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探索大棚内马铃薯脱毒组培苗最佳定植密度,提高组培苗和大棚利用率,生产出大小均匀可直接用于大田种植的微型薯,因而开展组培苗棚内定植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内组培苗适宜定植密度为257~303株/米~2。  相似文献   

2.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高产繁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脱毒微型原原种的特点 微型薯是利用茎尖脱毒、组织培养和无土栽培方法,在防蚜虫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直茎3~15mm,重量1.5克左右的小种薯。这种小种薯属生物技术产品,健康优质,没有病毒病、细菌和真菌性病害,其使用价值高,具有大薯的特征特性,可以在田间直播,每667m^2播种量7.5~10kg,比大种薯每667m^2用种量125kg减少用种95%以上,出苗率可达100%,用微型薯生产的原种667m^2产量可达2000kg(二季作地区),一季作地区667m^2产量可达3000kg。  相似文献   

3.
脱毒微型马铃薯粒重及密度对一级原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马铃薯脱毒微型薯4个粒重水平和4个密度水平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脱毒马铃薯一级原种的繁育中,为了提高种薯的整齐度,进而提高单位面积种薯的生产效率,微型薯大小应选用2~5 g,播种密度以7000株/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微型薯即由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经过炼苗、移栽、保护地隔离种植长出的薯型整齐、个头小而均匀的第一代种薯,俗称原原种。通过微型薯种出的后代因其脱毒高产、整齐均匀、商品性状好而倍受农民青睐,据调查目前微型薯生产市场缺口多达90%.制约其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成本过高的问题。本文作者有多年的微型薯生产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脱毒微型薯生产和育苗技术是一种甘薯种薯种苗相关的新技术。为了给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生产提供依据,于2017—2018年进行脱毒微型薯不同种薯大小和育苗方法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薯越大,种薯出苗数越多,种苗素质越好,以8.0 g种薯高密度育苗的出苗效果最佳。稀播育苗能显著提高种薯的出苗数和种苗素质,在同样的用种量下,5~10 g微型薯稀播壮苗的效果最好。采用大棚一次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28.3,甘薯生产用种量约为15 kg/hm~2;采用"加温育苗圃+大棚采苗圃+小拱棚采苗圃"二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87.0,甘薯生产用种量可控制在5.25 kg/hm~2以下。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通过茎尖剥离获得脱毒苗进行组培扩繁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然而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进行有土栽培生产微型薯时,由于各种原因在移栽过程中易出现大量死苗,从而制约微型薯的生产。本文总结了在西藏特殊气候条件下马铃薯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大西洋”马铃薯由天津市洋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999年引进的脱毒试管苗,通过无土栽培生产微型脱毒薯种扩繁成功的,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00天,单株结薯4~5个,淀粉含量达14.9%,耐贮藏,每667m^2产量约为1500kg。2002年12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扦插技术实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马铃薯扦插技术应用到脱毒微型薯生产中,并与组培苗移栽比较,具有成活率高、薯块大、成本低等优点,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马铃薯昆薯2号脱毒组培苗为试验材料,以组培苗茎尖扦插生产原原种。研究了不同插条长度对微型薯结薯位置的影响;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对扦插苗生根状况的影响及组培苗与扦插苗微型薯结薯情况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插条软枝长度3 cm左右,扦插苗从愈伤组织处生根,结薯集中,微型薯藏于基质内方便中期管理,提高原原种商品率;100 mg/L萘乙酸(NAA)生根效果最好,基部主根长度达到9.3 cm,根系也最发达;扦插苗原原种总重明显高于组培苗,扦插苗生产的原原种商品种薯率明显高于组培苗生产的原原种。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微型薯品种克新19号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微型薯数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00株·m-2微型薯的产量最高,但产生的多为大薯,造成了能量浪费。最适种植密度为500株·m~(-2),此密度条件下,每1m~2结微型薯704个,其中大薯277个。每1m2微型薯产量3 063g,其中大薯2 350g。植株个体发育良好,有经济价值的薯块数量多,既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又能节省脱毒试管苗。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温室条件下移栽密度对微型薯产量的影响,利用早熟品种费乌瑞它的脱毒试管苗为试验材料,种植并生产原种。  相似文献   

12.
对日喀则市主推的脱毒马铃薯品种"艾玛1号"、"艾玛2号"不同微型薯种植密度(6000、7000、8000粒/667m~2) 3个试验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生育期、结薯性状、产量方差分析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下2个品种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微型薯种植密度的增大,产量逐渐增加,大薯率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少,为生产合格脱毒原种和节约成本提供科研数据。  相似文献   

13.
在温室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无土栽培基质(珍珠岩:蛭石=1:1),进行脱毒试管苗和扦插试管苗生产微型薯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扦插苗生产的微型薯,单粒重达到4.02g,试管苗只有2.95g。而试管苗生产的微型薯,单株结薯数、单位面积(1m^2)结薯数分别高于扦插苗58.29%、68.61%,两者的单位面积(1m^2)产量相近,试管苗略高于扦插苗的微型薯产量,>1g的微型薯比例扦插苗达85.58%,高于试管苗5.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山薯组培苗瓶内与瓶外生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薯组培苗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苗瓶内与瓶外生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山薯组培苗茎段瓶内生根较优培养基配方为1/2MS液体培养基附加0.5 mg/L NAA、0.1 mg/L 6-BA、30.0 g/L蔗糖和1.5 g/L活性炭;在不同月份移栽对生根苗成活率影响较大,其中以4、10月的移栽生根苗成活率显著高于7月;采用瓶外生根方法,山薯组培苗茎段可不经任何生长素处理,经过21 d的培养,即可获得近90%的生根率;瓶外生根苗培养6周后可在基部形成1~3个微型薯,6个月后可形成1.5~4.0 g大小的微型薯。  相似文献   

15.
赵宏 《北京农业》2008,(3):17-17
<正>经过3个月培育,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在海南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试繁成功。记者在海南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的大棚内看到,员工正在收获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从2007年11月下旬开始,该园区内引进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进行试验性繁殖,平均亩产达到了15万粒。  相似文献   

16.
利用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产无病毒的种薯,是向生产上提供优质种薯,提高单产和防止马铃薯因病毒侵染引起退化的重要措施。而在生产无病毒种薯的过程中,组培苗的移栽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移栽成活率的高低与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的推广应用密切相关。据调查,一些从事马铃薯脱毒快繁的单位,  相似文献   

17.
为给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提供依据,该研究于2016年进行了不同甘薯蔓长类型的品种和密度基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60株·m-2的基质栽培下,甘薯短蔓、中蔓品种结薯性较好,脱毒微型薯产量超过2.5 kg·m-2,数量超过300 个·m-2,早熟品种脱毒微型薯的商品性更好。适当降低密度,能显著提高长蔓品种脱毒微型薯的产量和数量,适宜的密度为40~50株·m-2。  相似文献   

18.
<正>经过3个月培育,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在海南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试繁成功。记者在海南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的大棚内看到,员工正在收获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从2007年11月下旬开始,该园区内引进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进行试验性繁殖,平均亩产达到了15万粒。  相似文献   

19.
麦积区五龙乡是天水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重点生产基地之一。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熟品种脱毒微型薯密度应以52 500~56 250株/hm2为宜,可降低微型薯繁殖原种成本,增加产量,提高种薯率。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脱毒马铃薯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脱毒种薯需求量逐渐增加,需要繁育大量的微型薯。但在微型薯生产过程中,试管苗成本偏高,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密度下,2种培养基培养脱毒试管苗生产的微型薯产量进行比较,找到能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试管苗培养方法,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