纯氧化作用为目的的食品保质(俗称保鲜)的角度考虑,利用茶多酚作为保鲜剂,比纯茶儿茶素的功效更好。而利用纯茶儿茶素的混合物,比用进一步分离…  相似文献   

7.
陈宗懋 《中国茶叶》2005,27(4):37-37
茶叶中有20多种黄烷醇类化合物,它们与叶片的颜色有密切关系。绿茶浸出液中的黄烷酮配糖体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一种新化合物——Theiferin。它包括A、B两种。茶叶中已鉴定有20种儿茶素类化合物。最近,在茶叶中发现了对过敏有高抑制活性的3"-甲基-EGCG,在红茶品种红誉的叶片中发现有EGCG-3-O-(4"-O-甲基)。  相似文献   

8.
茶鲜叶经蒸汽杀青、烘干并粉碎后,分别制备得到儿茶素(TC)及其氧化产物(OPI和OPII)与茶多糖(TPs)。采用邻二氮菲—Fe2 氧化法与NBT光还原法,研究了儿茶素及其氧化产物与茶多糖对两种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TC及其氧化产物与TPs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强于Vc,其中TC及其氧化产物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又明显强于TPs。在本实验条件下,TC及其氧化产物OPI、OPII、TPs与Vc对·O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3.87%、63.99%、78.86%、33.59%和33.56%;对·O2-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3.40%、73.34%、100%、49.74%和29.99%。通过对IC50的计算,确定了几种试剂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小,即清除·O2—OPII>TC>OPI>TPs>Vc,清除·OHTC>OPII>OPI>TPs>Vc。  相似文献   

9.
茶儿茶素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茶儿茶素是一种高效低毒的自由基清除剂 ,具有多种药理和保健功能。本文综述了茶儿茶素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过程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茶儿茶素药理药效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儿茶素对dGMP羟基加合物的电子转移修复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生荣  赵玉芳 《茶叶科学》1997,17(2):219-224
用脉冲辐解动态研究技术,分析了由绿茶中提取的儿茶素对氧化型dGMP羟基加合物的电子转移修复效应。结果表明,dGMP中性N2O饱和水溶液在儿茶素存在下脉冲辐解后310mmdGMP-OH生长明显减慢,儿茶素酚氧自由基逐渐形成,儿茶素对dGMP-OH的修复速率常数依次是:EGCG为7.2×108dm3mol-1s-1,EGC为4.7×108dm3mol-1s-1,ECG为5.6×108dm3mol-1s-1,EC为2.9×108dm3mol-1s-1。  相似文献   

11.
冉伟  张瑾  张新  蔺松波  孙晓玲 《茶叶科学》2018,38(2):133-139
研究了茶尺蠖幼虫为害茶树叶片对儿茶素合成途径的影响。采用3龄茶尺蠖幼虫取食茶树新梢芽下第二叶,测定了儿茶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儿茶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茶尺蠖幼虫为害后3、6、12βh显著诱导了CsANR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且在为害后3βh和12βh达到了极显著差异。CsLAR基因在茶尺蠖为害后6βh和12βh,与对照具有显著差异。茶尺蠖幼虫为害后24βh显著诱导了没食子酸、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升高,而茶尺蠖为害后48βh仅没食子酸和没食子儿茶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茶尺蠖为害后24βh和48βh均没有被显著诱导。上述结果表明茶尺蠖幼虫为害提高了茶树儿茶素合成途径的代谢强度和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茶叶抗癌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茶叶抗癌研究的世界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综述。从1987年日本富田熏最早报道茶叶提取物可以抑制人体癌细胞起,全世界约发表了4000~5000篇关于茶叶抗癌的研究论文。作者将这些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主要集中在活体外、活体内以及临床实验,九十年代中期到新世纪初主要在流行病学研究和抗癌机理的研究,新世纪初继续进行抗癌机理研究同时进行活性成分在动物和人体内的代谢、运转和归宿的研究,从2004年起开始了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改造以期提高其生物可利用性和生物活性。本文重点对2003年以来的文献分流行病学实验、抗癌机理、儿茶素类化合物在动物和人体中代谢与归宿、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和改造与生物活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就茶叶抗癌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红茶加工中发酵阶段的基本反应是鲜叶中六种儿茶素的酶促氧化。由儿茶素参生的邻醌是非常活泼的,由此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导致决定茶汤色、味特征的色素的形成.发酵期间产生的茶叶色素主要有两种,即茶黄素(TF)和茶红素(TR).儿茶素转化成茶黄素和茶红素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儿茶素是茶叶中的重要成分,也广泛地存在于多种植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中。它在茶树的新陈代谢中起着呼吸色素原的作用,对成茶品质也有重要影响。儿茶素的生物合成是一个涉及到植物体内芳香族化合物和黄烷类化合物的形成问题。很多学者在这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也得到了一些结果。如库尔萨诺夫等证实了茶叶中醣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饮茶之风,自古至今。从西安到罗马,茶叶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畅销商品。茶叶最初是作为草药来饮用的,化学分析表明,茶叶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如多酚、甲基黄嘌呤、咖啡因、脂类、氨基酸、矿物质等。其中,茶多酚是茶叶的主要活性物质。茶中多酚的种类取决于它所经历的发酵水平。多酚类化合物,主要由儿茶素、酚酸、花青素和类黄酮组成,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比例最高[1]。绿茶含有的茶多酚包括类黄酮(儿茶素,单宁,茶黄素以及酚酸,统称为绿茶多酚[2]。近年来,大量科学研究把茶多酚与肥胖、抗氧化、抑菌等词汇联系在一起,本文旨在探索茶多酚与疾病在医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饮茶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东联 《茶报》2004,(4):20-21
饮茶能降低血脂,是与茶叶中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有关,这类物质主要是茶多酚。用茶多酚进行提炼、氧化、聚合,可转化成茶色素,其生化反应是以儿茶素的聚合物为主体,最主要有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等,由于各种组分的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17.
表儿茶素类单质红外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茶素类物质的测定对茶叶品质检测有重要作用,本工作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对表儿茶索、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4种儿茶素类单质进行了中红外光谱实验研究,得到了对应单质的红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3147~3498cm^-1范围内的宽带吸收来自于苯环上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而400~1750cm^-1范围内多峰结构吸收,对应于骨架振动和取代基的变形振动吸收;对应中红外吸收光谱的多峰结构谱段高频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对应儿茶素相比都多了一强吸收峰,对应波数分别为1681cm^-1和1692cm^-1,这是由于前两者都相应多出了-C=O结构。这些结果对于茶叶品质的光谱检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儿茶素(Catechin)是黄烷—3—醇化合物,具有2—苯基苯并吡喃核的基本结构.[式Ⅰ]。A、B 环是芳香环,C 环是含氧杂环。式Ⅰ为表儿茶素,在我国文献资料中称为 L—表儿茶素(缩写 L-EC)。国外文献资料中却多用(-)-EC 表示,这两种书写式有没有差异?究竟那一种较为妥当?要了解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有关儿茶素的手性、构型和旋光  相似文献   

19.
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功能,是茶叶中含量丰富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由于酚羟基的高活泼性导致儿茶素在生物体外及体内极易失去活性,致使其在生物体内利用度不高。近年来,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有望通过配体设计、精准合成和智能调控等策略解决儿茶素低生物利用度的难题,并拓展其在生命健康领域中的应用。综述了近几年儿茶素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儿茶素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的抗肿瘤、抗菌、抗炎、药物递送和抗病毒等活性,对儿茶素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的构建和生物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儿茶素新材料设计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羊文伟  寿松涛 《茶叶》2021,47(3):147-149
从杂交后代或者种子繁育后代的分离群体中筛选优良单株,培育无性系茶树良种是迄今茶树育种的重要手段.杂交或者种子后代性状分离程度的大小是影响选种成败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分析了'鸠坑种'茶树种子后代20个单株儿茶素类化合物和咖啡碱含量的变异情况.结果显示,在种子繁殖后代,咖啡碱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6.94%),而CG变异系数最大(253.96%),儿茶素类总含量和EGCG的变异系数介于咖啡碱和CG之间.该结果说明,在种子繁育后代中筛选低咖啡碱茶树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