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彬 《科学养鱼》2003,(12):59-59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不会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只有正确把握饲养鱼类的投喂数量,科学投喂,才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养殖增产增收增效益。现将八点体会简述如下,以供参考。一、掌握常规标准鱼类的食量及其代谢强度,随气候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根据不同季节确定投喂数量的一般标准。春季,水温低,鱼小,摄食量小,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投饲量可逐渐增加,每天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1%左右;夏初,水温升至20℃左…  相似文献   

2.
饲料投喂是水产养殖中的一大关键环节,一些养殖户由于不能正确掌握投喂饲料的数量,不懂得识别鱼类的饥饱,不讲究投喂方法,导致单产低、病害多,经济效益差。现将几点体会简述如下,以供参考。一、掌握常规标准春季水温低,个体小,摄食量少,在晴天气温升高时,可投放少量的精饲料。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投饲量可逐渐增加,每天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  相似文献   

3.
一、配合饲料的投喂技术1.选择优质适口的饲料在选择饲料时,要根据养殖鱼类的食性、个体大小、营养需求,选用合适粒径的饲料,减少饲料损失。2.合理制定投饲计划夏季(7、8、9月)是鱼类生长高峰期,投饲量一般占整个生长过程的65%,应重点保证这一时期的饲料供应。一般水温在15~20℃时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5%~3.0%,水温20℃以上时为3.0%~5.0%,并通过经常性的鱼类生长情况抽检,每隔10~15天对投喂量进行一次调整,以鱼摄食“八成饱”为宜。3.采取科学投饲方法鱼种放养后,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就要进行鱼的驯化。起初用少量饲料慢慢引诱鱼到…  相似文献   

4.
桑文秀 《内陆水产》2004,29(1):27-27
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联。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快、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季,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开始为当日存塘草、鳊等吃食鱼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草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5月份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鳊鱼重的50%,7~9月份,当水温上升到25℃时,日投草量可稳…  相似文献   

5.
魏友海 《科学养鱼》2005,(12):80-80
养殖南美白对虾一般采用颗粒配合饲料,要选用正规厂家的南美白对虾专用饲料,以保证对虾生长迅速,避免饲料的浪费。1.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一般早晨7点投日投饲量的30%,11点投10%,晚上18点投40%,23点投20%。2.掌握适宜的投喂量。办法是沿池四周设置几个1米2左右的饵料台,投喂时沿池均匀泼洒。投喂1.5~2小时后检查对虾的摄食情况。正常情况下若饱胃率占60%~70%,则投喂合理。3.根据虾情投喂。虾生长旺盛,无疾病时适当多喂,反之则少喂;虾大量蜕壳时少喂,蜕壳1天后多喂。4.根据水温投喂。水温低于18℃或高于32℃时少喂;25~30℃时多喂。南…  相似文献   

6.
3.苗种投放2001年7月15日投放全长6~8厘米双斑东方夏花3.3万尾,总重330千克,平均尾重10克。混养花尾胡椒鲷700尾,重量13千克,平均尾重18.6克。4.饲料投喂投喂饲料要做到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投饵点设在池底较干净、水位较深的西面池埂边,投饵区面积约100米2,先采用定点抛投,逐步引诱上台摄食后,全部饲料投喂在饵料台上。在水温18~32℃时,日投两次,即上午8时和下午3时各喂1次。水温高于32℃时只在上午7时喂1次,低温时在中午12时喂1次。日投饲料两次时,上午投喂量占全天总量60%。投喂的饲料为我所生产的东方专用配合饲料与鲜鱼绞碎后混…  相似文献   

7.
薛志勇 《内陆水产》2001,26(8):20-20
立秋过后,水温渐降,此时正值鱼类长膘季节,因此,抓住秋后管理这一关键时期,对促进鱼类快速生长,提高产量大有好处。 1强化投饵 秋季由于水温明显下降,一般在 20℃左右,鱼类开始长膘,积累能量用于越冬消耗,因此对饵料需求量增大,早秋以青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如水草、嫩旱草、菜叶,以及农作物嫩茎叶等,日投量为每 100千克草食性鱼类投喂 50~ 80千克,青饲料必须无毒无腐烂。到了晚秋由于气温低,青饲料渐缺,这时应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直至以精饲料为主,投喂的精饲料,可以是饼粉、麸皮、米糠等,日投饵量占鱼体重的 5%…  相似文献   

8.
渔事提醒     
《海洋与渔业》2008,(2):45-46
草鱼 2-3月份水温较低。在养殖管理方面应注意: 1.适量投喂草鱼活动少,代谢低,此时投喂量可根据天气变化情况科学投喂。水温15℃以下阴天时不投喂,15℃以上晴天时少投喂,配合饲料的投喂量可掌握在1-2%。并可适当投喂些牧草等青料。  相似文献   

9.
1.测水温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紧密的关系,要使鱼长快而又少发病,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而严格确定鱼塘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快。如以草、鳊鱼为例,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7℃以上时,就必须投喂商品饲料和鲜嫩草。每天一次,每次喂量首先为当日存塘草、鳊等吃食性鱼体重3~5%,然后  相似文献   

10.
胡宾  唐玉华 《科学养鱼》2016,(11):10-11
正草鱼、青鱼、鲢鱼、鳙鱼是我国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享有"四大家鱼"之美称,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加强秋季四大家鱼亲鱼培育管理,可促进其积累脂肪和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以提高来年亲鱼的产卵量和苗种培育产量。一、草、青鱼亲鱼培育1.投喂管理秋季由于气温降低,青绿饲料来源也日趋减少,草亲鱼的投喂以小麦、豆饼、配合饲料为主,日投喂量为2%~3%。水温高时隔天投喂1次青绿饲料,水温  相似文献   

11.
6、7月份水温在25℃以上,最适宜淡水白鲳的生长,但又是鱼类流行病易暴发的阶段,因此相关渔事应围绕饲料投喂与预防疾病展开。饲料投喂:主投精饲料,青料为辅。日投饵量一定不得低于鱼体重的4%~8%。为防饲料浪费,最好设饵料台。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在鱼池旁架设颗粒饵料机,  相似文献   

12.
一、亲鱼的选择和培育1.亲本的培育:本地鲤鱼雌雄应分别专池培育,放养数量250~300千克/亩。整个养殖期间应加强管理,特别是饲料的投喂,即使是冬季,在晴好的天气也要按塘内鱼体总重量的1%~1.5%投喂,水温达到12℃以上时应加大投喂,投喂量可以从1.5%逐步增加到3%,以颗粒配合饲料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一、亲鱼培育1.亲鱼的越冬培育冬季当水温在20℃以上时,亲鱼能正常摄食,必须投放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3%。饲料以蛋白质30%左右的人工颗粒饲料为主,每隔2~3天还喂谷芽和青菜各1次(约占鱼体重的1%左右)。当水温降至18~20℃时投喂量可减少到鱼体重的1%左右。水温在17℃以下时可不喂饲料。越冬期间亲鱼池如水质污浊可在天晴、阳光充足的天气里换一半水或三分之一原池水,若无晴天而水质又污浊,可每亩平均水深1.0米用0.5千克明矾溶水全池泼洒,也可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2.亲鱼产前的强化培育当…  相似文献   

14.
马相才 《内陆水产》2004,29(1):13-13
施肥关初春当池塘水温稳定在8℃~10℃时,即开始追施肥料,以培养水中天然饵料。施肥数量,应根据水质肥瘦及肥料质量来决定,一般每0.067hm2施人粪尿60~90kg,或畜粪100~150kg。若用化肥则按氮、磷、钾之比为1∶1∶0.5,追施时首先粉碎兑水后全池泼洒,每0.067hm2总用量为3~7kg,每次追施间隔5~10d。水质以池水保持黄褐色或黄绿色、透明度为30cm左右为宜。投喂关当水温达到10℃时,鱼类开始活动摄食生长。初春投喂应以豆饼、麸皮、玉米粉等精饲料为主,每天定点、定时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应为鱼体重的1.5%~3%。以后随着水温升高逐渐增加投饲数量…  相似文献   

15.
水库小体积网箱试养证明,长吻Wei鱼种适于网箱养殖和水库生态环境,而且生长快、饲料系数低、成活率高。长吻Wei鱼种经45天饲养,由始均重6.97g长至20g以上,相对增重率达288%左右,成活率高达97%-100%。投喂率与水温关系密切。随投喂率增大,长吻Wei生长加快,但饲料系数逐渐增大。当水温为26-30℃时,适宜投喂率为4%,水温为21-26℃时,适宜投喂率为2%。  相似文献   

16.
水库小体积网箱试养证明,长吻鱼种适于网箱养殖和水库生态环境,而且生长快、饲料系数低、成活率高。长吻脆鱼种经45天饲养,由始均重6.97g长至20g以上,相对增重率达288%左右,成活率高达97%-100%。投喂率与水温关系密切。随投喂率增大,长吻生长加快,但饲料系数逐渐增大,当水温为26-30℃时,适宜投喂率为4%,水温为21-26℃时,适宜投喂率为2%。  相似文献   

17.
立秋过后,水温渐降,此时正值鱼类长膘季节,因此,抓住秋后管理这一关键时期,对促进鱼类快速生长,提高产量大有好处。 1、强化投饵。秋季由于水温明显下降,一般在20℃左右,鱼类开始长膘,积累能量供越冬消耗,因此对饵料需求量增大,早秋以青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如水草、嫩旱草、菜叶、以及农作物嫩茎叶等,日投量为每100公斤草食性鱼类投喂50—80公斤,青饲料必须无毒无腐烂。到了晚秋由于气温低,青饲料渐缺,这时应增加精饲料的投喂量,直至以精饲料为  相似文献   

18.
一、投饵。秋季气候温和,水温的变化幅度在20~30℃之间,这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主养草食或是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饲料或其他粗饲料,待其基本吃完,再投喂配合颗粒饵料或其他精饲料,日投二次,投饵量约占鱼体重3%~6%。10月以后温度降低,投饵以精饲料为主,配合饵料应以含蛋白高的原料为主,日投饵一次,投饵量一般占鱼体重的1%~3%,投饵可持续到11月中上旬。  相似文献   

19.
5月份,全国水产养殖进入生产期。南方地区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水温达到16℃~28℃,水产养殖动植物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北方地区的水温也随之升高,达到15℃~22℃。5月初将进入“立夏”节气,气温、水温等的不断升高使得鱼类、甲壳类等活动量增加,相应的饲料投喂量亦会有所增加,此时的养殖水体容易成为病原滋生和繁殖的有利环境,需严格做好消毒和遵循投喂“四定”原则。“小满”节气南方地区会出现局部高温多雨现象,需注意防范高温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水产科技》2006,(4):10-10
投饵 9月仍是鱼类摄食生长旺季,在主养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料,待其基本吃光,再投喂科学配制的饲料,日投两次,投饵量占鱼体重的3%~6%。10月后,日投饵1次,投饵量占鱼体重的1%~3%,投饵可持续到11月中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