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石,作为一种天然物品,本是不存在什么民族形式的,但把它作为一种化载体就产生了民族形式的问题了。要繁荣奇石化,不研究奇石化的民族表现形式,不注意民族化的审美习惯,其结果不言而喻。从这点上说,对奇石化的民族表现形式进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客:我们继续上次的讨论吧!主:好的。我记得你上次谈过,关于奇石文化的起源,有的学者认为,应该是起源于唐宋。是这样吗?客:是的。他们认为,奇石文化的起源,与其说起源于魏晋南北朝,还不如说起源于唐宋,因为唐宋时期的实证比较多,有白居易的《太湖石记》、杜绾的《云林石谱》,还有许多吟石咏石的诗篇。  相似文献   

3.
奇石化,是一种以奇石为审美对象的审美化。具体说,它是以包括采石、藏石、品石、配座、题咏、展览、评比、流通等赏石实践以及此相适应的赏石理论为内容的化。  相似文献   

4.
李念 《花木盆景》2005,(4):42-42
气韵是一切艺术形式的共同追求,它渗透于中国思想史和艺理论中,并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理念。因此,一件符合市美要求的奇石,必须具有震撼人心的,对人们的视觉产生冲击的气韵。这是因为,“气韵”或“气韵生动”历来为我国艺术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李清斋 《花木盆景》2003,(11):38-40
奇石鉴赏,是对奇石的审美判断.要判断,就必须有一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奇石的价值体系包括审美价值,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等。一般说来,审美价值是整个价值体系的基础,因为奇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审美功能上,研究价值的评估则主要是矿物学家、地质学家的事。既然奇石的主要功能是审美,那么其经济价值就必须建立在其审美价值上。因此,探讨奇石的价值,首先要探讨奇石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江柳 《花木盆景》2004,(1):42-43
奇石评比活动开展很多年了,迄今没有制订公认的评比标准与原则,似乎令人遗憾。这种混乱状态是必然的,“摸着石头过河”是未掌握规律、未统一认识前必经之路,但现在有条件解决这一问题了。所谓有条件,不仅是指积累了多次评比经验和教训,还指我们有了理论基础。王朝闻  相似文献   

8.
正因为世上有了“天然奇石”(以下称奇石),才产生了“赏石化”,也正是奇石的观赏价值及审美价值的驱动,赏识奇石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觅石、藏石成为一种时尚.爱石之风蔚然而成。广大爱好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对奇石赏评的学习、探讨,各抒己见,但由于各种原因,很难达到完全的共识。为了赏石化的健康发展.大家希望有一个相对合  相似文献   

9.
《花木盆景》2004,(3):42-43
奇石化是广大石友共同关心的话题,最近几午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有关这个话题的论,此类专也不少。这么多人关心奇石立化,研究奇石化,而且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实在是令人欣喜,当然,奇石化的研究还有待深入。为此,我们将手头有限的资料整理了一下,择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疏理出一些值得思考的议题,欢迎大家勇跃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0.
邵和平 《花木盆景》2004,(11):38-40
奇石又称观赏石,对它的发现、欣赏、收藏在中国有着极悠久的历史,奇石化源远流长。本将中国奇石化发展史分为五个时期作一简要论述,就教于诸君。  相似文献   

11.
江柳 《花木盆景》2003,(9):38-39
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在神州大陆的发生与发展,自古以来只供极少数人“雅玩”的奇石,也成为商品了,而且在大中城市形成市场。活动连绵不断。连联合国科教组织也关注和鼓励。奇石馆也遍地丛生。收藏家藏石之丰令人咋舌。爱奇石的人不可数计。寻石、采石、艺术加工、销售,已经形成一条产、供、销小系统。  相似文献   

12.
李峰 《花木盆景》2004,(9):40-41
把我国的赏石模式与邻国日本的水石枯山、砂石、砂盘并用模式、偏重佛家色彩的赏石观、西方注重成因结构、科学成分的现代赏石模式相比较,中国的奇石化更显示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特征,表现其集人理念、美学、科学及社会功能为一身的多重属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奇石文化的发展趋势问题就是中国奇石文化发展的方向、路线和未来问题。正确认识中国奇石文化的发展趋势,把握中国奇石文化发展的新动向,对积极引导中国奇石文化在正确轨道上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奇石鉴赏如何赋予最佳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石鉴赏的任务,就是根据一块石头所呈现的形象,赋予恰如其分而又尽量深邃的文化内涵。这里,恰如其分和尽量深邃两者都重要,缺一不可。给石头赋予文化内涵,集中表现在立意上。立意,又集中表现在命名上。  相似文献   

15.
16.
长江三峡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也是一座奇石艺术的宝库,奇石文化的温床。千山万石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在这里土生土长,成了三峡最古老的“居民“。三峡本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百万年前,海底的沉积岩在地壳运动中逐渐升出海面,先后形成高山。论年龄,西陵峡的山石居长,巫峡次之,夔峡第三。在西陵峡中,年龄最大的是著名的黄牛山和中堡岛。在2.3亿多年前的三叠系至1.4亿多年前的侏罗系时期,整个西陵峡地区在地壳运动中隆起;1.4亿至0.42亿年前,由于来自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才使巫山、白帝城从海底升起而后来居上,超过西陵峡的高度,并改变长江的流向。  相似文献   

17.
18.
钟山奇石     
地处桂东地区的钟山县,是思勤江的发源地,其源头主要有两大支流:一是红花河,二是花山,二的发源地海拔在1372-1528米之间,均属花岗岩地带。区内高山林立,山岭连绵,林木繁茂,雨水四季充裕,溪流纵横,峰沟落差较大,高落差和水势分流汇聚的切割、侵蚀作用为造就奇石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神龙奇石     
三峡地区曾为古海洋的深海浅滩,后火山喷发,海啸齐天,沧海桑田,神龙架扶摇直上,成为今日的华中之脊。神农架山连三省溪流五县,林海雾涛,受日月之孕育,得天地之精气,溪中之石自当奇绝。  相似文献   

20.
奇石赋     
大地一丸,何人收藏?苍山万仞,谁能知心?天有难卜之星辰,世有抱拙之琅琨。称宝,岂在大小,具奇,不镶金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