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甘保罗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IBD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疫病,特点是发病率高、病程短、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1]。本病的主要危害是使免疫失败而继发鸡新城疫等多种疫病,死淘率增加,对养鸡业危害极大。目前对本病多采取疫苗免疫预防,加强管理,严格消毒,应用抗病毒药和抗菌药物等综合措施进行防制。近年来,广泛使用中草药制剂防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效果令人满意。 1 中药防治IBD的作用机制 使用中药防制IBD主要通过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利用中药所含的某些特殊成分诱导内源性干扰等产生,提高鸡只整体抗病能力,干扰和控制病毒在宿主细胞的增殖而使病毒致病力减弱或不能致病,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2.
羊口疮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由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感染所致,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疗。囊膜蛋白是OrfV的主要抗原性蛋白,其机理主要是为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创造一系列条件,同时降低宿主免疫力,增强了病毒的毒力。当病毒侵入宿主体内后,宿主会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来清除病毒粒子,包括特异性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但主要以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为主。宿主对病毒会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同时病毒也会对宿主的免疫应答形成一种免疫逃避机制,通过该机制来躲避宿主免疫细胞对病毒粒子的捕获和清除,为病毒粒子在宿主体内的增殖、成熟及增强病毒毒力创造了各种条件。作者归纳总结了近年来羊口疮病毒与宿主互作的研究,阐述了OrfV囊膜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病毒在宿主体内的免疫逃避机制和OrfV的其他一些毒力因子的致病作用,以期为羊口疮病毒的致病机制及疫苗防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痘病毒属的牛痘病毒、痘苗病毒以及猴痘病毒等成员是最重要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作者围绕这些正痘病毒编码的干扰宿主免疫应答的分子及其作用途径,重点介绍了病毒阻断宿主干扰素反应、抑制宿主TNF诱导的反应以及失活宿主防御反应的免疫成分等策略,以加深对痘病毒感染的宿主特异性、免疫逃避以及致病的分子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免疫器官脏器指数、血清溶血素为指标进行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复方中药具有提高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增加免疫器官脏器指数、促进血清溶血素生成的作用。结论复方中药能增强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中药病毒克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赵占民,杨玉成,胡满,张海旺,张淑芹,苏杰(河北省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075131)关于某些中药能够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已有许多报道。人们研究发现,中药对免疫功能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中药的免疫抑制和消炎作用,另一...  相似文献   

6.
用疫苗对幼雏早期免疫是控制鸡疾病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由于雏鸡免疫功能不健全.特别在集约化的饲养中,多种应激因素干扰,使雏鸡免疫后应答不完全,从而影响免疫程序的编制和疫病的控制。自免疫性剂的开创,多年来人们在用免疫促进剂实现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取得不少进展。但是,人们还是不懈地探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刺激机体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特别在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伤的情况下,刺激宿主免疫系统,以达到提高税体整体免疫力的目的.多糖的研究也是人们关注的药物。本试验是用真菌中筛选出来的云芝多糖添加给鸡后,观察机体对疫…  相似文献   

7.
马立克氏病的发病机理及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机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综述了马立克氏病(MD)的发病机理和MD疫苗的免疫机制,表明IFN-γ的NO在MD致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在MDV溶细胞感染过程和潜伏感染过程中抑制了病毒的复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参与了疫苗免疫的过程,细胞毒性T细胞(CTLs)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流感病毒的中草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流感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呼吸道疾病。中医认为流行性感冒为疲疠之邪,属于温病范畴。中草药中的解表药、清热药以及以它们为主组成的中成药通过抗病毒、解热抗炎、镇痛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达到抗流感的疗效。中草药及其中成药抗流感病毒的基本原理在于扶正祛邪或驱邪扶正,通过阻断病毒繁殖过程的吸附、穿入、复制、成熟中的某一环节而直接抑制病毒,并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间接抑制病毒。研究和开发抗动物流感的中草药及其中成药有极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药具有安全、低毒、低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并且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近年来关于中药对鸡免疫功能影响的报道较多,文章从中药对鸡免疫器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特异性免疫功能、细胞因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中药免疫增强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免疫增强剂能非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而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原性,并且可以调节、增强、恢复机体免疫功能,显著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文章综述了中药免疫增强剂的免疫机制及其在现代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1.
犬瘟热的诊断及其预防免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7,他引:29  
本文对犬瘟热(CD)的诊断、预防免疫和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及犬瘟热病毒(CDV)的宿主范围进行了综述。CDV不仅感染陆生食肉动物,而且也感染水生食肉动物,并且其宿主范围还在不断扩大。CDV感染主要采用病毒分离、特异性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检测等方法确诊。疫苗包括灭活的CDV疫苗、麻疹病毒(MV)异源苗及CDV弱毒活苗。疫苗接种犬的免疫反应主要取决于毒株特性及犬的应答能力,只有弱毒活苗能诱导产生持久而坚强的保护力。尽管多年来CDV弱毒活苗的使用控制了CD的发生,但最近免疫过的犬发生CD的病例并不少见。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母源抗体干扰、疫苗质量差、其它病毒的免疫抑制以及CDV流行株可能发生了变异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畜禽呼吸道病毒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养殖业的发展,某些人畜共患病还威胁着人类健康.中草药中的解表药、清热药可通过抗病毒、解热镇痛、抗炎止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达到治疗动物病毒性疾病的目的.中草药基本原理在于扶正祛邪或驱邪扶正,通过阻断病毒繁殖过程的吸附、穿入、复制、成熟中的某一环节而直接抑制病毒,并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间接抑制病毒.研究和开发畜禽呼吸道病毒痛的中草药有极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干扰素(Interferon)是一类由病毒诱导机体产生的,具有干扰病毒在感染和非感染组织中复制的一类小分子蛋白。它具有广谱、高效和非特异性的作用特点。与其它细胞因子的作用相似,皮克或发克量级的干扰素即可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协同增强特异性的免疫保护和非特异性的细胞吞噬,发挥广谱的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抑制诱导干扰素产生的病毒的复制,而且可以抑制其它无关病毒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黄芪多糖注射液非法添加成分检测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黄芪多糖注射液中的非法添加成分现状现行的黄芪多糖注射液标准收载于《国家兽药标准》2003年版,标准标示的作用与用途为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抗体形成,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等病毒性疾病。兽药生产企业受商业利益驱使,在中药制剂中添加西药,利用黄芪多糖抗病毒概念炒作,延伸扩大到能快速刺激免疫活性细胞产生抗体、提高整齐度、提高疫苗免疫应答,减少细菌和病毒对体内免疫过程的干扰,降低或消除疫苗的毒副作用,与疫苗联合使用可以增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免疫增强剂在畜禽疫病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引起国内外重视,业已证明免疫增强剂能激活一种或多种免疫细胞,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使低下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用于免疫缺陷性疫病和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也用于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而后一种情况,必须与有效的抗菌、抗病毒药或疫苗合用,通过增强免疫功能,间接提高抗菌、抗病毒药或疫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增免散对雏鸡免疫功能和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 ,随着中药免疫药学研究的逐步深入 ,人们发现许多中药或其活性成分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机体生长 ,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应用中草药防治鸡传染病、提高免疫力机理的研究报道很多 ,如陆钢[1] 报道党参等药具有提高鸡血清抗体和雏鸡保护率的作用 ,延长抗体存留时间 ,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 ,提高机体免疫力 ;方维焕报道黄连等 2 2种中药对鸡新城疫病毒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1 6种中药能明显抑制病毒血凝和有不同程度减少病毒空斑形成的作用。可见具有治疗传染病作用的中药除含有效物质杀灭、抑制病毒外 ,还能激发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力 …  相似文献   

17.
中药免疫增强剂是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中药,依据现代中兽医药理论科学组方,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可用于提高或促进动物的免疫功能。因其具有独特的免疫增强作用,中药免疫增强剂可显著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已成为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热点。免疫增强剂是一类能单独与抗原同时使用,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来增强动物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的物质,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综述了中药对畜禽免疫器官重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特异性免疫功能、细胞因子等的影响,阐述了中药调节畜禽免疫功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从病毒干扰宿主免疫细胞对病毒抗原的摄取、递呈和杀伤等方面阐述了病毒抗感染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病毒感染宿主后,病毒对机体细胞免疫应答的抑制、对各种免疫杀伤细胞功能的阻断以及在宿主体内延续感染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致病性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或疫苗毒株可以激活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但也能导致免疫抑制效应,尤其是在感染了致病性的Ⅰ型毒株后。免疫应答和免疫抑制的相互作用在马立克氏病(MD)致病机理中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对免疫抑制相对平衡的破坏将会导致疾病的发生。1.免疫应答感染早期的溶细胞感染阶段产生的免疫应答对感染所能导致的结果非常关键。该阶段免疫应答的损伤会延迟潜伏期的建立,从而导致溶细胞感染的延长及随后通过病毒介导的细胞凋亡对免疫细胞的破坏。这种情况可出现在1日龄时的感染,因为此时免疫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