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六合县1987年共有1 163户农民养河蟹,总面积达810亩。共放齐规格为2~5克的一龄天然蟹种1.225万公斤,平均每亩放养蟹种15.12公斤,约5 500只。为了帮助养蟹农户养好蟹,促使养蟹业的发展,县有关部门帮助农户组织蟹种1万多公斤,解决做防逃墙的钙塑片27吨,並多次举办河蟹人工养殖技术培训班和讲座,使养蟹户基本掌握养蟹技术。(周宪章)  相似文献   

2.
随着河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产量也随之增长,河蟹价格逐步回落,单一河蟹养殖比较效益下降.为了充分利用水体,提高蟹池综合生产能力,从2010年开始,金坛市水产技术指导站通过开展河蟹养殖池套养"太湖1号"青虾试验,探索蟹虾混养最佳养殖效益,逐步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池塘蟹虾‘155’生态养殖技术".所谓"池塘蟹虾‘155’生态养殖技术",即以河蟹养殖为主,科学套养青虾,实现每667 m2产河蟹100 kg、青虾50 kg,平均效益达到5 000元/667 m2的养殖模式.经过2年的推广应用,取行了较好的成效.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利用泰兴市现有河沟水资源.在不影响提高河沟的利用率和养殖效益,2004年笔者在溪桥镇23hm^2的河沟中进行了河蟹套养试验。投放蟹种454.7kg(计64960只),经过几个月的饲养,收获成鱼85560kg,河蟹3675kg,河蟹平均规格155g,最大个体300g,回捕率为36.5%。实现总产值966420元.获纯利507111.2元,其中河蟹产值367500元,获纯利291500元,每667m^2河蟹纯利844.93元,比单纯养鱼效益提高了1.35倍。现将河沟套养河蟹的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建湖县颜单镇梅塘村陈焕才承包16亩水面,1996年购回1.5kg河蟹大眼幼体,当年出售早熟蟹226kg,1997年又收获商品蟹1705kg,其大眼幼体到商品蟹的成活率达10.2%;两年总收入22.of万元,扣除固定资产、人员工资等支出外,年获纯收入8.4万元,年亩平收入525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做法总结如下:一、科学建池地选择靠近水源的低洼稻田建养蟹池,在四周开挖环形道沟,为距埂边4米,沟宽4米,深1.2米,烙开挖沟所得的土,堆做四周的池埂,四周用石棉瓦建成防逃墙。在池子的中央,建三个东西向长条形的暂养培育…  相似文献   

5.
河蟹生态养殖不同放养模式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研究了河蟹不同放养模式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每667m^2放养扣蟹350只~750只,规格200~300只/kg,均可达到上市规格150g/只,回捕率60%以上,其中放养350只/667m^2,平均上市规格最大,而单产、效果最低;放养750只/667m^2,回捕率下降,单产优势不明显,实验结果显示,河蟹生态养殖适宜放养模式是:河蟹500~750只/667m^2,规格200~300只/kg,套放青虾5~6kg/667m^2,规格1200~2000尾/kg;花白鲢15~20尾/667m^2,规格5~6尾/kg;鳜鱼8~12尾/667m^2,规格7~8cm。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池塘河蟹养殖因放养品种单一、种质低劣、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导致河蟹品味差,增产不增收。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于2002年探索了池塘蟹鳖生态混养技术,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1.池塘 试验池为长方形土池,共3口,面积共计14.5亩,池塘水深1.2m~1.5m,坡度l∶l.5。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2.防逃 用钙塑板在池塘上埂围成防逃墙,埋入地下15cm~20cm,地上高度50cm,沿池塘四周围成圆弧形。3.清塘 l月上旬,清除池塘内过多淤泥,加固塘埂,补缺堵漏,池底淤泥10cm~20cm,…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镇鱼范村渔业科技示范户李仁顺,探索了蟹池套小龙虾、鳜鱼高效生态养殖新模式。2008年22×667m^2水面收获大规格河蟹1500kg、龙虾2500kg,鳜鱼231kg,总收入8.793万元,扣除各种成本获纯利5.27万元,高于当地养殖户30%以上。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海水池塘的综合效益,2004~2005年,笔者在江苏南通盐润水产有限公司选择了13.3hm^2(200亩)池塘进行综合养殖技术试验,养殖方式为河蟹育苗-梭子蟹育苗-虾蟹鱼混养,即2月~5月中旬进行河蟹土池育苗,5月下旬~6月底进行梭子蟹育苗,7-12月份进行脊尾白虾、梭子蟹、虾虎鱼混养。通过试验比较,这种养殖方式比常规的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每667m^2净增收1200元,平均每667m^2产Ⅱ期梭子蟹扣蟹45000只,河蟹大眼幼体2.5kg,梭子蟹成蟹45kg,脊尾白虾75kg,虾虎鱼15kg,每667m^2产值9500元,利润为4200元。现将试验操作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由江苏省财政厅投入200万元,在灌南县新安镇尹湖村建设2000×667m2的虾蟹生态养殖项目一举获得成功。平均667m2产商品蟹74.1kg、商品虾10kg及鳜鱼5kg,667m2均纯利高达3363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流水,在小网箱内培育出规格为2.5-3cm黄颡鱼苗4.2万尾;继续在面积1334m^2,水深1.5m的池塘中采用自制配合饲料培育黄颡鱼苗种,经过190天饲养,共收获大规格黄颡鱼种396.7kg,平均规格90尾/kg,养殖成活率85%,每667m^2获纯利1753元,投放产出比1:1.53。  相似文献   

11.
1998~2002年在辽西地区进行河蟹生态养殖试验。5年共投放蟹苗19.46万只、625.15kg,收获成蟹4.21万只、2987kg,回捕率16.1%~33.8%、平均为21.6%,投入产出比平均为1:3.47。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市场行情的影响,河蟹价格波动起伏较大,且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池塘单一养蟹的风险越来越大.为此,金坛市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广应用蟹池套养青虾、塘鳢新技术,指导养殖户在蟹池中科学套养与河蟹习性相近、互补共生且经济价值较高的青虾和塘鳢,有效提高了综合产出效益,增强了全市河蟹养殖产业抗风险能力.2012年,金坛市指前镇芦家村养殖户金明生应用该技术,20×667 m2蟹池收获河蟹1 643 kg(平均规格155g/只),青虾621 kg、塘鳢572 kg,每667 m2产河蟹82 kg、青虾31 kg、塘鳢28 kg,实现总产值31.5469万元,总利润22.1269万元,每667 m2效益1.1063万元.现将其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在金坛市水产科技示范园内,围绕池塘优质高效河蟹生态养殖技术,进行了智能化自动控制微孔管道增养技术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试验,获得较好的收益。共收获优质河蟹10966.5kg,平均产量88.4kg/667m^2,成蟹200g/只以上占30%,平均规格148g,销售收入960000元,其中青虾收入47000元,鳜鱼37000元,花、白鲢5600元。  相似文献   

14.
敖户起水库位于阜新市彰武县后新丘镇 ,受干旱影响 2 0 0 2年养殖水面下降到 2 0hm2 ,平均水深2m ,水草覆盖面积 2 0 %。主要为眼子菜、菹草等。有花鲢、白鲢、鲤鱼、鲫鱼、鲇鱼、黄颡、东北雅罗鱼等经济鱼类 ,底栖生物丰富 ,河蚌、各种螺类现存量较大。 2 0 0 2年 4月 15日购买 5 5 0kg扣蟹投放 ,扣蟹规格平均 16 0只 /kg ,平均放养扣蟹4 40 0只 /hm2 ,在放养扣蟹前用铁筛网、塑料、竹杆等对水库进排水口处进行了防逃处理 ,在进排水口处向两侧各延长 5 0m建立了防逃围栏 ,其余部分未建防逃围栏。日常主要是检查防逃围栏是否破损逃蟹。整个…  相似文献   

15.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蟹类。全国河蟹养殖遍及全国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养殖面积达666666.6 hm2左右。河蟹在全国平均每667 m2产量约77 kg,江苏地区2019年平均每667 m2产量达100 kg。2020年出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江苏地区河蟹平均每667 m2产量在75 kg以下,较多养殖户产量仅有30~50 kg。这种产量养殖户很难收回成本,更难赚钱。河蟹产量低,养殖周期长,池塘空间利用率低。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称为澳洲淡水龙虾、澳洲淡水小青龙等,是澳大利亚东北部虾种。澳洲淡水龙虾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养殖3至4个月能长到100 g以上,最大个体能长到500 g左右,是普通小龙虾的4~5倍。2018—2020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水产实训中心开展了中华绒螯蟹和红螯螯虾生态混养试验,养殖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供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和2009年在洞庭湖的巴南湖主持了200hm^2网围河蟹健康生态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效果。2008年商品蟹产量58574kg,平均规格163g/ind,回捕率43.4%,鱼产量128348kg,蟹鱼销售收入598.64万元,总利润286.00万元,投产比1:1.91,平均每hm^2河蟹产量、蟹鱼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为292.87kg、29932.0元和14300.0元;2009年商品蟹产量68567kg,平均规格192g/ind,回捕率46.5%,鱼产量137783kg,蟹鱼销售收入757.25万元,总利润401.78万元,投产比1:2.13,平均每hm^2河蟹产量、蟹鱼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为342.84kg、37862.5元和20089.0元。本文从健康生态养殖的角度,对洞庭湖水域网围养殖河蟹的场地选择、网围布设、放养方式、饲喂方法、经营模式、资源利用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绥化市北林区在2004年开展了池塘规模养殖河蟹初试,通过一年的养殖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区河蟹养殖面积1475亩,总投放扣蟹7820kg,平均规格为230只/kg左右,于4月29日入池,最高亩放6.5kg,1450只,平均亩放5.3kg。按照河蟹养殖要求设置了防逃墙,大部分池塘四周水边有水草,投喂的饲料主要有豆饼、豆粕、玉米粒、玉米面,  相似文献   

18.
池塘养蟹的防逃设施,是养好河蟹的关键之一。发展池塘养蟹以来,蟹池的防逃设施,有的用水泥、砖头砌防逃墙,有的用铁皮或玻璃、钙塑板、玻璃钢等围圈防逃,不仅造价高,而且有的还容易损坏。现介绍一种简便、经济的酒瓶防逃设施,供池塘养蟹的单位和专业户试用。先收集或购来一批同一形号或相似形号的圆形废弃酒瓶(一般每只仅二、三分钱),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我们选择了高塍镇洋新圩吴启荣的186亩池塘(9只)作为“省河蟹项目蟹种培育基地”之一,全部指标通过验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下面谈一下经验和体会:一、扣蟹池塘的建设1郾扣蟹池建设扣蟹培育池若有过多淤泥要进行清除,塘埂改造坡比要在1∶1郾5以上;各塘口要建立完备的、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并在各塘口排水处建造集蟹槽,面积从2~8米2因池而宜,深为0郾8~1米;大塘在塘内需开挖环沟和十字在塘内需开挖环沟和十字沟,沟宽1~1郾5米,深0郾6米。2郾防逃设施建设塘埂四周全部采用75厘米宽的钙塑板作为防逃墙,埋入土中25厘米,每隔1郾5~2米用竹桩或…  相似文献   

20.
蟹池套养优质鳜鱼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平 《内陆水产》2008,33(4):21-22
近几年,河蟹养殖大都采用生态养殖的方法.为了充分利用饵料资源与水域空间,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优质鳜鱼,蟹池中野杂鱼类利用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类,以低值鱼类养殖优质鳜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生长。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每667m2蟹池套养4cm的鳜鱼种20尾左右,成活率普遍80%左右,出池规格0.75kg左右,每667m2增加净利润300元左右。与单养河蟹的池塘相比,不但增加了鳜鱼产量和收入,河蟹规格产量也得到了提高。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