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YX-4型行走式多功能喷灌机该机由江苏省镇江市农机化所研制,用手扶拖拉机牵引,集定位式中远程喷灌和行走式近程喷(滴)灌的优点于一体,可用于农、林、牧、园艺各业进行喷灌、微喷、条状滴灌、喷雾等多种作业,尤其适合于丘陵缺水地区抗旱保苗节水灌溉。该机在手扶拖拉机拖车尾部安装了一套可调喷洒装置,可进行8~10m宽幅农田喷洒作业。通过调节喷杆的离地高度适应不同生长高度作物的灌水需要,喷杆竖起来可对高杆苗木、行道树进行垂直喷洒作业,喷洒高度可达sin。喷杆可配置多种近射程喷头、折射式喷头、摇摆式喷头、孔管式喷头…  相似文献   

2.
基于PWM变量喷雾的单喷头动态雾量分布均匀性实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PWM变量喷雾系统的动态雾量分布均匀性特点,以胭脂红溶液为喷雾试剂,在输送带上放置矩阵式集雾穴盘收集雾滴,采用浓度-吸光度法测量雾量沉积浓度,对单个喷头分别测试了不同PWM频率、PWM占空比和喷雾压力对总体区域、喷雾前进方向和喷杆方向上雾量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喷杆方向,PWM频率对单喷头在喷雾前进方向上的雾量分布均匀性影响更大,某一速度条件下PWM频率的最小值应至少保证喷雾的连续性,且无需过大,从而保证电磁阀的使用寿命;当PWM占空比增大到一定值使喷雾流量基本稳定时,PWM占空比的继续增大可同时提高单喷头在喷雾前进方向和喷杆方向上的雾量分布均匀性,而在PWM占空比增大到该定值之前,仅对喷雾前进方向上的雾量分布有明显影响;在雾化效果较好的前提下,喷雾压力对单喷头在喷雾前进方向和喷杆方向上的雾量分布均匀性均有较大影响,且影响效果相反,主要因为随着喷雾压力的增大,雾量更多地向喷杆方向上的两侧和喷雾前进方向上的中间聚集。  相似文献   

3.
该机由江苏镇江农机化研究所研制。用手扶拖拉机牵引,集定位式中远程喷灌和行走式近程喷滴灌的优势于一体,可用干农、林、牧、园艺各业进行喷灌、微喷灌、条状滴灌、喷雾等多种作业,适应性强,应用面广!尤其适合于丘陵缺水地区抗旱保苗节水灌溉。该机在手扶拖拉机的拖车尾部安装了一套可调喷洒装置,可进行8—10日宽幅农田喷洒作业。通过调节喷杆的离地高度适应作物的生长高度—喷杆可以竖立起来对高杆苗木、行道树木等进行垂直喷洒作业,喷洒高度可达门口。喷杆可配置多种近射程喷头、折射式喷头、摇摆式喷头、孔管式喷头、多头切向离…  相似文献   

4.
该机由江苏镇江市农机化研究所研制。该机用手扶拖拉机牵引,集定位式中远程喷灌和行走式近程喷(滴)灌的优势于一体,可用于农、林、牧、园艺各业进行喷灌、微喷灌、条状滴灌、喷雾等多种作业,适应性强,应用面广,尤其适合于丘陵缺水地区抗旱保苗节水灌溉。该机在手扶拖拉机的拖车尾部安装了一套可调喷洒装置,可进行8~10m宽幅农田喷洒作业。通过调节喷杆的离地高度适应作物的生长高度;喷杆可以竖立起来对高杆苗木、行道树木等进行垂直喷洒作业,喷洒高度可达5米。喷杆可配置多种近射程喷头、折射式喷头,摇摆式喷头、孔管式喷头、多头切向离心式…  相似文献   

5.
喷杆式果树苗圃打药机喷头间距设置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喷雾性能综合试验台对喷杆式果树苗圃打药机的喷头特性进行综合测试,得出单喷头在工作压力为0.4MPa时的喷量、雾锥角以及不同作业高度下喷雾量的分布情况。采用单一变量法进行多喷头喷洒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知,当喷头距离靶标的高度为500mm,喷头间距为550,600mm间隔布置时喷洒效果最佳。同时,利用综合试验台对该布置形式下多喷头喷洒均匀性进行了测试,效果良好。根据苗圃行间距的变化规律,调整喷头在喷杆上的布置间距,能够确保药液有效地沉积在苹果苗植株上,减少了药液浪费,减轻了药液对土壤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喷杆式喷雾机在田间进行全面喷洒作业中,喷头距地面高度和喷头间距对喷洒质量影响极大。由于影响喷头高度和间距的因素较多,情况较复杂,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资料还很少。关于喷头距地面高度问题,据原镇江农机学院1980年编著的《农业机械学》介绍,“全面喷洒,水平喷杆距地高度一般为40~60厘米”,但数据来源未作说明。据美国凯普纳所著《农业机械原理》介绍,“横喷杆高出沉附表面的适宜高度是喷头间距、喷头雾锥角、均匀覆盖  相似文献   

7.
高构架玉米喷雾机门式喷雾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对玉米植株中下部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设计了将吊杆喷雾装置与横喷杆相结合的门式喷雾系统。通过理论与试验方法确定了主要结构及性能参数:顶喷头与吊杆喷头分别选用80°和110°扁扇喷头,"Y"形支管与吊杆夹角为20°,吊杆长度为1 200 mm,在竖直方向上对作物植株的喷幅为1 150 mm。试验台试验表明:与常规横喷杆喷雾结构相比,在相同喷雾量下该系统对玉米上层与中层叶片正面单位面积雾滴沉积量提高了12.5%以上;吊杆喷雾装置的设计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中层叶片背面与下层叶片正面及背面的雾滴沉积;吊杆喷雾装置与横喷杆的结合,提高了雾滴在植株不同高度水平层面的沉积均匀性。  相似文献   

8.
8YX-4型行走式多功能喷灌机是镇江市农机化研究所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行走式节水滴(喷)灌溉”创意设计的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小型移动喷灌机具。该喷灌机在手扶拖拉机的拖车尾部安装了一套可调喷洒装置,喷洒装置主要由两根可转动的长喷杆及其支架、拉索组成,两喷杆同时水平伸展达6米,可进行8~10米幅宽农田喷洒作业,视农作物生长高度可以通过调整支架位置来调节喷杆的离地高度;喷杆竖起可对高杆苗木、行道树等进行垂直喷洒作业,喷洒高度达5米;喷杆可配置多种近射程喷头——折射式喷头、摇臂式喷头、孔管式喷头、多头切向离心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两种小流量喷头,进行离喷头不同高度、不同压力的粒径谱测量,分析粒径谱随高度、压力变化情况;比较清水和乳油混合液的粒径谱,分析农药剂型对粒径谱的影响;进行清水和乳油喷雾时喷头出口处的雾滴速度场测量,分析农药剂型、喷头类型,压力等对喷头喷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压力、剂型对不同喷头的喷雾效果影响不同.总体上,喷雾压力越大,雾滴体积中径越小;相同压力下,扇形雾喷头在乳油喷雾时的粒径大于清水喷雾,而空心锥形雾喷头在乳油喷雾时粒径谱发生变化,产生细小雾滴分布.在乳油和清水喷雾时,扇形雾喷头的雾滴速度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在清水喷雾时,空心锥形雾喷头在压力增大时粒径减小,雾滴平均速度变化不大;在乳油喷雾时,空心锥形雾喷头由于产生细小雾滴,雾滴平均速度减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水平喷杆雾量分布状态的分析,提出了根据单喷头的雾量分布图计算水平喷杆雾量分布状态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用计算机模拟水平喷杆的雾量分布状态,进而分析了狭缝式喷头在水平喷杆上的配置参数对水平喷杆雾量分布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操作使用 (1)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品。体弱有病的人,哺乳或怀孕的妇女,少年儿童以及身体暴露部位有未愈合伤口的人,都不能参加作业J操作中严禁吸烟和饮食,以防中毒.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如发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中毒现象,应立即停止作业,请医务人员治疗。 (2)根据不同作物安装所需附件如对水田作物或水源近的高大作物、树木等,可采用混药器,喷枪就地吸水自动混药;对低矮作物和用药量少的作物可用喷头喷洒;对苗期作物也可用双头喷头;较高果树可接杆喷洒。 (3)清水试喷使用喷枪和混药器时要用清水试喷,检查…  相似文献   

12.
针对设施农业病虫害问题更加突出,而植保喷雾机械仍以背负式手动喷雾机为主等现象,对常规背负式喷雾机的混药方式和喷杆结构进行改进,采用后混式在线混药,设计具有伸缩、展叠、升降等功能的喷杆架,可实现多喷头组合式喷雾。同时对改进后的喷雾机雾量分布均匀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喷雾机工作压力为0.4MPa,喷雾高度为750mm,喷头间距为500mm。喷杆水平布置时多喷头雾量分布变异系数为5.8%,均匀性较好,垂直布置时雾量分布变异系数为15.5%,虽略高于国家标准,但可通过增加喷雾压力或调节喷头间距满足喷雾均匀性要求。该设计既具有手动喷雾机结构简单、携带轻便的特点,又具有大型喷雾机施药精准、工作效率高的特点,适合设施农业的工作环境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3.
由黑龙江省八五三植保机械厂研制,已批量生产。该机与大功率拖拉机(如:纽荷兰—M160型、东方红—1002型等)配套,可对大面积农田进行喷雾灭草、杀虫和施肥(叶面液体肥料)等作业,具有生产效率高、性能可靠、使用方便,以及罐容量大、喷幅宽、效益好等优点。该机的突出特点是,安装了密封插接喷管装置,喷头间距可根据作物行距在500~700mm范围内调整,实现了全面(封闭除草)和苗带(苗带除草、杀虫、施肥)喷雾一体化,在苗带喷雾作业中可节省农药或肥料20%。主要技术参数:配套动力:70~120kW;喷幅:20m;作业速度:…  相似文献   

14.
王璐  陈永成  苏迪  王丽雅  张曼 《农机化研究》2015,(10):193-196,200
针对喷杆喷雾雾量分布不均的问题,借助喷雾性能综合试验台,研究扇形喷头喷雾分布的均匀性,得到影响喷雾分布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和变化规律。同时,用正交方法试验得到喷杆安装高度、工作压力和流量对喷雾均匀性的影响,并通过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得出均匀性较高时的因素水平组合。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大田喷雾药液利用率,喷杆式喷药机作业过程中喷杆需要与作物冠层顶端保持某一设定距离并保持近似平行。为此,针对大田喷药喷杆仿形控制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喷杆高度调节闭环控制系统。系统由喷杆机械机构、喷杆高度探测模块、液压调控系统、控制电路和控制软件组成,使用超声波传感器实时探测喷头与作物冠层之间的距离,与用户设定目标距离进行比较后控制液压阀动作,以实时调节喷杆高度。对喷杆高度调控系统调节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调节高度为20~60cm时,系统调节过程无超调,最大调节时间为10.1s,最大稳态误差为3.1%。系统调节精度高,运行稳定,可有效实时调节喷杆高度,为喷杆喷雾机仿形喷雾控制提供了算法支持。  相似文献   

16.
《农业机械》2013,(15):142-149
应用贡献3WZG型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WZG型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选用优质发动机,配置适宜功率,动力强劲;地隙高,通过性能好,可对棉花等作物中后期实施杀虫剂、杀菌剂、化控化调剂、脱叶剂的喷洒作业;轮距可调,可适用不同地区多种作物的种植行距;采用自走式结构,机动性好,使用方便;采用风幕式气流辅助系统,防飘性能好,雾滴穿透能力强,作物植株中下部和叶子背面沉积效果好;操控性好,在驾驶室内通过液压手柄即可控制喷杆的展开和折叠、升降及喷雾作业(喷杆5段可分别控制是否喷雾);  相似文献   

17.
喷杆喷雾机是一种装有横喷杆或竖喷杆的液力喷雾机。该机具是以拖拉机为动力,可以广泛用于作物的播前、苗前土壤处理,草害防治和病虫害防治。装有吊杆的喷杆喷雾机可进行棉花、玉米等高秆作物生长中期的病虫害防治。这种机器移动方便,喷幅宽,喷洒均匀,是一种理想的大田作物用植保机具,深受用户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自走式旋翼气流静电喷杆喷雾机喷雾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款自走式旋翼气流辅助式静电喷杆喷雾机,应用静电喷雾技术提高了雾滴在靶标上的附着性,利用气流辅助技术提高雾滴的穿透性。该机具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工作方式,可针对不同高度、不同长势的作物进行喷洒。对喷雾机开展了流量、水平喷幅测试,进行了雾滴沉积效果及雾滴穿透性等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机静态和动态流量接近,稳定性较好;随着喷头与靶标距离增大,喷雾幅宽增大。在整个幅宽范围内雾滴覆盖较均匀,当喷雾高度为1m时,9#~11#水敏纸上的覆盖率和沉积量最大;雾滴粒径为150~300μm,平均雾滴粒谱宽度1.1~1.8,说明雾滴分布较均匀。旋翼气流对雾滴在植株内的穿透性有直接影响,喷头距离靶标越近,雾滴穿透沉积效果越好。试验结果对优化旋翼气流静电喷杆喷雾机的结构,提高其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喷杆喷雾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喷雾均匀性和农药的有效利用率,针对大田作物施药的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安装于大田常用喷杆喷雾机的喷雾机智能控制系统,并介绍总体方案和工作原理。该系统主要包括变量施药、喷杆高度自动调节等功能,变量施药系统通过变量调节阀调节喷雾流量,通过喷雾量与作业速度自适应控制模型,实现作业过程中药液均匀喷施;喷杆高度调节系统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喷头与作物顶端的距离,根据设定的目标高度,控制电动缸动作,调节喷杆高度。试验表明:变量喷雾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设定喷量和作业速度的变化准确发出调控指令,控制流量调节阀动作进行流量调节,提高了喷雾作业的均匀性,喷雾精度误差最小为2.24%,能够有效提高喷药作业质量;喷杆高度调节最大误差为5.40%,提高了喷杆与作物顶端距离调整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喷杆式施药机对行喷雾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大田喷杆式施药机喷雾过程中喷头无法精准对行喷施造成农药浪费的问题,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喷杆式施药机对行喷雾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作物行中心线位置提取上位机软件和电动喷杆控制系统,利用工业相机获取作物行RGB图像,采用G-RTG-BT算法及形态学处理实现作物行分割,基于改进的垂直投影法获取作物行中心线,利用坐标系转换实现将作物行中心线位置信息转化为喷杆横向偏移量,并经RS2 3 2串口传输至ATMega1 6控制器,控制推杆电机带动喷杆在滑轨上左右移动,借助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喷杆移动距离,以实现作物行追踪和对行喷雾控制。实验室和田间试验表明:改进的作物行中心线提取算法平均耗时12.51ms,喷杆横向偏移量计算误差小于0.44cm;电动喷杆右移最大误差0.3cm,左移最大误差0.5cm;小车速度为0.26m/s时,对倾角为5°、10°、15°模拟作物行的最大对行误差分别为3.22、2.86、2.51cm;小车速度为0.2 4 m/s,最大偏移1 4.0 2 cm时,对田间玉米幼苗的对行喷雾最大误差为4.8 6 cm,为实现作物行追踪和对行喷雾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