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通过调查广西西林县古障有机茶园和黄果园常规茶园的最主要害虫和天敌分别为假眼小绿叶蝉和蜘蛛。在茶树生长季节,有机茶园的假眼小绿叶蝉数量比常规茶园少,蜘蛛数量比常规茶园多。有机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和蜘蛛间的相关系数(r:0.2182~0.7355)比常规茶园的(r:0.1318)大,说明有机管理措施有助于天敌和害虫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承担的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假眼小绿叶蝉生物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顺利通过了由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假眼小绿叶蝉是茶园中最主要的害虫,常年为害茶树,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为了减轻化学农药对茶园及其茶叶产品的污染,该项目研究筛选出了对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一种真菌制剂和一种植物源农药新品种;系统调查了茶园蜘蛛种群,研究了不同蜘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功能,提出了以蜘蛛种群为主要保护对象、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主要措施的茶园保护利用捕食性天敌控制害虫的技术措施和假眼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3.
对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茶园主要害虫天敌蜘蛛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茶园中获得蜘蛛标本687个,蜘蛛34种,隶属2亚目14科27属,其中广西新记录种绥宁獾蛛1种;蜘蛛是茶园害虫的重要的留守式天敌类群,具有分布广、数量大、持续时间长、捕食力与抗逆性强等特点,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和茶尺蠖低龄幼虫等有较强的捕食作用;茶园蜘蛛种群在每年6月中旬后明显增大,高峰期在7~8月。  相似文献   

4.
两品种茶园茶蚜和假眼小绿叶蝉天敌优势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施药,合理保护和利用天敌进行茶园害虫的综合防治,开展乌牛早和白毫早茶园主要害虫茶蚜和假眼小绿叶蝉的优势种天敌评定和比较。对两品种茶园间害虫及其天敌的数量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两品种茶园之间春夏季2种害虫和8种天敌差异均不显著,秋冬季草间小黑蛛(3.7160)和茶色新圆蛛(4.3144)差异极显著;乌牛早茶园春夏季与秋冬季之间八点球腹蛛(2.6298)差异显著,白毫早茶园茶色新圆蛛(4.0056)差异极显著,草间小黑蛛(2.8160)和粽管巢蛛(2.1408)差异显著,其余差异均不显著。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生态位分析方法对两品种茶园2种害虫与其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关系进行分析,综合评判出天敌优势种,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春夏季两品种茶园茶蚜前3位优势种天敌均是锥腹肖蛸、三突花蟹蛛和粽管巢蛛,但位次不同;假眼小绿叶蝉前1、2位天敌均是粽管巢蛛和锥腹肖蛸,但第3位天敌不同。秋冬季两品种茶园茶蚜前3位的天敌中均有鳞纹肖蛸和八点球腹蛛,假眼小绿叶蝉前3位天敌中均有草间小黑蛛和粽管巢蛛。春夏季和秋冬季比较,茶蚜前3位天敌乌牛早茶园中只有三突花蟹蛛相同,白毫早茶园只有锥腹肖蛸相同;假眼小绿叶蝉前3位天敌中,乌牛早茶园只有粽管巢蛛相同,而白毫早茶园有锥腹肖蛸和粽管巢蛛2种天敌相同。春夏季茶树品种对茶蚜天敌优势种影响大。茶树品种不同,茶园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条件也不完全相同,从而影响茶树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差异,造成害虫优势种天敌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天敌蜘蛛与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在数量关系的密切程度,为判定假眼小绿叶蝉的优势种天敌种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Fuzzy分级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研究乌牛早茶园和白毫早茶园与假眼小绿叶蝉在数量上关系密切的天敌蜘蛛种类。【结果】Fuzzy分级的频数分布的集中性显著高于分明分级频数的集中性,前者的变异系数显著小于后者,只有后者的二分之一,Fuzzy分级明确了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天敌数量上的主要分布区间。对蜘蛛与假眼小绿叶蝉的Fuzzy频数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前3位的灰色关联度值大的蜘蛛是:乌牛早茶园2015年是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0.853 4),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0.822 2)和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0.799 3);2016年是锥腹肖蛸(0.768 1),鳞纹肖蛸(0.761 0)和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0.744 9),乌牛早茶园两年中关联度值较高的前两位天敌相同,但位次不同。白毫早茶园2015年是鳞纹肖蛸(0.862 0),锥腹肖蛸(0.830 5)和八斑球腹蛛(0.797 3);2016年是八斑球腹蛛(0.904 5),锥腹肖蛸(0.864 3)和鳞纹肖蛸(0.843 9),两年中关联度值较高的前3位天敌相同,而位次不同。两年的两种茶园前3位天敌中都有鳞纹肖蛸和锥腹肖蛸。【结论】该法计算比较简便,结果比较可靠,是一种分析种间关系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丘陵茶区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及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丘陵茶区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调查结果表明:可诱杀7目26科68种害虫,以同翅目和鳞翅目的数量最多.分别占诱杀害虫总量的58.8%和37.1%。诱杀量最多10个种害虫分别是假眼小绿叶蝉、小绿叶蝉、黑尾大叶蝉、茶毛虫、茶尺蠖、黑刺粉虱、茶小蓑蛾、丽绿剃蛾、大青叶蝉和茶蓑蛾等。诱杀区茶园和非诱杀区茶园比较,8种主要害虫(茶毛虫、茶小蓑蛾、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蓑蛾、小绿叶蝉、茶刺蛾和黑刺粉虱)的数量差异显著,频振式杀虫灯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81.4%、77.3%,77.0%、68.3%、67.1%、63.3%、56.5%和49.7%。频振式杀虫灯对天敌也有一定的诱集作用,诱集的益虫和害虫个体比为1:668~958。频振式杀虫灯对茶园害虫诱杀量5月以后逐渐增加。7月达到高峰,8月以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是我国茶园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其个体小,隐蔽性强,繁殖迅速,世代重叠严重,已成为当今茶园防控的首要害虫。本文阐述了假眼小绿叶蝉的形态特征、为害方式和发生特点,并对近年来假眼小绿叶蝉的主要防治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因此,如何从无公害、绿色防控角度出发,安全、高效的控制假眼小绿叶蝉虫口数量,减少茶叶产量损失,已成为当前茶园虫害防控的热点问题。为茶树虫害的绿色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8.
假眼小绿叶蝉与捕食性天敌蜘蛛的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天敌蜘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及抽样样方的大小,为评价假眼小绿叶蝉的天敌优势种和确定样方大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扩散系数法和ρ指数法,对潜山县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及其8种蜘蛛类天敌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种群聚集的原因和个体种群聚集时占据的最小面积进行分析。【结果】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是八点球腹蛛、三突花蟹蛛和斑管巢蛛,其关联度值分别为0.812 0,0.768 1和0.757 2,跟随关系较不密切的天敌是鞍形花蟹蛛,二者的关联度值为0.645 9。在聚块内有1~8个基本样方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格局的扩散系数(C值)不断增大,均匀格局和随机格局的扩散系数不断减小。假眼小绿叶蝉及其天敌在聚块基本样方数为2,4,8,16和32时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与聚块基本样方数为1时差异均不显著。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聚集均数λ均大于2,表明聚集是由其本身原因造成的,在种群聚集均数为正值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加,种群聚集均数不断增大。假眼小绿叶蝉个体群聚集格局的最小面积是聚块中有1个基本样方,即面积不小于1.7m2。【结论】采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扩散系数法和ρ指数法,不仅可以判别天敌与害虫空间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而且可以科学确定抽样样方的最小面积,是较为理想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茶园主要益害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消长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13~2017年调查了生态观光茶园和常规茶园的益害生物(蜘蛛、小绿叶蝉和灰茶尺蠖),并分析了两类茶园主要益害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消长规律。结果表明:生态观光茶园的有益生物数量多于常规茶园的,益害生物的多样性高于常规茶园的;生态观光茶园的主要害虫数量明显少于常规茶园的;在生态观光茶园中蜘蛛量与小绿叶蝉若虫量的拟合优度高于常规茶园的。  相似文献   

10.
茶园3种主要害虫与其多种天敌之间密切程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判断多种害虫各自的主要天敌,通过对茶园害虫及其天敌的系统调查,对害虫和天敌调查数据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生态位分析法和空间格局聚集强度指数分析法进行分析,以明确江淮丘陵茶园的主要害虫种类.综合排序表明:假眼小绿叶蝉的主要天敌是八斑球腹蛛、锥腹肖蛸蛛和鞍型花蟹蛛;茶蚜的主要天敌是龟纹瓢虫、异色瓢虫和薄翅螳螂;茶白粉虱的主要天敌是茶色新圆蛛、大草蛉和异色瓢虫.3种主要害虫中的假眼小绿叶蝉和茶白粉虱种群聚集均数λ值都大于2,说明其聚集是本身原因引起的;而茶蚜的λ值小于2,说明其聚集是环境中某些因子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20132017年调查了生态观光茶园和常规茶园的益害生物(蜘蛛、小绿叶蝉和灰茶尺蠖),并分析了两类茶园主要益害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消长规律。结果表明:生态观光茶园的有益生物数量多于常规茶园的,益害生物的多样性高于常规茶园的;生态观光茶园的主要害虫数量明显少于常规茶园的;在生态观光茶园中蜘蛛量与小绿叶蝉若虫量的拟合优度高于常规茶园的。  相似文献   

12.
2015年调查广西苍梧县六堡茶产区老龄和幼龄茶园小绿叶蝉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以及天敌蜘蛛的发生状况。结果表明:小绿叶蝉全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4月为主高峰期,危害较重,7月为次高峰期;老龄茶园小绿叶蝉的发生较幼龄茶园的少,危害较轻。4—11月是天敌蜘蛛的活动高峰期,蜘蛛在老龄茶园的数量较低龄茶园的多。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保护茶园生态平衡和为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于2012-2014年对贵州9个主要产茶区的茶园进行病虫草害及天敌生物种群调查.结果表明:贵州茶园发生的主要害虫有11种,主要病害有5种,主要杂草有11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是假眼小绿叶蝉、茶蓟马和粉虱,病害是茶白星病和茶饼病,杂草是小飞蓬、艾草和青蒿.天敌主要有7种,主要为寄生蜂和蜘蛛.  相似文献   

14.
贵州主要产茶区有害生物的种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保护茶园生态平衡和为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于2012-2014年对贵州9个主要产茶区的茶园进行病虫草害及天敌生物种群调查。结果表明:贵州茶园发生的主要害虫有11种,主要病害有5种,主要杂草有11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是假眼小绿叶蝉、茶蓟马和粉虱,病害是茶白星病和茶饼病,杂草是小飞蓬、艾草和青蒿。天敌主要有7种,主要为寄生蜂和蜘蛛。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信息素色板诱捕器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为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在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发生高峰期开展了信息素色板诱捕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素色板诱捕器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显著,不同颜色信息素色板诱捕器防治效果以蓝色、绿色、黄色依次递增,并以黄色信息素色板诱捕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利用天敌进行茶园害虫的综合防治,分析了"平阳特早"茶园不同时段害虫与其天敌之间在种群数量、时间和空间上的关系。采用灰色系统分析法和生态位分析法,对2010年及2011年春夏季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广翅蜡蝉和卵形短须螨与其捕食性天敌在数量、时间和空间格局等关系方面进行分析,对每一种天敌对应的关联度、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相似性比例等参数标准化后相加,按照参数标准化值之和大小排序得出:2010年春夏季,对假眼小绿叶蝉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斜纹猫蛛,龟纹瓢虫和草间小黑蛛;对八点广翅蜡蝉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草间小黑蛛、粽管巢蛛和八点球腹蛛;对卵形短须螨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粽管巢蛛、草间小黑蛛和龟纹瓢虫。2010年秋冬季,对假眼小绿叶蝉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三突花蟹蛛、草间小黑蛛和斜纹猫蛛;对八点广翅蜡蝉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粽管巢蛛、斜纹猫蛛和鳞纹肖蛸;对卵形短须螨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粽管巢蛛、斜纹猫蛛和异色瓢虫。2011年春夏季,对假眼小绿叶蝉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八点球腹蛛、异色瓢虫和三突花蟹蛛;对八点广翅蜡蝉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草间小黑蛛、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对卵形短须螨控制潜力最高的3种天敌是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和八点球腹蛛。3个调查时间段之间,3种害虫的优势种天敌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7.
茶园假眼小绿叶蝉防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处理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以24%溴虫腈悬浮剂等6种不同类型药剂和黄板进行了茶园小区及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溴虫腈、茚虫威、阿立卡3种药剂对靶子害虫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强的杀伤力,能迅速降低害虫田间虫口数,药后14 d,平均防效达83.45%,而且药效持久,一次用药可持续20 d以上,是无公害茶园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害虫的理想药剂;飞电在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时虽然起效快,但持效性较差,药后14d,平均防效仅为60.34%;茶蝉净的速效性不及化学药剂,但其控制时间长,使用14d后,平均防效仍在70%以上,且其不会对哺乳动物产生危害,是一种生态防治剂;黄板诱杀对降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密度有一定作用,而且对多数天敌影响作用小,是一种简便、易操作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茶园树冠上方悬挂不同高度诱虫黄板,研究其对陕西茶区主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的诱杀作用,以及对天敌蜘蛛的影响,为陕西茶区主要害虫的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茶叶树冠上方30 cm处黄板诱捕的小贯小绿叶蝉成虫显著多于其他高度处黄板诱捕的成虫数量(P0.05),树冠下方20 cm处黄板诱捕的蜘蛛显著多于其他高度处黄板诱捕的蜘蛛数量(P0.05)。小贯小绿叶蝉在茶园的高峰活动时段在上午8:00和下午18:00,成若虫均符合这一规律。建议陕西茶区在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期在茶叶树冠上方30 cm处设置诱虫黄板。  相似文献   

19.
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绿叶蝉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发生普遍,全国各产茶省,自治区均有发生。小绿叶蝉分茶小绿叶蝉和茶假眼小绿叶蝉两种。在我县茶园以茶假眼小绿叶蝉发生为害为主,是主要茶叶害虫之一。茶假眼小绿叶蝉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枝叶为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苏州地区间作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与绿色防控技术,笔者于2015—2016年对苏州市东山镇洞庭碧螺春茶区不同间作茶园中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纯茶园中种群数量大于间作茶园,且间作茶园中种群数量较纯茶园稳定。假眼小绿叶蝉在6月下旬和9中旬呈发生高峰期,利用物理、农业防治方法,如防虫网覆盖、黄板诱杀和茶树采后不修剪,可有效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植物源农药0.3%苦参碱水剂药后3天的防效达76.11%。间作茶园可降低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从而减少茶园危害,并且在其发生高峰期进行绿色防控可以有效降低假眼小绿叶蝉危害,同时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2次,利用不同间作茶园构建绿色防控体系是实现茶叶绿色生产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