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村的化肥、农药使用,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造成的污染,以及农膜、农作物秸秆、人粪尿、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等农业废弃物的污染。主要对临沂市河东区2006—2008年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苏南地区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主要为乡镇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化肥、农膜等化学投入品使用不当引起的污染,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污染及各种废旧塑料薄膜袋、废旧电池、废旧泡膜塑料等生活垃圾污染等四个方面,针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就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与上述污染破坏相对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农业污染综合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省的农业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日益严重使产地环境质量问题日趋突出,对优势农产品的生产与出口构成巨大威胁。从化肥、畜禽粪便、生活排污、秸秆、农药、地膜6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山东省农业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计算了2001—2006年主要污染源中氮、磷元素的排放量与流失量。结果表明,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与农业废弃物的大量产出及不合理利用,是目前山东省农业污染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对氮、磷流失负荷的贡献上,畜禽粪便、化肥与生活排污是农业污染的3种主要污染源,2006年3种污染源共造成6.73×105t氮素与1.35×105t磷素流失,其中畜禽粪便、化肥与生活排污分别占50.78%,41.99%,7.22%与80.30%,11.78%,7.93%;山东省农业污染在源头预防层次上应重点加强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高效施用技术,二是畜禽粪便等农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应用Manure-DNDC模型模拟畜禽养殖氮素污染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畜禽养殖是重要的农业面源氮素污染源头,大量的畜禽粪便施入农田后,会加大农田氮素径流和淋溶损失强度。畜禽养殖废弃物氮素污染过程复杂,涉及到动物自身营养循环以及废弃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环境的过程,目前大多通过排放系数法估算畜禽养殖过程产生的氮素污染负荷。该文选用最新版Manure-DNDC模型,以山东小清河流域为例,模拟畜禽养殖及废弃物处理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分析氮素在动物、畜禽粪便、农田之间的迁移转化,探讨该过程中氮素的主要损失途径以及污染物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小清河流域2008年畜禽养殖及粪便处理场所氮素径流损失4.66万t,粪便施入农田后的氮素径流和淋溶损失分别为0.1、0.51万t。  相似文献   

5.
江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农业面源污染正成为江西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子之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畜禽(水产)养殖废弃物、农膜残留、农作物秸秆、城镇居民生活垃圾、污水等造成的水体、土壤、生物和大气的污染已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该文简要阐述了江西农业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现状、影响和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了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等。结合洞庭湖区农业生产实际和地理位置特点,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合理配置饲料、科学处理废弃物、实行农牧结合等多项具体防治措施,为今后洞庭湖区进行综合开发和污染治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源主要包括农业、农村生活废弃物,农田氮磷流失、水土流失及畜禽粪便。随着人口增长,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化肥农药过量不当使用,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及污水排放,农田氮、磷流失随之大幅增长,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增加突出,已成为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首要因素,只有长治不懈,并随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强化长效控制力度,方能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浅析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情况基础上,依据多年的控制研究应用结果,提出污染控制的6个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8.
二龙湖流域面源污染对二龙山水库水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龙山水库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已严重威胁到四平市人民的生产生活水源安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流域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农药、化肥、人畜禽粪便和坡耕地水土流失,据分析测定,51年间水库入库泥沙总量达10101 09万t,流入库区全N、P2O5和K2O总量达264 86万t。针对农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防治水库流域面源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畜禽粪便年排放量的估算研究   总被引:64,自引:9,他引:6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因而畜禽粪便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对重庆市畜禽养殖业进行调查,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确定重庆市畜禽粪便年排放量估算方法和各种估算参数。以2001年为基准,估算出重庆市主要畜禽(猪、牛、羊、马、兔、家禽等)年粪尿排放量和粪尿中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主要物质量(有机质、氮、磷、钾),以便对重庆市畜禽粪便污染作一个定量的认识。估算结果为重庆市2001年畜禽粪尿排放7421万t,其中有机质为806万t,氮42.5万t、磷21.48万t、钾44.98万t。该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工农业生产布局和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千岛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随着对点源污染管理力度的增大,农业面源污染已逐渐成为千岛湖区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以千岛湖区域为研究对象,从畜牧养殖、种植耕作、水产养殖和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废物等4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千岛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从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秸秆和农膜污染、农药与化肥污染、农村居民生活废弃物污染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千岛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化肥、农药、农膜、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方面简述了西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并与东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剖析了西部地区产生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西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房山区乡村清洁工程示范点窦店镇河口村为例,着重介绍河口村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入手,以发展循环农业、实施清洁生产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采取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把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等农业生产的废弃物,经一系列技术手段,变为村民日常生活用能、农业生产的原料、肥料,既解决了农业废弃物污染问题,又实现了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全过程,探索出适合房山区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白银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面源污染造成了水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白银市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农用化学物质的施用、工业"三废"排放、规模化养殖中畜禽粪便排放造成的。针对面源污染的实际,提出了从源头上防止、提高科学种田能力、建立生态农业生产基地、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把好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关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农业面源污染源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基于历史数据分析,阐明青海省农业面源污染来源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提出基于不同畜禽养殖方式的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揭示不同类型农业面源污染源的污染物产生量和潜在威胁,并提出主要污染来源的防治对策。青海省近30a来的农药化肥、地膜、秸秆以及畜禽粪便量总体上呈现增大的趋势,近5a来秸秆量出现小幅下降;在不同的畜禽养殖方式下,散户产生的面源污染负荷量最大,规模化养殖厂(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的NH_3-N污染负荷较大,放养畜禽的NH_3-N和总磷面源污染负荷量不容忽视。2015年青海省畜禽粪便产生的进入水体形成农业面源污染的化学需氧量占98.8%,NH_3-N、总氮和总磷分别占90.2%、93.8%和93.9%。在主要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方面,应大力加强畜牧业的污染治理,形成种植业与畜牧业的结合,建立良性生态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的状况,指出济宁市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化肥农药施用量大且不合理、农业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畜禽粪便产生量大、农作物秸秆未被充分利用等。结合济宁市实际,提出了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强化教育培训、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进程、完善农业环境监控体系和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条件与污染机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的条件主要有动力因素、水文条件、地形特点。同时,农业生产的化学物质大量投入,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的任意排放,畜禽养殖场没经过处理的粪便的排放和农用是重要的原因。农业面源污染物质主要有N、P、硝酸盐、杀虫剂、致病菌、沉积物,不同的污染物质发生的机理不同。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必须从污染物的性质和特征出发,结合自然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特点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和措施。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是外界和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污染物的控制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机理研究有较大的进步,但随着环境的变化,许多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东北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畜禽养殖区,因秸秆和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均属于可供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资源,它们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对于缓解环境压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问卷法、座谈法、访谈法及新媒体投票法等方法,调研了东北三省生产者对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的认知程度和执行意愿,并对废弃物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事农业生产的生产者中,90%以上的生产者对秸秆及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比较认可,期待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改善生活环境,减少资源浪费,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建议加大农业废弃物的技术推广和资金补贴,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环保意识,以达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畜禽养殖废弃物是优质的有机肥源,但其含有病原菌、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基于此,通过对眉县养殖企业废弃物处理调查,探讨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料技术。对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既可净化环境,防止畜禽养殖废弃物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又可使废弃物生产的有机肥料培肥地力,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同时,提出眉县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料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希望为眉县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畜禽业规模化养殖水平显著提高,秸秆资源量逐年提升,农业废弃物还田不仅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还可以减少化肥施用。该研究将湖北省分为5个种植区域(即鄂东南低山丘陵区、鄂北低山丘岗区、鄂西北山地区、鄂中平原区以及鄂西南山地区)。基于2019年-2020年统计数据,收集不同区域主要畜禽(猪、肉牛、奶牛、羊、肉鸡、蛋鸡)的存栏量、出栏量以及饲养周期,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经济产量,计算湖北省畜禽粪污的养分供给量,评估不同区域的畜禽养殖现状是否超过土地承载畜禽粪污的最大容许数量。根据不同农作物的草谷比以及秸秆养分含量,计算出湖北省农作物秸秆的养分资源量以及养分还田量。湖北省不同区域畜禽养殖量均未超出当地最大承载容纳量,其中鄂北地区的土地承载力指数最高,达到了0.35~0.78,鄂中地区的土地承载力指数仅在0.17~0.54,有较大的空间来发展畜禽养殖业。2019年湖北省畜禽粪污养分资源量分别为36.89万tN、14.03万t P2O5、52.06万tK2O。按照畜禽粪污肥料化还田率65%计算,畜禽粪肥的养分还田总量分别为23.9...  相似文献   

20.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全面阐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指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污染源是农药化肥、畜禽养殖、农膜、秸秆和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固体废弃物,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