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太湖人工放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1979-1984年太湖人工放流的生产进行了初步概括性的研究。对于放流品种、鱼类生长、回捕率和放流的效益作了介绍和分析。肯定了人工放流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认为人工放流是增殖太湖渔业资源,改变太湖鱼类区系结构,保证渔业稳产的一项厅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摸索太湖人工增殖水产资源的有效措施,我们就太湖水产资源的繁殖保护和家鱼放流效果进行了一些研究,现整理如下,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3.
300万亩的太湖,经过20年的人工放流增殖,湖区水产资源得到稳定和恢复,对整个湖泊生态系的自然环境效益起良性循环作用.作者围绕太湖八年人工放流增殖与渔业增殖的效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太湖人工放流技术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多年的材料积累和分析,阐明了人工放流在大水面鱼类增殖中的重大作用。文章介绍的是湖泊,但对水库也同样适用,只要根据水库本身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放流品种和技术措施,加强管理,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肯定都会好的。水库的水质清新,交换量大,溶解氧高,结合人工放流在水库中发展网箱饲养吃食性鱼类和拦库湾精养,其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将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6.
7.
本刊讯:2008年3月下旬,天津市水产科研机构发布《2007年度天津市渤海湾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报告》,渤海人工增殖放流效果明显。2007年度天津市共向本市海域放流2.4亿中国对虾,放流三疣梭子蟹、牙鲆、梭鱼、海蜇、毛蚶等1700万尾(粒),经济和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8.
广东人工鱼礁区增殖放流种类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1964-1965年广东沿海没有捕捞过度的渔业资源状况作为处于良好状态的资源结构,根据2002-2004年广东16个人工鱼礁区的渔业资源本底调查结果研究了广东沿海渔业资源结构的历史变动,结合有关资料,提出了广东人工鱼礁区可供选择的增殖放流种类为:鱼38种、虾13种、龙虾4种、蟹5种、贝18种、海参8种和海藻27 种。指出增殖放流种类的确定要因地制宜多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省、县共安排了40万元在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进行池沼公鱼受精卵增殖放流活动。计划增殖池沼公鱼受精卵20亿粒,实际增殖22.38亿粒,超额完成计划的11.9%。除此以外,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开发、增殖自然资源,增加出口创汇,山东省水产局在1983年乳山湾对虾增殖放流可行性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自1984年起,在山东半岛南岸进行为期三年的对虾放流增殖。 相似文献
11.
黑鲷全人工繁育及其增殖放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属鲈形目、鲷科、鲷属,为暖温性近底层鱼类,主要分布于黄海中部及日本、朝鲜等国的近海。黑烟生长迅速,适温、适盐性广,并具有移动范围小的特点。黑鳃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其人工增殖放流的适合性,即既可满足生态要求,又可产生社会效益。本所黑钢全人工繁育技术的生产性突破,为放流工作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证。我所开展的黑闲人工增殖放流工作始于1986年,并一直延续至今。历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放流工作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自然海区黑绍捕捞量的增加就是这一举措正确性的有力例证。现将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2.
2004年6月24日上午,鹤壁市水利局在淇河
举行了隆重的淇河鲫鱼人工放流仪式。此次淇河鲫
鱼人工放流由鹤壁市水利局组织实施,共在淇河
桥、许沟、辛村等9个河段放流了规格为5至7厘
米的淇河鲫鱼鱼种200万尾,投入资金30多万元。
同时,鹤壁市水利局还在各放流河段设立了醒目的
禁渔区标志。 相似文献
13.
莱州湾海蜇放流增殖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人工控温的方法,使人工培育的越冬螅状体比自然海域螅状体释放蝶状体的时间提前30~40d,继而培育成5~10mm的幼水母进行放流。用幼水母伞径之差异探讨海蜇放流增殖效果,是目前国内首次报道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开展鱼、虾类资源放流增殖,进行海区人工放流,目前在许多国家中业已开始,据报道目前放流的种类有贝类(鲍、扇贝、蚶、文蛤等),鱼类(鲷、香鱼、鲆鲽、鲈等),甲壳类(梭子蟹、对虾等)等。通过跟踪调查及渔获量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放流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17.
近日,上犹县人民政府发布渔政管理通告,决定从2005年起,每年4月1日至8月31日,在本县第二大水库南河水库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河蟹,并实行禁渔。 相似文献
18.
19.
20.
浙江舟山人工生境水域日本黄姑鱼和黑鲷的增殖放流效果及评估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基于2004-2008年浙江舟山趋礁性鱼类的增殖放流数据,以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与理论推算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放流后放流点附近海域放流种类的回捕率、移动分布情况、生长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表明,黑鲷和日本黄姑鱼的回捕率逐年增长,黑鲷在2008年仅游钓回捕率就达到3.68%,手钓率逐年上升,规格逐年变小,补充群体数量有增加的趋势;放流3个月后回捕的黑鲷平均叉长和平均体质量分别增加70.29%和390.25%,而日本黄姑鱼平均体长可增加200%,日均体质量增长速度为1g/d;预计至放流后第4年黑鲷总的投入产出比将达1:6.55,日本黄姑鱼投入产出比当年就可达1:12以上。生长比对实验表明,黑鲷和日本黄姑鱼在自然海域生长比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更具优势,岩礁性种类在连续放流3年以上时增殖的累积正效应才逐渐得以体现。结论认为,人工生境水域的增殖放流增加了渔业产量,使种群得以恢复,也丰富了自然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改善了水域生态群落结构,有利于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