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稻是云南省大理州的主要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在7.2万hm2 左右 ,约占全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5% ,产量则占全年粮食总产的近50% ,在粮食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狠抓了良种和肥床旱育浅插稀植两大增产措施的推广应用 ,全州水稻连续12年丰收 ,2001年7万hm2水稻平均单产495.00kg/667m2,较云南省水稻平均单产高70kg/667m2。特别是由于水稻肥床旱育浅插稀植技术的推广 ,其“五省一增”(省秧田、省工、省种、省水、省肥、增产 )的优势十分突出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多年生产实践表明 …  相似文献   

2.
水稻肥床旱育大苗是在学习日本著名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发明早稻早育小苗稀植高产水稻技术基础上,结合本地稻麦两熟实际研究创新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在淮北稻麦两熟地区应用,与常规两段水秧比,表现省水、省秧田、省工(拔、运、插)、省肥、省种、增产、增收、抗倒伏、抗早衰等优势.宿迁市1992年示范种植26.9亩,平均亩产558.0kg,比相同条件下的两段水秧亩增产47.2kg,增9.2%.达到了增产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磁化复合肥是一种新型肥料,为春对花生根瘤形成和产量的影响,在汝南县砂姜黑土上进行了试验,粉煤灰磁化肥在花生上一般用量的840kg/hm^2左右,粉煤灰磁化肥比对照增产24.5%,增产729kg/hm^2,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增产6.9%,增产240kg/hm^2;比等量N,P,K混合肥增产4.7%,增产165kg/hm^2,比未磁花粉煤灰复混肥增产3.3%,增产120kg/hm^2。最高产量为  相似文献   

4.
花生高产施肥的产量表现:高肥田无肥区荚果产量高达76716kg/hm 2 和77160kg/hm 2,化肥和有机肥两组施肥试验处理增产均不显著;中肥田无肥区产量为68754kg/hm 2 和69504kg/hm 2,两组施肥处理增产显著,以处理(4)中肥量增产最高,分别为1103% 和1515% ,产量水平均超过了7500kg/hm 2;低肥田无肥区产量仅为46917 kg/hm 2 和45669 kg/hm 2,两组施肥处理增产极显著,以处理(5)高肥量增产最多,分别增产4192% 和4088% ,但其最高产量均未超过6700 kg/hm 2。施肥的报酬率和产投比率(V/C),高肥田均为负值。中肥田和低肥田均以处理(4)中肥量最大,中肥田报酬率最大值为15652% 和1681% ,V/C 比率为21 和137;低肥田报酬率最大值为14675% 和1092% ,V/C 比率为363 和444。中肥田和瘦田的化肥和有机肥最适施用量为中量,氮磷钾三要素比值为22∶1∶132。  相似文献   

5.
随着胜利模式在前进农场全面推广和应用 ,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呈上升趋势。前进农场七队从 1 986年开始种植水稻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到 2 0 0 0年已发展到 1 3 3万hm2 。 1 998年我队水稻亩产突破千斤大关。具体操作方法是 :1 实行高台育秧首先要做到“两秋、三常年” ,即秋整地、秋做床、常年固定苗床地、常年培肥地力、常年培养床土制造有机肥。苗床地秋天做粗床 ,建高台比地面高出 3 0cm ,好处是翌年苗床不下沉。今年普通育苗的苗床地普遍出现返浆及水稻白尖现象。虽采取了补救的方法 ,把床全部打开 ,晴天晒 1~ 2d缓苗 ,但秧苗素质仍…  相似文献   

6.
水稻软盘育秧抛秧栽培技术在我区试验、推广已达3a之久。1997年抛栽面积达4244.6hm2,其中早稻为3248.1hm2,双晚为996.5hm2。早稻抛秧平均产稻谷7.40t/hm2,比手插秧增685.5kg/hm2,增长10.2%。在临川市河埠乡河埠村连片抛秧41.3hm2(品种为协华2号),平均产稻谷9.37t/hm2,比旱床育秧手栽秧增产稻谷2.25t/hm2,增长31.6%。双晚抛秧平均产稻谷6.65t/hm2,比手工插秧增424.5kg/hm2,增长7.34%。抛秧稻具有“四省一增”…  相似文献   

7.
养殖田水稻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 ,耕地面积28万hm2 左右 ,常年水稻播种面积20万hm2。市内河网纵横 ,水面资源十分丰富。“九五”以来 ,该市把稻田立体养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实现了水稻和水产双丰收。2000年全市稻田立体种养面达2.47万hm2,田中既长水稻 ,又养鱼虾蟹 ,既提高了稻米品质 ,又实现了高产高效 ,一般每667m2 稻田可产50kg鱼、10kg虾、30kg蟹和400kg稻 ,产值是纯种水稻田的3~5倍。同时 ,由于养殖田能真正做到生产上不施或少施化肥 ,不用高效高残留剧毒农药 ,有效地减轻了环境对稻…  相似文献   

8.
水稻肥床塑盘旱育抛秧是一项先进的稻作技术 ,具有节水、节地、节本、节工、高产、适应机械化和产业化生产等十大优势 ,5年来的推广应用表明 ,一般单产在700kg/667m2左右 ,高产田块单产在800kg/667m2 以上 ,比肥床旱育手栽增产13.39% ,显示了比肥床旱育和塑盘湿润育秧抛栽更明显的增产优势。现根据江苏省东台市5年来的高产栽培实践 ,结合试验、示范资料 ,制定以下操作规程 ,供生产应用时参考。一、选址建床塑盘旱育秧要选择地势较高、耕作层深厚的旱地建立秧床 ,切忌选用上年种过水生作物的田块。每667m2…  相似文献   

9.
1 前言辽河平原“水稻两高一优综合技术标准开发”项目是国家技术监督局、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联合下达的水稻开发技术标准与农业科技示范区项目。由大洼县承担并由大洼县科学研究所组织实施。预期目标:项目完成年实施面积133万hm2,水稻产量超过9000kg/hm2。起止年限1994~1999年,共6年。项目实施前水稻平均产量8550kg/hm2,项目实施当年示范区产量均达到9150kg/hm2,平均增产600kg/hm2,较项目实施前增产702%。项目进行至第5年(1998)年面积达133万hm2,达到了预期目标。2 项目实施地区条件大洼县是辽宁省滨海高产稻…  相似文献   

10.
玉米简化栽培主要技术措施及增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简化栽培改变了传统的栽培方式,综合运用多项实用技术,可以省工、省时,增产增收。沈阳市东陵区从1991年开始进行玉米简化栽培试验,并在以后几年时间里进行大范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几年来累计推广面积7万hm2左右,平均增产1242kg/hm2,增...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大豆优质高产问题的研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根据世界大豆市场情况,指出我国大豆生产应加强科学研究,尽快推出一批优质高产大豆品种,才能使我国大豆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同时提出一些具体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食品多样化的要求 ,促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鲜食大豆以其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易消化吸收、饲用价值高 ,用途广泛和种植效益好而越来越受人们的广泛重视。采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提高鲜食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对提高种植者和加工者经济效益 ,满足市场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近年对高蛋白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关犍措施进行了探讨和示范,总结了“一增施、二示范、三改革、四推广、十统一”的技术与管理措施,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指导。实现了667m^2 200kg以上产量。  相似文献   

14.
大豆高油高产高效栽培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栽培试验,研究不同气候条件、播期和施肥技术对高油大豆品种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获得适宜黑龙江垦区西部大豆保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油大豆周豆1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结合对大豆新品种周品11号的选育,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技术,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甜菜科研成果、专家经验和田间试验结果,采用微软access、C和VB语言,研制开发了甜菜高产高糖技术多媒体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依据用户提供的信息,选择合理的推理机制,以甜菜专家的水平去解决甜菜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该系统操作方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7.
建三江地区优质高产大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说细地介绍了建三江地区优质高产大豆的选地与轮作 ,选用优良品种 ,播种方法与质量 ,田间药理等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4~1996年福建省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6个参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与一般统计分析中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比较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红麻新品种高产稳产性更准确、更简便.  相似文献   

19.
鲜食春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要从品种、密度、施肥等因素综合考虑,从播种到收获要因地制宜,符合市场需要,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徐豆10号”是一个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突出特点是高产、优质、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