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牛发情不明显和产犊间隔长阻碍了水牛的繁殖效率提高。水牛发情观察困难,所以受胎率也下降。为了提高水牛的繁殖效率,可通过同期发情技术来实现。主要是通过调控黄体(CL)的基础来实现,要么利用前列腺素(PG)诱导未成熟的黄体溶解,或者通过利用孕酮来延长黄体期。本文就应用GnRH、FSH、LH、eCG、hCG、孕酮、雌二醇等激素同期发情方法进行评价,综述了不同同期发情和排卵方法对水牛繁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良种水牛的扩繁和奶业的发展,试验对广西水牛进行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胚胎移植技术,同时选择2批杂交水牛群作为受体,进行同期发情试验,发情后第6天进行胚胎移植。结果表明:进行同期发情组的水牛发情率为63.64%、利用率为71.43%、妊娠率为60%,说明将水牛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胚胎移植技术应用于水牛生产中是切实可行的,也是加快良种水牛扩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水牛发情不明显和产犊间隔长阻碍了水牛的繁殖效率。为了提高水牛的繁殖效率,可通过同期发情技术来实现。本文对应用PGF2α、GnRH、FSH、LH、eCG、hCG、孕酮、雌二醇等激素同期发情方法进行了评价,综述了不同同期发情和排卵方法对水牛繁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不同药物处理和给药方式,对不同品种水牛在不同季节自然发情和同期发情配种后的受胎效果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建立一套稳定的适合水牛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试验选取本地水牛(102头)、摩拉水牛(129头)、尼里/拉菲水牛(98头)和杂交水牛(326头)共655头,分为5个组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河流型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的同期发情率和配种受胎率均高于杂交水牛和本地水牛(P<0.05),但同为河流型的摩拉和尼里/拉菲水牛之间没有差异(P>0.05),以本地水牛效果最差,其同期发情率和配种受胎率分别为74.51%和30.39%;应用不同的药物处理时,以GnRH+PGF2α+GnRH效果最好,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分别为88.46%和46.38%,其同期发情率显著高于其他各药物组(P<0.05),而用PGc的效果最差(分别为79.10%和33.21%);用PMSG肌注+PGc灌注法,其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效果最好,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次是PMSG肌注+PGc肌注法,PGc肌注法效果最差;在冬季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时,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最高(分别为83.75%和43.28%),明显高于其他各季节(P<0.05);水牛自然发情的人工授精受胎率和胚胎移植的受胎率均比同期发情的高,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云南水牛同期发情的效果,于2007~2009年在云南大理、德宏对摩本杂水牛和尼本杂水牛共260头采用CIDR+PG、两次PG法进行了同期发情处理,以期提高云南水牛的同期发情率和冷冻精液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结果表明:摩本杂和尼本杂水牛经同期发情处理后发情率分别为86.54%和86.81%,冷冻精液配种后受胎率分别为48.89%和49.37%。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CIDR+PG同期发情处理法的效果无论在同期发情率还是受胎率上都明显好于两次PG法。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在秋季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水牛的同期发情率最高,可达88.71%,明显高于春季的73.17%。在受胎率方面,也是秋季效果要好于春季,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同期发情和自然发情受胎率方面,同期发情处理的受胎率为45.09%,自然发情受胎率为34.5%,两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1997-2005年人工授精技术、2002年胚胎移植技术、同期发情技术在盈江县水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结果1997-2005年盈江县应用水牛人工授精改良德宏水牛11 431头/次,受胎率50.81%;改良二品种杂交水牛660头/次,受胎率40.16%,德宏水牛的受胎率高于(P>0.05)二品种杂交水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用国产氯前列烯醇(PG)0.6mg/头·次处理后,水牛的同期发情率经产水牛高于青年水牛,(P>0.05),杂交水牛高于德宏水牛(P>0.05),体重401~530kg水牛高于体重300~400 kg水牛(P<0.05);发情明显水牛的可用率极显著高于发情不明显的水牛(P<0.01).经超排所获4枚可用鲜胚分别移植3头受体,90 d检查时的妊娠率为33.33%,但最终未产犊.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母水牛(以下称水牛或母牛)的发情特点、适时输精进行探讨。结果:①水牛发情时性欲较冷淡,从1天至几天不等,特征性表现(如黏液、外阴部的变化等)不十分明显,发情阶段的划分仅相对而言,必须结合通过直肠检查卵巢的变化,综合判断水牛的适时输精时间。②大部分水牛在发情后平均40h左右即进入发情的后期或末期,是比较理想的输精时间。母牛在发情后36~40h进行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达56.00%(输精2次),在发情后24h以前或发情后60h以后的配种受胎率比较低,相比分别相差41和40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水牛作为一种重要的家畜,过去主要用于使役,随着社会的发展,水牛作为畜力的价值越来越低.但是,水牛在恶劣生活环境下的高产肉率、高瘦肉率,高产奶量下的高乳脂肪率,在高热环境下的良好生活力等特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发挥水牛的这些优点,发展水牛产业对发展经济,特别是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水牛的繁殖方面却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与黄牛相比繁殖率更低,这主要是由于水牛性成熟晚、季节性发情和发情表现不明显、受精率低等.所以,研究水牛的繁殖技术、快速提高水牛群体的数量和质量成为目前国内外畜牧业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9.
奶水牛由于其发情期有明显的季节性,发情表现特征没有黄牛明显,且有一部分还处于隐性发情壮态。因此奶水牛的发情鉴定比较困难,适时输精的时机较难于把握。故奶水牛的受胎率偏低。笔者总结多年在基层开展奶水牛人工授精配种的经验,认为提高奶水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关键技术是:一需要有优质的冷冻精液;二要准确的把握母水牛的适时配种时机;三要有娴熟的人工授精配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克隆水牛技术在供核细胞、受体细胞中的选用问题,探索不同条件对移植受孕的影响,完善克隆技术的理论体系。试验以摩拉奶水牛的耳成纤维细胞作为供核细胞,本地水牛卵母细胞为受体胞质进行细胞克隆构建重组胚胎;将发育5~10 d的重组胚胎移植于本地水牛、杂交水牛的子宫内,观察不同发情方式、胚胎类型、胚龄及季节对移植受孕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牛的克隆胚胎妊娠率较低,分别为12.05%、12.04%、13.95%。自然发情和同期发情对克隆胚胎移植受胎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鲜胚胎移植186头,受胎22头,受胎率为11.83%(22/186);冻胚胎移植174头,受胎23头,受胎率为13.22%(23/174)。克隆水牛从出生至12月龄体尺增长明显高于本地水牛;水牛克隆胚胎移植受胎在秋季最好,秋季受胎数占全年的53.33%,显著高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11.
水牛的原精液及冷冻后精液的质量远不及黄牛,且水牛的发情症状不明显,排卵期相对较迟不易准确掌握,卵泡发育也不明显,所以水牛冷配受胎率一直不及黄牛。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提高水牛冷配受胎率的有效方法,使其情期受胎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70%左右。1掌握好水牛的适配期水牛的适配期一般在发情后期或发情症状消失后不久,此时接近排卵期。一般初产母牛在发情开始后30~48h开始输精,经产母牛(壮年)在发情开始后24~36h输精,而老龄母牛可在发情开始后10~20h开始输精为好。此时发情母牛主要表现为阴门排出的粘液呈半透明状,如玻棒,短而粗,…  相似文献   

12.
农村饲养的水牛,一般分散饲养,多为每户1头,母水牛发情不明显,农户对母水牛的发情鉴定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很多母牛不能得到及时配种,繁殖率很低。为提高农村母牛的繁殖率,加快农村水牛改良步伐,2003年10月31日,在武宣县禄新乡上堂村,利用同期发情技术,开展水牛人工授精杂交改良的试验。共处理本地母水牛32头,第一情期人工授精29头,受胎8头,情期受胎率27.6%;第二情期复配10头,受胎4头。两情期受胎率41.4%。  相似文献   

13.
广西水牛发情特点及适时输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牛的发情特点、适时输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水牛发情时性欲较冷淡,发情持续时间从1天至几天不等,特征(如粘液、外阴部的变化等)表现不十分明显。发情阶段的划分仅相对而言,必须结合直肠检查卵巢的变化,进行综合判断水牛的适时输精。②大部分水牛在发情后40h左右即进入发情的后期或末期,是比较理想的输精时间,母牛在发情后36~40h进行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达69.86%;在发情后24h以前或发情后60h以后的配种受胎率较低,相比分别相差44.15个百分点和37.86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水牛人工授精配种受胎率偏低,特别是品改新区长期徘徊在30%~40%,这主要是水牛的发情征候不明显,适时输精难以把握.针对这一问题,作者根据多年从事水牛生产与科研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就掌握的有关水牛繁殖技术方面的资料整理分析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牛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对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农村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水牛的生理特点是初情期迟,初产年龄长,产后久不发情,产犊间隔长,受胎率低.为了解决此问题,利用生物技术如人工授精、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技术来提高水牛的繁殖效率.自Drost等(1983)首次报道水牛胚胎移植成功至目前为止已超过20多年,对水牛的超数排卵、胚胎回收研究虽有进展但进展缓慢.超排效果差和胚胎回收率低使沼泽型水牛和河流型水牛卵巢上原始卵泡数分别比奶牛低20%和30%,而且水牛卵泡闭锁率比奶牛高.近年来水牛的胚胎回收率已有很大提高,可用胚胎达2.5~3.0枚,但大多数在1.0~2.0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引言水牛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役畜,但繁殖率低,为了提高其繁殖率,对其发情规律有加以研究的必要。据报导水牛的发情季节性较黄牛强(Phillips,1949),静态发情较常发生(P.Bhattacharya,1960),其发情象征没有黄牛那么明显,因而不利于人工授精工作的进  相似文献   

17.
同期发情也称同步发情,是为了让母牛集中发情、排卵的重要技术,同期发情有助于规模化人工授精的实现,也为集约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此外,同期发情技术也对水牛等发情不明显或产犊间隔长的动物在实现人工授精技术上提供了保障。本文对同期发情技术的原理、重要意义以及处理方法进行了阐述,为养殖场实现同期发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研究对比了PGc、CIDR、PGC +PMSG和CIDR +PGc对 2 95头本地母水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同时对处理后发情的母水牛分别在第一次输精时肌注hCG、LRHA并以不注射的作对照 ,探讨hCG和LRHA对发情母水牛排卵和受胎的效果。也分析了同一处理方法对处女水牛和经产水牛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的差异。结果表明 :采用CIDR +PGc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最高 (85 .13%、4 6 .0 3% ) ,PGc +PMSG、CIDR和PGc组的发情率和受胎率分别是 73.0 1%和 4 3.4 8%、78.0 2 %和 4 3.6 6 %、6 4 .18%和 4 1.6 8%。CIDR +PG组的发情率极显著高于PGc组 (P <0 .0 1) ,其它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各组母牛的受胎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发情的母水牛在第一次输精时肌注hCG或者LRHA3,排卵率为 89.78%和 91.38% ,极显著高于不处理母水牛 (5 9.74 % ) (P <0 .0 1) ;但受胎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本试验 4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在发情率上经产牛 (84 .4 7% )显著高于处女牛 (5 5 .91% ) (P <0 .0 5 ) ;但受胎率 (45 .6 1% :38.4 6 %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19.
提高水牛受胎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水牛人工授精的受胎率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品种的杂交与改良.为此,从1994年2月起到1997年1 2月止,课题组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杂交改良面小、水牛冻精人工授精数量少、受胎率低等实际情况,从种公牛选留、细管冻精的制作、冻精质量的检测、母水牛发情一般规律的探索、输精技术等几个方面,研究了提高水牛受胎率的综合技术措施,经过4年的研究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奶牛和水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是在经典的定时输精技术基础上的延伸以及改良,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牛的繁殖水平,避免因发情延迟或不发情等带来的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在奶牛和水牛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中对激素配伍和输精时间等方面的改良研究进展,为奶牛和水牛的繁殖育种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