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梅州市地处粤东北山区、韩江流域上流,总体上看,近十几年来梅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趋于稳定,局部地区还有所改善。但由于长期对山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区内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较脆弱,使区域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实现梅州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梅州市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牡丹江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已成为我国头号环境问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水土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资源不足、滥用资源情况严重,必然导致的人与自然存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重建生态平衡、协调的关系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才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李靖 《水土保持通报》1998,18(2):封二
生态环境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可持续生存的基本保证.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预防治理水土流失和防止土地荒漠化,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中华民族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牢牢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纵观我国社会历史,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需要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对于当代人,面对经济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资源消耗甚巨、环境污染严重的实际,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切实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经过...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生态文明世纪,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阐明了建设生态强市是促进莆田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的重要保证。系统分析了莆田市的生态环境现状、对经济社会的主要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问题,并提出了相对应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红壤退化地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足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方法,定量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基于生态足迹模型,采用多源数据,以红壤退化严重的福建安溪县和永定县为例,评价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通过计算结果表明,其生态足迹呈现赤字,生态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对此,提出了有利于该区生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生态恢复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林业作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各种条件,并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很大的影响。人类社会通过利用自然资源得以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这些自然资源,特别是林业,纵观世界的林业历程,都是在破坏了森林之后才意识到林业的重要性,所以,又开始恢复林业的发展,这也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形势,研究分析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生态足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方法,可定量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利用生态足迹模型,采用多源数据,以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评价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分别计算了流域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万元GDP生态足迹,并分析其生态安全。结果表明生态足迹不断增加,且渐高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呈现赤字,同时生态压力处于不安全状况,生态经济协调性差,生态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说明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面临考验,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承受力不相协调。对此,提出了有利于该区生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生态恢复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是建设生态县的基本要求。寿宁县立足县情,分析其优势及限制因素,研究其对策,以生态特性划分生态经济开发区。从8个侧面发展支柱产业。全面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改善和保护生态资源,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挥资源的后发优势,提高人类生存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水资源是影响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因子。通过分析西部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认为这些问题都与水因子有关 ,进一步分析了西北水资源利用的状况 ,提出科学利用西北地区水资源的途径。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只有以水为切入点 ,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 ,才能改善西北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态用水计算   总被引:51,自引:5,他引:51  
干旱半干旱地区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特别是人类不合理开发 ,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挽救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 ,我国政府提出了“退耕还林”的号召。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 ,植被生态系统实际用水量以及达到某一目标要求的生态用水量如何计算或合理确定 ,对流域规划、生态建设以及水资源合理配置都有重要意义。先从生态系统的一般意义上来介绍生态用水的概念 ,进而介绍植被生态用水的计算方法 ,并针对“退耕还林”和“植被生态改善与恢复”情况下的生态用水计算问题进行专门介绍。  相似文献   

13.
远安县已被国家纳入全国100个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重点县建设,对此,研究新形势下远安县的农村能源与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战略十分必要,通过对远安县农村能源建设现状和当前农村能源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索相应对策,从而使农村能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东川生态环境建设与泥石流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长期的铜矿开采和冶炼使东川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功能极度退化甚至丧失,造成泥石流灾害频繁暴发、水土流失异常强烈、土地荒漠化极其严重,同时大量泥沙被输送至金沙江,直接危害金沙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安全。为了恢复生态环境,减轻泥石流灾害,遏制土地荒漠化,控制水土流失和泥沙输移,经过长期努力,东川探索出生物工程与土木工程相结合与稳定、拦挡和排导相结合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泥石流综合治理模式,在生态环境建设与泥石流综合治理基础上,开发土地资源,建设生态农业,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大量数据,说明辽宁省东部山区清原等6县生态环境及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情况,提出加强东部山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的建议。东部山区森林资源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巨大,是辽宁省绿色天然屏障。清原等6县森林资源在全省占有重要份额,但农户生活耗柴对森林资源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进一步加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已经成为保护森林资源的重大举措,成为东部山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建议从认识、法制、科研、培训、投入、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大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6.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建设产业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国西南喀斯特岩溶区石漠化与当地长期以来的贫困问题没有得到恰当解决有着直接关系.岩溶山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是一种经济建设,即建设“商品生态”、实现“生态致富”.生态产业化是解决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将“石漠化治理”与“治穷”融为一体,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将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划分为森林、山地和水体三类,并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采取带-区-亚区三级方法,对秦岭进行了旅游功能区划。对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给出建议,提出了秦岭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生物资源、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举措。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韵主要问题是土壤侵蚀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通过退耕还林、建立生态预警机制、严格控制开发建设、分区管理等措施,可促进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土资源是人类发展与文明的根基,如何整治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是一个费省效宏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办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在分析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概括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的成效与经验,明确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需要亟待加强的几个领域,提出未来实施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工作的若干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科学系统地阐述了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与内涵 ,辩证地分析了植被建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荒漠化防治等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同时对生态环境用水的水量需求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从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状态和人文环境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旅游地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开封市为研究对象,对开封旅游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的研究,提出了开封市旅游生态安全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