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广西百色市乐业县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并探究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效果,以期为芒果蒂腐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幼平乡百安村芒果种植区具有蒂腐病典型症状的芒果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利用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及ITS、β-tubulin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选取21种常用杀菌剂对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通过传统真菌形态学、生物学分类鉴定及ITS、β-tubulin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引起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测定结果显示,50%多菌灵、400 g/L氟硅唑、40%菌核净、250 g/L吡唑醚菌酯、430 g/L戊唑醇和450 g/L咪鲜胺的抑菌效果较好,其次是5%香芹酚、80%代森锰锌、20%春雷霉素和1%苯醚甲环唑,23.40%双炔酰菌胺、350 g/L精·甲霜灵和30%氟吗啉的抑菌效果最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供试21种杀菌剂中对病原菌抑制效果较好的是5...  相似文献   

2.
测定4种植物萃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和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的抑菌活性以及对芒果主要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0.4 mg·mL^-1浓度下,厚朴酚,姜黄素、阿魏酸3种萃取物对芒果采后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厚朴酚对该2株病原菌的平均抑制率高达89.41%。在2 mg·mL^-1浓度下,4种萃取物对芒果采后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姜黄素对芒果炭疽病和蒂腐病的防效分别为76.56%和80.95,效果优于药剂对照。  相似文献   

3.
广西农垦系统剑麻生产,几十年来经历了种植番麻,普通剑麻,龙舌兰麻杂种第11648号(Agave hybrid NO·11648。简称H·11648麻)三个品种的更换发展阶段,面积由小到大,产量由低到高,经营由亏变盈。剑麻科研、引种、试种、推广、加工和综合利用一条龙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取  相似文献   

4.
从百色右江河谷采后芒果病样上分离、纯化得到多个真菌菌株,选择1个典型分离菌BSD01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ITS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同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5种中草药提取液对该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确定了有效提取液的种类及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能引起右江河谷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为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在供试的15种中草药提取液中,醇提取液的抑菌活性总体高于水提取液。其中,在0.06 g/mL的剂量下,莱菔子水提取液和益母草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可达到100%;其次为石菖蒲和莱菔子醇提取液,抑菌率分别为94.59%和73.21%。它们对芒果蒂腐病菌的MIC值分别为<0.01、0.02、0.11、0.09 g/mL。  相似文献   

5.
从百色右江河谷采后芒果病样上分离、纯化得到多个真菌菌株,选择1个典型分离菌BSD01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ITS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同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5种中草药提取液对该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确定了有效提取液的种类及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能引起右江河谷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为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在供试的15种中草药提取液中,醇提取液的抑菌活性总体高于水提取液。其中,在0.06 g/mL的剂量下,莱菔子水提取液和益母草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可达到100%;其次为石菖蒲和莱菔子醇提取液,抑菌率分别为94.59%和73.21%。它们对芒果蒂腐病菌的MIC值分别为0.01、0.02、0.11、0.09 g/mL。  相似文献   

6.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病原菌,防治困难,通过抑菌圈、抑菌率、最小抑菌浓度测定,探讨羊蹄甲、三裂蟛蜞菊、马缨丹、芒果叶提取液对青枯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三裂蟛蜞菊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范围为15.00~18.13 mm,为高度敏感,在0.40 g·mL-1浓度处理下,其抑菌率达到79.6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羊蹄甲和马缨丹叶提取液的抑菌圈范围为10.67~15.57 mm,为中度敏感,抑菌率分别为58.33%和60.37%;芒果叶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为应用茶树内生真菌资源防治植物病害提供参考,对桂香18号茶树的根、茎、叶进行内生真菌分离纯化,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7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测定,根据测定结果筛选出广谱抗性菌株应用于生产。结果表明:从茶树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出24株内生真菌,其中,从茎中分离的编号为J-7的内生真菌抑菌效果较好且广谱性较强,其对芒果蒂腐病、香蕉枯萎病、芒果炭疽病、苹果轮纹病、火龙果黑斑病、番茄早疫病的抑制率分别为70.14%、75.76%、75.86%、80.16%、85.59%、93.18%,结合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sp)。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黄皮叶、金橘叶、柚子果皮、番石榴叶、芒果叶5种植物精油对水稻稻瘟病菌(Phyricularia grisea)、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1g/L质量浓度下,5种精油对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中黄皮叶精油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率高达93.85%,优于其他几种精油;黄皮叶精油不同质量浓度对4种病原真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芒果蒂腐病菌的EC50最低,为0.21g/L。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黔东南州太子参斑点病的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辉  张西平  贺定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993-3994,3999
[目的]分离获得太子参斑点病的致病菌,并筛选出对太子参斑点病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方法]从病叶中分离得到病原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多菌灵、百菌清、代森锰锌及甲基托布津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镜检结果表明,太子参斑点病的主要致病菌为斑点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commonsii)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抑菌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太子参斑点病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效果最好,抑菌率达到76.6%;甲基托布津次之,抑菌率为72.3%;代森锰锌为68.7%;百菌清为44.7%。[结论]50%多菌灵WP对太子参斑点病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剑麻一直受到“红蜘蛛”为害。受害的麻片叶面叶背出现大小不一的斑点,类似柑橙溃疡病,严重影响剑麻生长和纤维质量。但在麻片上却很难找到红蜘蛛虫体,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杀菌药物防治,旨在指导剑麻大田生产。1药剂品种与施药方法地点在广西农垦国有龙北农场,品种为龙舌兰麻H.11648。77%可杀得粉剂1000倍液,(15mg兑水15kg);75%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15ml兑水15kg);50%多菌灵粉剂500倍液,(30mg兑水15kg);对照区,不喷药。共4个处理区,3个重复(3个区组),共有12个处理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92.5m2,有剑麻130株。按各处理设计药物浓度,于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