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政和县稻香茶场五八年建场,现有茶园二千亩,新茶园扩大时期主要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当时建园质量要求不高,特别是坡度大的茶园占比重大,近年水土冲刷日益严重,表土流失,茶树根系裸露,地上部生长受影响。另方面品种搭配不合理,迟芽种“政大”占百分之八十二,萌芽期集中,采摘粗放,重采轻养,由于“采”“养”失调,大面积茶树未老先衰,产量低,鲜叶质量差,因此面临着老茶园改造复壮的繁重任务。  相似文献   

2.
我们钱王铺大队,现有水田598亩,茶园251亩,其中投产的茶园171亩。一九七二年粮食总产达68万斤,平均亩产1453斤;茶叶总产299担,平均亩产175斤。一九七二年大队的集体收入154292元,其中茶叶收入40835元,占大队总收入的26.46%。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研究茶树短穗嫁接技术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为了把茶树短穗嫁接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并与生产推广相结合,笔者在1982至1983年将它应用于茶树嫁接换种试验初见成效(详见《中国茶叶》1984第三期),1985—1986年进一步探索老茶园嫁接换种的技术,提高嫁接换种的经济效益,现把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虎邱乡萍州村位于安溪县西南与同安县相邻,海拔850公尺,春天雾多,冬天霜少,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是片高山小平原。 这个村有3,950人口,茶园1,200亩,耕地面积很少,主要收入靠茶叶。过去,由于不重视科学种茶,单产一直徘徊在80斤左右,产值很低,成为远近闻名的穷山村。一九七九年,在县茶叶局和茶叶公司的指导下,这个村成立了科技小组,对800亩低产老茶园进行全面改造,此后连续出现增产的好势头,尤其今年  相似文献   

5.
6.
林丽凤 《福建茶叶》2010,32(5):40-41
综述华安大田铁观音老茶园综合改造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技术措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我们嵊县茶场自建场以来,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坚持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纲,全面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实验,茶叶生产连续九年获得了丰收。茶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茶园面积从原来办场时只有290亩老茶园到1970年扩大到2000亩,茶叶产量从1956年196担,增加到1970年2610  相似文献   

8.
山东茶区低产老茶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武陵山区现有许多属于村集体的老茶园,多数建于上世纪70年代,因树势衰老和长期使用化肥农药,茶叶产量低、品质差,茶园效益低下,亩效益不足500元。很多地区的老茶同基本失管,极大地浪费了地方资源。有些地区尝试对这些老茶园进行挖蔸、改土换种,重新种植无性系良种,方法固然好,但投工多,成本高,亩投入需2000元以上,且见效慢,需3~4年才能正常投产。  相似文献   

10.
植物健生素含有钙、镁、氮等多种营养元素以及氨基酸等作物必需的营养物质,能使植物增强抗性,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同时,它不含有激素类物质,无副作用。为了掌握在茶树上的施用效果以及有关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12.
茶树从幼到老,是自然发展的规律。茶树衰老了,产量逐年降低,必须更新,以新代老。但是在老茶园更新过程中有个新老交替的间隔期,刚刚台刈的茶园要减产,这是  相似文献   

13.
林丽凤 《福建热作科技》2010,35(2):35-35,22
综述华安大田铁观音老茶园综合改造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技术措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泥沙区是石门县茶叶主要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末年,最高峰时期茶叶产量达到150多吨。广东茶商卢次伦当时在这里创办的泰和合号“宜红茶”曾风糜国内外,颇负盛名。后虽几经衰萎,但自解放以来,该区的茶叶生产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更快。近几年,该区的茶叶产量连年大幅度上升。1984年,全区茶叶总产量只有195吨多,1987年已是405吨多,1988年逾500吨,四年翻了一  相似文献   

15.
“春茶手采+夏秋茶机采”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的生产模式。为研究春茶后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茶机采效果的影响,以‘福鼎大毫茶’与‘龙井长叶’为试验品种,在春茶提早结束和正常结束后分别进行轻修剪和重修剪,探讨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茶产量性状及机采鲜叶机械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修剪时间主要影响叶层厚度,春茶提早结束进行修剪的茶树叶层厚度高于春茶正常结束后修剪的茶树;不同修剪程度主要影响树高、树幅、百芽重、产量及新梢的一致性,轻修剪的茶树树高、树幅、百芽重、产量和新梢一致性优于重修剪处理;修剪时间与修剪程度交互作用主要影响发芽密度,春茶正常结束后进行轻修剪茶树发芽密度最高。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季机采鲜叶目标芽叶得率及破碎叶占比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恩施州有许多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老茶园,茶园规划布局不合理,已难适应机械化管理的要求,且茶树普遍老化,产量少、产值低,老茶园改造成当务之急。基于此,恩施州农科院茶叶团队开展了"内环式"栽培模式在老茶园改造中的应用研究,为山区老茶园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许多试验表明,茶树弯枝养蓬比定型修剪效果更好。但对茶树弯枝后各级芽梢的生育及其相互关系如何,处理时间不同有什么差异,与茶树定型修剪相比又有什么不同等尚不清楚。笔者在1982~1983年进行了试验,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茶园大多分布在丘陵山坡地带,有的甚至种植在坡度大于20°的山坡上。因此,在老茶园的换种改植中,采用生态保护型的嫁接换种技术,对茶园水土保持和维护茶园土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老茶园改植换种,常采用先挖去老茶树,再重新种上新茶苗,或在老茶园中先种新茶苗,待茶苗长成茶树后再将老茶树挖去的方法。对于前者,虽然改造简便,但是,重新种植的头三四年中茶园无收获;幼苗期茶园裸露面积大,水土冲刷严重;如间作其他农作物又会因争夺养分和水分而影响茶苗生长。对于后者,虽然不致于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太…  相似文献   

19.
所谓春茶后茶园修剪就是把冬季修剪的时间改为春茶结束后进行修剪的一种方法措施。近几年来,在广西部分茶区出现了春茶后大面积茶园进行修剪,白白浪费了一季夏茶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否有利于茶叶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作者认为应根据劳动力、鲜叶市场及价格成本情况来界定是否春茶后修剪。本文进行理论与利弊分析,提出个人观点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老茶园套种佛手品种的改种试验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春县玉斗镇炉地村虹仔垵茶园,套种前旧茶园为水仙品种,树龄20年,茶园畦面平均宽1.5m。2002年2月15日套种佛手等品种面积333.5m^2。至2003年11月茶树生长良好,且加工品质和经济收效有所改观。本文就改植换种的试验情况进行观测与分析,为解决老茶园改造与茶农当前收入状况之间的收支问题,寻求有效技术途径,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