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锦75·8140×绫13·54A是我场育成的一对四元交夏秋用新品种。该品1990年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该品种自推广以来,得到了广大蚕农和蚕种场的一致好评,认为该品种较对照种781×7532具有体健、好养、茧形大、茧丝长、产量高、抗逆性强等优点。1990年推广以来,该品种繁育数量急剧上升。1990  相似文献   

2.
夏秋用蚕品种丰一×54A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杂交育种结合系统选择的方法。经累代高温多湿环境下培育,育成了抗逆性较强,孵化、眠起、老熟齐一,茧丝质优良的中系蚕品种“丰一”和一粒茧丝长长、综合性状较优的日系蚕品种“54A”,并都具有较强的抗氟性能。其一代杂交种通过实验室以及江苏省共同鉴定结果表明:比对照种苏3·秋3×苏4万蚕产茧量提高5%,万蚕茧层量提高13%,解舒丝长增长100—200米,净度95分,强力3.8—3.9克/旦。  相似文献   

3.
<正> 绫_(13)·54A×锦_(75)·8140是四川省南充蚕种场选育的夏秋用新品种,于1990年3月经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几年来,在繁殖绫_(13)·54A、锦_(75)·8 740品种上有所进步,蚕种产、质量有所提高。其饲育成绩见下表。通过繁育绫_(13)·54A、锦_(75)·8140的实  相似文献   

4.
绫83·my×锦15·8140是一对双限性新蚕品种,它既可利用其性状在原蚕饲养阶段鉴别蚕儿雌雄,又可在农村大面积普通种饲育期进行雌雄鉴别,实现雌雄蚕分别上蔟,分别烘茧,分别缫丝,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受四川省蚕种公司的委托,我区1991年承  相似文献   

5.
夏秋用蚕品种丰—X54A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6.
夏秋用蚕品种秋丰×白玉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杂交和系统分离育种的方法,育成了丝质优、产量高、制种性能好、耐氟性强的夏秋用蚕品种秋丰×白玉。与对照种相比,张产茧、张产值能提高4%以上,出丝率可提高7%,茧丝长增长80一100米,解舒、净度优良。该品种耐氟性强,氟敏指数值I(17.80)最低,春期桑叶含氟量全龄平均在42.5ppm,中秋期全龄平均在88.8ppm的情况下,产量较现行夏秋蚕品种提高7一8%,较现行春用蚕品种提高一倍,在氟污染严重的蚕区可替代春用蚕品种进行春期饲养。  相似文献   

7.
沈兴家  李奕仁 《蚕业科学》1999,25(4):208-212
以具有限性斑纹但经济性状较差的C3 1、J3 1和现行体质强、茧丝优的芙蓉、湘晖为亲本 ,采用杂交和回交的方法 ,经多代选择 ,育成了具有斑纹限性的夏秋用蚕品种西蓉和夏D ;通过配合力测定 ,组配成三元杂交种秋·西×夏D。鉴定结果表明 ,该品种体质强健 ,产量与苏 3·秋 3×苏 4相仿 ,茧丝质性状优良 ,茧丝长 1 0 61m ,解舒丝长 72 7m ,净度 95 4 5分 ,综合经济性状优。  相似文献   

8.
夏秋蚕品种蓝天×白云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用抗病育种、杂交育种的方法育成白云、蓝天新蚕品种;蓝天×白云这一杂交种,适宜于长江流域秋期饲养。  相似文献   

9.
<正> 一、原种性状:丰一:该品种系含有多化性血统的二化性品种,四眠蚕,中国系统。卵色青灰色,卵壳淡黄有深浅之分。每蛾产卵数在500粒以上,产附整齐,良卵率高。催青经过按二化性标准10天孵化,孵化齐一,克蚁头数2170头左右。蚁蚕黑褐色,行动活泼,有趋光性。各龄眠性较快,眠起齐一,蚕体活动力强,食  相似文献   

10.
抗氟性蚕品种86A·86B×54A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从1986年开始,我们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育成经济性状优良、抗氟性强的夏秋用新品种86A.86B,与引进品种54A组配成三元杂交种。现简报如下。 1 育成经过 1.1 亲本选配 86A的亲本系多丝量限性品种57A作母本,丝质优良的442作父本杂交固定而成,具有孵化齐一、体质强、茧层率24—25%,茧丝长1100米,解舒好,净度优,具有斑纹限性等特点(表1)。  相似文献   

11.
赵远 《江苏蚕业》2001,23(3):14-16
“415× 41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国家“八五”攻关课题《606-05-01)完成的蚕品种之一。本品种通过1993、1994两年攻关点联合鉴定及四川省实验室共同鉴定结果,各项经济性状达到国家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万头茧层量比对照种提高14.5%(考核技术经济指标万头茧层量比对照种提高 5%以上),茧丝长 1087~1186m(1000~1100m),解舒丝长 800~986m(700m以上),出丝率17%~18%(17%),净度97~98分(93分),是一种抗逆性强,产量、产值高,丝质…  相似文献   

12.
饲养雄蚕品种是提高蚕丝品质和蚕茧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为母本,用普通家蚕品种夏6为优良性状基因供体回交改良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经2轮杂交、自交、回交组成的循环改良和纯化,育成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48,将该品种与家蚕限性皮斑品种限7组配成夏秋用雄蚕杂交组合限7×平48。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联合鉴定,该雄蚕品种的雄蚕率达99%以上,在农村生产鉴定试验中表现出强健好养、产量高、丝质优等特点:张种产茧量和50 kg桑产值分别较对照品种秋丰×白玉提高8.4%和9.4%;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和干茧出丝率分别较对照种提高7.9%、12%、2.57个百分点、1.54个百分点。新品种2009年通过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审定,适合在长江中下游蚕区的夏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13.
家蚕限性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已有较长历史,尤其日本在这方面的研究较深入,应用也较广泛。我们则在生产方面的应用较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限性蚕品种的健康性差与不易制种的特点较难解决。因此我们把其它各项经济指标不低于现行蚕品种,而主要解决好健康性与制种问题作为育成实用限性品种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我场选育的"锦·苑×绫·州"蚕品种是目前四川省唯一一对春秋兼用、综合性状优良的限性斑纹品种。2008年我场开始大量繁育该品种,经过7年的生产实践,掌握了该品种性状和饲育特点,通过采取针对性技术措施,养蚕制种成绩逐年提高。现就"锦·苑×绫·州"杂交种的繁育谈几点体会,供参考。1重视桑园管理,确保桑叶质量优质桑叶是养好蚕制好种的基础。桑叶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桑园的管理,种茧育桑园的冬  相似文献   

15.
夏秋蚕品种夏7×夏6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技术要素是与之配套的强健、好养、茧丝质优及繁育系数高的蚕品种。以此为选育目标,采用杂交育种的系统选择法育成了中系品种夏7和日系品种夏6。于1998年5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11 亲本来源夏7(限性普斑)为中中杂交固定种,母本为秋丰(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父本为芳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夏6为日日杂交固定种,母本为白玉(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父本为白云(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12 选育方法及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16.
用杂交育种法育成的夏秋蚕品种芳华×星室,经遗传分析、室内杂之鉴定、省共同鉴定及农村试养,表现为生命力高、发育齐快、好养、稳产、茧层率较高、净度优,于1992听经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已在浙川部分地区试养推广  相似文献   

17.
夏秋蚕新品种芳草×晨·星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芳草×晨·星是在“七五”期间纯种选育基础上,“八五”期间通过杂交组合选配选拔出来的夏秋用三元杂交种。省级实验室鉴定结果,与对照种薪杭×科明相比,万蚕产茧量高5.43%,万蚕茧层量高5.08%,解舒丝长长11.79%,茧丝长长7.35%,净度92分以上,纤度2.78dtex,出丝率与对照种相仿。农村生产鉴定结果,其成绩和经济指标优于对照或与之相仿,符合浙江省蚕品种审定标准,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已在生产上试繁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夏秋用蚕品种秋丰X白玉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章佩祯  季平 《蚕业科学》1994,20(1):17-25
  相似文献   

19.
夏秋蚕品种丰一×富日的育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耐氟性品种作素材,采用杂交,系统选择和活蛹缫丝等育种方法,历经10年育成了产量高、茧丝质较优、耐氟好养、发育整齐的夏秋蚕品种丰一×富日。与现行对照种相比,张产茧、张产值分别提高10.9%和13.6%,茧丝长和解舒丝长分别增加179.2m和66.8m,净度提高2.1%,氟敏指数值I(25.23)较低,在氟污染严重地区饲养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20.
夏秋蚕品种夏芳×秋白的育成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夏秋季蚕在我国蚕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四川省夏秋季发种量占全年发种量的60%以上,超过春季发种量.因此,夏秋用蚕品种对整个蚕茧产量和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省,特别是重庆地区,由于夏秋气候较为恶劣,高温多湿,因此对夏秋蚕品种的要求较高.目前我省蚕桑生产上夏秋蚕品种存在的“三低一短”(上茧率低、茧层率低、出丝率低、丝长短)和品种单一的状况.为了提高我省夏秋蚕品种的水平,西南农业大学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室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